【MOVIE | 野孩子】我選擇你,成為我的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簡介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流浪哥哥馬亮在因緣際會中,遇到無人關照的事實孤兒弟弟軒軒,沒有血緣關係的他們,卻因為相似的命運而在流浪生活中相互守護。

raw-image


心得

我的遺憾是沒能在中國電影院上看到這部電影......本來滿心期待可以在交換結束後看完電影再回台灣,沒想到莫名其妙的就撤檔延後兩個月了,在這個周末,終於好好的看了一遍《野孩子》。


從宣傳開始我就超級期待,不管是海報的呈現還是片段的內容都讓我覺得很有興趣,甚至是看預告就會泛淚,本來以為自己會哭到要死要活,但沒想到情緒卻意外地沒有太多起伏,不知道是不是審核的原因,根據看過全片的影評說,後來正式放映的版本刪減了許多,也讓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厚度稍顯不夠,也可能因為很關注這部電影,在宣傳中我已知道故事走向所以對於情節發展並沒有太多驚訝。


但《野孩子》本來就不是要像懸疑電影那樣出奇不易,令人意料之外的電影,他主要是在講「事實孤兒」這件事,電影中的弟弟軒軒,就是所謂的事實孤兒,有爸有媽,但是家長沒有盡到撫養義務,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小孩,常常就會誤入歧途,但一開始,他們只是野孩子,不是壞孩子。


馬亮作為曾經被拋棄的人,在遇到軒軒之後,選擇待在他身邊,而不是獨自繼續流浪,他買牛奶買畫筆給軒軒,在軒軒生病時帶他去看醫生,甚至最後還送軒軒去上學,對軒軒這麼好的馬亮,卻從來不叫軒軒的名字,而是叫他“小孩”,我本來有些不了解為何如此,後來看到有影評解釋,一是因為馬亮知道自己跟弟弟終歸要分道揚鑣,所以會下意識的不建立太深的連結,二是也許馬亮在守護軒軒的同時,也在治癒小時候的自己,治癒一個童年並不幸福的小孩。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電影中光線的運用很有意思,我印象超級深刻的一幕是馬亮跟其他混混一起偷完東西,他們在昏暗的雨夜中逃跑的下一幕,是馬亮跟軒軒在明亮的白天,在草原中帶著游泳圈跑向湖邊玩水,那一瞬間,彷彿看見了他們做壞事背後的明亮的底色,馬亮偷東西確實不對,但他心裡有個明亮的東西,因為那是為了弟弟不得不的選擇,做壞事的主觀意願低,但越往往是這樣的原因,越讓人覺得惋惜,眾生皆苦,正義又該如何評判。


也喜歡最後一幕,軒軒下課後跑到他跟哥哥曾經過著的小屋,拿著粉筆,畫上第一百條線,因為哥哥跟他約定過一百天後他就會出現,軒軒坐在階梯上,此時後方傳來一生久違的“小孩”。


真實故事裡馬亮被關了三年,出來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跟弟弟聯繫,這部電影讓我意識到了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像這樣子的事實孤兒,也提醒我自己,在對別人的行為表示不理解的時候,不一定非要去理解,因為我並不知道他的過去發生了什麼,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最後一句,我好心疼馬亮 QQ 馬亮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day
19會員
295內容數
幸福快樂的研究生,專注於生活中的體驗與創造。認為閱讀及觀影可以讓人空無的框架長出血肉,在這裡分享我的一些觀後手記!
Onday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位非裔女性數學家Katherine、Dorothy Vaughan跟Mary Jackson,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28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位非裔女性數學家Katherine、Dorothy Vaughan跟Mary Jackson,於1960年代太空競賽時期,克服了性別、種族與專業上的種種考驗,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貢獻一己之力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21
人生短短幾十年,在歲月的末尾,我們不會還去在乎自己有多少資產、有多崇高的地位,而是我們有多愛自己和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多滿意。年輕人對自己人生的註解包含對未來的想像,中年人是當下實際的樣子,老年人則是以有多少美好回憶來定義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盡力的去活出一個無悔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1
人生短短幾十年,在歲月的末尾,我們不會還去在乎自己有多少資產、有多崇高的地位,而是我們有多愛自己和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多滿意。年輕人對自己人生的註解包含對未來的想像,中年人是當下實際的樣子,老年人則是以有多少美好回憶來定義自己的一生,所以我們要盡力的去活出一個無悔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4
做出行動永遠是最有效的消除焦慮的辦法,與其待在原地放任自己頭腦風暴,不如讓情緒知道誰才是主人。我永遠都相信一切會是最好的安排,但我這麼相信的原因是我已盡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能坦然面對所有結果,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然後把責任推給順其自然。
Thumbnail
2025/04/14
做出行動永遠是最有效的消除焦慮的辦法,與其待在原地放任自己頭腦風暴,不如讓情緒知道誰才是主人。我永遠都相信一切會是最好的安排,但我這麼相信的原因是我已盡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能坦然面對所有結果,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然後把責任推給順其自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就是家人,被照拂過最無能的童年,也被見證過最狂妄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這就是家人,被照拂過最無能的童年,也被見證過最狂妄的青春歲月。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Thumbnail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如此說來,我們的一生是否幸福,已經在童年時決定了嗎?當然不是! 《把自己重養一遍》的作者梁爽認為:「人生很長,無論幾歲,你都能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的內心若有缺憾,就重養自己吧!
Thumbnail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如此說來,我們的一生是否幸福,已經在童年時決定了嗎?當然不是! 《把自己重養一遍》的作者梁爽認為:「人生很長,無論幾歲,你都能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你的內心若有缺憾,就重養自己吧!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的支持,有同事的照顧,這樣的人生,是大家理想中的人生
Thumbnail
從小到大,有家人的陪伴,有朋友的支持,有同事的照顧,這樣的人生,是大家理想中的人生
Thumbnail
關於《我的意外爸爸》 身為父親的男主角野野宮良多,有著一個非常美好的家庭,在工作上面表現也非常的優秀,可以說是事業家庭兩得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血緣只是生物上連結? 你的孩子「只是」孩子 孩子都「感受」得到 別傻了,時間就是一切,孩子的時間不能等。 你的孩子「終究是」你的孩子 瞭解更多
Thumbnail
關於《我的意外爸爸》 身為父親的男主角野野宮良多,有著一個非常美好的家庭,在工作上面表現也非常的優秀,可以說是事業家庭兩得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血緣只是生物上連結? 你的孩子「只是」孩子 孩子都「感受」得到 別傻了,時間就是一切,孩子的時間不能等。 你的孩子「終究是」你的孩子 瞭解更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