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健康檢查?癌症治療又不一定有用,值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錄《 隔壁的桌子 Nextable》的Podcast的關係,有很多朋友願意主動跟我分享他們家人罹癌的事情。


昨天正好跟一位朋友聊到,他爸爸10幾年前也曾罹患癌症,幸運的康復了,但在那之後就不願意再去做任何的健康檢查與回診。


「不想再經歷一次化療、手術那種痛苦,如果再復發就算了,讓我死就好了。」


我可以理解他爸爸的心情,這種對治療的恐懼和倦怠是很多癌症康復者甚至是照顧者的共同感受。

但事實上好好的配合醫生回診,定期做健康檢查,及早接受治療,才可以避免痛苦。


因此,我想分享一點心得,假如你的家人不願意做健康檢查,也許這些想法能帶來一些啟發:

raw-image

1.癌症惡化的「自然進程」其實並不舒服

癌症並不是今天得,明天就會死的疾病。不治療的結果,其實不是「自然平靜地離開」,而是漫長的折磨。

完全不接受治療的情況下,癌細胞會慢慢侵蝕器官,引發劇烈疼痛、呼吸困難,甚至無法正常飲食或睡眠,這不僅影響患者自己,也會影響到家人。


2.定期篩檢與早期發現的最大好處:減少痛苦

癌症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是中期或更晚階段。

定期健康檢查是提早發現的唯一方式,讓我們能在疾病尚未惡化之前採取行動。不僅能減少痛苦,甚至有機會完全恢復健康。

像我媽媽的食道癌,在她確診罹癌前,我就常常想說服她去做精密的健康檢查,但她一直說她有做政府提供的基本老人健康檢查,所以不願意去做,結果一直等到出現症狀才去檢查,已經比較晚。所以後來經歷了一年半漫長的治療跟痛苦,還好目前是痊癒了。

醫生那時說,如果她很早期時發現,不但不用開刀、不用住院、不用化療,甚至直接在門診透過內視鏡手術挖除病灶就可以解決,省時省力還省錢,這就是早期發現的好處!


3.癌症第四期不是末期

媽媽確診時已是四期,剛得知時也是萬念俱灰。

經過一年半的時間配合醫師安排積極治療,做電療跟化療,後期搭配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目前已檢查不出癌細胞,恢復正常生活,但仍持續追蹤。


一開始也有親友勸我不要讓媽媽受治療受折磨,因為她的親人在十幾年前罹癌時在治療過程受到很多折磨;也有朋友分享他的母親最初不配合醫生治療,自己找坊間的中藥來吃,結果不到半年就惡化走了⋯⋯當時我們真的很掙扎也很害怕,花那麼多錢如果沒有效果怎麼辦?更害怕讓媽媽受折磨。


最後我們讓媽媽自己決定,但現在慶幸當時媽媽沒有聽到四期就放棄,選擇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當時我們接受免疫療法時,醫生說台灣的案例還沒有很多,不敢保證療效,但很高興我們能成為成功的案例之一,希望能給其他病友一點信心!


癌症康復後,定期追蹤非常重要,因為這能幫助及早發現可能的復發或健康問題。有了檢查數據,才能清楚掌握身體的變化,並及時採取行動。


4. 治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品質」

很多人覺得治療這麼辛苦,還不一定會好,那為什麼還要治療?

即使癌症發現時已經進入中晚期,現在的醫療技術很進步,有更多的精準且減少副作用的治療方式,所以癌症已經逐漸被慢性病化,不再是絕症了,每種治療方式在每個人身上的作用不同,能夠嘗試就不用急著放棄。


如果真的沒辦法痊癒怎麼辦?治療的目標就會轉向減少患者的痛苦、提升生活品質。所以治療的目的不是讓我們承受更多痛苦,而是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掌控人生。


結語


在媽媽生病之前,我是完全不做健康檢查,也不關心保險的人(覺得那都是浪費錢),但透過媽媽的經歷告訴我,健康檢查和積極治療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真正愛家人的方式。

癌症並不可怕,真正的可怕是錯過了能夠控制它的機會。

然後也要再次感謝這一年多來陪我錄製節目的所有醫護人員、病患跟照顧者,因為你們的分享,才讓我對於癌症不再感到恐懼。

也讓我更深刻的明白,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


在這裡也要再次推薦大家收聽《隔壁的桌子》,讓許多醫護人員、病患和照顧者的經驗和知識,成為你們的力量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隔壁的桌子
11會員
54內容數
嗨,這裡是「隔壁的桌子」,我是桌長10。就像你偶爾在吵雜的餐廳之中,隱隱約約地聽到隔壁桌在聊天,某些話讓你產生共鳴,也許捧腹大笑,也許深受啟發,但說的正確與否,其實也與他人無關。 我和朋友們會在這裡聊聊影響我們人生的大小事,如果正好對你有幫助,那就太好啦!
隔壁的桌子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3/05
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洪流中,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讓長者安養晚年,而非受困於病床?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課題。本集邀請到《不被束縛的晚年》新書的兩位作者—朱為民醫師、林金立執行長,分享他們在第一線照顧現場的觀察,並探討如何翻轉高齡照護的傳統框架。
Thumbnail
2025/03/05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Thumbnail
2025/03/05
現在保險的項目越來越多元,好像怎麼保也保不完,如何用最少的錢,撐起全家的保護傘? 不做這些準備,小病也可能壓垮一家人! 我們邀請到擁有保險證照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任——陳嘉雯醫師,陪我們從實際的醫療理賠經驗,深入淺出地探討保險各個層面不同的問題,從投資到實支實付醫療險改革,對民眾的影響。
Thumbnail
2024/12/31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
Thumbnail
2024/12/31
「隔壁的桌子-本日休診」介紹硼中子捕獲療法(BNCT),此療法對腦癌和頭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分享周鳳英教授和陳一瑋醫師的奉獻,他們默默付出,推動BNCT技術在臺灣的發展。BNCT精準消滅癌細胞,副作用低,療程短,患者生活品質和壽命獲得顯著改善。節目訪談了相關專家,分享BNCT的原理、應用和發展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我爸對於健檢始終抱持抵死不從的態度,每當我媽拖著他要一起去健檢,他總是回答:「吼!不檢查就沒事,檢查出來要是發現什麼問題,反而過的不開心,對身體更不好~」😑 我媽最後總是一臉無奈的打消繼續說服我爸去做健檢的念頭。 然而,直到我確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之後,我爸終於開始動搖對健康檢查抵
Thumbnail
在我罹癌前,我爸對於健檢始終抱持抵死不從的態度,每當我媽拖著他要一起去健檢,他總是回答:「吼!不檢查就沒事,檢查出來要是發現什麼問題,反而過的不開心,對身體更不好~」😑 我媽最後總是一臉無奈的打消繼續說服我爸去做健檢的念頭。 然而,直到我確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之後,我爸終於開始動搖對健康檢查抵
Thumbnail
由於這幾日都在靜養,還有照顧傷口,因此,我的創作時間也就跟著縮短了許多。 從《人生第一刀》裡,我聽取大家的建議,以身體狀況作為最優先的考慮後,創作就變得其次。就如格友所說的,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何來後續的創作。 除了格友們的關心與鼓勵外,我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也給了我一些協助,真心感動到痛哭流涕。
Thumbnail
由於這幾日都在靜養,還有照顧傷口,因此,我的創作時間也就跟著縮短了許多。 從《人生第一刀》裡,我聽取大家的建議,以身體狀況作為最優先的考慮後,創作就變得其次。就如格友所說的,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何來後續的創作。 除了格友們的關心與鼓勵外,我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也給了我一些協助,真心感動到痛哭流涕。
Thumbnail
「你這個檢查結果是癌症,是惡性腫瘤」醫生冷靜地說完這句話 「是癌症?」當下的我一時還沒進入狀況 「對,這個要盡快切除,看能不能安排週末就住院,趕緊做全身檢查」 「請問是什麼原因,才會有這惡性腫瘤?」....
Thumbnail
「你這個檢查結果是癌症,是惡性腫瘤」醫生冷靜地說完這句話 「是癌症?」當下的我一時還沒進入狀況 「對,這個要盡快切除,看能不能安排週末就住院,趕緊做全身檢查」 「請問是什麼原因,才會有這惡性腫瘤?」....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苦難是畫了妝的祝福』,這是蔣勳先生在心肌梗塞後,救回一命後說的話。 以前很常聽到周遭的人罹患癌症,當時覺得那是一件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但癌症真的很遙遠嗎? 癌症的發生率已經頻繁地與我們常聽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不相上下,癌症險保單已經是幾乎人人都有的必備寶典。 治療方式有以下2種:
Thumbnail
『苦難是畫了妝的祝福』,這是蔣勳先生在心肌梗塞後,救回一命後說的話。 以前很常聽到周遭的人罹患癌症,當時覺得那是一件離自己很遙遠的事情,但癌症真的很遙遠嗎? 癌症的發生率已經頻繁地與我們常聽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不相上下,癌症險保單已經是幾乎人人都有的必備寶典。 治療方式有以下2種: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