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的極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一直以來我很不喜歡顧的疾病類型
除了頭頸癌外,就是肺癌了
我的不喜歡指的是
因為妳可以看到他們明確的疾病進展
頭越來越腫、腫瘤變大
越來越喘,怎麼調整姿勢都不對
簡單的敘述是這樣
他們的主訴就是不舒服、痛
在怎樣的止痛也沒有多少效果
強一點的止痛鎮靜
患者就睡了
基本上也可能不會再醒了
氣管內管一放下去
可能再也拔不掉了
也代表再也無法講話了
我常常想著網路上的資料都會說著甚麼症狀、可以怎麼治療
卻大部份都沒直接明暸的讓家屬或患者知道會怎麼死的
只讓他們在這裡過程做很多沒有幫助的事
延長痛苦 只有越來越多的不適
使家屬更無能為力
尤其是看到患者所表現出的不適
對彼此都是煎熬
很多時候我都會想說要不要直接明暸的說著
喘到最後沒力就不呼吸了
心臟代償太久就不跳了
-
前一天
他兒子在晚上會客時間拿著一本本子找我聊聊
上面寫著所有的疑惑
一個一個慢慢的問
而很多的問題我無法給予任何保證的回應
我覺得他們最想要的就是醫療人員的保證
只可惜真的做不到
我說著至少目前看起來患者是相對舒服很多的
相對穩定的生命徵象
不費力的呼吸
沒有不適的神情
患者送入院時意識不清
妻子、兒子表示要救到底
於是插了管
後來患者醒來發現自己被插了管 超生氣及躁動
家屬還是不停的在denied
好不容易願意遵從患者的意願
卻又開始要求醫療無法保證的事
:我要幾月幾號撤管,然後馬上帶回家
:他一定要撐到幾月幾號之類的
隔天早上總算開了家庭會議
晚上只有孫子前來
年紀看起來跟我差不多大
我去跟他講了一下今日的照護過程及患者狀況確認一下今日緊急聯絡的人是誰
發現他眼睛紅了 淚水在眼框打轉
:你跟爺爺感情很好吧,我等等出去會把病房的門關起來,你好好跟爺爺講講話,相信他都會聽到的,跟他說你會好好照顧自己,讓他放心,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我會在外面
從一上班看到漸漸下降的血氧、越來越快的心跳、越來越喘的呼吸型態
我問醫師:到底翻哪邊比較好,他兩邊的肺都不行了啊…有沒有哪邊相對比較好一點
醫師也看得出來我的無能為力,笑著回答著。
突然覺得,明明工作了快兩年
遇到了多少醫療無法解決的狀況
心裡明明也有個底知道在做也不會有用
卻還是想試試
那晚幫患者執行氣管內管護理
看看生理監視器(monitors)想著只要一次bradycardia(心搏過緩)應該就會很快了
記得剛進臨床時
曾遇過醫師看著我某床患者說著類似的話
當時我不懂
但隨著遇到的患者越來越多
我明白了
跟患者說著辛苦了 好好休息
我結束了這班最後一趟治療
交給下一班後不到半小時出現了bradycardia
後來PEA
緊接著ASYSTOLE
聽著家屬在電話跟學姐說:可不可以延長(生命)
但 不施行心肺復甦的同意書在法律上成立了
而我們在等待家屬接聽的過程中
已經Asystole了
真的很快
我下班前看了一下他的心電圖,一直線了
後來我想著
還好我今天突然想跟他孫子多說幾句話
讓他少點遺憾
也記得當年
那個結束內科實習的夜晚
我忍不住無奈的笑笑說著
之後就沒阿公可以叫了呢,他可能知道我以後工作都不一定能過年,所以想讓我在學生時期先習慣吧
然後跟自己說著
之後成為護理師進入臨床會常常遇到死亡
所以,不能哭。
-
現在回首
真的是長大的過程
也謝謝當初的自己留下了這麼多可貴的寶藏
也謝謝現在的自己仍會為當初的紀錄所動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護理師,我可以摸摸我媽媽的臉嗎?」 面對著比我年紀還小的家屬 其實我覺得她很勇敢 她勇敢的提出了要求 減少了遺憾
無論做甚麼選擇,都要相信自己的選擇,然後家屬間也要達成共識,這樣才會有支持系統。
你看,你有症狀那麼多天了,還來得及就醫欸,很多人連到醫院都來不及的,你的身體只是提早告訴你需要好好休息了,所以你在這邊要當做度假一樣,要好好放鬆,有任何需要就跟我們說就好了。
放手,很難 其實活下來的人才是承受一切的人 承受疾病痛苦或承受失去家人。
當重症患者的病況沒有進步甚至是出現變化時 其實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是非常沉重及有壓力的。
有人為了活下來而飽受痛苦 有人卻因為活下來而覺得痛苦 患者跟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我也不知道該怎樣的回應才算是適切 又或者其實我已給出最好的回應就是聆聽 只知道我不是那種有辦法用言語治療別人的人
「護理師,我可以摸摸我媽媽的臉嗎?」 面對著比我年紀還小的家屬 其實我覺得她很勇敢 她勇敢的提出了要求 減少了遺憾
無論做甚麼選擇,都要相信自己的選擇,然後家屬間也要達成共識,這樣才會有支持系統。
你看,你有症狀那麼多天了,還來得及就醫欸,很多人連到醫院都來不及的,你的身體只是提早告訴你需要好好休息了,所以你在這邊要當做度假一樣,要好好放鬆,有任何需要就跟我們說就好了。
放手,很難 其實活下來的人才是承受一切的人 承受疾病痛苦或承受失去家人。
當重症患者的病況沒有進步甚至是出現變化時 其實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是非常沉重及有壓力的。
有人為了活下來而飽受痛苦 有人卻因為活下來而覺得痛苦 患者跟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我也不知道該怎樣的回應才算是適切 又或者其實我已給出最好的回應就是聆聽 只知道我不是那種有辦法用言語治療別人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效益主義、康德式義務論,以及麥金泰德行論,是台灣分析應用倫理個案或議題時的三大主流理論,因此只要掌握這三者,你就看得懂大多數的應用倫理學論爭,甚至也足以參與分析流程。
Thumbnail
談過了效益主義與康德,當然就要來看德行論。就整體角度,德行論是對抗傳統的「行為倫理學」,也就是為了對抗效益主義與康德式倫理學所產生的新理論流派。你不懂「行為倫理學」,就無法真正弄懂德行論,然而就算懂「行為倫理學」,你可能也弄不懂德行論。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
Thumbnail
本系列的贊助者希望能補充介紹基本的規範倫理學理論,讓讀者能瞭解本系列中不斷提到的一些常用倫理學概念,而醫界真有需求的時候,也能知道如何活用這些理論。
Thumbnail
本系列是由醫界的高額贊助者所支持,其催生本系列的原因之一是學院裡頭的醫療倫理教育似嫌不足。 雖然多數人並不清楚,但台灣已有一批專業的醫療倫理學研究者,他們受過哲學(倫理學)訓練,其研究成果也有相當的水準,由這些學界先進在大學中講授相關課程,或針對醫療從業人員來進行在職訓練,我認為是沒啥問題的。
Thumbnail
最近有個新聞,或許也不算是新聞:有醫護舉報,某陸配讓中國親友使用自己的健保卡。這種把健保卡當會員卡、福利卡的現象絕非個案,也不是只有陸配會這樣用,台灣人也會出借自己的健保卡給不特定人來使用,或是以卡領藥來「利益眾生」。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在一年前本系列開始之時,我已設定了一個與其他醫療倫理不同的論述走向,也就是不概論性的介紹醫療倫理學,而是在醫療倫理的「外圍部分」亂跑。直到最後,我也只淺談了一些好用的規範倫理學方法,然而這也不是醫療倫理的核心。 
Thumbnail
效益主義、康德式義務論,以及麥金泰德行論,是台灣分析應用倫理個案或議題時的三大主流理論,因此只要掌握這三者,你就看得懂大多數的應用倫理學論爭,甚至也足以參與分析流程。
Thumbnail
談過了效益主義與康德,當然就要來看德行論。就整體角度,德行論是對抗傳統的「行為倫理學」,也就是為了對抗效益主義與康德式倫理學所產生的新理論流派。你不懂「行為倫理學」,就無法真正弄懂德行論,然而就算懂「行為倫理學」,你可能也弄不懂德行論。
Thumbnail
我們前一篇是目的論中最常被引用的效益主義,那麼在這一篇中,就要來討論康德式的義務論。康德的主張是義務論,但義務論者不只有康德,在應用倫理學中也有多種義務論說法被學者拿來當作主要方法論,或是與效益主義做某種程度的整合運用,像是普里查德和洛斯的主張。但這些理論通常沒有康德理論來得好用或「耐用」。
Thumbnail
本系列的贊助者希望能補充介紹基本的規範倫理學理論,讓讀者能瞭解本系列中不斷提到的一些常用倫理學概念,而醫界真有需求的時候,也能知道如何活用這些理論。
Thumbnail
本系列是由醫界的高額贊助者所支持,其催生本系列的原因之一是學院裡頭的醫療倫理教育似嫌不足。 雖然多數人並不清楚,但台灣已有一批專業的醫療倫理學研究者,他們受過哲學(倫理學)訓練,其研究成果也有相當的水準,由這些學界先進在大學中講授相關課程,或針對醫療從業人員來進行在職訓練,我認為是沒啥問題的。
Thumbnail
最近有個新聞,或許也不算是新聞:有醫護舉報,某陸配讓中國親友使用自己的健保卡。這種把健保卡當會員卡、福利卡的現象絕非個案,也不是只有陸配會這樣用,台灣人也會出借自己的健保卡給不特定人來使用,或是以卡領藥來「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