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素食,是我近年來的餐飲原則,稱之為『不拘素』,就是不執著非素不可,我個人吃飯選素食;家裡烹煮,葷素皆可,視家人想吃葷吃素而變化;與葷食親友聚餐,隨緣吃少葷或鍋邊素皆可。
並非宗教服從,不是刻意葷轉素,是漸進的,聽從身體反應而修調的,或許是天生有這種簡單清爽的傾向或喜好,從小就不喜歡濃烈調味食物,辣酸嗆麻都不愛,不要沾醬濃稠,過油鹹甜不喜,愛吃豆乾豆包類,不吃菇不吃素料...,於是,肉少吃,菜豆蛋多吃,身體覺得輕鬆、濁氣火氣下降,到前幾年轉為蔬食為主,現在,偶爾吃少量無腥味的魚肉。若有吃錯食物,臉上皮膚就會冒出小腫痛,打嗝,排泄樣態變化,口氣味道重...等。身體會誠實敏銳地反應告訴主人訊息,主人得省思留意飲食狀況,順應身心愉悅要求而選擇舒服、適合自己的食物餵養之。
112年台灣十大死因中,「事故傷害」是第八位,其餘都是身體疾病造成,其中近七成與飲食習慣有關。營養師、醫師們大聲疾呼多蔬果的宣導下,近年來我感覺到蔬食人口增多,這點可以從蔬食店家增多和葷食店家也會提供蔬食餐點的情況足以證明。不過,葷食廚師大多不清楚素食餐的煮法,誤以為把數種青菜炒煮就好,其實有許多細節要注意:首先,蔬菜類需要多花時間煮熟煮透才能把生味煮消失,即使是豆腐豆乾製品,買來似乎是已熟,其實並未煮透。吃少量未熟透的菜豆類食物不會覺得不適,但素食者反之,需要吃這些食物多一點,當熟透度不足就容易脹氣不適。再者,素食也不是無油無調味的減肥餐,川燙菜品後還要加入好油並調味拌勻才不會像在吃草。
許多蔬素食平價小型餐館都會有素燥飯和菜配飯簡餐。不似葷食的肉燥有很一致的是以豬肉切碎為主體,素燥則依主廚配方有多種類型,像是:豆乾、豆包、豆腐、植物肉、素肉..。不過,我更愛選「菜配飯簡餐」,一餐就能吃到多種菜餚,大致上將黃豆製品代表蛋白質,蔬菜是維他命和膳食纖維,飯是澱粉。前幾天在某店家吃到特別豐富營養且煮得軟透且口感多種的飯,應該說是穀物,有十穀,含:白米、黑米、小米、胚芽米、燕麥、藜麥、薏米、蒟蒻米、芡實、高梁。回家以後,我也買了十包不同穀物,每種抓取少量煮成一鍋多穀飯,醬炒青赤黃白黑色的毛豆紅蘿蔔玉米豆乾黑木耳、川燙地瓜葉,另外再煮香菇薑雞腿湯,雞腿肉可讓葷食家人吃。不拘素的吃法可以很方便的烹煮,讓全家人都可以有豐盛的一餐。把身心照顧好,壓力少一半,身心安穩當,煩惱自然消、減、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