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患者發燒怎麼辦?淺談居家照護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照顧末期患者的過程中,發燒是一個常見的狀況。對於家屬來說,看到病人發燒往往會感到緊張和焦慮。本文將為您說明末期患者發燒時的居家照護重點,希望能幫助照顧者更有信心地面對這樣的情況。


為什麼末期患者容易發燒?


末期患者發燒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為:

  • 原本的疾病導致體溫調節功能改變
  • 感染所引起
  • 藥物反應
  • 腫瘤本身造成
  • 臥床不動造成的肺部感染


不過,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發燒,我們的首要目標都是要讓病人感到舒適,減輕不適感。


居家照護的基本原則



觀察與紀錄很重要


定時測量並記錄體溫是重要的第一步。建議可以:

  • 每天固定時間量測體溫(例如早晚各一次)
  • 發燒時可以每4-6小時測量一次
  • 將體溫紀錄下來,包括測量時間和使用的退燒方法


認識發燒的徵兆


除了體溫升高外,還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

  • 面色潮紅
  • 皮膚摸起來燙熱
  • 覺得冷或發冷顫
  • 容易疲倦
  • 食慾減退
  • 呼吸急促
  • 意識改變


如何幫助發燒的病人感到舒適?


1. 環境調整

  • 保持房間通風良好
  • 室溫維持在24-26度之間
  • 濕度保持在50-60%
  • 避免陽光直射
  • 保持床位整潔乾爽


2. 物理降溫方法

  • 使用溫水(不要太冷)擦拭身體
  • 可以擦拭額頭、頸部、腋下、手腳等部位
  • 如果病人覺得冷,可以先暫停擦拭
  • 穿著棉質、寬鬆的衣物
  • 適時更換被褥,避免太厚重


3. 補充水分

  • 多給予溫開水
  • 可以喝些稀釋的果汁
  • 如果吞嚥困難,可以用小湯匙餵水
  • 觀察尿量和尿液顏色
  • 可以用棉棒沾水潤濕口腔


4. 用藥原則

關於退燒藥的使用,有幾點重要提醒:

  • 要經過醫師評估後才使用退燒藥
  • 準確記錄用藥時間和劑量
  • 注意是否有其他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
  • 觀察用藥後的效果和反應
  • 如果一種退燒藥效果不佳,不要自行更換藥物


什麼時候需要求助醫護人員?


以下情況建議立即聯絡醫護團隊:

1. 體溫持續超過38.5度

2. 發燒伴隨呼吸困難

3. 意識變得混亂

4. 出現嚴重的畏寒發抖

5. 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紅疹

6. 病人極度不舒服或煩躁

7. 使用退燒藥後效果不佳


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照顧發燒的病人,除了身體照顧外,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 保持耐心,溫和地安撫病人
  • 陪伴在旁邊,讓病人感受到支持
  • 注意病人的需求,適時提供協助
  • 讓病人知道有人在關心他
  • 不要太過緊張,這會讓病人也跟著緊張


結語


末期患者發燒是很常見的情況,重點是要讓病人感到舒適。照顧者要記得:

  • 細心觀察病人的狀況
  • 做好基本的照護措施
  • 適時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
  • 照顧病人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


最後提醒您,每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文章中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的照護方式,還是要依據醫護人員的專業評估來調整。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隨時詢問照護團隊。


有了這些認識和準備,相信您能更有信心地照顧發燒的病人。記住,您不是一個人在照顧,醫護團隊永遠都是您最好的後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ood Old Times 好老時報
1會員
31內容數
我們的網站專注於提供高齡照護、社區居家醫療與安寧照護服務,致力於為長者及其家屬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支持。我們的專業團隊提供個人化的照護方案,從日常健康管理到終末期的安寧照護,讓每位長者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心享受晚年。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我們的網站,與我們一起守護長者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2025/01/02
給走向安寧的您、及您的家人
2025/01/02
給走向安寧的您、及您的家人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吃不下」往往讓家屬心急如焚。許多人會擔心:「不吃東西怎麼行?會不會撐不下去?」其實,末期患者的食慾減退是自然現象,不會因為吃得多就變好。相反,過度追求進食,可能讓患者感到更多不適,甚至加重家屬與患者之間的壓力。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吃不下」往往讓家屬心急如焚。許多人會擔心:「不吃東西怎麼行?會不會撐不下去?」其實,末期患者的食慾減退是自然現象,不會因為吃得多就變好。相反,過度追求進食,可能讓患者感到更多不適,甚至加重家屬與患者之間的壓力。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喘是常見且令人不舒服的症狀。這種喘可能讓患者覺得像是背著一座山一樣沉重,連輕微的活動都變得吃力,甚至在休息時也感到難以呼吸。今天,我們來談談「喘」的治療原則,如何減輕患者的不適,讓呼吸回歸平穩。
2024/12/19
當患者進入生命的末期,喘是常見且令人不舒服的症狀。這種喘可能讓患者覺得像是背著一座山一樣沉重,連輕微的活動都變得吃力,甚至在休息時也感到難以呼吸。今天,我們來談談「喘」的治療原則,如何減輕患者的不適,讓呼吸回歸平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疼痛與癌症惡病質是肺癌患者常會遇到的問題,可能影響治療和生活品質,該如何應對?請曾彥寒醫師解說。
Thumbnail
疼痛與癌症惡病質是肺癌患者常會遇到的問題,可能影響治療和生活品質,該如何應對?請曾彥寒醫師解說。
Thumbnail
面對無法復原的疾病、病患的痛苦、家屬的重擔,居家醫療不僅提供醫療服務,更多的是關懷與陪伴,永遠給予希望。
Thumbnail
面對無法復原的疾病、病患的痛苦、家屬的重擔,居家醫療不僅提供醫療服務,更多的是關懷與陪伴,永遠給予希望。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跟一位照服員在討論癌末個案,經驗上這樣的個案通常會有心裡不接受及身體病痛難忍的問題,並不好照顧。 照服員:其實這個個案很好照顧,因為他什麼事都自己來,有一些事我想幫他忙,他都 說不用,然後自己因為要做某些動作而滿頭大汗,氣喘如牛,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來而 掉眼淚。 有時候我看不下去了,主動要去
Thumbnail
跟一位照服員在討論癌末個案,經驗上這樣的個案通常會有心裡不接受及身體病痛難忍的問題,並不好照顧。 照服員:其實這個個案很好照顧,因為他什麼事都自己來,有一些事我想幫他忙,他都 說不用,然後自己因為要做某些動作而滿頭大汗,氣喘如牛,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來而 掉眼淚。 有時候我看不下去了,主動要去
Thumbnail
我們是在面對“人”、面對“生命”,知道醫療已達極限時,心態轉成重症安寧模式,尊重家屬還有患者的選擇,帶著一些些溫度、感性、放慢腳步,給最真摯的祝福。
Thumbnail
我們是在面對“人”、面對“生命”,知道醫療已達極限時,心態轉成重症安寧模式,尊重家屬還有患者的選擇,帶著一些些溫度、感性、放慢腳步,給最真摯的祝福。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我想,如果我是患者,我應該會希望醫護人員跟我多說一點,讓我更有方向吧。
Thumbnail
7+7開始,走過該走的病程,配合用藥、多喝水、多休息、多補充營養。 居隔生活關懷電話、關懷包都有...等7天解隔,相信會康復的!!
Thumbnail
7+7開始,走過該走的病程,配合用藥、多喝水、多休息、多補充營養。 居隔生活關懷電話、關懷包都有...等7天解隔,相信會康復的!!
Thumbnail
人因為對未知感到畏懼、恐慌,新聞的確診訊息必要,確診當下及恢復的情形有更多人想要了解。以下紀錄同住家人確診7天症狀:大人篇
Thumbnail
人因為對未知感到畏懼、恐慌,新聞的確診訊息必要,確診當下及恢復的情形有更多人想要了解。以下紀錄同住家人確診7天症狀:大人篇
Thumbnail
回到家,老公終於可以每天看到他心愛的女兒。  只是他出院回家沒多久,換小咪蕁麻疹住院。還好她只住了幾天就回家,不然老公一直思思念念。 
Thumbnail
回到家,老公終於可以每天看到他心愛的女兒。  只是他出院回家沒多久,換小咪蕁麻疹住院。還好她只住了幾天就回家,不然老公一直思思念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