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初級專業知識][臨床][麻醉後恢復室]入麻醉後恢復室評估及常見併發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下資訊整理自 Miller's Anesthesia 9th edition chapter 80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運送病患至恢復室需要注意事項

運送患者至恢復室時主要需注意是否有上呼吸道阻塞 (患者有呼吸的動作如胸廓起伏但無呼吸音口鼻也無氣體) 及患者呼吸能力是否喪失 (連呼吸的動作都沒有), 監控的方法有:

  • 視診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 聽診患者的呼吸音
  • 將手放在患者口鼻感受是否有呼氣


患者送至恢復室時低血氧的危險因子

  • 運送患者時未使用氧氣 (除少數特例, 接受全身麻醉患者運送過程建議使用氧氣)
  • 肥胖病人 (大於100 kg)
  • 患者處於鎮靜狀態
  • 患者呼吸速率過慢
  • 老年患者 (大於60歲)

入麻醉後恢復室評估

接受全身麻醉 (general anesthesia), 區域麻醉 (regional anesthesia, 包含脊髓麻醉, 硬膜外麻醉, 神經阻斷等), 及所有受監控的麻醉照護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包含靜脈麻醉, 鎮靜, 局部麻醉) 的患者都應接受麻醉後恢復室的照護

運送患者至恢復室的成員至少要包含一位了解患者狀況的麻醉科成員, 所有病患所需的治療 (如推藥的幫浦, 取代呼吸器的甦醒球等) 及監控 (如心電圖, 血氧等) 在運送的過程都不能中斷

患者送至恢復室後, 恢復室負責該病患的成員需重新評估患者及接受負責運送的麻醉科成員交班

需要評估的項目如下表

raw-image

麻醉後恢復室內常見併發症

恢復室內常見併發症依前三名分別為

  • 術後噁心嘔吐
  • 上呼吸道阻塞
  • 低血壓

恢復室常見併發症及鑑別診斷整理如下表, 詳細內容會在進階文章中逐一說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麻醫踅踅唸 (碎碎唸)的沙龍
111會員
8內容數
2021/10/27
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 (ANI) 的原理介紹
Thumbnail
2021/10/27
Analgesia nociception index (ANI) 的原理介紹
Thumbnail
2021/10/06
這篇文章是課綱, 主要分五大章“00麻醉科序論”“01 麻醉科基礎知識”“02 麻醉科臨床知識”“03 分科麻醉”則是各個外科專有的臨床技能與知識“04 麻醉科急症處置”
2021/10/06
這篇文章是課綱, 主要分五大章“00麻醉科序論”“01 麻醉科基礎知識”“02 麻醉科臨床知識”“03 分科麻醉”則是各個外科專有的臨床技能與知識“04 麻醉科急症處置”
2021/08/27
2021/08/27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一個DNR迷思,就是家屬/患者簽署了DNR,到底遇到甚麼樣的情況,我需要如何面對,因為遇到很多類似問題,所以我大概把我臨床遇到的情況,大致解說一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分享了自己在加護病房的睡眠困難、對中藥的需求等內容,對加護病房的醫護人員有所期待與建議。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多年前陪家人做心導管, 手術前一天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 輕鋼架排列出乾淨整齊的方格, 還有懸吊設備俐落的軌道, 柔和的燈光、漫不著邊的對話, 讓人幾乎忘記這裡曾有的急救混亂場面。
Thumbnail
「從前大家很習慣在做完一個大手術後,就留著氣管內管到加護病房,」劉治民醫師說,「後來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後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早一點拔管、早一點喝水、早一點下床、早一點恢復,於是漸漸發展出術後加速康復的概念。」
Thumbnail
「從前大家很習慣在做完一個大手術後,就留著氣管內管到加護病房,」劉治民醫師說,「後來大家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患者在術後早一點脫離呼吸器、早一點拔管、早一點喝水、早一點下床、早一點恢復,於是漸漸發展出術後加速康復的概念。」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Thumbnail
大家都說肺癌存活率很低,但到底是為甚麼? 醫療是不是真的甚麼都不能做了? 他真的很痛嗎? 這也許是那床家屬的心裡疑惑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