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的碎碎念——關於網路留言風氣這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陣子不管是哪個圈子都是多事之秋,無論是VTB圈、軍事圈和遊戲圈和政治圈基本上都是非常熱鬧,各種的謠言、筆戰等等的內容在各大社群平台都各種糊在臉上。很熱鬧是沒錯,但是觀察這些社群媒體群眾的留言、對話後過不到幾秒大概就血壓飆高不得不放下手機休息一下,順便修復一下被各種反智的言論轟炸後殘破不堪的大腦。

  對,現在這個後真相時代加上網路、沒有路用的垃圾第四權傳媒マスゴミ和不學無術的網紅、各路樂子人在演算法的氾濫式傳播下,流於立場問題和謾罵的筆戰還有出處不明的且錯誤百出的資料滿天飛,拿來做為談資的資料——拿VTB來說,寧願相信來路不明的通靈人士也不相信推本人自己的發文,即便是中之人自己的小號推文也不相信,抹上一個「營運信」的標籤就可以大加撻伐;拿軍事圈來說,比起美國國會的調查小組每年每個月審查的報告、生產商的公開性能測試和實戰數據影片分析更相信哪個出處不明的「知情人士」、專業根本不在這邊的有錢人從不知道哪裡生出來的怪檔案或是隨口的幹話拿出來當背書。想要討論就是取自己想要相信的資料——甚至不願承認資料的來源性不明和出處的權威程度,就拚老命地否定對方的論點,站不住腳便直接攻擊對方立場和背景及言行,讓整個討論直接失焦和流於謾罵。

  首先就從這邊開始講起吧,大部分只要有經歷過學術洗禮的人都會很熟悉資料權威性和可靠性,但是不見得每個人都是會有做過報告並詳細去檢視自己使用資料的來源,還有來源處的作者、機關的公信力,甚至推倒到對於對方的寫出文章的意圖和用意,那這邊就在稍微說明一下好了。

  資料來源和出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那為何資料來源的可信度還會分三六九等,不是只要拿出資料來源佐證就可以了嗎?如果還會提出這個愚蠢的問題的話,那就拿個簡單的例子舉例好了:

  今天假設一個品學都是正常人水準、家庭普通、人際關係普通的人,姑且稱呼他叫小明。今天這個小明被路邊一個和他八竿仔打不上關係的陌生人指稱說小明在學校霸凌而且還勒索別人,但是像這個陌生人要求證據的時候卻只說「相信我,我有看到。」這個狀況下請問是小明自己本身的口供加上第三者的老師和同學背書可信,還是這個陌生人可信呢?在這個陌生人沒有拿出其他的證據證明小明做過這件事前這個答案應該很明顯吧?

  拿來做為談資的資料來源也是,在學術上面為何會說維基百科不可信?因為你不清楚背後編輯條目的人可信度如何,只要有條目編輯者的權限就能更動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有些甚至還不用要求來源依據。這個也可以同樣用在You Tuber、抖音up主、FB的粉絲專頁甚至是公眾人物上,若不是直接的當事人、關係者或者是專門研究這個題目的研究者,又能何德何能可以證明你的解釋方式是正確的、資料是可信的呢?為什麼寫論文就是要要求資料來源、引用的文獻依據就是這樣,那何嘗這些要拿來做為談資的也不是嗎?

  資料權威性和可靠度就是基於這個基礎上面誕生的,就比如在講馬雅文明時你是會信可以搬出各項考古證據和用專業知識解釋馬雅文獻內容的馬雅人還是信說著馬雅人都是外星人的老高那一套?就比如是VTB公司本身發出來的官方推特而且還有本人背書的消息比較有可靠性?還是不知道哪裏蹦出來的自稱爆料系通靈人,成天大喊相信我的路人消息哪個可靠?大腦應該是很好判斷這個答案的吧?


  在討論野戰環境無人機和無人機干擾攻防的時候當別人都已經搬出五角大廈的公開未來展向文件和陸軍的新版應對無人機的教戰守則的來替自己的說法背書時,就不要拿那種路邊的簡體字文章農場出來獻醜了,文章農場的撰文者公信力和權威性是大得過DOD和美國陸軍嗎?這個就是權威性和公信力的差距。


  其實還有蠻多其他想講的,但是靜不下心來慢慢碎碎念就先未完待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華蟲-avatar-img
2024/12/25
真的誒 很多人寧願相信什麼小道消息也不願意相信官方資料 哪怕是認識的人講的小道消息,只要他提不出證據,那都有不可信的成分 畢竟大家講話通常都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講,就算不說謊好了,只要隱瞞部分真相就能達到引導的作用了
AquilaYellow13-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25
華蟲 真的OTL 而且更好笑地的是通常這樣子的人在玩遊戲時看到有人分享什麼玩法就要別人拿出「人權指數」證明自己,明明就有這個概念卻不會問那些小道消息的「人權指數」有多少,整個黑人問號。
avatar-img
AQ's FOB Vocus
15會員
16內容數
這裡是從PENANA撤退過來的AquilaYellow13,簡稱AQ。 就和個人簡介一樣,姑且是個會拖稿和腦死的創作者,這邊因為剛架設的緣故東西還不多請見諒,日後會開始慢慢建設起來。 這邊大致上估計是會和部落格一樣,小說、一些讀書心得、遊戲心得和不時的負能量爆發之類的都會出現,本人調性問題整個沙龍的硝煙味會很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然不行,這就是網路極化現象的一個表徵,你在A語言沒人,一定編不贏母語是A的國家。但可以編輯本國語吧?台灣人的語言優勢,要分辨中國怎樣洗歷史認知,應該很簡單,只要中文維基跟其他語言資料對照,中文農場跟外語比較,清清楚楚。
Thumbnail
當然不行,這就是網路極化現象的一個表徵,你在A語言沒人,一定編不贏母語是A的國家。但可以編輯本國語吧?台灣人的語言優勢,要分辨中國怎樣洗歷史認知,應該很簡單,只要中文維基跟其他語言資料對照,中文農場跟外語比較,清清楚楚。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我們在生活上、學業上或是工作上等遇到自己沒辦法理解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可能不是詢問身旁的朋友或家人,而是將疑問先google,找找看有沒有辦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漸漸也變成習以為常的動作了。 ⁡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網路上的任何資訊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我們在生活上、學業上或是工作上等遇到自己沒辦法理解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可能不是詢問身旁的朋友或家人,而是將疑問先google,找找看有沒有辦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漸漸也變成習以為常的動作了。 ⁡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網路上的任何資訊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Thumbnail
媒體是獲得豐富資訊的管道,卻也藏著各種假資訊及不實訊息的留言,身為Z世代的你,能夠扮演小偵探分別出可信度及分析嗎? 若我們的資訊建立在錯誤的答案身上,那會是多可怕?
Thumbnail
媒體是獲得豐富資訊的管道,卻也藏著各種假資訊及不實訊息的留言,身為Z世代的你,能夠扮演小偵探分別出可信度及分析嗎? 若我們的資訊建立在錯誤的答案身上,那會是多可怕?
Thumbnail
验证一个事情的客观真实性是相对容易的。但主观因素的存在会让很多事实变得非常复杂及难以辨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 实际上,这几个“F”对有品牌,有信誉度的新闻机构而言,是基本的要求。符合以上标准的新闻,就能被称之为“突发性”的。 三是Messari,资讯版块相比而言数量不大,但有补充价值。
Thumbnail
验证一个事情的客观真实性是相对容易的。但主观因素的存在会让很多事实变得非常复杂及难以辨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 实际上,这几个“F”对有品牌,有信誉度的新闻机构而言,是基本的要求。符合以上标准的新闻,就能被称之为“突发性”的。 三是Messari,资讯版块相比而言数量不大,但有补充价值。
Thumbnail
對於論證過程,我們之前已經講了一些技巧,跟常見於混淆用的敘事方法,這篇要來提一下,怎樣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可以有助於提高推論的品質。
Thumbnail
對於論證過程,我們之前已經講了一些技巧,跟常見於混淆用的敘事方法,這篇要來提一下,怎樣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可以有助於提高推論的品質。
Thumbnail
這是本挺有立場的書,是從哲學的角度討論後真相的時代,面對一個資訊爆炸、很容易找到各種似是而非的訊息,究竟應該如何面對。 過去總覺得有一個共同得以認識的事實存在,儘管各人對事實的感受不同,多數人仍認為客觀存在不容質疑。然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流通得比過去還快,所面臨的挑戰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人
Thumbnail
這是本挺有立場的書,是從哲學的角度討論後真相的時代,面對一個資訊爆炸、很容易找到各種似是而非的訊息,究竟應該如何面對。 過去總覺得有一個共同得以認識的事實存在,儘管各人對事實的感受不同,多數人仍認為客觀存在不容質疑。然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流通得比過去還快,所面臨的挑戰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人
Thumbnail
近日台灣發生的交通事故,讓所有人聞之色變,有的人哀嘆、祈禱,有的人痛罵、究責,也更多人在互相流通著不一定正確的資訊,並憑藉著可獲得的資訊判斷事情發生的經過,資訊流通是人類發展強大的原因之一,然而傳遞「不盡然正確」的資訊呢?
Thumbnail
近日台灣發生的交通事故,讓所有人聞之色變,有的人哀嘆、祈禱,有的人痛罵、究責,也更多人在互相流通著不一定正確的資訊,並憑藉著可獲得的資訊判斷事情發生的經過,資訊流通是人類發展強大的原因之一,然而傳遞「不盡然正確」的資訊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