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名為「真實」的大象之前,我們都只是其中一名瞎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日台灣發生的交通事故,讓所有人聞之色變,有的人哀嘆、祈禱,有的人痛罵、究責,也更多人在互相流通著不一定正確的資訊,並憑藉著可獲得的資訊判斷事情發生的經過,資訊流通是人類發展強大的原因之一,然而傳遞「不盡然正確」的資訊呢?
傳遞「不盡然正確」的資訊不僅增加社會紛爭,也對事情進展毫無幫助,光是闢謠就得花上一段時間,更遑論達到社會共識,找出有效解法。
當然,除了有心人士之外,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傳達的訊息是正確的,只是什麼是正確、什麼又是不正確?有些人會說「客觀事實」就是正確,但對我來說,除了可量化的數據之外,所有的資訊都不存在所謂的「客觀」
第一、「資料」演變到「資訊」需要憑藉一個人的知識涵養外,還會被個人的立場、環境因素、信念等等的主觀意識所影響,依據主觀判斷而出的資訊,不存在所謂客觀。
第二、「客觀」若單以文字來看,就是客人、也就是第三人的觀點,但這第三人是誰呢?除去利益考量,為何第三人的觀點可以比當事人來的有力、值得信賴?
第三、除了有辦法達到「上帝視角」的境界,能看到所有一切的來龍去脈,否則我們所有人都像是瞎子摸象,你摸到一部分的真實,我摸到一部份的真實,可是那些「真實」都包含了我們各自的「感受」,真正的「真實」還是沒辦法拼湊出來。
真要說,所謂的「客觀」只是各種主觀匯集的最大公約數而已,真的可以代表什麼嗎?更不用說群眾容易盲目跟風,在所有的「資訊」、量化數據普及之前,都已紛紛發表各自的意見,在資訊不全面的狀況下,這樣的「客觀」事實有什麼價值?
我們也可以先假設前端的資訊判斷已盡可能與真實貼近,但接下來還有資訊傳播的問題;以往我常說,許多的不公來自於資訊不對等,然而即便消冗了「資訊不對等」,也許還有「思考意願的落差」等著我們,怎麼說呢?
其實光從「懶人包」命名即可窺知一二,意即:給懶得蒐集資料並判斷的人們。
大多數人們是不願意從資料開始蒐集,並使之整理成為資訊,畢竟那不僅需要專業、更需要時間,而時間是我們的注意力資源...講白了就是我們想了解多深,完全是看我們興趣有多深,有時雖然有興趣,但動力不足以讓我們全面研究,因此被動等待他人餵養的資訊。

這代表什麼?

  • 代表我們不清楚資料來源是否全面、及正確與否
  • 代表我們自願放棄主動思考
  • 代表當我們不自己跳下去研究時,就得接收包含製作者主觀的資訊

也許你問:「那又怎樣?」

非關生死自然不會怎樣,但若我們無法判別區分資訊是否全面正確時,就應該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檢視,不輕易相信傳播、不隨意批評,尤其不要說得好像如果自己是當事者或掌權者,一切都會不一樣。
俗話說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其實就是一個位階一個眼界,資訊會形塑你眼中的世界、影響腦中的思維,我不否認有些人可能真的腦袋進水,但我們都只是眾多瞎子的其中一名,而名為「真實」的大象我們永遠都見不到

資訊混雜的年代,讓我們一起思辨.謹言.慎行。


今天難得沒說書,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聽到大人學的Podcast:「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非常值得一聽!(先說我沒收錢、這篇不是業配哦) 焦慮是現代人常見的狀態,原因五花八門,但外界回應向來只有一句:「你想太多了。」但原來可以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如今是人人都上網查資料的資訊時代,看到一間餐廳、新產品上市,在決定嘗試之前,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查詢」,沒有資訊就沒有判斷事物好壞的依據,除了5%的嘗鮮者外,剩下95%人們就是等著資訊在網路上出現。這代表人們幾乎是憑藉網路資料判斷事物,也包括人、包括你...
    「明明已經盡可能降低變數了,為什麼結果還是這麼不好?」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樣有相同的困惑,那麼我很推薦你看這本《高勝算決策》。
    有人問:「不知道某個事件或問題的本質,其實對生活來說也沒有多大影響,為什麼一定要了解本質呢?」 我告訴他,這是讓生活舒心的極佳方式...
    《三無世代》由日本企業顧問遠藤功撰寫,從日本企業角度觀察新冠肺炎肆虐的企業未來發展。 簡單地說,商業社會蓬勃發展為全球化,起因於人類在各國間進出發現新事物而帶起龐大的需求(比如旅遊、原料交易、文化交流等等),然而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了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的三無狀態,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知識工作者藉由內容輸出吸引認同的人、累積影響力,進而知識變現,相信一定希望將產出內容盡可能的傳播出去,最好要能成為經典、流傳越久越好。​ 這該如何做到呢?也許因伊隆.馬斯克而紅的「第一性原理」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也能解釋為何會有這麼多關於輸出、出書、教學的建議。​
    今天聽到大人學的Podcast:「焦慮的真正源頭,可能不是你『想太多』,而是『想太少』」,非常值得一聽!(先說我沒收錢、這篇不是業配哦) 焦慮是現代人常見的狀態,原因五花八門,但外界回應向來只有一句:「你想太多了。」但原來可以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
    如今是人人都上網查資料的資訊時代,看到一間餐廳、新產品上市,在決定嘗試之前,我們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查詢」,沒有資訊就沒有判斷事物好壞的依據,除了5%的嘗鮮者外,剩下95%人們就是等著資訊在網路上出現。這代表人們幾乎是憑藉網路資料判斷事物,也包括人、包括你...
    「明明已經盡可能降低變數了,為什麼結果還是這麼不好?」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樣有相同的困惑,那麼我很推薦你看這本《高勝算決策》。
    有人問:「不知道某個事件或問題的本質,其實對生活來說也沒有多大影響,為什麼一定要了解本質呢?」 我告訴他,這是讓生活舒心的極佳方式...
    《三無世代》由日本企業顧問遠藤功撰寫,從日本企業角度觀察新冠肺炎肆虐的企業未來發展。 簡單地說,商業社會蓬勃發展為全球化,起因於人類在各國間進出發現新事物而帶起龐大的需求(比如旅遊、原料交易、文化交流等等),然而因為疫情影響,出現了無移動、無需求、無雇用的三無狀態,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知識工作者藉由內容輸出吸引認同的人、累積影響力,進而知識變現,相信一定希望將產出內容盡可能的傳播出去,最好要能成為經典、流傳越久越好。​ 這該如何做到呢?也許因伊隆.馬斯克而紅的「第一性原理」能夠給我們一些提示,也能解釋為何會有這麼多關於輸出、出書、教學的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怎麼也沒想過,自己會變成一個單親媽媽。而且,女兒的爸這一輩子我們再也無法得見。  她的爸爸在她一歲七個月的那時候開始,就注定永遠從她的成長中缺席。當她一天天的長大,我不斷地要面對一個問題:該怎麼跟她講爸爸的事?  鄰居的歐巴桑會問她:「妳爸爸去哪裡了?」 
    忘了在哪裡聽過一句話: 所有的遇見都不是偶然 有陣子迷上算塔羅牌,發現這些神秘學的東西,很神奇又很吸引人;記得有次跟朋友聊天,他開玩笑說:他都可以擺攤算命了,因為會來算命的八九不離十都是感情問題;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好像也真的是滿中肯; 我會迷上塔羅牌,也是因為感情問題,在失戀的時候,無意間在YOUT
    Thumbnail
    前幾天SS 告訴我,她覺得她已經有中年危機了。我問她為何她會覺得如此?  SS:「覺得好像過去的行事作風好像不管用了,尤其是跟年輕同事的相處,覺得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我:「本來世代不同,就會不一樣,心態上要 open 一點,接受多元的人。就像是去國外念書一樣,不同國家的人想法都不一樣,沒有誰對誰
    Thumbnail
      離最後大評圖竟然只剩9週!如果是以04/11要做完設計為前提,就只剩5週了!!!趕緊冷靜下來面對要準備的東西吧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就像文末提到的(被濫用太多的)CP值,一分錢一分貨,欣賞創作者所以不殺價—這些產品怎麼可以用CP值來衡量?是誰教我們CP值這個東西? #CP值 #好想贏韓國喔 #我愛歐爸 XDD
    Thumbnail
    <p>為什麼我們受過科學教育之後,仍會在意超自然現象,並且讓相關節目收視維持一定的水準?這是人類文明的墮落,還是通往人生終極目標的唯一途徑?我認為這些問題不見得只能從科學與宗教研究的角度來回應。</p>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怎麼也沒想過,自己會變成一個單親媽媽。而且,女兒的爸這一輩子我們再也無法得見。  她的爸爸在她一歲七個月的那時候開始,就注定永遠從她的成長中缺席。當她一天天的長大,我不斷地要面對一個問題:該怎麼跟她講爸爸的事?  鄰居的歐巴桑會問她:「妳爸爸去哪裡了?」 
    忘了在哪裡聽過一句話: 所有的遇見都不是偶然 有陣子迷上算塔羅牌,發現這些神秘學的東西,很神奇又很吸引人;記得有次跟朋友聊天,他開玩笑說:他都可以擺攤算命了,因為會來算命的八九不離十都是感情問題;雖然是玩笑話,但是好像也真的是滿中肯; 我會迷上塔羅牌,也是因為感情問題,在失戀的時候,無意間在YOUT
    Thumbnail
    前幾天SS 告訴我,她覺得她已經有中年危機了。我問她為何她會覺得如此?  SS:「覺得好像過去的行事作風好像不管用了,尤其是跟年輕同事的相處,覺得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我:「本來世代不同,就會不一樣,心態上要 open 一點,接受多元的人。就像是去國外念書一樣,不同國家的人想法都不一樣,沒有誰對誰
    Thumbnail
      離最後大評圖竟然只剩9週!如果是以04/11要做完設計為前提,就只剩5週了!!!趕緊冷靜下來面對要準備的東西吧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就像文末提到的(被濫用太多的)CP值,一分錢一分貨,欣賞創作者所以不殺價—這些產品怎麼可以用CP值來衡量?是誰教我們CP值這個東西? #CP值 #好想贏韓國喔 #我愛歐爸 XDD
    Thumbnail
    <p>為什麼我們受過科學教育之後,仍會在意超自然現象,並且讓相關節目收視維持一定的水準?這是人類文明的墮落,還是通往人生終極目標的唯一途徑?我認為這些問題不見得只能從科學與宗教研究的角度來回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