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2021/07/1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本挺有立場的書,是從哲學的角度討論後真相的時代,面對一個資訊爆炸、很容易找到各種似是而非的訊息,究竟應該如何面對。
過去總覺得有一個共同得以認識的事實存在,儘管各人對事實的感受不同,多數人仍認為客觀存在不容質疑。然而,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流通得比過去還快,所面臨的挑戰竟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窘境,人們更不清楚自己身處的世界是怎麼回事。更甚者,傾向在同溫層取暖,接受更單一來源的資訊,使得自己對世界的瞭解更為偏狹,產生更多的歧見和衝突。
在政治上這樣的狀況更為嚴重,政治人物為了自己的利益,助長了各樣的陰謀論,並且透過攻擊資訊來源可信度的方式,瓦解對專家的信任,藉以鞏固自己在各個面向KOL的地位。然而,各領域研究都進展顯著,幾乎再沒有所謂各領域都精通的專家,當問題複雜到一個程度,幾乎沒辦法用普通方式加以認識、理解後,KOL的影響力就漸次提高。在多數人無法掌握的領域,KOL淺顯易懂的整理,就成了各人接近議題的管道,也容易極端化。
所謂的李姓(理性)中壢(中立)並不是完全不存在,客觀中立的報導也不是給可信度不等的訊息相同發聲管道,很多時候初始效應的影響,使得錯誤的訊息一旦進入,就需要花很多力氣修正且效果不彰。多數時候外觀上所謂的正反並陳,反倒是給挑戰者過多的武器,以至於其實應該樂勝的專業研究顯得搖搖欲墜。
書中的統計相當驚人,各種陰謀論的信眾多到超乎想像。在其他討論類似議題的書中一再看到米國人對陰謀論的信賴度超乎想像的高,連911都可以覺得有陰謀論,更遑論登月任務等等議題。這些不相信理性客觀事實或者認為事實有很多種可能的說法,甚至扭曲明確的事實。知名的例子就是米國川大大的就職人數明顯比歐馬馬少,當天也真的有下雨,這種睜眼說瞎話,老是傳播錯誤資訊的做法,完全踩到作者的紅線,在書中不斷的成為負面例子。
而有如內容農場的轉述,並且轉嫁各種證據確認負擔的作法,正是另一個應該大鞭特鞭的行為。當轉述的人不負確認責任的影響他人,訊息接受者也不負責任的再確認一次,加上同溫層在演算法的時代厚到自成世界,也就使得共識越來越不可能,相互攻擊成了常態,有時甚至流於人身攻擊跟以人廢言。
最後討論的問題是教育,也是不才在下的其中一個專業。對於建構式的教學,作者有很多的批評,此外也認為這樣的教學方法弱化了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對客觀事實、真理的認識。目前臺灣也走在一個往專案教學調整的道路上,作者的反省可供作一些提醒,確實在很多知識的建構與學習上,如何保持彈性並且奠定良好的基礎是重要的。而其中,保持彈性奠基於良好的學科知識之上。作者認為國訂課程有其必要,但並沒有討論國訂課程的意識形態問題。當然也許他的重點本不在此,但檢討國訂課程的聲浪,確實有其脈絡,倒是很難一概而論。
面對這樣的情境,作者給出了許多的建議,批判思考的目標、方法和應該負擔的責任,作者都做了清楚的闡述。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者,在這些部分上不僅分析現象,也提出了專業的解方。此外,這本書提到的基本表達能力缺陷,也是近來相當嚴重的問題,溝通的障礙似乎是在基礎知識不夠穩固的狀況下產生,然而這樣的現象確實也值得審慎的評估可能的解決方案。
推薦給也對後真相時代處境的自處之道有興趣的朋友,認真的分析還附帶解決方案的小書值得大家找時間翻翻看看。也推薦給正在教學現場的朋友,或許有關教育的那段,值得大家一起思索、討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