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讓人感受到愛與幸福的季節,然而在親密關係中,心理學有一個概念近年來逐漸被大眾所認識就是【依附理論】,讓我們一同來看看依附理論對於我們關係的影響與表現,以及不同的學派又如何加以解釋與應用~
提到親密關係常常不得不討論到依附理論,就跟談論一個人的種種行為狀態不得不回歸原生家庭一般自然。然而究竟甚麼是依附理論,以及依附理論對於我們個體之間有甚麼樣的影響呢~
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由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強調人類天生具有建立親密關係的需求,這種需求從嬰兒時期開始,延續到成人的人際互動中。依附風格通常分為四種類型: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與混亂型。
當我們在童年時期獲得穩定的關愛與情感支持,便能發展出安全的依附風格,進而在成人關係中建立健康、穩定的連結。然而,如果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被忽視、傷害或背叛,這些創傷可能導致不安全的依附模式,影響未來的親密關係。幸運的是,
透過了解依附理論,我們能有意識地覺察與修復過去的創傷,在關係中學會重新信任與依賴。
因此一旦我們有意識的覺察就有機會覺醒,進而改變舊有的狀態,重新蛻變。
從不同的學派來看待依附關係的相關議題:
每個人都渴望在親密關係中被看見與接納,然而過去的創傷與依附模式可能讓我們築起了厚重的牆。
人本主義心理學相信,只要處於一個充滿理解與無條件接納的環境,我們就能開始療癒與改變。
當伴侶用真誠與溫柔的語氣說出:「我看見你的痛苦,無論你如何掙扎,我都在這裡陪著你。」這句話如同心靈的撫慰劑,打開了修復的契機,讓愛與安全重新進入兩顆受傷的心。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經常被舊有的依附模式驅使,誤以為「我不值得被愛」或「對方遲早會離開」。
認知行為心理學鼓勵我們辨識並挑戰這些消極的信念,轉而用更健康的思維取代它們。
當你鼓起勇氣說:「我害怕你會離開,但我願意相信這次不一樣。」這一小步改變,便能讓彼此的關係從恐懼轉向希望,從懷疑走向信任。
在愛裡,我們無法改變過去的傷痛,但能透過接納、理解與共同努力,重新學會安全地依附,將信任的種子深植於彼此心中,讓愛在修復與重建的過程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