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我在愛?」——從一段失落的關係,看見依附關係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天,小美和同學們出遊,成雙成對的情侶們互動親密,讓她一時之間感到一陣空虛。不是因為她沒有男朋友,而是因為——即便有,他似乎從來沒有把心真正放在她身上。

小美並不是沒努力過。她總是先確認彼此的行程、主動邀約共度假日,但換來的往往是對方冷淡的回應、毫不在意的「隨便啊」,甚至毫無回應的沉默。

她知道男友不是壞人,也不是不愛,只是……那份愛裡,好像總是少了她最需要的那一塊。每當她想分享心情、表達脆弱時,男友總是用理性客觀的角度分析她的問題,從不特別在意她的感受,也從不給予安慰。久而久之,小美心想:「我幹嘛說這麼多?我跟 ChatGPT 講話,情緒價值還比較高呢。」

她開始懷疑:「是不是只有我想經營這段關係?是不是,我自己有毛病,才留在這樣不疼惜我的人身邊?」

raw-image



戀愛心理學:什麼是依附關係理論?

這樣的情緒,其實和心理學中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有很大的關聯。

依附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 John Bowlby 提出,用來描述嬰兒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但後來研究發現,這種依附模式會延續到我們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深深影響我們對「愛」、「安全感」、「衝突」的回應方式。


四種常見的依附類型:

  1. 安全型(Secure)
    他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也相信他人會回應自己的需求。能自在地表達情感,也能給予空間,是親密關係中最穩定的類型。
  2. 焦慮型(Anxious)
    他們渴望親密關係,對於被冷落或忽視特別敏感。常常擔心自己不夠好、害怕被拋棄,會不斷尋求確認與保證。
  3. 逃避型(Avoidant)
    他們害怕過於親密,重視獨立與自由。當關係變得太親密時,可能會退縮、不願承擔情感責任,也常常不擅長處理情緒。
  4. 矛盾型(Disorganized)
    他們對愛有強烈的渴望,卻同時對親密關係感到恐懼。可能因為早期經歷了創傷或不穩定的關係,使得他們在愛裡進退失據,常有衝突和混亂。

如何判別自己的依附類型?

這並不是拿來貼標籤的測驗,而是一個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與愛的關係的工具。你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

  • 當伴侶情緒低落、不理我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我是否常常擔心對方不愛我?
  • 當關係太親密,我會不會覺得壓力大,想逃開?
  • 我能自在地說出自己的需求與情緒嗎?

如果你常常感覺「自己總是付出比較多」、「我好像比對方更需要這段關係」,你可能偏向焦慮型。如果你覺得「我不太需要靠別人」、「情緒的事情自己處理就好」,你可能偏向逃避型。


依附類型是相對的嗎?會改變嗎?

答案是:是的!

依附類型不是絕對的,也不是一輩子無法改變的命運。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關係裡、不同的時期,可能會展現出不同的依附傾向。

更重要的是:透過自我覺察與健康的關係經驗,我們可以慢慢往「安全型依附」靠近。

舉例來說,小美原本可能在家庭或過去的戀愛經驗中,學會了「我要更努力對方才不會離開我」。但當她開始認識自己,理解情緒需求的重要性,並與能回應她需求的人建立連結時,她也可以慢慢從「焦慮型」轉向「安全型」。


關係裡的自己,可以慢慢長出新的樣子

小美曾經以為自己是個穩定的人,也以為愛一個人本該是自然的、安心的。但在這段關係裡,她開始變得焦慮、變得敏感,常常懷疑自己的價值,也懷疑愛的模樣。她以為這樣的轉變是自己的錯,直到她讀到了「依附理論」,她才明白——原來,不是自己不夠好,也不是自己太脆弱,而是這段關係裡的互動,真的讓人很難安心。

依附關係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我們此刻與他人互動的樣子。

也許我們曾經很安全,也許我們曾經很相信愛,但當回應不再一致,心裡自然會浮現不安與失落。 這一切都不是「你有問題」,而是你仍在愛、仍在期待、仍在嘗試——你只是需要一點回應,需要被好好接住。

而好消息是:依附風格會變,我們可以慢慢長出新的樣子。

也許我們還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段關係,但我們可以開始學著好好回應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

在愛裡跌倒過的你,更有能力理解真正的溫柔。

而下一次,你也會更有勇氣去選擇一段,讓你能安心做自己、不再懷疑的愛。

因為你值得被放在心上。一直都值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aven 聊行銷
42會員
49內容數
在英國讀研後開始嚮往人生自由的 Raven 學姊,聊聊行銷人創業甘苦談。2025 年的目標是到全新的國家開始數位遊牧,關注議題包含 SEO、一人公司、AI 生產力工具與如何增加業外收入。興趣上山下海,最愛溯溪跟羽球,沒事的時候喜歡找外國人聊天。
Raven 聊行銷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三年前,我和阿寶還是同一張辦公桌的同事;三年後,他成了小老闆,我走在一條更遙遠的探險路上。 同事們一個個創業、升遷、買房結婚,我卻還在追尋心底那份對世界的渴望。 三十歲以後,我們慢慢學會了:每個人的時間表不同,成就的模樣也不同。 這篇文章,送給那些也曾在比較與焦慮中迷惘的人,也給自己一點鼓勵。
Thumbnail
2025/04/28
三年前,我和阿寶還是同一張辦公桌的同事;三年後,他成了小老闆,我走在一條更遙遠的探險路上。 同事們一個個創業、升遷、買房結婚,我卻還在追尋心底那份對世界的渴望。 三十歲以後,我們慢慢學會了:每個人的時間表不同,成就的模樣也不同。 這篇文章,送給那些也曾在比較與焦慮中迷惘的人,也給自己一點鼓勵。
Thumbnail
2025/04/28
想去峇里島獨旅卻擔心安全與行程安排?本篇完整分享女生一個人自由行10天路線,從烏布文化、巴杜爾火山健行、阿美德潛水考證以及帕尼達島度假粗,還有峇里島預算、交通、景點攻略,讓你安心出發,享受最療癒的峇里島女子獨旅。挑戰印尼女生獨旅、秒懂峇里島自由行攻略,看這一篇就夠!
Thumbnail
2025/04/28
想去峇里島獨旅卻擔心安全與行程安排?本篇完整分享女生一個人自由行10天路線,從烏布文化、巴杜爾火山健行、阿美德潛水考證以及帕尼達島度假粗,還有峇里島預算、交通、景點攻略,讓你安心出發,享受最療癒的峇里島女子獨旅。挑戰印尼女生獨旅、秒懂峇里島自由行攻略,看這一篇就夠!
Thumbnail
2025/04/25
一封信,跨越六小時時差,敲開了波蘭 NGO 的大門。在這趟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的申請旅程裡,最打動我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從零開始陌生開發,從無到有搭起連結。如果你也曾對「陌開」感到害怕,或者正在猶豫要不要伸出手,這篇文章,將給你具體步驟與範例。因為,有時候,世界會因為你主動敲門,而悄悄改變。
Thumbnail
2025/04/25
一封信,跨越六小時時差,敲開了波蘭 NGO 的大門。在這趟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的申請旅程裡,最打動我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從零開始陌生開發,從無到有搭起連結。如果你也曾對「陌開」感到害怕,或者正在猶豫要不要伸出手,這篇文章,將給你具體步驟與範例。因為,有時候,世界會因為你主動敲門,而悄悄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也許我始終都沒有好好看向他,只是談著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戀愛。
Thumbnail
也許我始終都沒有好好看向他,只是談著一場自己與自己的戀愛。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什麼才是愛情的本質? 會不會其實我們喜歡的那個人,只是自己美好的幻想? 為了成為一位能配得上他的人,經常也將自己改造得面目全非,像這樣逐漸將自己丟失的過程,真的能稱得上是喜歡?或是愛情中必要的犧牲嗎?
Thumbnail
前幾天在女人迷podcast聽到一段話,明確的揭示了一段關係怎麼樣挖掘出真實的內在自我。 「我原本以為自己是沒什麼情緒的人,直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我才發現自己的快樂可以很極端,悲傷也可以很極端」
Thumbnail
前幾天在女人迷podcast聽到一段話,明確的揭示了一段關係怎麼樣挖掘出真實的內在自我。 「我原本以為自己是沒什麼情緒的人,直到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我才發現自己的快樂可以很極端,悲傷也可以很極端」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你在感情中常感到焦慮嗎? 很多人常問另一半到底喜歡自己什麼?有人是單純好奇,有人則是因為焦慮不安,所以想找一個答案來證明自己「值得被喜歡」。
Thumbnail
你在感情中常感到焦慮嗎? 很多人常問另一半到底喜歡自己什麼?有人是單純好奇,有人則是因為焦慮不安,所以想找一個答案來證明自己「值得被喜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