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領域異常解決室》中大反派「ヒルコ」,其漢字表記常見有「蛭子」、「蛭兒」以及「水蛭子」等不同寫法,有時候還會在名字後加上「命」或「神」以表尊稱。在劇中,則採用「蛭兒」為漢字表記,而中文譯名則使用「蛭子神」。
故事一開始,主角興玉雅(藤原龍也飾)提到,蛭子神出生後便被父母神「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拋棄,並稱其為:
「祂是一位充滿謎團的悲劇之神。」
劇中開頭對蛭子神的背景著墨不多,這與「記紀」也類似。《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對蛭兒的記述並不詳細,而且外型特徵除了《日本書紀》有稍微提到之外,由後代學者考也進行考究補充了不少,直到平安時代後,蛭兒才逐漸與其他神明結合(習合)。例如,蛭兒與海神「夷三郎」(即西宮大明神)或七福神之一的「惠比壽」有了關聯。在日本部分的沿海地區,會將漂流至岸邊的東西稱作「惠比壽」,據說這與蛭子神是被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從海上放流有關。
不過,大家也知道漂流物有很多種,一些作品會將漂流至不知名小村的惠比壽設定為邪神(漂過來的也可能是浮...),但其實也不乏創作或都市傳說的延伸。
水蛭子的誕生
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到過,《古事記》與《日本書紀》中對水蛭子的描寫並不完全相同,隨著時代的演變,水蛭子的形象也衍生出不同的面貌。如果深入探討,難免必須要談論到其他神祇,因此我們聚焦於水蛭子為何被主角稱為悲劇之神的背景即可。
有關於水蛭子的出生在「記紀」的記載大致相似。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站在「天浮橋」上,認為橋下不該沒有國土,於是以天之瓊矛攪動後創造出淤能碁呂島,並立下一根天之御柱。兩人繞柱成婚,開始創造國土與眾神。值得一提的是,松本信廣認為這一習俗與貴州的狗耳部族及雲南苗族的繞柱求親習俗頗為相似。
象徵著「神化為日本國土」的階段被稱為「國生み」。然而,水蛭子出生時即因身體不健全而被放入「葦船」後漂向大海。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水葬習俗,而放流的原因可能與名字的寓意相關,學界認為水蛭子的命名暗示了他的身體缺陷。
在《日本書紀》中,伊邪那岐與伊邪那美的第一個孩子其實是淡路洲(即淡路島),但是以胎盤的樣子誕生,故對其誕生感到不滿認為是「吾之恥辱」。第二個孩子才是水蛭子,當然也有順序相反的記述。同樣在《日本書紀》記載的異傳中有提到「水蛭子出生三年仍無法站立,於是被放上天磐櫲樟船」而被放流大海。
也就是說水蛭子因身體缺陷而被放流,但其缺陷的原因在「記紀」中也有所提及。
繞柱方向與發話的順序
在繞柱時,伊邪那美左旋並先對伊邪那岐說:「唉呀,真是個好男兒!」,接著繞柱右旋的伊邪那岐才回應:「唉呀,真是個美娘子!」後,兩神生下了被認為有缺陷的水蛭子。
後來,兩神透過占卜得知,應由伊邪那岐左旋並先開口才對。於是他們重新繞柱,並由左旋的伊邪那岐先說:「唉呀,真是個美娘子!」,右旋的伊邪那美才回應:「唉呀,真是個好男兒!」,這也才順利誕下後來的國土。
所以這段記述反映出古代日本「男左女右」以及「男尊女卑」等思想特徵。而水蛭子的誕生則被視為兩人未遵循這些規範的後果。
悲劇的點在哪裡
從現代的價值觀來看,蛭子神的遭遇顯然有悲劇色彩,像身有殘疾,且被父母遺棄,又或是反映男尊女卑思想下的犧牲品。
然而,在故事流傳的古代日本,這可能被視為具有教誨性的寓言,而非真正的悲劇。也有學者提出,這或許暗示近親結婚的遺傳風險,但考量到當時天皇一族近親結婚的普遍性,這種解釋有討論的空間,但並不是我們現在需要探討的重點。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缺陷與放流這類型神話不僅限於日本。在排灣族的洪水神話及沖繩的農耕神話中,也能找到類似的敘述。這讓我想到日本民族起源是北方騎馬民族征服說或南方島民起源說的討論,不過這也不是重點(笑)。
不必執著於悲劇
總之,無需太過糾結於水蛭子為何被視為悲劇,只需認知到其中的悲劇要素即可。我認為在欣賞作品時,無需太過執著於背景設定。引用古典時,難免遇到價值觀的差異與撰寫者的立場問題。
因此過多的使用現代價值觀去作解釋,則可能顯得片面;但過度鑽研背景細節,又會降低作品的魅力。有時候看到某些在背景設定與劇情猜測的討論,如果是聊得開心那也還好,但更多是戰火連篇,這樣子其實一點也不有趣。
重點在於不過度解讀,單純享受作品即可,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