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迷與日影迷引頸期盼的《LAST MILE》,終於在台灣上映了。
本片與前幾年的話題日劇《MIU404》、《Unnatural》為同一條世界線,除了過往曾在這兩部作品出現的主角群都現身客串之外,核心製作團隊也是原班人馬:塚原亞由子導演、新井順子製作人,以及野木亞紀子編劇。
不過,雖然角色之間有連動關係,故事在本質上則是完全獨立的新作品。這次的劇情從一椿連續爆炸案出發── 2023 年的黑色星期五前夕,正值電商的業績尖峰,全球最大購物網站 DAILY FAST 日本分公司的西武藏野物流中心,卻發生包裹送達時陸續爆炸的恐怖事故。剛轉調成為物流中心主任的舟渡艾蓮娜(滿島光飾),背負著不能影響出貨、配送的巨大壓力,只能和自己的下屬梨本孔(岡田將生飾)想盡辦法解決問題,一面與正在調查爆炸案的警方斡旋,一面試圖找出在系統極為嚴密的倉儲裡放置炸彈包裹的手法,極力讓物流運轉盡快恢復正常。
乍看之下,《LAST MILE》是部十分商業化的犯罪刑偵電影,但野木亞紀子的創作企圖顯然不僅止於此。爆炸案僅僅只是故事的開端,連環炸出的,是過勞與過度消費交疊之下的殘酷真相。
(以下有劇情雷。)
冰冷的色調、機械感的背景音、反覆誦念的廣告詞「What do you want?」,讓本片從開場就瀰漫著緊繃且不安的氛圍。海量的派遣員工搭乘交通車,魚貫前往偌大的西武藏野物流中心,等著被分派到不同區域,進行包裹處理的工作;拉遠的畫面裡,觀眾只看得見現代化的廠房、輸送帶,以及透過數據嚴密監控的儀表板,卻看不清他們任何一個人的面貌。在劇情正式揭開序幕之前,鏡頭早已無聲地點出數位資本主義的失溫:人不重要,衝刺出貨的數量與效率提升才重要。西武藏野物流中心的你各位,都只被視為一顆又一顆沒有靈魂的螺絲釘。
當然,西武藏野物流中心僅僅只是結構裡的一個節點。《LAST MILE》巧妙地從爆炸案發生後,以艾蓮娜為起點的一連串回報與處理,揭露跨國電商的龐大體系,以及身處其中的每一個角色:身為 DAILY FAST 日本分公司物流中心的主任,艾蓮娜不得不承接總經理對「準時出貨」的要求,迫使她將壓力轉包給貨運商,要求他們自行想辦法解決轉運倉爆倉的問題,同時,不只要回收可能有問題的貨件,還必須優先配送 DAILY FAST 確認沒有風險的包裹。而貨運商為了維繫與主要客戶 DAILY FAST 的合作關係,不得不對艾蓮娜的指令照單全收,再將責任層層轉嫁給轉運倉的工作人員和最終端的司機。司機的勞動環境原本就已極為惡劣,薪資以「成功配達」而非實際工時計算,連中午的休息時間都得錙銖必較,只為了能夠多配送幾個包裹,這場發生在黑色星期五的連環爆炸案更讓一切雪上加霜。
除了體系本身,本片也彰顯了消費主義與跨國電商的目標競逐,兩者之間環環相扣的瘋狂。黑色星期五的失控,源自於電商對營收和股價的迫切追求,他們運用廣告與折扣,刻意模糊「需要」和「想要」之間的邊界,激發人們難以用理性控制的消費衝動,藉此支撐起龐大的電商帝國。
電商帝國需要源源不絕的消費慾望,同時也需要勞動力。而這場連環爆炸案,其實是 DAILY FAST 前員工山崎佑的女友,對一場過勞悲劇的血淚控訴。
五年前,曾經任職於西武藏野物流中心的山崎佑,在黑色星期五到來之際,從高處縱身躍下,重重墜落在貨物的輸送帶上,變成了植物人。DAILY FAST 沒有正視這起事件,而是以集團之力強壓和解,讓一切隱沒在黑暗之中,物流中心的運作沒有改變,也沒有人明白他這麼做的真正原因,「山崎佑」這個名字在時間流逝之下被逐漸淡忘,直到在調查連環爆炸案的過程中,艾蓮娜和梨本孔意外發現山崎佑所留下的訊息。他曾經使用的置物櫃裡,有著用麥克筆寫下的簡短文字:「2.7m/s→0」,與「70 kg」。
在 DAILY FAST,貨物輸送帶以每秒 2.7 公尺的速度運行,貨物的重量上限則是 70 公斤。
這些文字並不是完整的句子,一切卻昭然若揭。如果施加超過 70 公斤的重量,永不停歇的輸送帶是不是就會停下?出貨毫無止境的黑色星期五,是不是就得以喘息?近年編劇風格越來越偏向社會派的野木亞紀子,在山崎佑墜落之後,更安排了極為令人心痛的劇情:即使山崎佑毅然決定跳下,輸送帶也未曾完全停止,在他意識逐漸模糊之際,輸送帶又重新回到每秒 2.7 公尺的速度持續運轉,彷彿什麼事情都未曾發生。
本片從題材的殘酷程度,乃至炸彈使用的頻繁程度,其實都超乎預期。劇情尾聲,當最後一個尚未被回收的炸彈包裹送至單親家庭的小女孩手中時,我甚至無法肯定到底會如何收尾。雖然過往野木亞紀子總會替角色們留下一絲曙光,但《LAST MILE》整體基調實在太過尖銳,讓人一度懷疑最終會否再次賜死角色,藉由悲劇強化作品的批判性。
不過結尾證明,野木亞紀子仍然是溫柔的編劇。Last mile 這個詞彙,在電商領域指的是「從物流中心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段路程」,極致追求效率的現代社會裡,對這一哩路來說,「快」是唯一的準則,本片則是藉由貨運司機父子兩人親手將包裹交到期盼已久的小女孩手中,再度為這一哩路賦予了懷舊而動人的意義。
雖然非常欣賞《LAST MILE》的選材和劇本野心,對於批判切入的方向也有極為深刻的共鳴,但可惜的是,客觀而言,本作與相同宇宙觀的《MIU404》、《Unnatural》相比,顯得遜色不少;不論是在塚原亞由子的導演作品,或是野木亞紀子的編劇作品之中,這部都僅能算是中上之作。
最大的問題,在於本片的元素過於繁雜。電影試圖在勞動議題之上包裹犯罪懸疑的外衣,此種做法雖然可能吸引更多觀眾進場,但也讓敘事有些混亂,特別是劇情的前半段,探討爆炸案、跨國電商的產業生態鏈、DAILY FAST 的內部結構性因素,還有艾蓮娜本身的神秘背景,頻繁切換的角色與場景,使人更難掌握故事主軸。看畢全片再回頭仔細檢視,會發現故事的核心思想其實非常明確,關鍵橋段與角色行為背後的原因也都有所交代,然而劇情與剪輯卻顯得流暢度不足,相當可惜。
這或許與創作者的背景有關。塚原亞由子和野木亞紀子兩人過往都在日劇領域深耕,原創電影的經驗相對缺乏。塚原亞由子在《LAST MILE》之前,只有《在咖啡冷調之前》、《我的幸福婚約》兩部電影的執導經驗,而野木亞紀子雖然擔任過多部電影編劇,但也皆以改編劇本為主,如何從一集不到一小時,但擁有多集篇幅構建情節與角色的戲劇敘事,轉換至一次兩小時的電影敘事,或許兩人都還需要摸索。
儘管如此,從主觀角度來看,我仍然非常喜歡《LAST MILE》。本作固然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但仍保留了塚原亞由子與野木亞紀子作品裡一貫對「人」的溫柔與細膩。她們所對準的,是已然瀕臨失控的體制與結構,而非個體,就連對山崎佑墜落事件漠然以對、看似無情的五十嵐總經理,本片也以極富同理心的方式刻畫之。他真的不在乎嗎?沒有感覺嗎?如果是,當他閉起眼睛,腦海就不會閃現山崎佑躺在輸送帶旁,鮮血汩汩湧出的畫面了吧。
關於本片,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是五十嵐微微探出頭,俯瞰底下不停運轉的貨物輸送帶的那一幕。他的眼神裡,隱含著太多複雜的思緒:
「好高。」
「縱身而下的山崎佑,到底在想什麼。」
「為什麼總覺得,彷彿只要再多看一秒,我的神經就也會啪地一聲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