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終於趕在2024除夕去戲院支持了香港電影《破。地獄》(英文名:The Last Dance) -2024年!香港史上最高票房華語電影第一名! 打破了《毒舌大狀》及《九龍城寨之圍城》 的成就。
- 編劇和導演都是陳茂賢。 主要演員有黃子華、 許冠文、衛詩雅和朱柏康,題材聚集於香港殯儀業。
- 故事簡介:描述了黃子華飾演的角色道生,因新冠疫情導致原本經營的婚慶公司倒閉,為了生計轉行進入殯儀業。在與合作夥伴Hello文(許冠文飾)的衝突與磨合中,讓觀眾反思生命與死亡的價值 。衛詩雅飾演的郭文玥和朱柏康飾演的郭志斌是Hello文的一對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常常發生爭吵,最終在爸爸的喪禮中解開了許多心結,重拾尚可珍惜的兄妹之情。
電影名言
「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
(無論面對生存抑或死亡,我們都要尋求出路)
「人生就好像一程車,重點不是上車的人可以陪你去到哪個站,而是你們一起欣賞過哪些風景。」
其實,我看過真實的破地獄儀式。
那時候我的一位長輩親戚,高齡走的,是我第一次遇見這種儀式。當時從長輩親戚聊天中聽到破地獄可以讓往生者從地獄中逃脫而出,不用受苦受難。
有火嗎?不記得了。只記得道袍和瓦片。
關於殯葬行業的電影,我記得還看過《禮儀師》和《人生大事》。
《禮儀師》那是2008年的日本電影。至今事隔多年,只記得男主角是殯葬師,像道生一樣要為往生者化妝,日常工作中雙手常需要觸摸屍體,而他的妻子完全接受不了,每次男主角碰她的臉,她都極其抗拒。
至於《人生大事》是2023年在Netflix看的,2024年又看了一次(老公喜歡看,甚至和孩子們一起看),說中國殯葬業的。我想,從事這行業真的難以有朋友,甚至難以找到老婆吧。不過我預期,未來人們對此業的接受程度會越來越高,社會將變得越來越開明。
廣東南音帶動劇情,讓觀眾充滿記憶點
說起廣東南音,我小時候也從媽媽以及電視節目中聽過幾句...
有些文化和興趣,實在可以成為兩代人溝通的橋樑。只要有共同興趣,溝通就有了話題。
鳥南飛,鳥南返,鳥兒比翼何日再歸還
--出自於著名的粵劇《鳳閣恩仇未了情》
還有《南海姑娘》的
不知你在那天邊可會有盡頭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
這是道生與hello文的多次對唱,成了他們朋友關係間的共同密語。
而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我是未聽過的,只是翻查這歌詞屬於《客途秋恨》,裏面的第一句
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虧我思嬌的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這句則耳熟能詳。
劇情
整部電影的編排流暢,沒有一句對白或情節是多餘的,演員的表現讓人十分投入。每一場喪禮都令人印象深刻!
第一場喪禮-年輕逝者:
道生成為殯儀公司的經紀人後接的第一單業務,形式新穎,原本可以成為公司的一大宣傳作品,卻因道生的失誤而引起客戶的投訴。
第二場喪禮-念子深切:
這一場喪禮涉及到一位兒童的屍體製作木乃伊,客戶希望待科技更發達的一天能夠復活兒子,最終只辦了法事超渡亡魂。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千辛萬苦拖了半年才製成木乃伊,而不是立刻辦理處理?
第三場喪禮-同性戀的無奈:
女死者的富有丈夫對喪禮表現極其冷漠,與女死者的同性戀愛人蘇蘇的情感截然不同。道生不顧客人的反對,冒險讓蘇蘇在屍體化妝間陪伴愛人最後一程,甚至偷偷拿一些骨灰製成頸鏈送給蘇蘇,讓我不禁緊張。這段故事體現了道生的人情味,也展現了同性戀者的無奈,因為在法律面前只有合法伴侶才有權為其伴侶辦理喪禮。
第四場喪禮-孤身上路:
逝者是文玥經常光顧的食店老闆娘蓮姐,或許已經無親無故,因此儀式非常簡化。
第五場喪禮-Bye! Hello文:
在中風後,Hello文一直由文玥照顧,最終在床上安詳逝去。這場喪禮是整部戲中最隆重、最喧鬧的一場,因為Hello文的遺願,道生安排郭志斌與郭文玥兩兄妹共同為父親辦理破地獄儀式,而這儀式向來只傳男不傳女,祖師爺的教導認為女性因月經而不潔,因此與現場的喃嘸師傅大吵。最終,在師傅們離場後,兄妹倆修復了關係,心手相連地完成儀式。
這部電影為觀眾帶來的意義
- 殯儀行業因為禁忌問題而少有人討論,這部電影將香港喪禮的真實過程詳細呈現,勇氣值得讚賞!令人加深對行業人士的了解及尊重!觀看這部電影後,我感受到幾個重要的細節:
經濟氣候:
每一代人從事的職業都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例如道生在經濟壓力下不得不從事與自己價值觀大相逕庭的行業,而擔任救護員的文玥面對死亡多年仍然無法習慣,生活中除了工作幾乎沒有娛樂時間,完全感受到極度的壓抑!
文化與喪禮習俗:
電影涉及香港特有的喪禮習俗,對話中探討了不同文化如何看待死亡和送行的方式。
生命的價值與生育的意義:
道生的妻子懷孕了,但道生卻不想要孩子,因為兩人的價值觀不一致。妻子認為有小孩才能圓滿,而道生則擔心二人年紀已不小,年長後,孩子長大後必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覺得這對孩子不公平。最終,在Hello文的喪禮結束後,道生改觀,發現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不易,應該珍惜彼此的相處。
社會問題:
現代社會中老年人中風已不是新鮮事,我很欣賞文玥在事後的迅速反應,立刻與兄長商量如何照顧爸爸的安排。不幸的是,兄長卻因要遠赴他鄉而無法照顧年老的父親,文玥只身承受照顧重任。
重男輕女:
女性角度:文玥這個角色恰好突顯了這個主題,她的救護員職業就是對重男輕女觀念的反擊!她希望向世人展示女生同樣能做到男生能做到的事,包括用全身力量搬移病人。整部劇中,她一直受到這種觀念的壓迫,始終感覺父親沒有疼愛她,還常常受到「女性會來月經,祖師爺說不潔」的言語影響,這些都給她帶來心理傷害,甚至影響了她對愛情和婚姻的幻想。相信在父親喪禮結束後,她已經獲得釋懷,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男性角度:在Hello文住院後,兄妹倆的激動對話不僅讓文玥的壓力爆發,也讓作為哥哥的志斌內心的話語迸發出來。他在家中受到重重約束,從中學時代被父親迫使做他不想做的喃嘸師傅,到創建家庭後又被妻子為了兒子讀書而被迫受洗,面對父親時沒有勇氣反抗。在醫院裡,他告訴妹妹會帶妻子兒子到國外讀書,想為家人創造更好的未來,只能撇下病重的父親。聽來似乎父親十分可憐,但現實是當你有了自己的家庭,就需要對自己的家庭負責,那麼原生家庭又該如何呢?這其中的矛盾與冲突,與過往的家人關係、個性、責任感、經歷及現有能力,都密切相關。
家庭關係與親子溝通:
代與代之間良好的溝通非常困難,但只要越過這道坎,大家便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解鈴還須繫鈴人。親子關係的培養在於良性溝通!其實任何關係都是一樣!
醞釀氣氛與視覺表現:
我特別喜歡電影片尾播放的劇照,搭配林家謙的主題曲《普渡眾生》(以前林家謙曾被嘲笑唱得像陰間音樂一樣,終於,他真真實實地創出了一首陰間音樂,哈哈,真爭氣),給人帶來追憶的美感與遺憾的情感。劇中未曾播過林家謙的歌曲,結尾一出效果比較新鮮;劇內配樂則以簡單和諧為主。
總結
這絕對是一齣我會想再看多次的電影!
這部電影一經上映便引起熱烈討論,感動了許多人。面對如此嚴肅莊重的主題,導演恰如其分地處理情節,幽默而有人情味,同時流露與人生哲理,令死亡變得沒那麼悲傷,是一大讚點。我就只是在兒童木乃伊時硬咽,而在hello文死後,他的聲線讀出遺願那時忍不住哭了。
我最喜歡⋯⋯
- 我很喜歡黃子華這角當中蘊含的人情味, 對事情的認真, 對生意的進取。
- 但最喜歡的是許冠文, 他完全展露出oldseafood的執着和難以溝通。 我會思考, 有一天我變成老人家,是否也會這樣呢?
- 朱栢康是很值得一個最佳男配角獎,翻查資料,幾年前他也入圍過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好戲之人 。
-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破地獄作法的畫面,火光與法師間的互動,如舞蹈般充滿儀式感!
- 而最喜歡的劇情就是文玥在為中風後的HELLO文在家中洗頭髮時,終於開口問爸爸對她的看法,我喜歡這段對父女關係修復的切入點的描寫!這是文玥在道生的引導後踏出了第一步的證據!
延伸:
- 準備看看陳導以前的作品《不日成婚》。
- 我在2025年的目標之一是閱讀至少一本育兒書,加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和溝通技巧。
202412
🖊️如果這篇文章內容對你有用,請慷慨的幫我按一下喜歡♥️,謝謝。 💪如果這篇文章不盡完美,希望得到你的回饋及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