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不過這句話在股市就不是那麼靈驗,往年元月行情上漲與否大致上跟當年度的行情沒有太絕對的關係。從1991年起的數據來分析,元月上漲的情況下,當年度出現上漲的比率為64.7%,看似不錯,不過這個數據在所有十二的月中是最低的情況,主要是自1991年起,年度績效為正報酬的比率本身就高達66.7%,因此元月上漲時,當年度績效為正報酬的比例還略低於歷年的正常比例。而在所有月分中,六月在往年出現正報酬的次數為16次,正報酬出現機率為略低於五成的48%,但其中有14次最後年度績效為正報酬,機率高達87.5%,是所有月份之冠。但在元月出現下跌的情況下,最後該年度績效下跌的比例只有28.6%,是十二個月分中次低,僅次於三月22.2%,也就是反過來說,元月出現下跌的情況下,最後年度績效為正報酬的機率高達71.4%,這數據可能就有些參考性了。
另外,十二月最後上漲了3.5%,在十二月上漲的情況下,元月持續上漲的比例高達76.5%,這數據是十二個月分中最高的,其次為十二月的75%。整體來看,自1991年起,元月的平均績效是0.93%,在十二個月分中排名第五,不過觀察歷年元月的績效可以發現,元月出現單月報酬率在10%以上的情況全部出現在金融海嘯前,最後一次是2003年的12.7%,之後就沒再出現過單月10%以上報酬率的情況了,也因此自2003年以後計算元月的平均績效只剩下0.3%,若以還原權息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計算,單月平均績效只優於八月、九月及十月三個月份。
以上是指數的角度分析,若以個股的平均情況來看,也有類似的情況。個股分析的數據使用的是計算自2001年以來,每一年的每一個月當月所有股票的平均報酬率及上漲比率,最後在自算自2001年以來的平均數。以此計算元月的個股平均報酬率高達2.3%,但上漲的比率只有48%,但觀察逐年數據也可以發現自2001~2004年四年當中,元月的個股平均報酬率都可以達到兩位數,但之後元月就再也沒有出現單月個股平均報酬率達兩位數的情況了,因此改計算自海嘯後的2010年起的平均數據可以發現,元月的個股平均報酬率只剩下0.3%,跟2001年起的數據下滑了2%,這是所有月分中差異最大的數據變動,也是單月平均報酬率減少最多的月份。元月單月個股上漲的機率也由2001年起計算的平均值48%下滑至2010年起計算的平均值46%,同樣的也是所有月分中下滑最多的月份。
整體來看,不論是指數還是個股,元月的長期平均數據雖然不差,但主要都是奠基於2004年以前,金融海嘯後,元月再也沒有出現指數單月10%以上的報酬或是個股平均單月報酬率10%以上。不過雖然近年來元月出現令人激動的行情的情況變少,但整體而言,金融海嘯後的加權股價指數元月行情仍算穩定,十五個年度中,有九個年度上漲,上漲比率60%。個股歷年平均元月報酬率則是十五個年度中,有十個年度是正報酬,上漲機率66.7%。整體來看,金融海嘯後出現一個長期的多頭市場,在這十五個年度中,只有四年的的年度累積績效是負報酬,也因此造就元月的績效大致上還算穩定。另外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情況是,2010年後指數的平均報酬率為1.1%,但個股的平均月報酬率只有0.3%,平均單月上漲的比率也只有46%,也就是說,歷年元月有可能是出現指數上漲,但是個股卻比較跟不上漲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