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k:全球醫療健康領航者——業務、財務與未來藍圖全面解析

Merck:全球醫療健康領航者——業務、財務與未來藍圖全面解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2025/2/5更新: 新增2025/2/4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財報資訊

市場對默克(Merck)最新財報的反應較為負面,主要原因包括 2025年營收預測低於分析師預期,以及 Gardasil疫苗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挑戰,導致公司股價大跌 約11%,創下近17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Merck公司介紹

1. 公司概述

Merck & Co., Inc.(美國默克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該公司在美國及加拿大以「Merck & Co., Inc.」之名營運,而在其他地區(如歐洲、亞洲等)則以「MSD」(Merck Sharp & Dohme)之名識別。值得注意的是,德國的默克集團(Merck KGaA) 是一家獨立運作的公司,與美國默克公司在法律上沒有直接關聯。


2. 歷史沿革

  • 成立時間:1891年,由德國科學家**埃曼紐·默克(Emanuel Merck)**的後代在美國成立。
  • 早期發展:最初專注於藥品和化學品的銷售。
  • 現代成就:Merck以其突破性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在疫苗、癌症免疫療法和慢性病治療領域取得卓越成績。


3. 核心業務領域

  • 製藥業務:開發及銷售處方藥,包括治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傳染病等。
  • 疫苗:如HPV疫苗(Gardasil)和多種兒童疫苗。
  • 動物保健:提供動物疫苗和動物健康產品。
  • 臨床研究與開發:致力於新藥的發現與臨床試驗。


4. 代表產品

  • Keytruda(可瑞達):免疫療法藥物,用於治療多種癌症。
  • Gardasil(加衛苗):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 Januvia(佳糖維):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



財報分析

2025/2/5更新:

2024年整年財報分析:

raw-image

雖然 Keytruda 銷售持續增長,但投資人對 Gardasil 表現疲弱及未來增長潛力的擔憂導致股價大跌。

  1. Merck 2025 年財測低於預期的關ardasil 在中國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公司下調長期銷售目標。
  2. 2025 年營收預測(641-656 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670 億美元)
  3. 高昂的併購與研發支出 壓縮利潤,使市場擔憂獲利能力。



  • 財務表現
    • 2024年第三季銷售額達到166.5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 淨利潤為31.61億美元,較去年有所下降。
    • 研發費用顯著增長,達到58.62億美元,顯示持續投入創新研發。
  • 重大併購與合作
    • 收購MK-1045:以7億美元收購Curon Biopharmaceutical的臨床階段雙特異性抗體,開發B細胞相關疾病治療。
    • 收購Elanco Aqua業務:以13億美元收購Elanco的水產業務,拓展動物保健市場。
    • 收購Eyebiotech Limited:以12億美元收購Eyebiotech,推動眼科疾病治療創新。
    • 收購Harpoon Therapeutics:以7.65億美元收購Harpoon,專注於癌症免疫治療技術。
    • 擴大與Daiichi Sankyo合作:深化聯合開發三款DXd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推動癌症治療創新。
  • 研發投資
    • Merck持續在新興治療領域投資,包括癌症免疫療法眼科治療B細胞疾病等領域。
    • 領先候選藥物如Keytruda(免疫療法)和Gardasil(HPV疫苗)持續推動銷售增長。
  • 重組計劃
    • 啟動新的2024重組計劃,預計將優化人類健康和動物保健的全球生產網絡,節省成本並提高運營效率。
    • 預計重組計劃總成本約為40億美元,60%將為非現金成本。
  • 現金流與資產
    • 截至2024年9月30日,Merck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145.9億美元,顯示強勁的財務穩定性。
    • 持續加強對研發和戰略收購的現金投資。



Elanco收購案分析

Merck 收購 Elanco Aqua 業務分析

1. 收購概述

  • 交易金額:13億美元
  • 收購對象:Elanco Animal Health的水產業務部門
  • 交易完成時間:2024年7月​。

2. 收購資產細節

  • 核心產品
    • Clynav:新一代DNA疫苗,用於保護大西洋鮭魚免受胰腺疾病感染。
    • Imvixa:抗寄生蟲用藥,用於治療海蝨感染。
  • 設施
    • 兩座相關的水產製造工廠(分別位於加拿大和越南)。
    • 一個位於智利的研發中心。
  • 技術:DNA疫苗技術,能加速開發新型水產疫苗,滿足水產業未被滿足的需求​。

3. 財務細節

  • 資產分配
    • 庫存:7,400萬美元
    • 工廠設備:6,700萬美元
    • Clynav產品權利:3.4億美元(使用壽命15年)
    • 其他產品權利:2.91億美元(使用壽命15年)
    • 其他資產與負債:2,400萬美元
  • 總可識別淨資產:7.96億美元
  • 商譽:5.05億美元(主要來自預期的協同效應)​。
  • 支付方式:一次性現金支付,無後續或有支付條件。

4. 戰略意義

  1. 擴展產品組合:Merck將獲得Clynav和Imvixa等高價值產品,擴大在水產動物健康領域的產品組合。
  2. 技術提升:獲得DNA疫苗技術,加速新型疫苗的開發。
  3. 市場擴展:透過位於加拿大、越南和智利的設施,Merck可更有效地滲透全球水產市場。
  4. 協同效應:將水產業務與現有的動物健康業務整合,實現研發和銷售的協同效應。

5. 市場影響

  • 水產業務增長:預計該業務將顯著提升Merck在水產動物保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
  • 供應鏈優化:通過整合Elanco的供應鏈,實現更高效的生產和分銷。
  • 產品競爭力:Clynav和Imvixa作為市場領先產品,將有助於Merck在高增長的水產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



Eyebiotech收購案分析

Merck 收購 Eyebiotech 分析

1. 收購概述

  • 交易金額:12億美元(包含支付股權相關獎勵的費用)
  • 交易完成時間:2024年7月​
  • 額外成本:交易成本約2.07億美元
  • 潛在里程碑付款
    • 研發里程碑:高達2億美元(其中1億美元已於2024年第三季度觸發)
    • 監管里程碑:高達10億美元
    • 銷售里程碑:高達5億美元

2. 核心資產

  • 主要候選藥物Restoret (MK-3000, 原EYE103)
    • 機制:一種四價、三特異性抗體,作用於Wnt信號通路的激動劑。
    • 適應症:糖尿病性黃斑水腫(DME)和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nAMD)。
    • 開發進展:目前處於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3. 財務細節

  • 淨資產:2,100萬美元
  • 研發費用:1.35億美元(於2024年第三季度記錄在研發費用中)
  • 階段性付款:2024年第三季度觸發1億美元付款,用於Restoret的II/III期臨床試驗啟動​。

4. 戰略意義

  1. 擴展眼科市場
    • Restoret 將成為Merck在眼科市場的重要資產,填補該領域產品線的空白。
    • 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與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高發疾病,市場潛力巨大。
  2. 創新技術
    • 四價、三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創新技術,為視網膜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式。
    • 將Wnt通路作為治療靶點,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同類療法。
  3. 市場領先地位
    • 通過Eyebiotech的研發實力,Merck將在競爭激烈的眼科市場中獲得先發優勢。
    • 加速眼科業務的全球佈局,特別是在糖尿病相關視網膜疾病市場。
  4. 加速研發進度
    • Restoret已經進入後期臨床試驗,縮短上市時間,提升市場競爭力。

5. 財務影響

  • 短期影響:研發費用顯著增加,影響短期利潤表現。
  • 中長期影響:一旦Restoret獲得監管批准並上市,將成為Merck眼科業務的核心收入來源。

6. 挑戰與風險

  1. 臨床試驗風險:II/III期試驗結果將直接影響產品能否獲批。
  2. 市場競爭:眼科市場已經存在強勁競爭對手(如Regeneron的Eylea、Roche的Faricimab)。
  3. 成本控制:階段性里程碑付款及後續銷售里程碑付款可能對財務造成壓力。

7. 總結與展望

  • 收購目標:通過獲取Restoret,Merck在眼科領域建立戰略性佈局。
  • 技術創新:四價、三特異性抗體技術為視網膜疾病治療提供新選擇。
  • 未來影響:成功商業化將顯著增強Merck在眼科市場的影響力,並成為其下一個增長引擎。



與去年同期比較

以下是Merck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與2023年同期的財務比較與成長率

  1. 銷售額
    • 2024年Q3:166.57億美元
    • 2023年Q3:159.62億美元
    • 成長率:4.35%
    • 銷售額持續穩定增長,顯示Merck的核心產品和新興市場需求穩健。
  2. 淨利潤
    • 2024年Q3:31.61億美元
    • 2023年Q3:47.50億美元
    • 成長率:-33.45%
    • 淨利潤大幅下滑,可能與加大研發投入和併購相關費用增加有關。
  3. 研發費用
    • 2024年Q3:58.62億美元
    • 2023年Q3:33.07億美元
    • 成長率:77.26%
    • 研發費用大幅增加,顯示Merck持續加碼創新藥物與技術開發,尤其在癌症免疫療法和新藥研發領域。
  4.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 2024年Q3:145.90億美元
    • 2023年Q3:86.69億美元
    • 成長率:68.30%
    • 現金流顯著增長,顯示公司具備良好的資金流動性和財務穩健性,為未來投資和併購提供充足彈性。


總結:

Merck在2024年第三季度展現了穩健的銷售成長與強勁的現金流表現。然而,淨利潤出現顯著下降,主要受到大幅增加的研發費用和併購相關成本的影響。公司正在積極投入未來的創新研發,並擴展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Merck 淨利潤下降、研發費用增加與現金增加的原因


1. 淨利潤下降原因

  • 高額研發支出
    • Merck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研發費用顯著增加,主要來自於多項重大收購交易的費用,包括:收購Eyebiotech:支出13.5億美元,包含收購成本與里程碑付款​。收購MK-1045:支付7.5億美元​。收購Harpoon Therapeutics:支付6.56億美元​。
    • 此外,Merck還增加了臨床試驗和研發活動的支出。
  • 稅務影響
    • Merck有效稅率受到2017年《減稅和就業法案》(TCJA) 規定的研發資本化要求的影響,導致稅務負擔增加​。
    • 美國稅改法案規定研發費用需要資本化,並在未來幾年攤銷,這對短期稅務負擔產生不利影響。
  • 併購交易一次性成本
    • 收購Prometheus、Imago、Eyebiotech、Harpoon等公司產生高額一次性費用,這些成本直接計入當期研發費用​。

總結:淨利潤下降主要由於高額的研發支出、稅務政策變動,以及併購相關的一次性費用所致。


2. 研發費用增加原因

  • 大型收購與開發支出
    • Eyebiotech收購:研發支出達13.5億美元,外加1億美元里程碑付款​。
    • MK-1045收購:費用7.5億美元​。
    • Harpoon Therapeutics收購:費用6.56億美元​。
  • 臨床試驗推進
    • 多個產品管線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增加臨床開發成本。
    • 如MK-3000 (Restoret) 和 MK-1022 進入後期試驗階段​。
  • 員工薪酬與福利成本上升
    • 研發部門的薪酬和福利成本顯著上升,反映在高技能人才的聘用與留任上​。
  • 業務擴張
    • 與Daiichi Sankyo合作的三款抗體偶聯藥物 (ADC) 產品開發支出增加​。

總結:研發費用增加主要由於多項收購交易產生的一次性費用、臨床試驗投入增加以及人力成本上升所導致。


3. 現金增加原因

  • 營運現金流顯著增長
    • 2024年截至第三季度,Merck的營運現金流達到180.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
    • 主要由於核心產品如Keytruda和Gardasil銷售穩健增長,帶動現金流入。
  • 減少資本支出
    • 2024年資本支出較2023年有所減少,降低現金流出壓力​。
  • 債務融資
    • Merck透過發行債務獲得35.99億美元的融資​。
  • 資產變現
    • Merck透過出售部分投資和資產,獲得額外現金流入​。
  • 庫存管理
    • 優化庫存管理,減少現金占用,提高營運資金效率​。

總結:現金增加主要來自於核心產品的強勁銷售增長減少資本支出債務融資以及資產變現等因素。


總體結論

  1. 淨利潤下降:受高額研發費用、稅務政策變動和併購一次性成本的影響。
  2. 研發費用增加:多項重大收購、後期臨床試驗投入增加,以及員工薪酬成本上升。
  3. 現金增加:強勁的營運現金流、減少資本支出、債務融資以及資產變現。



Merck的主要產品

以下是Merck公司2024年Q3主要產品營收佔比與成長率的比較:

  1. Keytruda (可瑞達)
    • 2024年Q3營收:63.5億美元
    • 佔總營收比例:38.12%
    • 成長率:10.63%
    • Keytruda持續成為Merck的主要營收支柱,顯示出市場對其免疫治療方案的強勁需求。
  2. Gardasil (加衛苗)
    • 2024年Q3營收:26.7億美元
    • 佔總營收比例:16.03%
    • 成長率:7.66%
    • HPV疫苗Gardasil穩定增長,需求持續上升,市場接受度良好。
  3. Lenvima (樂衛瑪)
    • 2024年Q3營收:10.2億美元
    • 佔總營收比例:6.12%
    • 成長率:7.37%
    • Lenvima在癌症治療領域表現穩定,持續貢獻營收增長。
  4. 其他產品
    • 2024年Q3營收:66.17億美元
    • 佔總營收比例:39.73%
    • 成長率:-2.58%
    • 其他產品整體營收略有下滑,可能與部分成熟產品市場飽和及競爭加劇有關。



Keytruda介紹與分析

Keytruda (可瑞達) 簡介

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


藥物類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PD-1抑制劑)


適應症


  • 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 黑色素瘤
  • 頭頸部鱗狀細胞癌
  • 尿路上皮癌
  • 霍奇金淋巴瘤
  • 胃癌、食道癌
  • 其他實體瘤與血液惡性腫瘤

機制


Keytruda 是一種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抑制劑,透過阻斷腫瘤細胞與T細胞上的PD-1受體結合,增強T細胞的免疫反應,從而對抗癌細胞。


市場定位

  • Keytruda 是默克公司(Merck & Co., Inc.)最重要的免疫療法藥物。
  • 是全球銷售額最高的癌症免疫療法之一,為默克貢獻顯著收入。

競爭者分析

Keytruda在癌症免疫療法市場中面臨主要競爭者:

  1. Opdivo (nivolumab, 歐狄沃)
    • 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必治妥施貴寶)
    • 藥物類型:PD-1抑制劑
    • 競爭優勢:在黑色素瘤、頭頸癌、肺癌領域與Keytruda直接競爭。
    • 劣勢:在部分適應症和臨床數據上略遜於Keytruda。
  2. Tecentriq (atezolizumab, 泰聖奇)
    • 公司:Roche(羅氏)
    • 藥物類型:PD-L1抑制劑
    • 競爭優勢:在某些肺癌和膀胱癌適應症有獨特定位。
    • 劣勢:在一些大規模臨床試驗中療效與Keytruda存在差距。
  3. Imfinzi (durvalumab, 英飛凡)
    • 公司:AstraZeneca(阿斯特捷利康)
    • 藥物類型:PD-L1抑制劑
    • 競爭優勢:在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上有顯著成效。
    • 劣勢:市場份額較Keytruda小。
  4. Libtayo (cemiplimab)
    • 公司:Sanofi(賽諾菲)與Regeneron(再生元)
    • 藥物類型:PD-1抑制劑
    • 競爭優勢:在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中表現優異。
    • 劣勢:市場佔有率較小,適應症範圍有限。

競爭總結


Keytruda在免疫療法市場中具有適應症覆蓋廣泛臨床數據支持充足市場滲透率高等優勢。其主要挑戰來自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兩者在多個癌症適應症領域直接競爭。



專利權分析

  1. 核心專利到期時間
    • Keytruda的主要專利將於2028年在美國到期,部分歐洲市場專利將於2030年到期。
    • 默克正在開發新的劑型(如皮下注射版本)和聯合療法,以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2. 專利保護策略
    • 默克積極進行專利壁壘佈局,包括劑型、給藥方法、聯合療法等。
    • 不斷推動Keytruda的臨床適應症擴展,增加新專利保護範疇。
  3. 挑戰
    • 隨著專利到期日臨近,仿製藥將對Keytruda的市場份額造成壓力。
    • 默克已加快新適應症的申請,以減緩仿製藥衝擊。

仿製藥競爭

  1. 潛在威脅
    • 一旦專利到期,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將快速進入市場。
    • 生物相似藥廠商(如三星Bioepis、Sandoz、Teva)已在研發相關PD-1/PD-L1仿製藥物。
  2. 市場預期
    • 根據市場預測,仿製藥的出現可能導致Keytruda價格下降30%至50%。
    • 專利到期後,默克的營收可能受到顯著影響。
  3. 默克的應對策略
    • 聯合療法:透過Keytruda與其他藥物的聯合療法,建立新的治療標準,減少價格競爭的影響。
    • 新適應症開發:擴展Keytruda在新癌症適應症的市場。
    • 劑型優化:開發更方便的皮下注射劑型,提升患者順應性,建立新專利屏障。



Gardasil介紹與競爭者分析

Gardasil (加衛苗) 簡介

通用名: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

物類型:預防性疫苗

公司:Merck & Co., Inc.(默克公司)

適應症

  • 預防由特定型號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
  • 預防由HPV引起的生殖器疣
  • 預防HPV感染引起的其他癌前病變


疫苗版本

  1. Gardasil 4價:預防HPV 6、11、16、18型病毒感染
  2. Gardasil 9價:擴展至預防HPV 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感染


機制

Gardasil是一種重組疫苗,使用病毒樣顆粒(VLPs)模擬HPV外殼蛋白,誘導免疫系統產生中和抗體,防止病毒感染細胞。


市場定位

  • Gardasil是全球首個獲批的HPV疫苗,在全球市場中佔有絕對的主導地位。
  • 主要目標人群為青少年及年輕成人,尤其是未接種HPV疫苗的青少年群體。

市場表現

  • Gardasil 9價疫苗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市場接受度較高。
  • 在美國、歐洲及中國市場佔有重要份額,持續推動Merck的營收增長。

競爭者分析

1. Cervarix (賽爾維克斯)

  • 公司:GlaxoSmithKline (GSK, 葛蘭素史克)
  • 疫苗類型:雙價HPV疫苗(HPV 16、18型)
  • 優勢
    • 在預防HPV 16、18型引起的宮頸癌方面效果良好。
    • 免疫反應持續時間較長。
  • 劣勢
    • 僅針對兩種高風險型HPV病毒株,覆蓋範圍較窄。
    • 與Gardasil 9相比在市場上處於劣勢。


2. Walvax HPV疫苗(中國生物技術公司 - 雲南沃森生物)

  • 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疫苗類型:二價HPV疫苗
  • 優勢
    • 價格相對較低,在中國市場具有成本優勢。
    • 獲得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批准,市場潛力巨大。
  • 劣勢
    • 僅涵蓋兩種高風險型HPV病毒株,保護範圍有限。
    • 在全球市場的滲透率較低。


3. 印度血清研究所 (Serum Institute of India) HPV疫苗

  • 公司:Serum Institute of India(印度血清研究所)
  • 疫苗類型:四價HPV疫苗
  • 優勢
    • 成本較低,易於大規模推廣。
    • 在發展中國家市場有競爭力。
  • 劣勢
    • 市場接受度低,全球市場滲透率有限。
    • 研發及臨床試驗數據較Gardasil薄弱。


4. Innovax (廈門萬泰)

  • 公司:廈門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 疫苗類型:雙價HPV疫苗
  • 優勢
    • 在中國市場獲得批准,價格較Gardasil更具競爭力。
    • 生產能力強大,可滿足大規模市場需求。
  • 劣勢
    • 覆蓋範圍有限,僅針對HPV 16、18型病毒株。
    • 國際市場份額較小。


競爭優勢

  • 廣泛的HPV型號覆蓋:Gardasil 9價疫苗在保護範圍上擁有絕對優勢。
  • 臨床數據支持:大量臨床試驗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全球市場滲透:Gardasil已在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批准,市場領先地位穩固。
  • 品牌認知度:作為首個HPV疫苗,Gardasil擁有很高的市場認知度和接受度。


Merck 在研重要產品管線

  • 即將上市
    • V116 (Capvaxive):肺炎疫苗
    • Winrevair:肺動脈高壓治療藥物
  • 進展最快的III期臨床試驗
    • MK-7240 (Tulisokibart):自體免疫疾病
    • MK-1022 (Patritumab Deruxtecan):實體腫瘤
    • MK-3543 (Bomedemstat):血液疾病


Winrevair 簡介

1. 基本資訊

  • 藥物名稱:Winrevair
  • 開發公司:Merck(默克公司)
  • 適應症:肺動脈高壓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 適用人群:WHO第1組(WHO Group 1)成人PAH患者
  • 獲批時間
    • 2024年3月,獲得美國FDA批准
    • 2024年8月,獲得歐洲委員會 (EC) 批准​
  • 臨床試驗:STELLAR試驗
  • 合作夥伴:Merck與Bristol-Myers Squibb(BMS)簽署授權協議,Merck需向BMS支付22%的銷售權利金​。

2. 藥物機制

  • 作用機制:Winrevair是一種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 (sGC) 調節劑,通過激活sGC通路,改善肺動脈血流動力學,降低血管阻力,進而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改善心功能分級,並減少疾病惡化的風險​。

3. 臨床試驗結果

  • STELLAR試驗
    • 主要目標:改善患者的運動能力、WHO功能分級,減少臨床惡化事件風險。
    • 結果:顯示出顯著的臨床療效,FDA和EC的批准均基於此臨床試驗結果。

4. 商業化進展

  • 市場推出:2024年已在德國上市,並將逐步擴展至其他歐盟國家,預計於2025年下半年完成主要歐盟市場的國家報銷程序​。
  • 全球監管申請:正在進行其他全球監管機構的申請程序。

5. 市場潛力

  • 市場需求:PAH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慢性疾病,患者數量有限,但治療需求未被滿足。
  • 競爭優勢:Winrevair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機制,能有效改善運動能力和降低臨床惡化風險,有望成為PAH市場的標準治療選擇。
  • 定價與權利金:Merck需向BMS支付22%的銷售權利金,這將影響Winrevair的利潤率​。

6. 財務影響

  • 收入貢獻:Winrevair在2024年已開始產生收入,2024年第三季度銷售額達到1.49億美元,預計隨著市場覆蓋的擴大,銷售額將持續增長​。
  • 成本結構:22%的權利金將直接影響Winrevair的毛利潤結構。

7. 挑戰與風險

  1. 市場滲透:PAH市場競爭者包括Bayer的Adempas,市場滲透速度和醫療保險覆蓋將成為關鍵。
  2. 高昂的權利金:22%的權利金將削弱Merck的利潤率。
  3. 國家報銷程序:歐洲各國的報銷審批流程可能拖延Winrevair的全面市場推廣。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6會員
117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投資小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