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一個人獲得獨立是因他賺得多,不如說是因為他需要的東西比較少。」一科比特(Cobbett)
談到「財富」,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不外乎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想去哪就去哪」,時間自由、物質自由、靈魂自由,彷彿只要獲得這些,我們就能擁有一切,變得快樂。然而,卻不難發現,隨著薪資提高,慾望也同步膨脹,我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快樂。本書作者富蘭克林·霍布斯認為,財富法則並非什麼秘密,而是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道理,試圖喚起讀者對於「勤儉是美德」、「避免浪費」的意識,提醒我們反思自己與財富的關係。
這讓我聯想到近期觀看的一部電影《全面引爆》。片中,充滿購物慾望的人們不停消費,物流業者則為了應對需求,被迫不斷運轉。即便顧客明知拆開包裹可能會引爆炸彈,仍舊選擇下單購買,導致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人們瘋狂消費,企業瘋狂生產,整個經濟體系彷彿只有在「不停製造、不停購買」的狀態下,才能維持「平衡」。就好似我們必須透過不斷購買,來填補內心的空缺,抵消工作的壓力,換取短暫的快樂。
然而,如果某樣物品真的能讓我們獲得滿足與快樂,那麼,我們早就該知足了。但我們真的變得比從前更富足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曾經看到一句話:「我並不是節儉,而是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很貴。」言下之意,是願意犧牲短期的享樂,來換取長期的目標。
這就像健身—我們的長期目標可能是擁有健康的身體,但短期的慾望卻是喝手搖飲、吃麻辣鍋、熬夜追劇。當我們選擇短期的快樂,雖然當下能迅速獲得滿足,卻同時意味著與長期目標漸行漸遠。
人們習慣即時行樂,是因為對未來的想像太過模糊,不知道這些金錢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長遠價值。因此,我們存不了錢,因為我們不清楚存下來的錢能如何發揮作用,只能專注於當下的短期慾望,索性將其花掉。
但假設今天我們清楚,這筆存款將在未來幫助自己實現某個目標,那麼,我們還會毫無節制地揮霍嗎?是否會願意犧牲當下的小確幸,來換取未來的滿意人生?
「省錢」與「勤儉是美德」是本書反覆強調的觀點。然而,在現今社會,無孔不入的行銷手法不斷操控著我們的消費行為—每個月推陳出新的手機充電器、季節限定的流行單品、讓人心動的「買到賺到」特價商品,以及各種雙十一、雙十二、雙十三購物節……這些無形中讓我們誤以為「需要」這些商品,而不知不覺增加支出。我們以為自己在購買產品,實際上,是在出售自己的未來資本。若沒有辨別自身「真正需求」與「消費能力」的技能,即便收入再高,最終仍可能因無止盡的慾望淪為月光族。
在我看來,開源與節流同樣重要。本書強調「節流」,但許多人容易將其與「守財奴」混淆。我認為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清楚何時該花錢、何時不該花錢,能夠理性評估財務狀況來分配收入與支出;而後者則是一味地吝嗇、不願花費。 但話說回來,每個人都有選擇安全感來源的自由,也有待在自己舒適圈的權利。
節儉與支出,並非對立,而是平衡
本書讓我聯想到之前讀過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兩本書均在探討財富,但角度截然不同:
• 《人生必讀的財富法則》強調節儉,提醒我們控管慾望,避免不必要的消費。
•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則強調「讓金錢流動」,希望讀者打破對財富的偏見,改變貧窮思維,鼓勵投資與消費。
兩者看似矛盾,卻並不衝突—因為財富的本質在於平衡。這也呼應了本書標題:「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絕大多數人貧窮與不幸的根源。」,我們不該為了節儉而節儉,也不該為了消費而消費,而是有意識地評估自身能力與需求,找到財富的平衡點,避免盲目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