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觀後心得:四個步驟避免情緒失控,做回情緒的主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有沒有過一股腦的很生氣、很難過,即便自己想停止也壓抑不住情緒的情況發生?我很常發生,甚至到現在也常常在發生,不過近期失控的情緒已經越來越可控制了,原本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直到看到書中的步驟,才發現原來自己做對了一些事情,真希望自己早點學到這些步驟,也想將這些步驟分享給所有受到情緒困擾的人,讓情緒知道誰才是老大!

raw-image

《練心》是一部探索內心世界與情緒管理的書籍。透過薩提爾的冰山理論,我們能理解每個人的外在行為、情緒反應,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而在水面下的需求、期待、觀念與內在感受才是真正的根源。當我們在溝通中忽略了內在的情緒,就容易陷入誤解與衝突。相反地,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不僅能更真誠地表達,也能在關係中建立更深層的連結。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安頓這些情緒的步驟,每一步都盡可能的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感受,這是一個情緒流動的過程,需要時間讓自己慢慢感受,讓這些觸摸不到的情緒變得具體。這些步驟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卻非常實用且需要。

步驟一:覺知情緒(Aware)

當情緒來臨,我們很容易就瞬間籠罩在情緒當中,可以把自己想像成身體長大了,心理狀態卻沒有一起長大的孩子,孩子面對情緒會是什麼樣子,生氣就擺臉色、難過就大哭,很多人長大了,但處理情緒的能力就跟孩子一樣,只能任由情緒主宰,若是能夠在陷入情緒時,有意識的問自己「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已經是主導情 緒的第一步。這一步我覺得特别重要,能夠作為溝通時的基石,不擅長覺知情緒的人,一開始可能只能說出「我很不爽…」,但是這個詞彙無無法精準表達感受,這時可以進一步追問自己「這個不爽是什麼」,是生氣嗎?是難過嗎?或是都有...

步驟二:承認情緒(Acknowledge)

當我們屏蔽掉那些真實的情緒、真實的感受太久,我們就會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不難發現有一些人會選擇忽略自己的感受、壓抑自己的感受,這是一個蠻常見的現象,尤其是生理男性,可能在小時候就被教育「男兒有淚不輕彈」等,或是我們在「適應」這個社會時,自然而然的選擇壓抑掉真實的情感,因為很多時後我們的情緒未必能夠被「允許」展露。因此不願覺察,進而不願承認。

步驟三:接受情緒(Accept)

有時我們會將情緒視為「負面的」,替很多情緒貼上負面的標籤,快樂的情緒我們總是歡迎,但是對於憂鬱、緊張、憤怒的情緒我們總是唯恐不及,拼了命的想把他們趕走,但越是用力的想擺脫的情緒,就越是擺脫不了。那是因為我們本來就不能夠總是趨吉避凶,接受情緒的同時,意味著接受自己生而為人的不完美,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快樂的、傷心的、焦慮的,人類演化至今還存在的情緒都有他們存在意義(之後步驟五會講到)。

步驟四:允許情緒(Allow)

這個步驟跟步驟三很像,但還是有所不同,步驟三的「接受」有種接受事實、妥協的意味,妥協聽起來好像有點負面,但這裡的妥協是指跟自己內心的「完美主義」妥協。而步驟四開始要翻轉腦中的「信念」,不只是「接受」,甚至「允許」情緒的到來,當能夠「允許」情緒時,就不會一股腦的只想把情緒趕走,心理就愈是難受,因為那本就你我真貴的一部分,有些情緒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被允許展露出來,這沒有關係,至少現在你可以學著允許自己真實的樣子展露給自己看,或是任何親密關係的人,難過的樣子、醜陋的樣子、不完美的樣子,允許自己休息、允許自己放鬆。展露真實的情緒也許讓人感到脆弱,但卻能與自己或他人建立緊密的關係。


光是能開啟這四個步驟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也還在學習的路上,一起加油。

步驟五:轉化情緒(Action)

(待更新)

步驟六:欣賞自己(Appreciate)

(待更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y學習寫文章
1會員
17內容數
普通大學生,在這個人與人之間離得很遙遠的時代,依然希望能與大家近一些
May學習寫文章的其他內容
2025/02/19
《破地獄》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探討生與死、性別平等及宗教信仰等議題,並引發觀眾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衝突、死亡的意義及道別方式的省思。此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喪葬習俗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超渡活人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2/19
《破地獄》以香港殯儀業為題材,探討生與死、性別平等及宗教信仰等議題,並引發觀眾對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衝突、死亡的意義及道別方式的省思。此片促使我們重新思考傳統喪葬習俗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超渡活人的心靈。
Thumbnail
2025/01/22
「與其說一個人獲得獨立是因他賺得多,不如說是因為他需要的東西比較少。」一科比特(Cobbett)
Thumbnail
2025/01/22
「與其說一個人獲得獨立是因他賺得多,不如說是因為他需要的東西比較少。」一科比特(Cobbett)
Thumbnail
2025/01/02
這部電影探討逃避型依戀者在追求理想生活與現實世界間的掙扎,透過拜金女的角色,揭示其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她如何透過金錢和外在虛榮來逃避親密關係。
Thumbnail
2025/01/02
這部電影探討逃避型依戀者在追求理想生活與現實世界間的掙扎,透過拜金女的角色,揭示其內心深處的恐懼與不安,以及她如何透過金錢和外在虛榮來逃避親密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認知行為治療實作指南,10個幫助你應對焦慮、憂鬱、憤怒、恐慌及擔憂等情緒問題的簡易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包括感受當下的情緒、自我對話、視覺化和情緒釋放等步驟。通過這個方法,人們可以學會如何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以達到情緒穩定和心靈平衡的目的。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透過覺察、流動、接納、探索、改變、珍惜這六個練習,可以幫助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回應方式,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情緒轉化歷程和感受之實例故事。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情緒表達的六個步驟,包括覺、知、手、允、納、心。這些步驟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更好的情緒管理和情緒表達。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情緒表達的六個步驟,包括覺、知、手、允、納、心。這些步驟能夠幫助人們處理自己的情緒,進而達到更好的情緒管理和情緒表達。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