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認同某件事背後的意義時,你能夠更有動力、更投入,甚至更能克服那些巨大挑戰?
在《追尋生命的意義》一書中,心理學家 Viktor Frankl 提到:「當人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就能忍受幾乎所有的生活。」在每件事情背後找到使命感,能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專注在當前的挑戰上,而忽略那些讓我們不舒服的小細節。
我是一個非常需要知道「為什麼」的人,我習慣去挖掘、理解每件事情背後的目的,當我完全理解並且認同時,我能夠更專注在解決問題、更有信心面對將迎接的挑戰。反之如果無法認同事情背後的目的,那麼只會讓我興趣缺缺、力不從心。
為此,我仔細思考了這個現象的背後原因,以及幾件重要事情對我的背後意義,在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對我而言,找到每件事情背後的意義(以下簡稱使命),可以更容易篩選掉不重要的小事、專注在達成使命而不被情緒絆住、減少面對挑戰抗拒害怕的。
找到使命的第一個好處,就是使命可以幫我篩選掉那些不重要的小事。
無論在哪個場合、哪件領域總會遇到那種,好像沒什麼幫助,但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吧?例如下班後的應酬好像對工作和存錢都沒有幫助,但同事都會參與,搞得自己不參與好像不行,類似這樣的小事在生活中多不勝數,而且極其容易佔據掉我們的專注力和時間,排擠掉那些真正有助於我們達成使命的事情。
當我真的清楚了解自己的使命後,我漸漸可以辨別生活中哪些事情其實一點幫助也沒有,並且當我有了想要達成使命的慾望,那些不重要的小事就會慢慢的被取代。一開始還是會有點不適應,比如少追了一部劇、沒有參加幾個音樂祭或幾次應酬,和朋友同事就少了一些聊天話題,但當我看到自己努力的結果後,那些就真的沒什麼了。
找到使命的第二個好處,就是更了解情緒來源,也更容易與情緒和解。
我是一個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絆住的人,無論是悲傷、生氣、焦慮還是畏懼,各式各樣的情緒常常會降低我的生產力,甚至有時還得停下來先處理情緒再繼續向前。而我也一直很苦惱,畢竟,產生情緒代表著我很在意當前的人事物,這樣與我密切相關的人事物,實在很難說不在意就不在意…
在去年參與LifeCoach的培訓後,我利用培訓學到的情緒拆解分析自己的情緒來源,並與使命兩相對照,驚訝地發現多數會讓我產生情緒的人事物,都或多或少與我的使命有關!了解情緒來源後,我也能對症下藥,擺脫被情緒絆住的困境。
而在這背後,除了要會拆解情緒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使命才能讓我們精準地解決關鍵情緒,將專注力投入達成使命中,減少情緒帶來的負擔。
找到使命的第三個好處,就是降低面對巨大挑戰的抗拒及害怕的情緒。
這裡的巨大挑戰,並不一定是難度很高、需時很久的那種,像我就非常害怕「陌生」的挑戰,面對那些我沒做過、不清楚流程的事情,我經常會感到壓力山大、非常抗拒並一再拖延,雖然多數這樣的事情其實根本不難,但我非常擅長自己嚇自己…
不過在我過往的經驗中,有一種狀況是可以避開這種狀況的,那就是「清楚了解並認同使命」。
那是一種很難形容的感覺,當我認同事情背後的使命時,我會覺得我是為了更崇高的使命在做這件事,所以那些挑戰不過就是小打小鬧罷了!這個時候,我被更大的使命與達成使命的慾望「蒙蔽雙眼」,反而完全不怕這樣陌生的挑戰了。
在我的過往經歷中,我不斷見到自己渴望使命的樣子,並且有了使命的我往往能展現出更好的表現!
對我而言,加入消防學院是找到我的消防使命的第一步,還記得踏入職場的第一年,因為再也沒有人幫我設定目標,所以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年,直到加入學院才讓我又有了追尋目標的感覺。
消防學院成立的宗旨,是為了從歷史經驗中,歸納出更適合我們的救災模式,並不斷檢討精進,讓救災制度能夠發展得更全面,讓政策更符合實際需求。這樣崇高的使命深深打動了當時的我,並投入學院的事務當中,即便那是一個非常陌生的領域。
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很不可思議,那時除了原本的業務外,居然還有精力寫簡報、討論、修正、接洽其他單位,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使命的力量。
幾年前開始學習投資,其實只是一個跟風的決定,畢竟同學們都在討論股票,讓我覺得自己也不能落後,所以覺得報名課程學習投資,不過我大概也不會想到,這堂課的影響會如此的深遠。
「尋找使命」是投資課後我自己歸納出的結論,課中老師其實是要我們想像為什麼想變有錢、想要什麼樣的未來及夢想,再根據夢想以終為始,站在想要達到的未來安排現在。而我想要的其中一個未來,就是希望我的人生擁有選擇權、家人不用因為沒錢而犧牲生活,即使已經過了2年,這個使命還是不變。
為了這樣的使命,我完成了開戶、換匯、看財報、分析公司等等陌生的挑戰,現在看來沒什麼的這些事情,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是無法跨越的鴻溝。在兩年期間也扛住了股市的漲跌,努力工作分散虧錢的擔憂,最終迎來現在的獲利,聽起來很像什麼股市大神騙人買課的自傳,但如果我沒有這個強烈的使命,我可能早就出清股票金盆洗手了吧!
這樣的投資使命即使到了現在依然不變,也讓我看到使命的力量,可以讓我勇敢面對挑戰以及不受情緒影響。
這個使命是我去年4月份到外勤後,為自己訂下的使命,坦白說,一直到現在,仍沒有人教我們一個單位主管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所以我為自己寫下一個「我想把這裡變成同仁的第二個家」的使命。
消防工作是團體作戰,可想而知團隊的默契、溝通有多重要,況且每個月會有一半時間的日常起居會在分隊中,所以我想讓分隊變成同仁的第二個家,在家裡應該能夠輕鬆的與他人相處、做自己,家應該是一個放鬆的場合,這是我想要帶給大家的!而有了這份歸屬感、認同感後,也能讓彼此更加合作無間。
這份完成自己夢想的使命,其實是在探索其他使命的過程中,漸漸型塑出來的。在消防的使命中,我確認了上台簡報、知識精煉、傳遞知識給需要的人是我的優勢;在投資的使命中,我發現傳遞腦中的知識及幫助他人時常出現在未來的畫面中,那是我想要做一輩子的事,所以,我會自己訂下一個新的使命。
完成自己的夢想,而這個夢想是:用自己的能力、影響力來讓更多的人也能達成他的夢想。
這樣的使命讓我開始行動,嘗試寫文章創建部落格,嘗試以Podcast、短影音打造個人品牌,嘗試辦理小型工作坊讓理想落地。在行動中,我真的得鼓起勇氣面對那些從來沒碰過的挑戰,迎接各種質疑自己的焦慮,割捨多數對自己沒有幫助的東西。
轉職使命,讓我意識到,僅僅只是認清使命,就能為自己帶來這麼大的力量。
如果今天讓你定義自己的使命,你會怎麼寫?
我認為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需要使命的人,這是我在歸納過去經驗後得出的結論,找到、賦予每件事情一個獨特的使命,可以讓我更專注在重要的事物上、避開無限的情緒迴圈並且減少面對未知的恐懼,如果你對於眼前的事物無法投入、力不從心,不妨可以找找他背後的意義,甚至賦予一個背後的意義,或許你也能發現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