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這9種徵兆時,揮揮衣袖離職去

發現有這9種徵兆時,揮揮衣袖離職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年關將近,許多人可能考慮過完年、領完年終,就要離職,但也有另一些人還在猶豫是否轉職。

甚麼情況下可以考慮離職呢?


考慮離職9種徵兆

我認為當你發覺有下列9種徵兆,就可以考慮: 

1.職涯發展停滯

(1)缺乏學習機會或職涯成長空間:如果現有的工作環境無法提供必要的技能訓練、跨部門合作或專業發展機會,個人職涯陷入瓶頸時。

(2)晉升機制不明確:當公司沒有明確的晉升路徑或激勵機制,讓人感到努力無法獲得回報時。

(3)工作目標無法實現:若長期感到無法實現自己的專業理想或價值,那麼就需要重新考慮適合的職涯方向。

 

2.工作壓力過大或健康受影響

(1)過高壓力:持續超過個人承受範圍的壓力,導致自己有焦慮、失眠或倦怠的情況時。

(2)加班或不合理安排:頻繁的加班、不規律的工作時間或過高的工作負荷,已感受到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平衡。

(3)不健康的工作環境:遭遇職場霸凌、過度競爭或其他形式的不健康互動,使自己產生心理壓力。

 

3.工作與生活失衡

(1)家庭與興趣無法兼顧:如果工作要求過高,導致無法陪伴家人、無法參與興趣活動或處理個人事務,進而影響生活品質時。

(2)工作地點過遠:過長的通勤時間已耗費過多精力,減少生活的自主空間。

(3)頻繁出差或無法預測工作時間:導致生活無法穩定,難以規劃長期計劃。

 

4.薪資與福利問題

(1)薪資與貢獻度不匹配:如果薪資無法反映個人的努力和市場價值,而造成挫折感時。

(2)缺乏福利與激勵:如保險、獎金、休假等福利不佳,已讓自己覺得缺乏歸屬感。

(3)薪資長期未調整:尤其在生活成本上升的情況下,長期未加薪導致無法滿足個人和家庭的需求。

 

5.公司經營問題

(1)經營不善:公司可能面臨裁員、縮編甚至倒閉,對個人未來發展構成威脅時。

(2)內部文化問題:如果公司文化與個人價值觀產生衝突,影響對公司的滿意度與認同感。

(3)管理不善:頻繁的內部政治、決策混亂或領導不力,讓自己對工作失去效率和成就感。

 

6.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1)外部邀約:當有其他更具吸引力的職位或發展空間出現時,可以考慮轉換職場。

(2)探索新行業或角色:希望嘗試不同的領域,拓展視野和技能。

(3)追求更高成就:尋求能發揮潛力的平台,提升個人專業能力與地位。

 

7.個人生活需求變化

(1)家庭或健康需求:當需要搬遷到新城市、需要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或身體需要調養恢復時。

(2)生活模式改變:規劃轉往自由業、創業或半退休模式發展,尋求更多自主性和彈性。

 

8.對工作失去熱情

(1)缺乏成就感:如果長期感到無聊或工作上已無法產生價值,就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職涯方向。

(2)對公司或產業失望:產業前景不佳或公司發展缺乏透明度,進而影響對工作的熱忱。

(3)興趣不符:當工作內容與個人興趣或價值觀不符時,需要尋找更適合的職位。

 

9.遇到不可容忍的情況

(1)不公平對待:包括歧視、騷擾或其他形式的不公狀況發生時。

(2)道德或法律問題:如果公司涉及不合法或不道德行為,可以考慮離開。

(3)缺乏尊重和支持:工作環境缺乏基本的尊重,讓人感到無法繼續時。

 

 

一旦真的發生上述情況,先不要衝動提辭呈,在考慮離職前,請務必做好以下準備和規劃,確保此舉是基於深思熟慮,而非情緒化的決定,不僅能降低離職帶來的風險,也能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離職前做好評估與準備

1.清楚評估現狀與未來可能性

(1)分析當前工作環境:仔細檢視目前的工作是否完全無法改善,例如薪資、成長空間或工作條件,是否有可能通過溝通解決。

(2)比較外部機會:評估外部市場是否有更好的職位,這些職位是否符合你的技能、興趣和職業目標。

(3)長遠規劃:確定離職是否有助於實現你的長期職涯計劃,例如技能提升、職位晉升或行業轉換。

 

2.與信任的對象進行溝通

(1)與同事交流:在不透漏自己可能離職的情況下,向值得信任的同事了解他們對公司現狀的看法,尋求不同的觀點,避免主觀判斷。

(2)與主管溝通:如果可能,嘗試與主管討論你的困難,提出具體需求(如加薪、調整工作內容或提供培訓),看看是否能解決問題。

(3)尋求職涯顧問建議:若考慮跨行業或進一步發展,職涯顧問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幫助你制定更清晰的職涯路徑。

 

3.做好後續規劃

(1)找到下一份工作:避免裸辭,確保已有更好的工作邀約或明確的目標。主動參加面試,評估新工作是否真能解決你目前的困境。

(2)準備財務緩衝:若短期內無法找到新工作,確保存有足夠的生活費用(通常建議準備3-6個月的緊急基金)。

(3)技能提升與學習計劃:利用離職前的過渡期,參加相關的技能課程,增加競爭力,縮短空窗期。

(4)理清個人工作義務:在離職前完成手上的工作項目,確保不留下未完成的工作,以保持專業形象。

 

4.保持專業態度

(1)避免情緒化離職:即使工作中有不滿,盡量保持冷靜,不要在離職過程中表現出負面情緒,以免影響專業形象。

(2)妥善處理交接:離職時要確保手頭工作已交接清楚,並對同事或接手者進行必要的協助,展現責任感與合作精神。

(3)維護人脈關係:在離職後,仍保持與前同事、主管的聯繫,這些人脈可能在未來帶來重要的支持或機會。

(4)撰寫辭職信:辭職信應簡潔得體,感謝公司的栽培與機會,避免過多提及負面原因,為未來留下良好印象。

 

5.考慮潛在後果

(1)評估離職的時間點:選擇適當的時間離職,例如在完成重要專案後或年度考核結束後,避免影響公司運營,也有助於為自己爭取更多尊重。

(2)了解勞動法規:熟悉當地勞動法,確保離職符合法律規定,例如提前通知時間、未使用的假期補償或其他相關條款。

(3)準備應對問題:離職過程中可能會被詢問具體原因或挽留策略,提前準備好清晰而不失禮貌的回應。

 

6. 總結工作經驗

(1)反思與成長:離職前回顧在現有工作中學到的技能和經驗,找出成長的地方,並明確下一步需要改進的方向。

(2)準備履歷或推薦信:若離職時與公司是保持良好關係時,可以請主管或同事撰寫推薦信,並將主要成就納入履歷中。

 

最後,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離職是一個重要決定,應在充分考量後進行,以專業、理性的態度處理離職事宜,不僅能讓自己順利過渡到下一個階段,還能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

 

以上觀點分享,謝謝。

avatar-img
佐洢的沙龍
22會員
45內容數
20幾年人資主管經驗。分享我在職場中的觀察、想法與心得,希望透過相互交流,讓大家能有所收穫。分享主題包括書籍、職涯發展、成功習慣、人際關係、人力資源、領導管理......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佐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