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常見婦產科急症:子癲前症、產後出血與自然分娩

5.1 常見婦產科急症:子癲前症、產後出血與自然分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婦產科急症是急救現場中需要專業知識與快速判斷的特殊情境。從妊娠期的子癲前症,到分娩過程中的併發症,再到產後出血,EMT的應對能力是確保母嬰安全的關鍵。


1. 子癲前症與癲癇(Preeclampsia and Eclampsia)

病理與定義

  1. 子癲前症(Preeclampsia)
    • 定義:妊娠20週後出現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並伴有蛋白尿或器官功能受損。
    • 病理:由胎盤灌流不足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和內臟損傷。
  2. 癲癇(Eclampsia)
    • 子癲前症未控制時,可進展為癲癇發作或昏迷。

臨床表現

  • 頭痛、視力模糊或視力喪失。
  • 上腹痛(肝包膜張力增加)。
  • 下肢水腫或全身水腫。
  • 高血壓與蛋白尿。

EMT處置要點

  1. 控制高血壓與預防癲癇
    • 若可能,使用硫酸鎂靜脈注射(預防與控制癲癇)。
    •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癲癇風險的藥物。
  2. 氧氣供應
    • 為所有子癲前症或癲癇患者提供高濃度氧氣。
  3. 後送與通報
    • 優先送至具婦產科能力的醫院,通報患者高血壓和癲癇風險。

2. 產後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病理與定義

  • 定義: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 mL(陰道分娩)或1000 mL(剖宮產)。
  • 病因:
    1. 子宮無力(最常見)。
    2. 胎盤滯留或撕裂傷。
    3. 子宮破裂。

臨床表現

  • 持續性陰道出血。
  • 休克表現:血壓下降、脈搏加速、皮膚蒼白。
  • 子宮軟且無法收縮(子宮無力)。

EMT處置要點

  1. 子宮按摩
    • 用雙手按摩子宮底部,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2. 藥物處理
    • 若有可用藥物,使用催產素(Oxytocin)促進子宮收縮。
  3. 體液復甦
    • 建立靜脈通路,輸注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液,穩定血壓。
  4. 後送計劃
    • 優先送至具婦產科急救能力的醫院,通報患者出血情況及緊急需求。

3. 自然分娩與緊急分娩的處置

分娩的三大階段

  1. 第一階段:產兆與宮縮
    • 宮縮規律,子宮頸逐漸擴張(從0至10公分)。
  2. 第二階段:胎兒娩出
    • 母親感到強烈的產動,胎兒頭部逐漸露出並完全娩出。
  3. 第三階段:胎盤娩出
    • 胎兒娩出後胎盤完全剝離並排出。

EMT處置要點

  1. 評估與支持
    • 確保產婦姿勢舒適並準備乾淨的接生環境。
    • 為產婦提供心理支持並鼓勵規律呼吸。
  2. 胎兒娩出處置
    • 溫柔扶持胎頭,避免過快娩出導致會陰撕裂。
    • 一旦胎兒完全娩出,立即擦乾並保暖,刺激哭聲,確保氣道暢通。
  3. 臍帶處理
    • 待臍帶搏動停止後,用無菌工具在距胎兒約5公分和10公分處各結紮一次,然後剪斷臍帶。
  4. 胎盤處理與後續觀察
    • 確保胎盤完整娩出,檢查有無殘留組織。
    • 觀察陰道出血量,警惕產後出血的發生。

後送計劃

  • 若無併發症,將母嬰穩定後送至最近的婦產科醫院。
  • 若有出血或其他急症,立即通報醫院準備急救。

4. 案例分析:婦產科急症的現場處置

案例1:子癲前症患者的應急處置


一名30歲孕婦妊娠34週,主訴劇烈頭痛和視力模糊,血壓180/110 mmHg,出現癲癇發作。


  • 處置步驟:
    1. 提供高濃度氧氣(10 L/min)。
    2. 建立靜脈通路,穩定生命徵象。
    3. 通報婦產科醫院並快速後送。

案例2:產後出血的現場應對


一名32歲女性陰道分娩後30分鐘,持續性陰道出血,子宮按壓無效,血壓90/60 mmHg。


  • 處置步驟:
    1. 建立靜脈輸液通路,輸注乳酸林格液。
    2. 持續子宮按摩,促進子宮收縮。
    3. 儘快後送並通報急診室準備輸血。

5. 結語

婦產科急症需要EMT在現場迅速辨識與干預,特別是在子癲前症、產後出血和緊急分娩情況下。熟練的處置與穩妥的後送計劃,是確保母嬰安全的核心保障。

avatar-img
Sandwich-Care急救 101:現場救援與急診室觀察
4會員
117內容數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與急診環境的變化,急救與急診團隊需要持續進修與學習,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臨床挑戰。永續的急救教育不僅能提升EMT與急診醫護的技術與判斷能力,還能強化團隊協作與決策效率,確保急救系統的穩定與發展。 1. 急救教育的重要性 1.1 面對快速變化的醫療環境 疾病與創傷模式的變遷: 例
隨著急救和急診領域的需求不斷增加,提升急救效率成為當前醫療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各種創新技術的出現,為改善急救處置提供了新的機會。然而,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時確保醫療質量,並克服現有系統中的障礙,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 當前急救效率的挑戰 1. 醫療資源不足 人力資源短缺: 許多地區,尤其
隨著數位科技的迅速發展,急救與急診醫療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人工智慧(AI)、電子病歷(EMR)和遠程指導等技術,正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患者預後,並為急救人員提供新的支持工具。 1. 人工智慧(AI)在急救中的應用 1. 急救現場的AI輔助判斷 檢傷分類的自動化: 基於AI的應用程序能通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