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它永遠在變。特別是在這個 Ai大爆發的時代,變化的速度快得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腦力逐年衰退:還沒學會iOS這個版本的功能,下一個版本又出現了;才掌握兩個 Z 世代的網路用語,後面又冒出三個新的諧音梗;才剛掌握「脆」的使用模式,執行長一聲令下演算法又得改了。而我們如何才能摸索出方向,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模式?答案在於學會駕馭混亂。
混亂並不是敵人,它只是一道「秩序」誕生前的長廊——這道走廊如同展演空間,四面八方貼滿著過去與未來的想像;就像畫家面對空白的畫布,最初只是一些混沌的色塊,但隨著創作的進行,這些無序的色彩元素被組織起來,最終成為一幅有序的藝術品。以個體人而言,如果這是畫家的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它甚至可能樹立全新的藝術界標準。
學學上述這個畫家。我們在混亂中也可以絲毫不氣餒,覺察當下、努力盤點並整合各種資源,並將之排序,如此就能進入一種「熵減」的狀態。這個狀態就像迷霧緩緩散去,新秩序逐漸浮現;從哲學角度來看,「熵增定律」揭示了事物最終走向混亂和毀滅的必然性。然而,人類文明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就是一種對於「被自然消融」的積極抵抗。這使得我們即使面對混亂,也能找到意義和美——這便是「熵減」之美。3號閘門就是要負責來回應,並給出駕馭混亂的能量。
職場中的混亂也是如此:當你的團隊接到一個全新專案時,初期的混亂就像是調色盤上的顏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事方法和各自的焦慮。一開始看起來像是一場大混戰、一個讓人無所適從的階段。但事實上這些看似無序的分歧,恰好就是創意的來源。整合這些想法,不僅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建立秩序的起點:「啊!專案的執行方向越來越有眉目了!熵減了!」
在個人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從混亂中汲取力量。無論是突如其來的失業,還是生活的重大轉折,這些挑戰雖然會讓人一時困惑,但若能視之為成長的契機,便能找到其中隱藏的彩蛋。
例如,設法讓失業成為重新審視職涯的機會。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新的技能,調整方向,朝更符合自己「初始設計」的路徑前進;感情中的挫折如失戀,也並非全然的委屈,而是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通過深入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我們可以更清楚應該與未來的伴侶共同開創什麼,而非僅僅停留在彼此索求的階段。
面對改變時,選擇順應「自然」,而非追逐「正常」。正常是社會對你的期待,是外界的制約;自然則是內心的召喚,是與自身真實設計的對話。唯有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掙脫外界的枷鎖,將焦點從「Doing 做事」轉向「Being 存在」。
說到底,人類靈魂真正渴望的是愛與合一的體驗,而非僅僅追逐金錢與名利。若要啟動創造力,Being永遠比Doing好上太多——當我們選擇「是」智慧的人,就能獲得智慧;選擇「是」有愛的人,就能體驗愛的流動。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向世界遞出的訊息;學會擁抱改變,就是在對世界宣告:我要成為真正的自己。
在人類圖知識體系中,3號閘門代表了變化與突變的力量。在這裡,3號閘門要告訴我們「突變」並不是失序,而是一種必要且美麗的「熵減」過程。每一次的突變都是生命的禮物。混亂帶來的,是從舊有框架中脫身的可能性,是追求自我實現的無限潛能。當我們勇敢迎向改變,並以開放的心態看待生命中的改變時,我們會發現:那些看似無序的片段,正在拼湊出一幅更加完整的人生地圖。接下來,我們來瞧瞧3號閘門自我實現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