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挖斷海底電纜的背後思考:一場無聲的「灰色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真實地發生

挖斷海底電纜這件事情聽起來既荒唐又不可思議,但它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這樣的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它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是什麼?唯一能找到的合理解釋,就是這是一場無聲的「灰色戰爭」,一種隱蔽的對抗手段。但這樣的行動,真的是必要的嗎?

raw-image

重要性無需多言

海底電纜對於現代社會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它連接了世界各地,承載著我們日常使用的網路、通信和金融交易。它就像現代文明的血管一樣,為整個地球提供運作的能量與連結。而挖斷海底電纜,就如同在別人家門口挖一條壕溝,不僅切斷他人的通行,更是一種挑釁與威脅的姿態。做這樣的事情的人,究竟有什麼目的?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力量嗎?還是想證明某種「我行、我可以」的態度?

多方面的負面影響

然而,這樣的行為帶來的結果卻並非簡單的力量展示,而是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受害方的損失不可估量。當通信中斷、經濟活動停擺,受影響的不僅是企業與國家,還有數以萬計的普通民眾。這些人或許只是想和遠方的家人聯繫,或是依賴穩定的網路工作與生活,但卻因為這樣的行動而受到無妄之災。

破壞者的真正目的和心態

其次,這樣的行為也暴露了破壞者的真正目的和心態。如果某些人或勢力認為這樣做可以取得利益,那麼這利益是什麼?是短期的政治優勢,還是某種對手的讓步?可惜的是,這種利益往往只是短暫的幻影,甚至可能引發更多的報復和矛盾,讓局勢陷入更大的對抗之中。就像美國的國際政策一樣,當利益不再對其有利時,它會毫不猶豫地撤回自己的支持,留下的只是空洞的承諾與更深的裂痕。

尤其令人心寒

對於台灣人來說,這樣的事件尤其令人心寒。兩岸之間多年來一直倡導交流與合作,但類似的行為卻明顯表現出與合作精神背道而馳的意圖。如果說交流是建立在互信與平等的基礎上,那麼這樣的行動無疑是在摧毀信任,甚至是在用行動宣告「交流」只是空話。

可以獲取某種利益

有人可能認為,這樣的行為可以獲取某種利益。然而,利益本身是變化無常的,今天它可能傾向於你,但明天就可能轉向他人。更重要的是,利益應該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之上,而不是以犧牲他人、破壞規則為代價。如果失去了這種原則,那麼任何短暫的勝利都只是空中樓閣,遲早會崩塌。

沒有真正的好處

挖斷海底電纜這種下三濫的行為,對任何一方都沒有真正的好處。它不僅暴露了行動者的短視,也無助於任何問題的實質解決。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對國際規則與文明秩序的挑戰,更是對所有希望和平、穩定發展的人的傷害。

真正強大的國家或個體,是通過創造、合作與共享來贏得尊重與支持。

或許,這樣的行為背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的。在這個利益與價值觀交織的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力量,更是智慧。真正強大的國家或個體,不是通過破壞來展示自己的存在,而是通過創造、合作與共享來贏得尊重與支持。

答案其實並不難選擇

因此,對於挖斷海底電纜這樣的行為,我們不僅應該譴責,更應該反思: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對抗與敵意的世界,還是一個彼此尊重、互助共榮的世界?答案其實並不難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未來大家都要看馬斯克的臉色,因為星鏈是由太空提供網路服務,不怕割斷海底電纜。 但如果沒有其他競爭對手,恐怕馬斯克會成為網路獨裁者!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5
老安的雜文基地 不要介意,我剛好在研究這東西有些著相了,請擔待。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70會員
3.4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根據最新的新聞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公布了所謂的「拒統17條」或「國安17條」,旨在反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和威脅。這些措施涵蓋了國防、內政等多個層面,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被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台灣所面臨的五大國安威脅。 以下是根據新聞報導整理的「拒統17條」的主要內容(由於各家媒體報導側重點
Thumbnail
2025/04/14
根據最新的新聞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公布了所謂的「拒統17條」或「國安17條」,旨在反制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滲透和威脅。這些措施涵蓋了國防、內政等多個層面,主要針對中國大陸被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後,台灣所面臨的五大國安威脅。 以下是根據新聞報導整理的「拒統17條」的主要內容(由於各家媒體報導側重點
Thumbnail
2025/04/05
平田晃久建築展 今天是假日,我來到大直忠泰樂生活隨意逛逛。走了一圈,來到了三樓的鳥屋書店,樓下有一個展覽,是平田晃久的建築展。展場內都是建築師的模型作品,一棟棟,不同的模樣與美感都被他呈現出來,並變成有模有樣的建築結構。這些作品並不是隨便一種風格,而是根據地理環境不方的條件來調整,最終將建築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05
平田晃久建築展 今天是假日,我來到大直忠泰樂生活隨意逛逛。走了一圈,來到了三樓的鳥屋書店,樓下有一個展覽,是平田晃久的建築展。展場內都是建築師的模型作品,一棟棟,不同的模樣與美感都被他呈現出來,並變成有模有樣的建築結構。這些作品並不是隨便一種風格,而是根據地理環境不方的條件來調整,最終將建築與人生
Thumbnail
2025/04/02
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近年來,兩岸關係持續受到各界關注,而在這樣的討論中,我們時常見到情緒激動的言論。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是否應該先回歸理性,審視自己應盡的責任,而非僅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 以家庭為例,若一個人對自己的年邁母親置之不理,卻頻頻對外批評他人如何不
Thumbnail
2025/04/02
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近年來,兩岸關係持續受到各界關注,而在這樣的討論中,我們時常見到情緒激動的言論。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我們是否應該先回歸理性,審視自己應盡的責任,而非僅憑個人情感做出判斷? 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 以家庭為例,若一個人對自己的年邁母親置之不理,卻頻頻對外批評他人如何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讓人心煩意亂 最近,社會上發生了許多令人憂心的事情。從亞亞的事件,到北一女老師的爭議,再到海底電纜被截斷、軍艦被撞擊,乃至於軍機頻繁繞台的演習,這一連串的事件讓人心煩意亂。然而,這些看似獨立的事件,其實都是同一件大事的連鎖反應。它們不是偶然,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或許並非我們所樂見的。
Thumbnail
讓人心煩意亂 最近,社會上發生了許多令人憂心的事情。從亞亞的事件,到北一女老師的爭議,再到海底電纜被截斷、軍艦被撞擊,乃至於軍機頻繁繞台的演習,這一連串的事件讓人心煩意亂。然而,這些看似獨立的事件,其實都是同一件大事的連鎖反應。它們不是偶然,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或許並非我們所樂見的。
Thumbnail
這是對海底電纜被切斷的感觸與抗議 Intro: 深海黑洞,無聲的戰場 電纜斷裂,世界失了光 怒火燃燒,誰在搞鬼? 真相未明,人心惶惶 Verse 1: 海底巨獸,暗中破壞 斷了聯繫,世界停擺 資訊封鎖,人心惶惶 誰在背後,暗中操縱? Chorus:
Thumbnail
這是對海底電纜被切斷的感觸與抗議 Intro: 深海黑洞,無聲的戰場 電纜斷裂,世界失了光 怒火燃燒,誰在搞鬼? 真相未明,人心惶惶 Verse 1: 海底巨獸,暗中破壞 斷了聯繫,世界停擺 資訊封鎖,人心惶惶 誰在背後,暗中操縱? Chorus:
Thumbnail
真實地發生 挖斷海底電纜這件事情聽起來既荒唐又不可思議,但它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這樣的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它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是什麼?唯一能找到的合理解釋,就是這是一場無聲的「灰色戰爭」,一種隱蔽的對抗手段。但這樣的行動,真的是必要的嗎? 重要性無需多言 海底電纜對於現代
Thumbnail
真實地發生 挖斷海底電纜這件事情聽起來既荒唐又不可思議,但它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這樣的行為究竟能帶來什麼?它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是什麼?唯一能找到的合理解釋,就是這是一場無聲的「灰色戰爭」,一種隱蔽的對抗手段。但這樣的行動,真的是必要的嗎? 重要性無需多言 海底電纜對於現代
Thumbnail
我們可能誤以為一切已無所遁形,世界上再也沒有陰暗角落。其實來自上方的監視只是讓陰影更深。
Thumbnail
我們可能誤以為一切已無所遁形,世界上再也沒有陰暗角落。其實來自上方的監視只是讓陰影更深。
Thumbnail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空無一人房間中的機器人的無謂運動、大海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城市中沒有人聽見的巨大聲響、日常情人間的沈默、記憶中的痛苦與榮耀、血管穿梭身體的聲響。一切都寓於其中,破敗而美麗。
Thumbnail
只要充斥著人、事、物的地方,都存在灰色地帶。 多少人被灰色地帶同化了呢! 又多少人認同灰色地帶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堅持,每個人可接受的灰色地帶,也不盡相同。 反過來說:能接受的灰色地帶,只要別觸及底線;多數人就讓它去了! 如果已經毀壞道德,又有多少人可接受? 正確來說,應該是道德觀在哪;就能接受到
Thumbnail
只要充斥著人、事、物的地方,都存在灰色地帶。 多少人被灰色地帶同化了呢! 又多少人認同灰色地帶呢? 每個人心中都有堅持,每個人可接受的灰色地帶,也不盡相同。 反過來說:能接受的灰色地帶,只要別觸及底線;多數人就讓它去了! 如果已經毀壞道德,又有多少人可接受? 正確來說,應該是道德觀在哪;就能接受到
Thumbnail
開始是陸地 接著是海洋 最後連天空都不放過 凌遲般地 人們切割著這個世界 畫下一條條的分界線 先是用言語 接著用紙筆 最後用刀槍 直到那虛幻的線成了一道道深入骨的傷痕 直到那無法癒合的傷痕讓世界開始碎裂 直到那碎裂的世界成了一個無底的黑洞 直到那黑洞吞噬了所有的生命 直到那一瞬間 回到平靜 天地之初
Thumbnail
開始是陸地 接著是海洋 最後連天空都不放過 凌遲般地 人們切割著這個世界 畫下一條條的分界線 先是用言語 接著用紙筆 最後用刀槍 直到那虛幻的線成了一道道深入骨的傷痕 直到那無法癒合的傷痕讓世界開始碎裂 直到那碎裂的世界成了一個無底的黑洞 直到那黑洞吞噬了所有的生命 直到那一瞬間 回到平靜 天地之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