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會影響捐款意願嗎?一份大數據的發現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作者:ChatGPT 編輯者:Gemini

作者:ChatGPT 編輯者:Gemini

我們常常聽到「你是狗派還是貓派?」這個問題。狗派的人被認為外向、喜歡社交;貓派的人則被覺得比較內向,但有創意。那麼,這些差異會不會影響到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其他選擇,例如——捐款呢?


一項來自美國的大型研究,分析了7.88 億筆、長達 10 年的捐款紀錄,發現養寵物的人,確實在捐款模式上有些不同。


誰捐得最多?誰捐得最勤?


研究者發現,沒有養寵物的人平均捐款的金額最大,10 年下來超過 1,000 美元。

不過,如果看捐款頻率的話,貓奴的捐款次數最多,平均 10 年捐了14 次,比無寵物者的11 次更頻繁。

相對來看,狗主人捐款的金額比貓奴少,頻率也稍低。

而捐得最少的一群人是養貓又養狗的人。


換句話說,沒有養寵物的人像是「大手筆但比較低頻率」的捐款者;而貓奴比較像「習慣型、樂於嘗試」的捐款者。


怎麼說呢?研究者還發現貓奴的捐款對象最分散,會支持各式各樣的非營利組織,不只動保。無寵物者有六成以上的人只會固定捐給單一組織。


這和心理學的觀察一致:貓派的人通常更「開放」,願意接觸新事物,也願意支持不同的公益領域。


更有趣的是,研究者還注意到養寵物與政治傾向有關!貓奴比較偏向民主黨(藍州);而狗主人則較為偏向共和黨(紅州)。


另外,有養寵物的人,更常自稱「獨立派」;相對來說,沒有養寵物的人,則更多是「無特定政黨」的冷感族。


當然,寵物並不會要求我們捐錢,但牠們的存在卻可能間接反映我們的個性和需求。


養狗的人:收入較高,傾向穩定、重視忠誠。

養貓的人:喜歡新鮮事物,樂於多元嘗試。

不養寵物的人:比較專注,會把資源放在少數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寵物不只是家庭的一部分,也成了心理與社會傾向的一種「指標」。


這個研究,可以給公益團體一個提醒。


如果想要吸引貓奴捐款,可以提出「小額、定期、多元」的捐款方式。

若想要打動無寵物者,需要提供明確的專案,讓他們能專注投入。


總而言之,這份研究提醒我們:除了收入、教育和性別之外,「有沒有養寵物」也能預測一個人的捐款習慣。

貓派、狗派、甚至不養寵物,都各自呈現出不同的公益參與方式。


所以,下次有人問你「你是狗派還是貓派?」的時候,或許也可以想想:這是不是也透露了你最可能幫助世界的方式?


參考文獻:

Chang, H.-C. H. (2025). Pet ownership ties as indicators for giving behavior. Anthrozoös.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80/08927936.2025.25444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91會員
99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10/04
又要跟大家做一週報告囉~還是要非常感恩大家,我們累積了140隻貓咪、 2528筆紀錄囉~累積10筆以上的貓咪維持41隻! 感謝許許多多的貓友~不論紀錄多少,都是我們的動力!
Thumbnail
2025/10/04
又要跟大家做一週報告囉~還是要非常感恩大家,我們累積了140隻貓咪、 2528筆紀錄囉~累積10筆以上的貓咪維持41隻! 感謝許許多多的貓友~不論紀錄多少,都是我們的動力!
Thumbnail
2025/09/30
我思考了很久、花了好一番功夫整理, 終於發現: 公貓是天文學家,母貓是氣象主播! 但是,最近進入秋分,有好玩的事情發生喔!不知道你家的主子是不是也這樣?
Thumbnail
2025/09/30
我思考了很久、花了好一番功夫整理, 終於發現: 公貓是天文學家,母貓是氣象主播! 但是,最近進入秋分,有好玩的事情發生喔!不知道你家的主子是不是也這樣?
Thumbnail
2025/09/27
今天是秋分第五天,我們的一週報告又來囉~ 這週男貓的左:中:右= 656:225 :676 ,女貓的左:中:右= 321:138:401 。 也就是說,從6月25日開始觀察以來,「男左女右」第一次出現改變~
Thumbnail
2025/09/27
今天是秋分第五天,我們的一週報告又來囉~ 這週男貓的左:中:右= 656:225 :676 ,女貓的左:中:右= 321:138:401 。 也就是說,從6月25日開始觀察以來,「男左女右」第一次出現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感謝這段時間有陸續轉帳捐款代購貓食的善款 🩷 因為有各位的愛心 方能讓這個社會角落 可以把溫暖與希望延續下去‼️ 也讓每隻浪貓、浪狗都能得到不一樣的愛 🥰 愛相隨公益團隊特別致上最大的敬意 🙏 也感謝伴侶能無私的一起默默相助及陪同 👣 讓我能在做這件事感覺特別有力量 ✨️ #生活
Thumbnail
感謝這段時間有陸續轉帳捐款代購貓食的善款 🩷 因為有各位的愛心 方能讓這個社會角落 可以把溫暖與希望延續下去‼️ 也讓每隻浪貓、浪狗都能得到不一樣的愛 🥰 愛相隨公益團隊特別致上最大的敬意 🙏 也感謝伴侶能無私的一起默默相助及陪同 👣 讓我能在做這件事感覺特別有力量 ✨️ #生活
Thumbnail
🐱讓我們一起用貓咪的思維和智慧看世界和看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內心 🐱透過喵咪來看見❤️❤️❤️ 最近我的轉變是關於什麼?
Thumbnail
🐱讓我們一起用貓咪的思維和智慧看世界和看自己 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內心 🐱透過喵咪來看見❤️❤️❤️ 最近我的轉變是關於什麼?
Thumbnail
農委會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站統計,狗、貓登記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已經接近300萬隻,超越全台15歲以下孩童數人口,若是包含未施打晶片的寵物,甚至可能達500萬隻以上。 你也是有毛小孩的爸爸媽媽嗎?
Thumbnail
農委會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站統計,狗、貓登記數量逐年上升,到了2022年已經接近300萬隻,超越全台15歲以下孩童數人口,若是包含未施打晶片的寵物,甚至可能達500萬隻以上。 你也是有毛小孩的爸爸媽媽嗎?
Thumbnail
出生率逐漸下降的年代,養寵物的人數卻激升,就有網友於PTT發文討論這一現象,這篇貼文一出,立刻吸引大量網友互動,許多網友對此產生共鳴留言回覆,甚至掀起一波萌寵風潮。
Thumbnail
出生率逐漸下降的年代,養寵物的人數卻激升,就有網友於PTT發文討論這一現象,這篇貼文一出,立刻吸引大量網友互動,許多網友對此產生共鳴留言回覆,甚至掀起一波萌寵風潮。
Thumbnail
每種寵物的腦容量和思考角度各有不同,例如狗具有較大的腦容量和較高的智力水平,可以透過學習和經驗來解決問題,並且能夠理解人類的指令和表達。另一方面,貓雖然腦容量較小,但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靈活適應性。
Thumbnail
每種寵物的腦容量和思考角度各有不同,例如狗具有較大的腦容量和較高的智力水平,可以透過學習和經驗來解決問題,並且能夠理解人類的指令和表達。另一方面,貓雖然腦容量較小,但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靈活適應性。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人有分為「貓派」或「狗派」時,是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彼時我的同事H小姐正拿著一袋貓糧在餵貓,咦!我來這麼多次,從來沒看過有貓耶,H小姐用她那對眼尾上挑的丹鳳眼斜睨著我說:當然有啦,只是你的眼睛從來就只專注在精品店櫥窗裡的東西,沒往地面上看而已!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人有分為「貓派」或「狗派」時,是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彼時我的同事H小姐正拿著一袋貓糧在餵貓,咦!我來這麼多次,從來沒看過有貓耶,H小姐用她那對眼尾上挑的丹鳳眼斜睨著我說:當然有啦,只是你的眼睛從來就只專注在精品店櫥窗裡的東西,沒往地面上看而已!
Thumbnail
貓星人與狗友人是一篇關於貓和狗的照片分享文章,探討了貓和狗的不同特性和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相簿中的照片,並表達了對貓和狗的喜愛之情。
Thumbnail
貓星人與狗友人是一篇關於貓和狗的照片分享文章,探討了貓和狗的不同特性和照片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相簿中的照片,並表達了對貓和狗的喜愛之情。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爬文的時候,看到一些朋友有發文提到對寵物溝通的觀點,我覺得剛好也趁這個機會來發文交流一下。 溝通辨別:以人視角或是寵物視角 有篇文章有提到,寵物溝通是不是只是溝通者將自己主觀想講的話套在寵物身上。這部分我們其實是認同的,根據我們觀察到某些溝通師,會把一些以人類頭腦才能認知的語言套用
Thumbnail
前言 最近在爬文的時候,看到一些朋友有發文提到對寵物溝通的觀點,我覺得剛好也趁這個機會來發文交流一下。 溝通辨別:以人視角或是寵物視角 有篇文章有提到,寵物溝通是不是只是溝通者將自己主觀想講的話套在寵物身上。這部分我們其實是認同的,根據我們觀察到某些溝通師,會把一些以人類頭腦才能認知的語言套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