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想:tiktok難民是大外宣的碩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抖音難民(Tiktok Refugee)流向小紅書的新聞?

雖然我沒用過小紅書,但對它的印象是一個知性和溫馨的社群。個人是覺得抖音使用者流向小紅書是滿可惜的。

但,這個趨勢也讓我發現兩個很意外的點。

一、隱私並不是美國用戶首要關心的

根據端傳媒的報導,一位難民在完全沒看隱私政策的情況下,直接申請了小紅書的帳號。

一直以來,對歐美人的印象都是重視個人隱私,聊天的時候不能問年紀、收入、政治立場等等個人資料。

但即使美國政府強烈控訴中國竊取美國公民資料,他們依然為 tiktok 護航,甚至轉移到中國另一個社交平台,並自豪地宣告自己根本不在乎隱私。

一個香港生活雜誌 A Daily Magazine 描述,tiktok refugee 為了能讓小紅書的中國用戶接納他們,開始學習中文、學習自我審查,甚至協助中國網友英文功課。

二、寧可遵守中國社群規範,也要對抗美國禁令

有美國網友回應中國網友詢問為什麼不是選擇美國的平台,他認為這是「對威權的反抗」

沃草的 IG 貼文指出,tiktok 對用戶傳播了更多的親中內容。底下有中國網友質疑資料的中立性。(該留言已遭刪除)


但我認為,抖音難民「揮別美國控制,擁抱中國控制」的實際行為,比任何研究資料都更強而有力地證實「tiktok 用戶相信中國比美國更加自由」

而我認為,解套的方法應該是提升美國人對個資的重視、當個資被不軌之圖掌握會遇到的威脅。一味打壓中國政府,這只是讓 tiktok 用戶更加認為美國正在利用自身強權欺負另一個國家,一個他們覺得很美好、該和他們做朋友的國家。

同時,也可以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前幾天公視發布了一則講述中國想要侵略台灣的短影音。一位南韓網友詢問台灣人為何不嘗試和中國對話,而是一直拼命想要告訴全世界台灣處在戰爭邊緣。

如果訴諸政治會使國際反感甚至漠視,台灣該用什麼方法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獨特和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irley LEE-avatar-img
2025/01/21
一體兩面,好壞共有
GILO-avatar-img
2025/01/29
謝謝分享這個話題。與身邊美國的Tik Tok難民聊過天,第一是對美國政府竊取自己個資的不信任,反正個資給都給過了,那再給中國就覺得「無所謂」。第二其實也是對中國政府的不認識,並不知道一個共產國家可以做到什麼地步也不覺得自己會受到什麼影響。甚至覺得因為是別的國家,手伸不到自己。第三就是部分人真的是覺得美國禁tik tok剝奪了他們的言論自由,美國比較是個人自由大於群體安全的文化,像是美國疫情期間瘋狂不戴口罩的理由是侵害人權,然後⋯疫情飆升😂
哭追肉泥K.Z. 原來如此,身邊沒有tiktok難民,所以只能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標題隨想也是表達沒有深入研究,單純分享想法的意思)也謝謝您的分享!
閒聊:公視主題之夜 Show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46會員
168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4/24
面對AI時代,護理專業會被取代嗎? 我們探討了護理師必備的特質——高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與同理心,以及數位科技如何在護理工作中發揮輔助作用。
Thumbnail
2025/04/24
面對AI時代,護理專業會被取代嗎? 我們探討了護理師必備的特質——高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與同理心,以及數位科技如何在護理工作中發揮輔助作用。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2025/04/23
政府限制媒體會削弱公眾獲取多角度資訊的權利,破壞民主基礎。數位治理可增強透明度與問責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所謂的同胞應該是看到他們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會伸手去幫忙一下,看到他們遭遇到不公平的時候,會去聲援一下。 不然為什麼是要叫同胞,而不是叫外人,所以在台灣當我們看到台灣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看到政府可能是迫害的幫兇或者是主兇時,我們都會相當氣憤要求處理妥當,甚至我們在網路上一定罵聲連。 我是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所謂的同胞應該是看到他們有需要幫助的時候,會伸手去幫忙一下,看到他們遭遇到不公平的時候,會去聲援一下。 不然為什麼是要叫同胞,而不是叫外人,所以在台灣當我們看到台灣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看到政府可能是迫害的幫兇或者是主兇時,我們都會相當氣憤要求處理妥當,甚至我們在網路上一定罵聲連。 我是
Thumbnail
前天台灣地方性九合一選舉結果讓人心情不美麗 (當然,這都是個人感覺),然後 Danielson 在方格子和 FB 的童話王國粉專分享自己的感受,隨即開始招來許多藍寶的鍵盤手嘴炮,只不過他們大家每次講的點在訊息送到我眼前時我都可以猜得到要講什麼,真的是長久以來都一樣,看都不用看的論點可以不要再發了嗎?
Thumbnail
前天台灣地方性九合一選舉結果讓人心情不美麗 (當然,這都是個人感覺),然後 Danielson 在方格子和 FB 的童話王國粉專分享自己的感受,隨即開始招來許多藍寶的鍵盤手嘴炮,只不過他們大家每次講的點在訊息送到我眼前時我都可以猜得到要講什麼,真的是長久以來都一樣,看都不用看的論點可以不要再發了嗎?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Thumbnail
在鈞媛與筱琪的邀請下,透過難民路徑 Refugee Path這樣的平台上再次分享《活為難民》這本書。身為一個晚輩,要在兩位與關心難民議題的聽眾面前說些長篇大論,倒是有些不自量力。最終,我沒有特別保守修改整體看法與論點,所幸大致有開啟一些對話,而非遭致嚴厲Diss,否則我一定玻璃心碎。 //Diss/
Thumbnail
在鈞媛與筱琪的邀請下,透過難民路徑 Refugee Path這樣的平台上再次分享《活為難民》這本書。身為一個晚輩,要在兩位與關心難民議題的聽眾面前說些長篇大論,倒是有些不自量力。最終,我沒有特別保守修改整體看法與論點,所幸大致有開啟一些對話,而非遭致嚴厲Diss,否則我一定玻璃心碎。 //Diss/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最後,有一些在中國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因為政治,在中國的生活常常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政治上沒有受到打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往往能得到很多在家鄉沒有的好處,我們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都選擇長期留在那,對我來說卻是很值得憂心的。
Thumbnail
過去一年,我驚訝地發現,小粉紅這種令人莫名奇妙的生物,已遍佈華人圈。 最初,我以為小粉紅等同於五毛黨,如電腦病毒般只能生存於網絡世界,直至他們在不經不覺之間,入侵了我的工作圈、朋友圈,甚至生活圈,令我覺得不勝其擾⋯⋯ 我說的小粉紅,指的是「盲目守護政權,堅信我黨是宇宙唯一真理標準」的人⋯⋯
Thumbnail
過去一年,我驚訝地發現,小粉紅這種令人莫名奇妙的生物,已遍佈華人圈。 最初,我以為小粉紅等同於五毛黨,如電腦病毒般只能生存於網絡世界,直至他們在不經不覺之間,入侵了我的工作圈、朋友圈,甚至生活圈,令我覺得不勝其擾⋯⋯ 我說的小粉紅,指的是「盲目守護政權,堅信我黨是宇宙唯一真理標準」的人⋯⋯
Thumbnail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Thumbnail
因為我在現實幾乎沒有所謂的社交圈,所以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網路上的生活。 要說我的生活都在網路其實是不為過的,我和大陸的網友常常互相交換明信片,常常寫親筆信以及贈送小禮物;我常常委託大陸的朋友幫我代購大陸的東西,我也常常買台灣的特產送給大陸網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