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沒有比較香,也沒有比較臭

2022/10/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看到一個我也很喜歡的網紅,ig上常常會有網友提問感情的問題
有一部分是關於ㄆ友的問題,但還有另外一些
是關於跟「外國人」感情上的問題
後來,我也在一個podcast上聽到某一集,討論如何分辨好壞洋ㄉ
說到這,我想就算是現在這個社會
還是會有不少人對「外國人」存在著某種…非常非常難以抹去的印象

像是,外國人=金髮碧眼=輪廓深邃=來台灣教英文=都是美國人

又或是 =台女很愛=去個酒吧都有人倒貼等等等

一堆一堆標籤

甚至在網路上,有許多非常難聽的稱呼或形容詞

我記得有一次,和一個美國朋友走在路上
因為他真的就是普遍印象中的美國人樣子
金髮、輪廓深,而且又長得極高(190左右),遠看就非常明顯(笑)
哇!跟他走在路上的時候,真的是,走到哪被關注到哪
於是,就會有一些「有趣」的對話
例如:店員會問我「他是妳男朋友嗎?」(咦?我們只是在點餐?)
或是路人(不小聲)的悄悄話
「欸!你看,那個外國人跟那個女的(沒錯我是那個女的XD)」
我常想,光是我自己受到這樣「特別的關注」,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何況是那些,每天每天都面對著,各式各樣評論、討論的他們
如果我們換個時空背景
你一定會說,「我們去國外也會被關注呀! 很正常啦!」
「就只是特別顯眼~你想太多了~」
是阿! 沒錯! 但換作是我們被"注視"
而且如果是不友善的關注或任何貼標籤,任誰都不喜歡吧?!

為什麼你不喜歡的事,

只因為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覺得很正常呢?

有一次,我在初級中文課上
因為語法練習需要,問了一個加拿大學生問題
「加拿大人都很高嗎?」
學生有點支支吾吾,我以為他沒聽清楚,再說了一次
(原本我只期待他回答「加拿大人都很高/加拿大人都不高」 這樣文法的練習)
後來學生忍不住用英文跟我說:
「老師,因為加拿大什麼人種都有,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頓時,我才發現,原來看似簡單的問題
其實也可能有「以偏概全」的印象
教育部在今年開始推行「雙語國家政策」
希望讓台灣成為像新加坡這樣的雙語國家
在大專院校、高中以下學校納入外語課程,許多課程希望以全英文授課或是外師授課等方式,讓學生大量接觸英文、提升英文能力
這樣的立意很好
不過,要成為雙語國家、要邁向國際化
我認為不應該只是外在的英文能力變好,也不應該只把國際化的重點放在單一國家或是某種語言。而應該是要培養懂得關注國際時事,以及對不同文化的接納與開放多元的心態
何不就以「我們都一樣」的心態看待呢?
最後,再回到最上面提到的感情問題
不可否認,因為教育體制不同
自然每個國家的人面對職場、感情都有一些「普遍的價值觀」
有些人覺得不可以婚前性行為、
有些人擁抱開放式關係、
有些人可以和很多人約會…
但等等,
感情問題不是一句:「這個國家的人都這樣」就可以結案
身為教中文的華語老師,我只想說

「拜託!多跟他們說中文吧!」

不要再對一個俄羅斯人、法國人或是義大利人說英文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20內容數
華語老師/教中文的/在教室環遊世界超過3000+小時/喜歡放空其實是觀察/心理輔導文化差異移民移工性別議題最感興趣。最近開始玩Podcast,歡迎搜尋「在教室環遊世界的中文老師」聽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