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放蕩不羈1,卻也是虔誠的基督徒
路易十四一生中參加超過三萬場宗教儀式2。自童年起,皇后安妮即要求他虔誠地執行規範或禮儀。成年後,這位神授君主也從未懈怠3:每天早晚接收聖水、清晨跪地誦讀祈禱文4,以及每天參加彌撒,只有在軍事行動期間才會缺席。
8. 熱情的舞蹈家
身為尚·拉辛(Jean Racine)和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的贊助者,路易十四對藝術懷有深厚的熱愛,同時也將其視為宣傳的工具5,登基初期,他便創立了皇家音樂學院、法蘭西喜劇院及皇家舞蹈學院。他尤對舞蹈情有獨鍾6,每天訓練兩個小時,以舞蹈為核心編排表演7,並在劇中化身為太陽,甚至會拿起吉他,一展歌喉。此外,路易十四還引領了多項潮流,例如推廣巴洛克舞蹈,要求所有宮廷貴族學習;他還大力促成作曲家尚·巴普蒂斯特·盧利(Jean Baptiste Lully)與莫里哀創造了芭蕾舞喜劇(la comédie-ballet)——即音樂劇的前身。
9. 不良習慣,牙齒爛光
將英俊瀟灑的阿波羅視為守護神,還不到50歲的路易十四口中卻已滿是爛牙8!這全因他糟糕的衛生習慣與飲食毫無節制9所致。他每天以清湯作為開端,接著是7頓豐盛的餐點;他對甜食的熱愛10更是雪上加霜。1685年,他不得不拔掉左上顎的所有牙齒11。然而,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意外戳穿了他的上顎12,導致液體從鼻子流出,據路易十四自己的形容,這讓他的呼出的氣,簡直「像屍體般腐臭」,氣味惡劣13到他的情婦們都得用噴香水的手帕掩住臉,才敢接近他。
10. 從早到晚的每日公開秀
「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奉獻於公眾」,路易十四確實身體力行14這個原則,若要問哪一位國王將君主制體現到極致,那非路易十四莫屬。從早晨的起床儀式到晚上就寢,從穿衣、用餐到狩獵,他的一生都被儀式化、精心安排15,並供數千名貴族觀賞。每天早晨,即使他在寶座上一邊洗漱,一邊召開會議,旁邊的貴族們依舊如影隨形,甚至對他們來說,能在國王使用這「處理公務的椅子(chaise d’affaires)」大小便16時與他交談,是一種無上的榮幸17!
11. 英國國歌的起源與路易十四的肛瘻有關?
1686年,當時路易十四因肛瘻而遭受劇烈的痛苦。儘管手術18風險極高,但這場手術卻奇蹟般成功,國王得以康復。這一奇蹟激發了作曲家盧利創作一首名為《上帝保佑國王》的歌曲,歌詞由與曼特儂夫人親近的修女所寫。30年後,德裔英籍音樂家喬治·韓德爾(Georg Handel)來到凡爾賽,被這首旋律所吸引,傳聞將其改編後帶回英國獻給喬治一世,命名為《God Save the King》,成為英國的國歌。這段源自路易十四肛門瘻的故事因而在英國國歌的旋律中永垂不朽。
12. 死後心臟被做成顏料,在畫作上永垂不朽
「我希望你們偶爾能想起我。」太陽王在臨終之際說出這句謙遜的遺言;1715年9月1日,他因壞疽去世,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歷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19:一些畫家竟然使用了他的心臟製作顏料——所謂的「木乃伊棕(le brun momie)」,一種通過碾磨埃及木乃伊獲得的珍稀物質。
1793年10月,法國大革命分子褻瀆20了法國歷代國王的陵墓,路易十四的遺體被丟進亂葬坑,而他加了防腐劑的心臟21因存放在其他地方而倖免,卻被轉手賣給了畫家亞歷山大·保·德·聖馬丁(Alexandre Pau de Saint-Martin)和馬丁·杜林(Martin Drölling)。
據說這兩位畫家利用路易十四被研磨的心臟作為顏料繪製。盧浮宮擁有杜林的《廚房內景》(L'Intérieur d'une Cuisine) ,但拒絕讓該畫作進行分析。然而,保管保·德·聖馬丁的《卡昂景色》(La Vue de Caen)的塔維-德拉庫爾博物館(Musée Tavet-Delacou,目前因施工關閉)允許驗屍官菲利普·查利爾(Philippe Charlier)從畫上刮取一小部分顏料。後者首先利用電子顯微鏡對畫作中的棕色顏料進行掃描,發現了肌肉組織的存在,接著進一步分析揭示為心肌蛋白,結果發現這幅畫中確實含有路易十四心臟的痕跡。這不僅為這幅作品增加了價值,也激起了人們對杜林的作品更多興趣。
Lexique:
1. Libertin:(adj.) 古典用法是形容思想自由、不受拘束的人,現在行為表現出混亂與放縱、生活作風放蕩的人。
2. Les exercices de piété ou les offices religieux:宗教儀式,piété (n.f) 虔誠,恭敬;office (n.m) 日間祈禱,祭禮。
3. Déroger:(+à) 違反,未遵守,如違反法規déroger à la foi。
4. Une prière:(n.f) 祈禱,動詞prier (v.t.) 祈禱,請求,prier qqn. de faire qqch. 請求某人做某事。
5. Un outil de propagande:propagande (n.m) 宣傳,faire de la propagande pour qqch./ qqn. 為了某事某人宣傳。
6. Son dada:口語用法,指他喜歡的話題、得意事;藝術方面的20世紀的達達主義也是這詞,dadaïsme。
7. Une chorégraphie:(n.f) 編舞,舞蹈設計。從字源理解choré- 來自希臘文khoreia,表示跳舞,graphie 來自graphein,表示描述,繪畫。
8. Un chicot:斷裂的、破損的牙齒。
9. Une hygiène déplorable et un appétit pantagruélique:
[1] hygiène (n.f) 衛生;déplorable (adj.) 可嘆的,令人惋惜的,動詞déplorer;
[2] appétit (n.m) 食慾,胃口;pantagruélique (adj.) 巨人般的胃口,源自文藝復興時期拉伯雷的《巨人傳》(La vie de Gargantua et de Pantagruel)中的巨人名字Pantagruel。
10. Un péché mignon:無害的惡習。péché (n.f) 罪,mignon (adj.) 嬌小可愛的,如同本文用法,這表達很常用在對甜點的過度喜愛,即明知道有壞處,卻又情不自禁去做的事。
11. Se faire extraire:讓別人拔牙。se faire + 動詞不定式表示「讓某人做某事」,如他讓人做了手術Il s'est fait opérer或她讓人剪了頭髮Elle s'est fait couper les cheveux。
12. La mâchoire supérieure:上顎。Supérieur (adj.) 上部的,上級的,優越的,若是下顎形容詞則為inférieur。
13. Une haine cadavéreuse et une odeur nauséabonde:口臭如腐爛的屍體,令人想吐的氣味。
[1] Haleine (n.f.) 呼吸,氣息,如口臭une haleine fétide,另外de longue haleine是常用的短語,表示長期的;cadavéreux (adj.) 如死人般的,源自名詞cadavre (n.m) 屍體。
[2] Odeur (n.f.) 氣味;nauséabond (adj.) 令人厭惡想吐的,源自名詞nausée (n.f.) 嘔吐,噁心。
14. Appliquer à la lettre:appliquer (v.t.) 應用,實行;à la lettre (adv.) 認真地;一絲不苟地。
15. Ritualisé et minuté:(adj.)皆為動詞的過去分詞轉形容詞用,ritualiser (v.t.) 使儀式化,源自名詞rituel (n.m);minuter (v.t.) 精心計算,精確安排。
16. Se soulager:(v.pr.) 滿足自然需求,即大小便。
17. Un privilège:(n.m) 特權,avoir le privilège de faire qqch. 有特權做某事。
18. Une intervention:(n.f.) 手術,intervenir (v.i.) 介入,干涉,在醫學方面,翻作動手術。
19. Une trace indélébile:indélébile (adj.) 難以磨滅的。
20. Profaner:(v.t.) 褻瀆,profane (adj.) 不敬神的,世俗的。
21. Momifier et embaumer:momifier (v.t.) 使成木乃伊,源自名詞momie (n.f.);embaumer(v.t.) 用防腐劑保存,源自名詞baume (n.f.) 香膏。
本文節錄:
Lisa Guillemin, « Les petits secrets de Louis XIV : 12 infos insolites sur le roi-soleil » in Ça m’intéresse Histoire N˚88, Janvier-Février 2025, pp.72-75
參考來源:
https://cmbv.fr/en/introducing-baroque/ballet-de-cour
https://www.geo.fr/histoire/entre-trepas-et-toile-fascinante-histoire-coeurs-momifies-de-louis-xiii-et-louis-xiv-peinture-tripartition-pigments-217708
https://baotanglichsu.vn/fr/Articles/3259/73186/momies-les-chemins-de-leternite-une-exposition-pour-aussi-penser-la-place-des-defunts-dans-notre-societe.html
https://www.programme-television.org/news/tv/documentaires/l-histoire-au-scalpel-france-5-enquete-sur-la-profanation-des-coeurs-de-louis-xiii-et-de-louis-xiv-47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