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封關了,我內心卻一片寧靜。 這兩年來,我已經很少關注股市的漲跌,因為我知道,我的ETF投資組合正默默為我創造 財富。 每個人投資方式不同,這是一個我認為低風險但報酬還可以的方式,這篇文章,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投資心得,從個股操作轉向ETF的過程,如何透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並且運用槓桿工具(增貸及質押)來穩定放大收益。 同時,也會談談如何將投資與生活平衡,讓財富增長成為一件輕鬆且可持續的事情。 2018年,我以50萬資金進入股市,當時主要操作個股,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基本面、技術面進出,期望能夠抓住市場的波動來獲利。 (有興趣可以a我帳號) 當時的我,雖然能夠在大多時候贏過大盤,但這種方式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卻遠遠超過實際的收益。 疫情期間,市場經歷了劇烈震盪,也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那一年,我的投資組合翻了一倍多,讓我有機會將資金轉向房地產,買了人生中的第一間房子。 這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單純依靠個股操作雖然可以獲利,但這種方式並不適合長期持有,尤其當本金逐漸增加時,波動帶來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投資是一場長跑,而不是短跑 在經歷了個股操作的高波動與高壓力後,我開始轉向ETF投資。 ETF的優勢在於分散風險,並且操作簡單,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研究個別公司的財報與市場趨勢。 對於我這樣同時兼顧正職與副業的人來說,ETF是一個可以穩定增長資產的理想工具。 從2023年開始,我幾乎完全放棄了個股操作,轉而專注於ETF的逢低加碼策略,並且採取「只進不出」的方式,將資金長期放置於市場中,讓時間成為我的盟友。 我的ETF投資組合:穩健分散,月月配息 目前,我的ETF投資組合以季配息為核心,按照不同月份的配息時間進行配置,確保每個月都有穩定的現金流入。 以下是我的主要配置: 2/5/8/11月配息組合 00850(約20%) 這是我投資組合中的核心之一,涵蓋了100檔權值股,其中台積電占比約三成。 雖然去年表現不如0050亮眼,但從長期來看,它的報酬率並不輸給0050太多,且因為夠分散,(台積電較低,因此發哥、鴻海、台達、廣達、金融比重更高)所以這幾年抗跌能力更強,適合作為穩定收益的基石。 00878 主要以半導體和電子組裝為主,這檔ETF已經是市場上非常熱門的選擇,許多人都熟悉它的配置,因此我就不再贅述。 3/6/9/12月配息組 00713(15%) 高息低波動型ETF,主要涵蓋食品與電信等防禦性產業。 這檔ETF就像投資組合中的避風港,在市場波動時能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00915 也是買了一年了,目前的成分股以銀行股為主,大約三成,雖然下半年的表現不佳,但我認為成分股的底部已經形成,未來有望穩步回升。 1/4/7/10月配息組合 00927 半導體ETF,最大持股是台積電和聯發科,其他則是一些規模較小的半導體科技公司。 雖然這檔ETF近期表現不佳,但我的成本僅約15元,加上消費端準備復甦,因此會繼續長期持有。 00725(約18%) 這是我投資組合中的第二大持股,殖利率6.5%。 它的股債平衡配置不僅降低了整體波動,我還會拿來股債平衡,賣出加碼其他ETF用,同時實現穩定的月月配息。 其他配置 合計約10% 目前仍持續加碼 00916 匯集全球前55大品牌公司,最大持股為微軟與蘋果,還有尖牙股及比重約10%的美國銀行股 00830 費城半導體指數ETF,專注於全球半導體產業。 不買00924/00926是因為它們把巨頭全包了,拆成這兩隻是因為我會根據市場情況,來調整00916與00830的加碼比例,因為很多時候軟硬體會不同調,例如去年上半年蘋果與微軟漲幅較少時,我選擇加碼00916;而在下半年費城半導體回檔後,我則將多餘資金轉向00830。 低風險槓桿與現金流管理 我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房貸增貸與股票質押,利率約2.3%。 這種低成本的資金讓我能夠穩定放大投資規模,並通過2-8%的利差創造收益。 (更不多這兩年平均是15%/年) 目前我的房貸與增貸幾乎可以由股息收入打平,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良性循環。 2018年:以50萬資金起步,專注於個股操作。 2020年(疫情期間):投資組合翻倍,將資金轉向房地產。 2022年3月:市場低點時通過房屋增貸重返股市,開始專注於ETF投資。 2024年7月:開始運用股票質押,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 質押的部份投入權值型 比重15%>>20% 剩餘投入公司債及00916/00830 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雖然持股有三隻大家很愛噴的高股息ETF,但透過ETF,我的資金分散在約300家台灣及全球企業中,各ETF之間的重疊性僅約1-2成,涵蓋了科技、金融、食品、電信等多個產業。 這種分散配置讓我的投資組合不依賴於單一產業或公司,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 其實你去看 00733,它的表現大多集中在特定時間,例如在低點反彈時,等到大盤補漲後,資金開始流向權值股時,就容易開始「烙賽」。這種現象其實是市場輪動的自然結果。 很多人喜歡拿「買高股息不如買權值」來爭論,但事實上,權值股的長期報酬確實比較好。 然而,分散投資在不同產業的好處是,當某些特定行業起飛時,你可以靈活地加碼其他產業,降低單一風險的同時,也能抓住不同板塊的機會。 (買ETF之前,請認識一下他們的持股有哪些,我敢說台股的公司我大概有1000間喊得出名字,也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 反正買什麼標的都會有人酸,這是PTT的常態。 回顧 2023 年,AI 崛起,高股息股票表現亮眼,根本就是「噴爛」。 但當時台積電在 500 多元,卻被嘲笑為「dead money」。 如今市場風向又反轉,台積電重新受到追捧,而高股息又被部分人看衰。 這些反覆的市場情緒,說到底還是圍繞著基期的高低。 見跌就說爛,漲高就讚 其實覺得基期低就加碼,這才是理性的投資邏輯,而不是等到台積電漲到 1000 元才追高,然後又回頭嘲笑買高股息的人。 其實,很多人在市場裡懊惱少賺,歸根結底是因為有一部分人賺到了錢,而自己不是那部分人,所以感到不甘心。 但當風水輪流轉時,這些人又容易追高殺低,然後再轉過頭來酸別人。 這種情緒循環,對投資本身毫無幫助。 之前會發研究的高殖利率或金融股,結果每到年底,還被追著問「今年會發嗎?」甚至有些人不理會還會收到攻擊性的郵件,真的是吃飽太閒。 這幾年來,理性討論的氛圍減少了,許多高手也不再發文,雖然娛樂性內容變多了,但仇恨值也隨之提高。 其實,這樣的氛圍真的沒必要。 現金流管理:正職與副業的支撐 穩定的正職收入與斜槓副業收入是我投資策略的重要支柱。 這些現金流不僅能夠支持我的日常生活開支,還能在市場回檔時提供額外的資金進行加碼,進一步增強投資組合的收益能力。 投資心得與未來展望 這幾年的投資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投資不僅僅是追求高報酬,更是找到一種能夠讓自己安心的方式。 投資不應該成為生活的負擔,而是要能支持更好的生活品質。 現在的我,能夠從容地更新家具、買新的攝影器材,同時持續擴大投資規模。 這種無壓力的投資方式,讓我能夠更專注於事業發展,創造更多價值。 未來,我仍計劃繼續沿用「只進不出」的策略,將投資組合長期放置於市場中,並持續利用槓桿工具來放大收益。 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這套策略能夠幫助我實現財務自由,並且在不犧牲生活品質的前提下,享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結語 市場如同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 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與策略,比追求短期的高額回報更為重要。 保持耐心,堅持紀律,讓時間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就像我現在的投資組合,雖然平淡,卻能在歲月的積累中,逐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 總之,投資還是要保持理性,專注於自己的策略,少受外界影響才是。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投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