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過了40歲,總是讓人有種「啊,我是不是該更有個方向?」的感覺。先說說我自己吧,過40歲的我,有一間鶯歌的5F公寓、一桶金的小存款,還有一顆想提早退休的心,正一步一步朝著提早退休的目標邁進。不過,這一路可不是單靠運氣就能走來的,而是經過了一些摸索、思考和嘗試。
回想當年剛接觸投資的時候,股票、ETF這些名詞對我來說,簡直像是某種外星語。大部分的上班族應該都聽過它們,也可能像當時的我一樣,手癢忍不住就買了幾張股票或ETF,但說真的,那時候我根本不懂什麼叫「股價為什麼漲跌」,也不了解這些投資工具的本質。買進後漲了很高興,跌了就懊悔,完全是一個很純的韭菜散戶的狀態。
那時候,我其實有點自我安慰,覺得「至少有接觸過投資啊」,但後來才明白,這種「接觸」其實就像小時候看別人打籃球,你在旁邊遞毛巾、喊加油,卻從沒真的下場運過球。37歲那年,我決定再也不當旁觀者,開始認真學習正確的投資。這一步,慢慢改變了我的人生。
投資沒有很難,但真的也沒有我想得那麼簡單。什麼資產配置啦、股票加碼啦、股價下跌要不要補倉啦,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清楚的邏輯和方法,很容易讓人情緒用事,一不小心就大賠。我記得某次股市大跌,整個市場一片恐慌,我的投資組合也重挫不少。當時,朋友紛紛勸我趕快「止損」,可是我咬緊牙關,冷靜檢視自己的策略,選擇再加碼一點台股科技基金。結果呢?那一次的逆勢操作,讓我後來賺得還不錯。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學會控制情緒、懂得長期規劃,比什麼都重要。
再說房子。我一直覺得,至少要有一間自住房,特別是老了之後。租屋市場對老人其實不太友善,房東怕麻煩,能選的地方也有限,所以能買就買,買不起再另做打算。像我,房子是貸款買的,當初也很掙扎,畢竟每個月的房貸壓力不小。但我選了一個合理的貸款比例,還專門做了一個簡單的表格,記錄家裡的每月支出,讓我清楚知道哪些錢是可以省下來的。這些年,我用這些省下來的錢,買了幾檔穩健的ETF,股市大好的資本利得剛好補貼房貸,讓生活不至於被壓得喘不過氣。
如果你到了40歲,卻還沒房、沒車、沒存款,會不會太晚?老實說,只要願意開始,一切都不會太晚。不過,前提是你得認清自己目前的消費習慣,是不是太過隨性?我有個朋友,月薪七萬,卻總能把錢花得接近一分不剩,什麼租好的房、買貴的保養品,看到喜歡的就買,完全不考慮未來也抗拒學投資。像這種情況,就得先從理財觀念下手,學會區分「需要」和「想要」,強迫自己存錢。當你有了第一筆小積蓄,才能開始談”有感”的投資。
說到投資工具,我特別喜歡市值型ETF,像台灣的0050、006208、00631L,或是美國的QQQ、VOO、VTI。這些ETF分散風險,長期持有下來,報酬率相對穩定。如果怕集中在某個國家,也可以考慮全球型ETF,像VT讓資金分布更均勻。不過,我要提醒大家,怎麼面對交易,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你怎麼面對人生,別人說的投資建議都只能參考,最終還是得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財務規劃來決定。
提早退休是很多人的夢想,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你得先搞清楚自己的生活成本,計算出每年需要花多少錢,然後乘以25倍或33倍,這就是你需要存下來的金額。假如你每年花80萬,那至少要存到2000萬,才算達標。這聽起來或許很多,但只要你有耐心、肯努力,搭配定期投資的方式,20年其實是可以做到的。
最後,送給自己和正在努力的人一句話:40歲開始不晚,但最好別拖到50歲。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是我們人類該做的事。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規劃很繁瑣,但只要願意開始,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