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廟看歷史系列2:Wat Meh Liew, Kuala Lumpur,番外篇-十五碑錫蘭佛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錫蘭佛寺内的鐘樓-攝於2024年11月6日

錫蘭佛寺内的鐘樓-攝於2024年11月6日

大熱天時爲了印證之前文章内容,於2024年11月6日中午至下午時分,特地專程跑了一趟十五碑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的大殿和西式鐘樓一探究竟,一并解決了昨天看文獻和下筆後的疑惑。

這就是做田野最棒的地方,更難能可貴的是,該寺離吉隆坡中央車站(KL Sentral)不遠,今日天氣雖好,但早晨下過雨的氣候突然在中午時分轉爲酷熱,車站徒步來回雖然不到1公里,卻比一般天時還要吃力。

大殿外面提供免費索取的寺廟導覽手冊,寺院最初的第一棟建築是大殿,建於20世紀初。與目前不同的是,最初的只是簡單的長方形設計,長寬36英尺x25英尺(約11x7.6公尺)、高16英尺(約4.9公尺)的小型建築。而且建築物沒有窗口,左右兩邊僅有6個太陽形設計的橢圓形通風口。

隨著信衆日益增多,分別於1926和1935年完成了大殿初步的修繕和擴建工程,以使空間更爲寬敞,建築外觀也開始采用錫蘭僧伽羅人(Sinhalese)風格的雕刻和線板裝飾。

由於大殿内部目前正進行裝潢,而無法入内參觀和拍照,所以重點直接轉到大殿前左角、無障礙脅迫旁的鐘樓。前文有提到,鐘樓曾進行兩次調移,直到重新定位在大殿的西北側。根據手冊的記錄,1992年鐘樓曾進行局部維修,除了上方銘刻著“1926”樹立年份的上層部分原封不動外,石柱則已經過重新設計和適當維修。

從銅鐘上刻著的字眼,能清楚看見出資鑄造者的姓名,其中銅鐘上方的1921年對應下方的佛曆2464年,指的應是銅鐘鑄造的年份,證實這個國外購入的銅鐘,比鐘樓豎立時的年份還久遠。至於捐贈者芳名,為“A.A.G De Alwis and Family”,即葉女士與夫婿德·阿維斯一家。

國際佛教徒寶塔内部。-攝於2024年11月6日

國際佛教徒寶塔内部。-攝於2024年11月6日


至於德·阿維斯先生在1926年時,從英屬緬甸打造和引入的佛像,據資料指出高5英尺(約1.5公尺)高,一直安座在大殿至1935年寺廟大裝修止,同年隨之取代的新佛像迄今都依然安座在殿内主位。

德·阿維斯先生出資打造的佛像。-攝於2024年11月6日

德·阿維斯先生出資打造的佛像。-攝於2024年11月6日

至於建寺初期,以及緬甸引進的兩座佛像,則被安座在大殿左側的“國際佛教徒寶塔”(International Buddhist Pagoda )裏已多年。此八角形寶塔竣工於1971年,以紀念1969年4月曾於吉隆坡召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FB)第9次大會。筆者此前多次拜訪佛寺,但時間不巧,都無法入塔參觀。

今天恰好也算幸運地,特此爲了主題前往實查,竟然巧遇寶塔開放,得以入内參拜和參觀。寶塔内安著許多來自世界各國所送贈的佛像,猶如一間小型佛像文物館,而安在寶塔正中央的大佛,正是德·阿維斯先生當年出資打造,1926年至1935年曾一度安在大殿裏的緬甸式佛像。

(*圖像為本人版權所有,引用請注明來源,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境南國的沙龍
4會員
41內容數
無境南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馬來亞緊急狀態在1950和1951年間進入高潮階段,英國政府爲了能徹底將馬共叛亂根除,想有效地徵求訓練適合叢林生存條件、心理堅定和强壯的士兵。於是找來了綽號“瘋子麥克,在當地率先成立”馬來亞偵察兵“,並效仿二戰時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的組織方式,訓練一批在特定地理環境下,能執行特殊任務的作戰單位。
Thumbnail
2025/04/23
馬來亞緊急狀態在1950和1951年間進入高潮階段,英國政府爲了能徹底將馬共叛亂根除,想有效地徵求訓練適合叢林生存條件、心理堅定和强壯的士兵。於是找來了綽號“瘋子麥克,在當地率先成立”馬來亞偵察兵“,並效仿二戰時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的組織方式,訓練一批在特定地理環境下,能執行特殊任務的作戰單位。
Thumbnail
2025/04/22
蕉賴的共和聯邦戰爭公墓所安葬的烈士裏,在為數不少的廓爾喀兵墓群之中,其實也混雜著其他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於戰鬥或任務中捐殉的非洲籍英軍。只是所能觀察到的墓碑數,數量不甚多,大多是在馬來亞作戰時陣亡的非洲土著和白人將士。
Thumbnail
2025/04/22
蕉賴的共和聯邦戰爭公墓所安葬的烈士裏,在為數不少的廓爾喀兵墓群之中,其實也混雜著其他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於戰鬥或任務中捐殉的非洲籍英軍。只是所能觀察到的墓碑數,數量不甚多,大多是在馬來亞作戰時陣亡的非洲土著和白人將士。
Thumbnail
2025/04/09
從蕉賴戰爭公墓這些廓爾喀兵的墓碑上來看,都是年輕的士兵,小則不到20歲,最高也僅30歲,雖然是饒勇善戰的英軍傭兵團,卻將他們的生命,犧牲和奉獻給了這片新生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09
從蕉賴戰爭公墓這些廓爾喀兵的墓碑上來看,都是年輕的士兵,小則不到20歲,最高也僅30歲,雖然是饒勇善戰的英軍傭兵團,卻將他們的生命,犧牲和奉獻給了這片新生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間很快來到馬來亞獨立前夕,二戰後一段時間關於西明寺建廟之文獻、報章等基本不可尋。每年常例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活動等,雪蘭莪佛教協會(SBA)仍與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WS),於十五碑佛寺共同協辦進行。
Thumbnail
時間很快來到馬來亞獨立前夕,二戰後一段時間關於西明寺建廟之文獻、報章等基本不可尋。每年常例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活動等,雪蘭莪佛教協會(SBA)仍與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WS),於十五碑佛寺共同協辦進行。
Thumbnail
説到“西明寺”,必然聯想到的先是中國或日本。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半山芭區的東部邊陲,也有另一個名爲“西明寺”的佛寺。惟這間歷史挺悠久的西明寺,完全與北傳的漢傳佛教完全無關,而是一間暹羅(或泰式)佛寺,屬於南傳的上座部佛教。
Thumbnail
説到“西明寺”,必然聯想到的先是中國或日本。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半山芭區的東部邊陲,也有另一個名爲“西明寺”的佛寺。惟這間歷史挺悠久的西明寺,完全與北傳的漢傳佛教完全無關,而是一間暹羅(或泰式)佛寺,屬於南傳的上座部佛教。
Thumbnail
爲了印證早前Wat Meh Liew 的文章内容,於2024年11月6日中午至下午時分,特地專程跑了一趟十五碑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的大殿和西式鐘樓一探究竟,一并解決了昨天看文獻和下筆後的疑惑。
Thumbnail
爲了印證早前Wat Meh Liew 的文章内容,於2024年11月6日中午至下午時分,特地專程跑了一趟十五碑錫蘭佛寺(Buddhist Maha Vihara)的大殿和西式鐘樓一探究竟,一并解決了昨天看文獻和下筆後的疑惑。
Thumbnail
葉玉柳女士(Meh Liew)將吉隆坡環路和彭亨路交接一帶的土地開闢,並建設暹寺和村莊後,不僅是僧人,英屬馬來亞的暹羅籍人也開始相繼遷入。於是,該地段也成爲了雪蘭莪州最早的暹人聚居地,漸漸地人們便順其自然,將此地稱之為“暹羅村”。
Thumbnail
葉玉柳女士(Meh Liew)將吉隆坡環路和彭亨路交接一帶的土地開闢,並建設暹寺和村莊後,不僅是僧人,英屬馬來亞的暹羅籍人也開始相繼遷入。於是,該地段也成爲了雪蘭莪州最早的暹人聚居地,漸漸地人們便順其自然,將此地稱之為“暹羅村”。
Thumbnail
Wat Meh Liew 是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蒂蒂旺沙區(Titiwangsa)敦拉薩路(Jalan Tun Razak)和彭亨路(Jalan Pahang)交通圈交接處旁的一間小型暹羅(泰式)佛寺,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Thumbnail
Wat Meh Liew 是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蒂蒂旺沙區(Titiwangsa)敦拉薩路(Jalan Tun Razak)和彭亨路(Jalan Pahang)交通圈交接處旁的一間小型暹羅(泰式)佛寺,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Thumbnail
1962年6月26日為泰皇蒲美蓬陛下和詩麗吉皇后首次訪馬行程的最後一日,依舊馬不停蹄地參訪各安排活動。 下午4時左右,泰皇伉儷抵達八打靈衛星市的智達苑佛寺,抵達時新寺廟的曠地也擠滿了前來恭候御駕和觀望的上千人潮。
Thumbnail
1962年6月26日為泰皇蒲美蓬陛下和詩麗吉皇后首次訪馬行程的最後一日,依舊馬不停蹄地參訪各安排活動。 下午4時左右,泰皇伉儷抵達八打靈衛星市的智達苑佛寺,抵達時新寺廟的曠地也擠滿了前來恭候御駕和觀望的上千人潮。
Thumbnail
這是一間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鄰近城市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的泰國佛寺,1962年建竣於當時仍是隆市新興衛星市的八打靈。是雪隆區歷史最為悠久,由馬、泰兩國政府携手出資籌建,也是全馬唯一的由前泰皇拉瑪九世皇蒲美蓬陛下主持龍頭升座儀式的皇家佛寺。
Thumbnail
這是一間坐落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鄰近城市八打靈再也(Petaling Jaya)的泰國佛寺,1962年建竣於當時仍是隆市新興衛星市的八打靈。是雪隆區歷史最為悠久,由馬、泰兩國政府携手出資籌建,也是全馬唯一的由前泰皇拉瑪九世皇蒲美蓬陛下主持龍頭升座儀式的皇家佛寺。
Thumbnail
喬治教堂的旁邊就是中華總商會的大樓,可以看到這個大樓有多高,也顯示華人在檳城的力量有多強大。樓下也在維修,蓋有段時間了。 檳城椰腳街觀音亭,又名廣福宮,是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椰角街的一座大乘佛教寺廟。該寺建於1728年,是檳城州最古老的佛寺。歷史檳城椰腳街觀音亭最初由福建移民於1728年建立,
Thumbnail
喬治教堂的旁邊就是中華總商會的大樓,可以看到這個大樓有多高,也顯示華人在檳城的力量有多強大。樓下也在維修,蓋有段時間了。 檳城椰腳街觀音亭,又名廣福宮,是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椰角街的一座大乘佛教寺廟。該寺建於1728年,是檳城州最古老的佛寺。歷史檳城椰腳街觀音亭最初由福建移民於1728年建立,
Thumbnail
劍潭古寺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是一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佛寺,主祀觀世音菩薩。該寺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原址位於劍潭北岸,後於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遷建至現址。 沿鏡南路的捷運站北車出口的小巷就可以到達劍潭古寺,是座做非常漂亮的廟宇,我常常到這裡散步,今天特別從示範大樓前面繞過去,
Thumbnail
劍潭古寺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是一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佛寺,主祀觀世音菩薩。該寺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原址位於劍潭北岸,後於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遷建至現址。 沿鏡南路的捷運站北車出口的小巷就可以到達劍潭古寺,是座做非常漂亮的廟宇,我常常到這裡散步,今天特別從示範大樓前面繞過去,
Thumbnail
之前在"台北畫刊"這本雜誌中看到有關"芝山史蹟公園"的介紹........     這一次, 決定在休假日抽空來到這裡了........    "芝山史蹟公園"原名為"芝山公園", 後來因這裡蘊藏很多歷史遺跡, 因此才更名為"芝山史蹟公園"........     這裡主要涵蓋了三個時代的遺跡: 史
Thumbnail
之前在"台北畫刊"這本雜誌中看到有關"芝山史蹟公園"的介紹........     這一次, 決定在休假日抽空來到這裡了........    "芝山史蹟公園"原名為"芝山公園", 後來因這裡蘊藏很多歷史遺跡, 因此才更名為"芝山史蹟公園"........     這裡主要涵蓋了三個時代的遺跡: 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