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廟看歷史系列3:Wat Buddha Jayanti(西明寺), Kuala Lumpur,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時間很快來到馬來亞獨立前夕,二戰後一段時間關於西明寺建廟之文獻、報章等基本不可尋,推測是還未能實際落實計劃。每年常例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活動等,雪蘭莪佛教協會(SBA)仍與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WS),於十五碑佛寺共同協辦進行。

直至1956年12月24日,英報《新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一篇有關吉隆坡一吳女士的兩名公子,為母親和已故父親祈福而短期出家的新聞,受戒儀式即位於吉隆坡昔喬拉律(環路,Circular Road,今敦拉薩路(Jalan Tun Razak))的“Buddha Jayanti Temple”舉行,由時任檳城的高僧Phra Kru Mongkol-Bilas主持受戒禮。

緊接著的12月29日,該寺又邀請當時錫蘭佛學院(獨立後的英屬錫蘭,仍稱爲“錫蘭”(Ceylon)或“錫蘭自治領”(Dominion of Ceylon),直至1972年正式更名為“斯里蘭卡”)的Induruwe Pannatissa法師前來講演。


西明寺内供奉的主要佛像。-攝於2024年9月5日。

西明寺内供奉的主要佛像。-攝於2024年9月5日。

由此可知,西明寺已在此前可能已建成和舉辦活動等,但直到次年的7月下旬,才隆重舉行開幕典禮。究1957年5月正值佛陀誕生2500週年紀念,西明寺選擇於當年竣工和開幕,故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至於中文寺名何以定名為“西明寺”,則不甚清楚。

根據華報《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報導,西明寺的建築工程是由雪蘭莪州各佛教團體組織成立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雪蘭莪州分會(World Buddhist Fellowship(Selangor Centre))所斥資6萬元(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元,Malaya and British Borneo dollar),并以“弘揚佛法、指迷衆生”為目的而興建。該會也特此從緬甸仰光運來一座巨型的緬式大理石佛像,以求藉資供奉。

1957年7月20日下午4時半,西明寺特別邀請當時已85歲高齡的吉隆坡著名實業家、“慈善老人”張郁才局紳(Cheong Yoke Choy,1873-1958;曾任雪州中華大會堂首任總理,亦是雪州廣益銀行(Kwong Yik Bank,今馬來西亞興業銀行(RHB Bank)前身之一)創辦人)開幕剪綵,並發表開幕致詞。當日前來禮佛的善男信女,以及來自各地的高僧居士蒞臨觀禮,人數多達上千人,空前熱鬧。


張郁才局紳肖像。-雪隆廣肇會館官網“廣肇先賢”。

張郁才局紳肖像。-雪隆廣肇會館官網“廣肇先賢”。


先前,該寺已接到英國駐馬來亞聯合邦欽差大臣麥基佛爵士(Sir Donald MacGillivray,1906-1966),以及聯合邦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1903-1990;馬來亞獨立後出任第一位首相)的祝賀詞。

張郁才在致詞中,引漢傳《增壹阿含經》(對照南傳《增支部》)一段,認爲世人若能履行佛教大致輪廓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慈悲爲懷和奉行自律、相互諒解、相親相愛,自然不會有世界大戰,反之世界大同、人間净土圓成。觀當時原子彈和氫氣彈的發明,已為人類增加許多危機,若非以佛法化度衆生並除去人我異見,貪嗔癡等動亂,恐怕有日會造成大災難。

結尾部分,張氏冀望“貴會是世界性佛教機構,鄙人希望座上諸公,努力推進會務,一方面實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方面亦要顧及到自己的本命元辰落著,參究真理、明心見性,以免大限到來,淪落惡道。佛者覺也,衆生不迷,即便是佛,但能積功累德,則人人有分,個個圓成”。


"$50000 temple opening"-20th July 1957,The Straits Times,Pg.4.(注:報導中的5萬元有誤,實爲6萬元)

"$50000 temple opening"-20th July 1957,The Straits Times,Pg.4.(注:報導中的5萬元有誤,實爲6萬元)


次年5月26日,樂善好施的張老離世,享年積閏89歲(即86歲)。以其命名的張郁才巷(Lorong Cheong Yoke Choy),自早年的公務員宿舍被拆除並發展成商場(即MyTown)後,已不復存在。而該地段,正好就在西明寺附近。

西明寺自開幕後,前來該佛頂禮膜拜的善信有指絡繹不絕,以致一向冷落的昔喬拉律,頓時擠得車水馬龍、十分熱鬧,每晚燈光輝煌、青磬木魚響徹全寺。根據報導指出,西明寺為喚起善信的興趣,除了每晚將按時講經念佛,亦會放映電影助興。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分享和留言交流。此外,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和啓發,歡迎到#buymecoffee 平臺給予小額贊助,支持和鼓勵我能持續研究和撰寫更多好文:https://buymeacoffee.com/yoengj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境南國的沙龍
4會員
42內容數
無境南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馬來亞緊急狀態在1950和1951年間進入高潮階段,英國政府爲了能徹底將馬共叛亂根除,想有效地徵求訓練適合叢林生存條件、心理堅定和强壯的士兵。於是找來了綽號“瘋子麥克,在當地率先成立”馬來亞偵察兵“,並效仿二戰時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的組織方式,訓練一批在特定地理環境下,能執行特殊任務的作戰單位。
Thumbnail
2025/04/23
馬來亞緊急狀態在1950和1951年間進入高潮階段,英國政府爲了能徹底將馬共叛亂根除,想有效地徵求訓練適合叢林生存條件、心理堅定和强壯的士兵。於是找來了綽號“瘋子麥克,在當地率先成立”馬來亞偵察兵“,並效仿二戰時英國特種空勤團(SAS)的組織方式,訓練一批在特定地理環境下,能執行特殊任務的作戰單位。
Thumbnail
2025/04/22
蕉賴的共和聯邦戰爭公墓所安葬的烈士裏,在為數不少的廓爾喀兵墓群之中,其實也混雜著其他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於戰鬥或任務中捐殉的非洲籍英軍。只是所能觀察到的墓碑數,數量不甚多,大多是在馬來亞作戰時陣亡的非洲土著和白人將士。
Thumbnail
2025/04/22
蕉賴的共和聯邦戰爭公墓所安葬的烈士裏,在為數不少的廓爾喀兵墓群之中,其實也混雜著其他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於戰鬥或任務中捐殉的非洲籍英軍。只是所能觀察到的墓碑數,數量不甚多,大多是在馬來亞作戰時陣亡的非洲土著和白人將士。
Thumbnail
2025/04/09
從蕉賴戰爭公墓這些廓爾喀兵的墓碑上來看,都是年輕的士兵,小則不到20歲,最高也僅30歲,雖然是饒勇善戰的英軍傭兵團,卻將他們的生命,犧牲和奉獻給了這片新生的國家。
Thumbnail
2025/04/09
從蕉賴戰爭公墓這些廓爾喀兵的墓碑上來看,都是年輕的士兵,小則不到20歲,最高也僅30歲,雖然是饒勇善戰的英軍傭兵團,卻將他們的生命,犧牲和奉獻給了這片新生的國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時間很快來到馬來亞獨立前夕,二戰後一段時間關於西明寺建廟之文獻、報章等基本不可尋。每年常例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活動等,雪蘭莪佛教協會(SBA)仍與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WS),於十五碑佛寺共同協辦進行。
Thumbnail
時間很快來到馬來亞獨立前夕,二戰後一段時間關於西明寺建廟之文獻、報章等基本不可尋。每年常例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活動等,雪蘭莪佛教協會(SBA)仍與佛陀教義弘揚協會(SAWS),於十五碑佛寺共同協辦進行。
Thumbnail
喬治教堂的旁邊就是中華總商會的大樓,可以看到這個大樓有多高,也顯示華人在檳城的力量有多強大。樓下也在維修,蓋有段時間了。 檳城椰腳街觀音亭,又名廣福宮,是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椰角街的一座大乘佛教寺廟。該寺建於1728年,是檳城州最古老的佛寺。歷史檳城椰腳街觀音亭最初由福建移民於1728年建立,
Thumbnail
喬治教堂的旁邊就是中華總商會的大樓,可以看到這個大樓有多高,也顯示華人在檳城的力量有多強大。樓下也在維修,蓋有段時間了。 檳城椰腳街觀音亭,又名廣福宮,是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州喬治市椰角街的一座大乘佛教寺廟。該寺建於1728年,是檳城州最古老的佛寺。歷史檳城椰腳街觀音亭最初由福建移民於1728年建立,
Thumbnail
五月,預期清邁有高張的豔陽。仍決意一探傳說中的蘭納王朝古都。 清晨雨後,灰雲遮蔽暑熱,無夢寺以一襲素樸綠衣,輕盈聚攏雙眼。 悟孟寺 Wat UMong ,七百餘年的歷史,佛塔安穩指向天際,青苔兀自生長。 鳳凰花盛放,緬梔微笑揚起清芬。一切寧靜而悠緩。 走入冥想隧道,感受念起念散。 隧道幽深,佛龕
Thumbnail
五月,預期清邁有高張的豔陽。仍決意一探傳說中的蘭納王朝古都。 清晨雨後,灰雲遮蔽暑熱,無夢寺以一襲素樸綠衣,輕盈聚攏雙眼。 悟孟寺 Wat UMong ,七百餘年的歷史,佛塔安穩指向天際,青苔兀自生長。 鳳凰花盛放,緬梔微笑揚起清芬。一切寧靜而悠緩。 走入冥想隧道,感受念起念散。 隧道幽深,佛龕
Thumbnail
  沙鹿朝興宮例祭日為農曆3月23日。不過,1929年的那次聖母慶典比較特別,陸續發生一些不祥之事。  
Thumbnail
  沙鹿朝興宮例祭日為農曆3月23日。不過,1929年的那次聖母慶典比較特別,陸續發生一些不祥之事。  
Thumbnail
劍潭古寺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是一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佛寺,主祀觀世音菩薩。該寺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原址位於劍潭北岸,後於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遷建至現址。 沿鏡南路的捷運站北車出口的小巷就可以到達劍潭古寺,是座做非常漂亮的廟宇,我常常到這裡散步,今天特別從示範大樓前面繞過去,
Thumbnail
劍潭古寺位於台灣台北市中山區,是一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佛寺,主祀觀世音菩薩。該寺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原址位於劍潭北岸,後於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遷建至現址。 沿鏡南路的捷運站北車出口的小巷就可以到達劍潭古寺,是座做非常漂亮的廟宇,我常常到這裡散步,今天特別從示範大樓前面繞過去,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衛城推出新書《神明離去之後》和《戰爭中的美術》。前者以物品談藝術和歷史,從不同日本神社文物切入臺灣歷史觀察,有意思的觀察。後者介紹二戰時期的戰爭畫,分析藝術家的詮釋方向,以及促成這些畫作的因素。兩本書深入淺出地說明臺灣歷史,論述明確且嚴謹,非常值得一讀。
Thumbnail
來到佛國寺已經傍晚四點多 太陽快要下山了 趕著佛寺關門時間,只剩40分鐘 快步的進入寺廟內,沿途能感受到清淨安靜的佛教聖地氛圍 穿過小徑,沿途有幽靜小湖 還有快掉光的楓葉,另有一番意境 佛國寺是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建於新羅法興王15年,距今有超過一千四百年的歷史 主殿旁有兩座寶塔
Thumbnail
來到佛國寺已經傍晚四點多 太陽快要下山了 趕著佛寺關門時間,只剩40分鐘 快步的進入寺廟內,沿途能感受到清淨安靜的佛教聖地氛圍 穿過小徑,沿途有幽靜小湖 還有快掉光的楓葉,另有一番意境 佛國寺是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建於新羅法興王15年,距今有超過一千四百年的歷史 主殿旁有兩座寶塔
Thumbnail
2018年冬走在西門町的大廟古蹟,歷史牆有塊《和平》標記,曾經的奮鬥遺址...
Thumbnail
2018年冬走在西門町的大廟古蹟,歷史牆有塊《和平》標記,曾經的奮鬥遺址...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