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當代手工藝的人文薈萃:福建建盞、臺灣手搖杯與琉球玻璃器揭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福建建盞:黑瓷中的一只黑馬


在中國瓷器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福建建盞以其獨特的釉色與質感順理成章地成為宋代茶文化的重要象徵。這種黑瓷以福建建陽為核心產地,其精緻的造型與深邃的光澤,既是實用的茶器,更是美學與技藝的完美結合。


建盞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晚唐,興盛於兩宋。建盞是為適應宋代盛行的點茶法所應運而生,其黑釉的設計不僅能突顯茶湯的白沫,更與宋朝人追求簡約質樸的極簡美學思想不謀而合。宋代的文人雅士對建盞多半青睞有加,甚至將其視為鬥茶比賽的最佳首選。


建盞的工藝特色,是以鐵胎為基底,經高溫還原燒製,形成神秘而深邃的黑釉色澤。在燒製過程中,釉面會自然而然形成兔毫、油滴等紋理,充滿了自然韻律之美。此外,建盞的胎質厚重,手感溫潤,使其既實用又耐久。



建盞的文化價值


宋代茶文化的興起,讓建盞成為了茶席上的主角。根據《大觀茶論》記載,皇室與貴族偏愛以建盞點茶,甚至在宮廷茶宴中,建盞的品質與工藝被視為地位的象徵。其黑釉與茶湯的對比,共同營造出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在宋朝,鬥茶是一種風靡社會的文化活動,從皇室到民間,全民皆視這場茶餘飯後的娛樂活動為茶藝與品味的較量。而建盞作為鬥茶的首選茶器,自然成為這場文化盛宴的主角。鬥茶,即比拼茶湯的色澤、白沫的持久性與點茶技藝的高低,其核心在於製茶技術與審美的結合。



請觀者想像一下自己正坐在宋朝的茶席上,參加一場激烈的鬥茶比賽。你手捧著一只建盞,隨著茶杓的攪拌,白沫緩緩升起,細膩的泡沫如浪花般覆蓋著茶湯。當裁判將目光投向建盞的瞬間,那深邃的黑釉所襯托出的細膩白沫,彷彿構成了一幅巧奪天工的水墨畫作。眾人無不屏氣凝神地看著茶湯的澄濁、泡沫的數量與釉面的光澤,那畫面想必是相當生動有趣呢。



當代建盞迎來的茶藝復興時代


隨著茶文化在現代的復興,建盞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的結合,使建盞不僅僅是實用的茶器,更成為了收藏界的珍品。


建盞在當代的角色:

一、傳統工藝的延續與突破:現在閩台兩岸已經有許多陶藝家正致力於復刻宋朝的製盞工法,其中較著名的建盞陶藝家有福建人孫建興和臺灣人羅森豪等人,他們不僅致力於維持宋代建盞原有的紋理美學,甚至藉著當代的窯爐科技,燒出了古代所沒有的全新釉色!

二、現代審美觀念的融入:當代建盞還能夠融入更多創新的外型設計,使其既能滿足日常茶飲需求,又具備高度的實用價值。

三、國際舞臺的亮相:隨著茶文化的全球傳播,建盞也逐漸成為了外國茶藝愛好者眼中的一塊中國瑰寶。


結語


福建建盞,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不僅是茶文化的象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表現。在一盞茶、一抹釉色之間,我們得以觸摸歷史的溫度,感受古人對自然與藝術的無限熱愛。無論是在古代的茶席上,還是現代的茶館中,建盞始終以其低調而深邃的黝黑光澤,訴說著屬於它的永垂不朽傳奇。



二、臺灣手搖杯:當代茶文化的創新奇蹟


如果要選一個最能代表臺灣的文化符號,那手搖杯絕對名列前茅。從街角的飲料店到高檔的春水堂茶飲,這個小小的杯裡盛裝的可不只是飲品,更是滿滿的創新奇蹟。


想像一下,下次當你踏入春水堂,畷著一杯盛裝在唐代鎏金杯裡的珍珠奶茶時,那份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驚喜滋味,肯定會讓你一整天都幸福不已。


手搖杯的起源:自春水堂伊始


手搖杯的故事始於1980年代的台中春水堂,隨著第一杯珍珠奶茶的誕生,徹底翻開了茶飲的全新歷史篇章。簡單的紅茶加入奶香,再搭配Q彈的粉圓,一夕之間,這個靈感源自甜點的創新配方迅速在全島流行起來。爾後,手搖杯成了茶飲的代名詞,一晃眼走過四十年,依然以不斷推陳出新的姿態,引領潮流。


手搖杯的創意與魅力

一、無限可能的配方:從經典的奶茶到熱帶水果茶,每一口都是驚喜。

二、自定義的樂趣:甜度、冰塊量、配料,消費者成了自己的飲品設計師。

三、視覺享受:透明的杯身裡,色彩斑斕的飲品和漂浮的配料讓人垂涎三尺。



春水堂的手搖杯:古今交錯的品味


走進春水堂,彷彿踏入一個優雅的時光膠囊。午後的陽光透過雕花木窗灑在桌面上,想像一下你點了一杯經典的珍珠奶茶,而服務生端上的卻是一個精緻的復唐珍奶鎏金杯,你看到茶湯的琥珀色澤在光線照耀下熠熠生輝,珍珠宛如漆黑的寶石般,靜靜沉澱在杯底。


當你輕輕搖晃杯身,茶香與奶香交織,第一口便是驚艷:濃郁的茶湯滑入口中,隨之而來的是珍珠的彈牙口感;那一瞬間,你彷彿坐在唐代的茶席上,享受著一千年前茶文化的重新詮釋風味。


這不僅是一杯茶,更是一種生活品味。從杯具的設計到品茶的過程,珍視每一個細節才能展現出茶道精神。




手搖杯引領的對岸風潮


不只是臺灣,手搖杯早已風靡兩岸各地。無論是在上海的街頭,還是北京的胡同,你總能見到排隊買珍珠奶茶的人潮。這股來自海島的茶飲革命,將小島的手搖文化帶向了大陸的茶飲市場。


風靡世代的成功秘訣

一、在地化創新:手搖茶品牌融入當地特色,如雲南大理的普洱茶。

二、高端市場:透過各地方的高檔茶樓,將手搖杯從街頭飲品重新走回最初的源頭。

三、文化故事:每一杯手搖飲料都承載著濃濃的茶文化故事,讓愛茶人感受到濃厚的茶韻滋味。


結語


臺灣手搖杯不只是飲品,它是創新、文化與故事的結合。從春水堂到街坊巷弄間,人手一杯手搖飲,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場味蕾的饗宴,更是一趟新茶之旅。那杯裡的珍珠與茶香,共同串聯起古老的茶文化記憶與當代的創意與熱情,不論男女老少,何時何地都能讓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三、琉球玻璃器:海洋與藝術的水乳交融


琉球玻璃器,是琉球群島文化與自然風光的結晶,擁有絢麗的色彩、精湛的工藝以及環保的精神,成為手工藝術品的典範。雖然琉球玻璃器以其當代特色著稱,但它的發展也與中國的琉璃文化息息相關。


琉球玻璃的起源


琉球玻璃器的歷史始於20世紀中期,二戰後的物資短缺時期,當地工匠利用廢棄的可樂瓶和啤酒瓶作為原料,製作出色彩鮮豔的玻璃製品。這些作品雖然簡單,卻散發出粗獷的手工美感,逐漸成為琉球群島的重要文化標誌。



隨著技術的進步,琉球玻璃工匠開始融入更為多樣的色彩與技法,使其從早期的實用器皿轉變為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作品,並吸引了國際市場的關注。


特點:

一、色彩靈感:受海洋啟發,藍、綠、金等色彩層次分明,宛如海水的漸層。

二、手工溫度:每件玻璃器都由手工吹製而成,表面保留氣泡,展現獨一無二的質感。

三、環保精神:最初以回收玻璃製作,至今仍秉持環保理念。


琉球玻璃的製作過程


琉球玻璃的製作是一門結合技術與創意的藝術。工匠在攝氏1300度的高溫爐火旁,將熔化的玻璃以吹製、拉伸、雕刻等多種技法塑造成形。


製作步驟:

一、熔煉與調色:將舊玻璃清洗後熔化,添加礦物質進行染色。

二、吹製與塑形:使用吹管將玻璃液吹成初步形狀,並細緻修整。

三、冷卻與拋光:經過緩冷處理,最終拋光以增添光澤。


琉球玻璃與中國琉璃的異同點


雖然琉球玻璃與中國琉璃在技術與用途上存在差異,但兩者在文化意涵與視覺表現上有著一定的相似性。


琉璃的背景

琉璃是中國古代珍貴的人工合成材料,廣泛用於宗教藝術、建築裝飾以及寶石製品。琉璃以其鮮豔的色彩、不透明或半透明的質地,成為佛教七寶之一,象徵光明與智慧。作為古代工藝的典範,琉璃瓦常出現在皇宮和寺廟的建築中,彰顯權力與神聖。



玻璃與琉璃的相似之處

一、色彩與光影:琉球玻璃器的色彩靈感來自大海,與琉璃的絢麗色彩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文化傳承:琉球自古以來是東亞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琉璃工藝可能隨著中國的佛教與建築風格傳入琉球,對當地藝術產生潛在影響。

三、精神意涵:如同琉璃象徵光明與純淨,琉球玻璃也展現了大自然的純粹與當地工匠的創意精神。


玻璃與琉璃的差別

一、製作材料:中國琉璃使用鉛與石英砂,琉球玻璃主要以回收玻璃為基礎。

二、用途與定位:中國琉璃多用於宗教與建築裝飾,琉球玻璃則以日常器皿與藝術品為主。


琉球玻璃的文化內涵與現代應用


琉球玻璃器不僅展現當地工匠技藝,還反映了沖繩人民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其環保製作方式與獨特的美學風格使其成為當代藝術設計的絕佳靈感來源。


當代應用

一、藝術展覽:琉球玻璃器常在國際工藝展上亮相,展示其鮮明的文化特質。

二、家居裝飾:從燈飾到花器,琉球玻璃進一步融入當代生活之中。

三、文化輸出:作為旅遊紀念品,琉球玻璃將沖繩本地的工藝美學與職人精神傳遞至日本內地。


結語


想像一下,在一個寧靜的夏日午後,陽光灑進那霸的小店,透過琉球玻璃杯中泛著漸層藍綠色的飲料,你彷彿看見了沖繩的碧海晴空。杯中的氣泡如同大海的浪花,讓每一口飲品都帶著濃濃的地方情懷,讓你反覆品讀著珍貴的午後時光。


當你下次捧起一件沖繩的玻璃作品,相信你更能感受到那片海洋與文化重疊的溫度,同時沉醉在這場光與影的對話之中。


avatar-img
10會員
37內容數
《和漢三才図会》中記載了「帆立貝」這個名字的由來,傳說這種貝類會像船帆一樣順著海流前進。是故,上枚「帆立貝濤紋」正是帆立貝乘風破浪的形象寫照,用以作為琉球藩南明家的門中家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知名台劇茶金,2022年風靡了無數人,也刻劃了當時台茶輝煌時代!而現在呢? 根據農業部資料推算,台茶(台灣茶區所產製茶葉)產值近百億,萬家爭鳴,得比賽者得天下,確實名利雙收! 若再對比全球知名茶品牌2023年營業額: 全球營收No.1: Lipton立頓,年營業額約20億歐元,新台幣700億台
Thumbnail
台灣美食名滿世界,台灣啤酒更是台灣美食出名的一個項目之一。而台灣酒生產基地從日治時期就在台北啤酒工廠生產出來到全世界、台北啤酒工廠釀造啤酒的設備很壯觀,廠區很大。這裡是台灣唯二百年酒廠之一、也是龍頭指標酒廠。 建國啤酒廠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85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台灣是一個美食天堂,各式各樣的小吃、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但你知道台灣美食背後的故事和秘密嗎?今天我要跟你分享10個關於台灣美食的冷知識,讓你對台灣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 1.珍珠奶茶的發明 珍珠奶茶是源自台灣台灣的國際知名飲品,將粉圓加入奶茶中,成為一種有嚼勁的飲品。珍珠奶茶的發明有兩個版
Thumbnail
喝茶、飲茶、品茶,你是哪一種人?臺灣茶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朝與日據時期靠著茶金出口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茶葉產業對臺灣文化產生重要影響,透過移進茶苗,精進技術品種試驗,進而獎勵推廣種植,茶葉產業的重心從原本的南臺灣移轉到了臺灣北部,更促進了全臺經濟的繁榮發展。
Thumbnail
南投集集的老窯場「添興窯」的第四代,將家中的陶藝傳統轉化成生活民藝,創立品牌JAEE Ceramics 吉時雨,由手製的日常器物帶領當代人重新認識陶藝的實用之美。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知名台劇茶金,2022年風靡了無數人,也刻劃了當時台茶輝煌時代!而現在呢? 根據農業部資料推算,台茶(台灣茶區所產製茶葉)產值近百億,萬家爭鳴,得比賽者得天下,確實名利雙收! 若再對比全球知名茶品牌2023年營業額: 全球營收No.1: Lipton立頓,年營業額約20億歐元,新台幣700億台
Thumbnail
台灣美食名滿世界,台灣啤酒更是台灣美食出名的一個項目之一。而台灣酒生產基地從日治時期就在台北啤酒工廠生產出來到全世界、台北啤酒工廠釀造啤酒的設備很壯觀,廠區很大。這裡是台灣唯二百年酒廠之一、也是龍頭指標酒廠。 建國啤酒廠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85號 ​營業時間:
Thumbnail
台灣各地都有許多優質茶行,這些茶行默默經營把台灣的好茶銷到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新北市三峽區就有祥興茶行如此一間在地經營、超過六代百年時光,獲得眾多台灣與世界獎項肯定好茶行。 新北市三峽區祥興茶行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溪東路135號 ​營業時間: AM10:00-PM22:
Thumbnail
台灣花磚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卻面臨被拆除與全面消失的命運。這篇文章介紹了花磚的歷史、起源以及挽救花磚文化的努力。
Thumbnail
從佛陀世界下來,經過台3線新中豐公路,前面就是關西小鎮,「關西」舊稱「鹹菜甕」,因三面環山,鳳山溪由西側流出,地形上好像一個陶甕,且本地多屬客籍移民,擅長醃製鹹菜,故稱之,後轉音為「咸菜硼」或「啣彩鳳」等名;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由於「鹹菜」客語讀音與日語的「關西」相近,而改稱「關西」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台灣是一個美食天堂,各式各樣的小吃、美食讓人垂涎三尺。但你知道台灣美食背後的故事和秘密嗎?今天我要跟你分享10個關於台灣美食的冷知識,讓你對台灣美食有更深入的了解。 1.珍珠奶茶的發明 珍珠奶茶是源自台灣台灣的國際知名飲品,將粉圓加入奶茶中,成為一種有嚼勁的飲品。珍珠奶茶的發明有兩個版
Thumbnail
喝茶、飲茶、品茶,你是哪一種人?臺灣茶發展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清朝與日據時期靠著茶金出口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茶葉產業對臺灣文化產生重要影響,透過移進茶苗,精進技術品種試驗,進而獎勵推廣種植,茶葉產業的重心從原本的南臺灣移轉到了臺灣北部,更促進了全臺經濟的繁榮發展。
Thumbnail
南投集集的老窯場「添興窯」的第四代,將家中的陶藝傳統轉化成生活民藝,創立品牌JAEE Ceramics 吉時雨,由手製的日常器物帶領當代人重新認識陶藝的實用之美。
Thumbnail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