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與火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孩子走在冬天的路上,刺骨的寒風令他發抖,

走著走著,便見到了不停流淚的神明。

神明便將手中的火柴交給他,繼續流淚。

那孩子沒說什麼,默默的離開了,

結霜的葉片從樹上飄落下來,落在地上。

那孩子便點了一根火柴,

那火柴中浮現出了美好的景象,

但一根火柴實在不夠溫暖,

於是那孩子便決定沉睡於寒風之中,

因為既然已見過了美好,

這世上,他已經不再有任何留戀了。

訕笑的惡魔從地裡出來,到神明面前,

「你若不令他見到那景色,他可不會如此。」

神明沒有回應,只是繼續流淚,

「你也只能奪走生命呢。」

神明沒有回應,只是繼續流淚,

「你的愛永遠不會開花結果。」

神明沒有回應,只是繼續流淚,

「所以我才喜歡你啊⋯⋯」

惡魔冷冷的笑著,在這冷冷的冬天。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曾根薄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晉太元中,一日,陰雨綿綿,一小兒行於徑,見一鬼。 曰:「汝何必行於此,地府雖陰,猶是無雨,非耶?」 鬼曰:「何必至地府?世上炎炎,其不能勝;人心涼薄,亦不遜於之。」 曰:「繁花似錦終落土,殘英染塵無人問。」 曰:「嗚呼!吾已矣。」 鬼便去,小兒不言,後未復見之。
晉太元中,一日,陰雨綿綿,一小兒行於徑,見一鬼。 曰:「汝何必行於此,地府雖陰,猶是無雨,非耶?」 鬼曰:「何必至地府?世上炎炎,其不能勝;人心涼薄,亦不遜於之。」 曰:「繁花似錦終落土,殘英染塵無人問。」 曰:「嗚呼!吾已矣。」 鬼便去,小兒不言,後未復見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白色的雪花順著風的方向快速飄落,即使寒風拍打著幾乎無人的街道,看起來也絲毫不覺得寒冷,因為路上的大概每走三十步就會碰見一棵充滿金色燈飾,上頭還掛著閃亮星星的聖誕樹,街道兩側的路燈還以一條條彎曲如虹彩般的發亮燈飾相互連接,走在底下的感覺也許會讓人從頭到腳都在發亮。 街上出現一個小男孩,他的左右手分別
單篇-2021 聖誕節就該是紅色的,對嗎。   綠色的冷杉被砍倒,稍加修剪過後,搬進了被火爐溫暖成紅色的屋裡。   整齊的冷杉乖乖地站在屋中一隅,安靜與吵鬧,龐大與嬌小,冷杉與男孩呈現極大的反差。   男孩還不及冷杉的一半高。   在孩子與父母的歡笑聲中,壁爐火焰的啪答聲都顯得虛弱。
Thumbnail
「你看他,又在那邊不知道跟誰說話,我們去鬧他。」一名小孩童看著年月天說著。 有位男孩拿起了小石頭就丟過去,也有男孩用小橡皮筋射他,或者藏他的橡皮擦,三位男童因捉弄著年月天,而感到沾沾自喜,在旁跳躍著說著。 「來打我們呀!」、「來打我呀!」、「哈哈哈哈。」等等挑釁的話語。 年月天沒有任何表情,默默
生活實驗 七三三       我的陰天是他的下雪天, 我的雨天也超不過清明節, 樹在哪裡沒有陽光都很抑鬱, 我吃飽了就沒有求生的意志, 書裡寫的就是誰、誰喜歡的金和火, 還有誰、誰怎麼看也看不慣的水與土。 都熟悉透了就再也嫌不了了, 再嫌下去,要怎麼人模人樣, 至少我有一副
Thumbnail
在彷徨漫漫長夜裡 我踽踽獨行在冷冽街道 縈繞身邊的是凜冽狂風 撕扯著我單薄的衣裘 夜沉沉地壓城 寒冷彷彿永無止境 我瑟瑟發抖 無處遮身 是什麼在遙遠燃起了一絲溫暖? 那絲暖意匆匆劃過街角 我追隨著暖意而去 來到了一間昏黃的小店 店中老翁手執鐵壺 細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一早天才濛濛微亮,雪就斜飛滿窗。 窗前一株綠樹被白雪綴滿,像十二月的聖誕。 更遠一點的京都塔隱沒雪色之外。 因雪延遲的列車,留下鐵軌讓冰冷不斷軋過。 晴光一現,紛飛盛放的白就融為透明的水跡,讓人無從追索記憶裡的童話與幸福的來處。
Thumbnail
排走 一團煙 東風吹落 枝梢 成了蟹爪 點著 是誰家點的燈 木柵傾斜 都日久待修 煮片雲 味道都可以 辛口香 撐著煲蓋 痛快下場雨 無雲 一眼望穿 樹的脈落 (而脈絡都是上下貫通) 索性打開報紙 艾字型坐 剛好緊接每個點 (而結局是不一樣)
歲暮冬寒,一片雪白在月色下呈現森森的藍色調。本是得以在炕上待久一些的時分,兩個裹著棉襖的小孩已然蹦跳來到屋外,開始清理庭院的舖石子地。   「快點,快點,你也要拿雪鏟,用腳踢不乾淨,等等要摔跤的。」濃眉大眼、皮膚略顯黝黑的孩子對另一個孩子嚷道。 「笨蛋,你好吵,吵醒我阿娘怎麼辦。」五官更顯秀氣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白色的雪花順著風的方向快速飄落,即使寒風拍打著幾乎無人的街道,看起來也絲毫不覺得寒冷,因為路上的大概每走三十步就會碰見一棵充滿金色燈飾,上頭還掛著閃亮星星的聖誕樹,街道兩側的路燈還以一條條彎曲如虹彩般的發亮燈飾相互連接,走在底下的感覺也許會讓人從頭到腳都在發亮。 街上出現一個小男孩,他的左右手分別
單篇-2021 聖誕節就該是紅色的,對嗎。   綠色的冷杉被砍倒,稍加修剪過後,搬進了被火爐溫暖成紅色的屋裡。   整齊的冷杉乖乖地站在屋中一隅,安靜與吵鬧,龐大與嬌小,冷杉與男孩呈現極大的反差。   男孩還不及冷杉的一半高。   在孩子與父母的歡笑聲中,壁爐火焰的啪答聲都顯得虛弱。
Thumbnail
「你看他,又在那邊不知道跟誰說話,我們去鬧他。」一名小孩童看著年月天說著。 有位男孩拿起了小石頭就丟過去,也有男孩用小橡皮筋射他,或者藏他的橡皮擦,三位男童因捉弄著年月天,而感到沾沾自喜,在旁跳躍著說著。 「來打我們呀!」、「來打我呀!」、「哈哈哈哈。」等等挑釁的話語。 年月天沒有任何表情,默默
生活實驗 七三三       我的陰天是他的下雪天, 我的雨天也超不過清明節, 樹在哪裡沒有陽光都很抑鬱, 我吃飽了就沒有求生的意志, 書裡寫的就是誰、誰喜歡的金和火, 還有誰、誰怎麼看也看不慣的水與土。 都熟悉透了就再也嫌不了了, 再嫌下去,要怎麼人模人樣, 至少我有一副
Thumbnail
在彷徨漫漫長夜裡 我踽踽獨行在冷冽街道 縈繞身邊的是凜冽狂風 撕扯著我單薄的衣裘 夜沉沉地壓城 寒冷彷彿永無止境 我瑟瑟發抖 無處遮身 是什麼在遙遠燃起了一絲溫暖? 那絲暖意匆匆劃過街角 我追隨著暖意而去 來到了一間昏黃的小店 店中老翁手執鐵壺 細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一早天才濛濛微亮,雪就斜飛滿窗。 窗前一株綠樹被白雪綴滿,像十二月的聖誕。 更遠一點的京都塔隱沒雪色之外。 因雪延遲的列車,留下鐵軌讓冰冷不斷軋過。 晴光一現,紛飛盛放的白就融為透明的水跡,讓人無從追索記憶裡的童話與幸福的來處。
Thumbnail
排走 一團煙 東風吹落 枝梢 成了蟹爪 點著 是誰家點的燈 木柵傾斜 都日久待修 煮片雲 味道都可以 辛口香 撐著煲蓋 痛快下場雨 無雲 一眼望穿 樹的脈落 (而脈絡都是上下貫通) 索性打開報紙 艾字型坐 剛好緊接每個點 (而結局是不一樣)
歲暮冬寒,一片雪白在月色下呈現森森的藍色調。本是得以在炕上待久一些的時分,兩個裹著棉襖的小孩已然蹦跳來到屋外,開始清理庭院的舖石子地。   「快點,快點,你也要拿雪鏟,用腳踢不乾淨,等等要摔跤的。」濃眉大眼、皮膚略顯黝黑的孩子對另一個孩子嚷道。 「笨蛋,你好吵,吵醒我阿娘怎麼辦。」五官更顯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