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邏輯是一組看不見的順序,而不是填充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思維邏輯是一組看不見的順序,而不是填充題!

現在的人,思維邏輯老是主次顛倒!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現在是會疲勞的事就交給機器人;有苦勞的事就給AI去跑生成。

功勞是來自於你還有什麼不可以替代的稀缺性價值?

圖:鄒靜修

圖:鄒靜修


抱怨是欣賞風景的時候最沒有價值的事。

不管古代或者現代名人在歷史學家筆下可能只有三頁紙,而名不經傳的人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沒有!

所以想想,師長都告訴我們: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是嗎?

很多人不是都只有上班的一條路嗎?

這就告訴我們,人生活的終點其實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沿途的風景跟曾經陪你一起看過風景的那些人。

達觀的說:人生就是過程和體驗,只要少了抱怨人和事,風景是都美麗的。

心中有愛、心之所向!

抱怨是欣賞風景的時候最沒有價值的事。

圖:鄒靜修

圖:鄒靜修


人生也有商業模式

能力X效率X槓桿
圖:鄒靜修

圖:鄒靜修


什麼樣的能力呢?

  • 獲得能力的能力(用1個月的時間,獲得別人1年的能力) 。

是勤奮嗎?不是。是高效能的勤奮。標的明確、選擇性的刻意練習。

什麼樣的效率呢?

  • 用1小時達成3小時的效果。
效率不好的原因?目標不明確,方法有問題,工具不夠好。
  • 怎麼做呢?
好的思維邏輯與選擇,

不是用17分鐘省17秒,而是用17分鐘省17小時。

  1. 思考那些是必須要做的?
  2. 有好多必須要做的,幫助不大的是什麼?
  3. 有困難也要完成的是什麼?
  4. 優先順序是什麼?

什麼樣的槓桿呢?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24小時上限,這個邊界誰也無法突破。

  • 怎麼辦呢?
  1. 團隊槓桿:就是團隊合作。
  2. 產品槓桿:用人工智能取代只有24小時的勞力。
  3. 影響力槓桿:影響力勝於管理與領導,可以調整組織氣候並且創造價值。

小結

您看這個茶字像什麼呢?

茶來自木,金木水火土成茶。

人居中,和諧相處而為人。

20/8/18,悟透你會發。

圖:鄒靜修

圖:鄒靜修


avatar-img
175會員
492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發薪水很簡單嗎?其實不容易啊! 勞基法第23條 工資之給付,除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按月預付者外,每月至少定期發給二次,並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按件計酬者亦同。 雇主應置備勞工工資清冊,將發放工資、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工資總額等事項記入。工資清冊應保存五年。 解釋 本項有除外條款”
勞工通勤職業傷害自行就診  醫院可以請勞工要求事業單位直接開職業傷病門診單嗎? 答案:不可以的。 理由如下: 災保法第 41 條 投保單位填具醫療書單,不符合保險給付規定、虛偽不實或交非被保險人使用者,其全部醫療費用除依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令屬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負擔者外,應由投保單位負責償付。
答案:不會喔。 先說明一次請領老年給付的請領資格 被保險人於98年1月1日勞工保險條例施行前有保險年資者,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時, 得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1年,年滿60歲或女性被保險人年滿55歲退職者。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15年,年滿55歲退職者。 在同一投保單位
潛規則不知不覺的規範許多事情,雖然沒有白紙黑字的挑明應注意事項,但影響力往往比正式規章還嚴重。 顯規則告訴我們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 潛規則卻說不能苛求所有的事都要一碗水端平, 啊!這是價值分裂嗎? 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未必是事實,事實也不一定就是問題喔。 所以不是價值分裂也不是三
不少男女交往,都會想替對方省錢,為了將來做打算。 一名女網友抱怨,替男友省錢,委屈自己,沒想到男友居然劈腿,還一次劈2個。 因為男友收入只有3萬5的關係,所以都會替對方省錢,像是吃大餐、送名牌飾品等,昇自己都會說不用,「雖然我很喜歡,但是太貴了,他感覺有點不開心,自尊心問題?」 「他竟然
春節期間不要用發紅包替代加班費,發紅包是民間習俗,給加班費是勞基法規定,一碼歸一碼。 114年國定假日是農曆除夕、春節(大年初一至初三)4天 (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及1月31日)。 依勞基法第37條規定,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勞基法第39條)。 春節期間國定假日勞工可
發薪水很簡單嗎?其實不容易啊! 勞基法第23條 工資之給付,除當事人有特別約定或按月預付者外,每月至少定期發給二次,並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按件計酬者亦同。 雇主應置備勞工工資清冊,將發放工資、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工資總額等事項記入。工資清冊應保存五年。 解釋 本項有除外條款”
勞工通勤職業傷害自行就診  醫院可以請勞工要求事業單位直接開職業傷病門診單嗎? 答案:不可以的。 理由如下: 災保法第 41 條 投保單位填具醫療書單,不符合保險給付規定、虛偽不實或交非被保險人使用者,其全部醫療費用除依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令屬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負擔者外,應由投保單位負責償付。
答案:不會喔。 先說明一次請領老年給付的請領資格 被保險人於98年1月1日勞工保險條例施行前有保險年資者,於符合下列規定之一時, 得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1年,年滿60歲或女性被保險人年滿55歲退職者。 參加保險之年資合計滿15年,年滿55歲退職者。 在同一投保單位
潛規則不知不覺的規範許多事情,雖然沒有白紙黑字的挑明應注意事項,但影響力往往比正式規章還嚴重。 顯規則告訴我們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做事, 潛規則卻說不能苛求所有的事都要一碗水端平, 啊!這是價值分裂嗎? 有時候,你所知道的表象,未必是事實,事實也不一定就是問題喔。 所以不是價值分裂也不是三
不少男女交往,都會想替對方省錢,為了將來做打算。 一名女網友抱怨,替男友省錢,委屈自己,沒想到男友居然劈腿,還一次劈2個。 因為男友收入只有3萬5的關係,所以都會替對方省錢,像是吃大餐、送名牌飾品等,昇自己都會說不用,「雖然我很喜歡,但是太貴了,他感覺有點不開心,自尊心問題?」 「他竟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那些為了安撫、慰勞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簡單的」、「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那些話語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
縱使天生就有邏輯的人,也沒有任何說服力,若只能透過高敏感來讓邏輯展現,並將事情說出來時,看起來就像是預言,而失去邏輯由此開始。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有時候不需要等到有觀點、概念、理論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互相衝突的個體
Thumbnail
邏輯不是真理,但是邏輯可以從語句提煉出真理。自古以來,人們就在尋找一套工具,用來審視事物、分析經驗、組織思想、裁決爭議,也就是能判斷真假對錯的邏輯。
那些為了安撫、慰勞人所說的「一切都是簡單的」、「不要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那些話語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
縱使天生就有邏輯的人,也沒有任何說服力,若只能透過高敏感來讓邏輯展現,並將事情說出來時,看起來就像是預言,而失去邏輯由此開始。
Thumbnail
這是個感性與理性的抗衡 表面看似牴觸其實是相輔相成 時間 角度 重要性都有密切關係 人生課題金錢 情感 健康 人際 無一不牽扯心靈與邏輯 通常人都會以自己人生經歷來斷定哪個重要 當以哪個解決自己的疑難來判斷 如果疑難能先預防是否更為重要呢! 完全的邏輯思考- 認為所有事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