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工作就是腦袋偷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在已經是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工作已經被自動化機器取代,例如高速公路收費、銀行存取款及轉帳作業。不能再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現在已經是「只有功勞,沒有苦勞」的時代。

傳統社會靠拼命、努力工作能獲得功勞,但是現在這個社會,注重思考、設計、知識、創新,如果不動腦思考,只靠勤勞工作,不僅無法為公司賺錢,公司還必須多付一份薪水,養一個無法創造利潤的員工。

在知識經濟時代,勤勞的附加價值低、利潤低、但營運成本卻很高,還會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勤勞工作就是腦袋偷懶,不動腦思考,會越來越難在職場生存,更難以出人頭地。

現代人對於稀奇古怪的事物有興趣,發覺這些新事物,找到新點子或商機,才是這個時代所需的人才。職場需要的不是勤勞工作的人,而是會用腦袋為公司賺錢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平凡不凡的嵐貓的沙龍
29會員
222內容數
來到這裡,希望能減少你在職場煩心的事
2025/04/26
      你和公司的同事關係好嗎?你會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祕密嗎?但是你知道嗎,即使關係在親近的同事,也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對方,畢竟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無法保證對方不將你的祕密告訴別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和公司的同事關係好嗎?你會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祕密嗎?但是你知道嗎,即使關係在親近的同事,也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秘密告訴對方,畢竟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你無法保證對方不將你的祕密告訴別人。
Thumbnail
2025/03/22
     說到你的「上司」,你第一個印象是甚麼?是有距離感,還是覺得有親和力?然而,如果身為主管太過有親和力,那麼可能未必是件好事。因為上司跟下屬之間是有著權力上面的距離,所以保持上司的權威有助於保持地位、鞏固權威,也方便管理下屬。
Thumbnail
2025/03/22
     說到你的「上司」,你第一個印象是甚麼?是有距離感,還是覺得有親和力?然而,如果身為主管太過有親和力,那麼可能未必是件好事。因為上司跟下屬之間是有著權力上面的距離,所以保持上司的權威有助於保持地位、鞏固權威,也方便管理下屬。
Thumbnail
2025/03/15
      你認為在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甚麼?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是學習新知的能力?都不是,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是能與同事、主管、客戶協調的「溝通能力」。
Thumbnail
2025/03/15
      你認為在職場最重要的能力是甚麼?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是學習新知的能力?都不是,近年來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的是能與同事、主管、客戶協調的「溝通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而且越容易被機器取代,尤其今年是AI革命元年,其表現基本上還很不成熟,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會經歷更大一波淘汰,產生「無用階級」。無用階級比無產階級還要更絕望,無產階級還可以當被壓榨的勞工,無用階級則是動腦的工作輸別人、動勞力的工作也輸機器。 機器才是那個完全遵照sop而且一絲不苟然後工作二十四小時不吃
Thumbnail
而且越容易被機器取代,尤其今年是AI革命元年,其表現基本上還很不成熟,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會經歷更大一波淘汰,產生「無用階級」。無用階級比無產階級還要更絕望,無產階級還可以當被壓榨的勞工,無用階級則是動腦的工作輸別人、動勞力的工作也輸機器。 機器才是那個完全遵照sop而且一絲不苟然後工作二十四小時不吃
Thumbnail
現在已經是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工作已經被自動化機器取代,例如高速公路收費、銀行存取款及轉帳作業。不能再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現在已經是「只有功勞,沒有苦勞」的時代。
Thumbnail
現在已經是知識經濟時代,許多工作已經被自動化機器取代,例如高速公路收費、銀行存取款及轉帳作業。不能再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現在已經是「只有功勞,沒有苦勞」的時代。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Thumbnail
人類最大的本能即「學會使用工具,且會不斷的優化工具」工具性理性是一把雙面刃,且是很有效率的,可以很有效率的做好事、也可以很有效率的做壞事,雖然人工智能帶給現代社會全面性的勝利,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巨大危機,因為工具越來越進步,戰爭卻從不消停。
Thumbnail
人類最大的本能即「學會使用工具,且會不斷的優化工具」工具性理性是一把雙面刃,且是很有效率的,可以很有效率的做好事、也可以很有效率的做壞事,雖然人工智能帶給現代社會全面性的勝利,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巨大危機,因為工具越來越進步,戰爭卻從不消停。
Thumbnail
先說一個觀點:未來某一天,我們可能不用上班,也可以賺到錢,相反,因為不上班,一個人收入可能會比上班時候更多。 你沒有聽錯,是不上班,且不上班收入會增加。 但是不要想錯,不上班並不代表不工作。 只是人與社會之間生產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可能要接受
Thumbnail
先說一個觀點:未來某一天,我們可能不用上班,也可以賺到錢,相反,因為不上班,一個人收入可能會比上班時候更多。 你沒有聽錯,是不上班,且不上班收入會增加。 但是不要想錯,不上班並不代表不工作。 只是人與社會之間生產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可能要接受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Thumbnail
《經濟,不是市場說了算》從工作、商業、市場、財產、經融等五大面向,在每一章的開頭,討論了關於經濟中不同的主流想法,教導讀者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但透過不同的「倫理行動」去執行,緊扣「重構(reframing)」的概念,亦即重新建構對熟悉事物的理解,最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共創一個更永續的社會。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追求專心,甚至放空的狀態,反而是我們更需要的 你工作的時候習慣多工嗎?休閒的時候盯著好幾個螢幕嗎?有沒有想過,其實人類的大腦構造不適合做這些事情? 電腦可以輕鬆地多工,精確地說,是在不同工作中快速切換,而人類除了訓練過類似機械性的反射之外,需要認真思考的工作則完全不行。
Thumbnail
追求專心,甚至放空的狀態,反而是我們更需要的 你工作的時候習慣多工嗎?休閒的時候盯著好幾個螢幕嗎?有沒有想過,其實人類的大腦構造不適合做這些事情? 電腦可以輕鬆地多工,精確地說,是在不同工作中快速切換,而人類除了訓練過類似機械性的反射之外,需要認真思考的工作則完全不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