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終南山隱士

尋找終南山隱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終南山,是秦嶺山脈中段,從武功縣到藍田縣的部分。現在終南山有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從西安市,駕車到終南山,全程約59.9公里,約1小時48分可以到達。


比爾·波特(Bill Porter),是位美國漢學家,1989年,他去拜訪終南山隱士。後來,他將拜訪紀錄,寫了本英文書《空谷幽蘭》,1993年出版。既然這本書是訪問紀錄,顯然並不是很嚴謹的學術論著。


這本書由明潔翻譯,簡體字翻譯版書名:《空谷幽蘭—尋訪現代中國隱士》,200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繁體字翻譯版書名:《空谷幽蘭》,由董曉鸝翻譯,2007年10月,台灣法鼓文化出版。


唐代時,有位進士盧藏用,故意隱居在終南山,成為假隱士,希望能被重用,後來果然被召任官。隱居終南山,是做官捷徑,成語“終南捷徑”,就是這樣來的。


中國古代對隱士特別崇拜、尊重,總認為隱士不慕名利,品德清高,很有學問。也因而形成獨特的隱士文化,各朝代都有著名的隱士。


隱士是由隱+士組成的,隱士除了隱居山林外,他還有“士”的身分。並不是住在山裡砍柴的、打漁的、種田的,都是隱士。有些修行人,也隱居在山裡面,卻不能稱之為隱士。


隱士有嚴格的標準。有學問品德、也有能力,可以獲得榮華富貴,卻視富貴如敝屣,遠離紅塵,退居山林,這才是真正的隱士吧?


《史記》七十列傳的第一個列傳,是〈伯夷列傳〉。伯夷、叔齊這對兄弟,互相讓國,在首陽山採薇而食,是真隱士。陶淵明辭官歸去,退隱田園,也是隱士。這是最為人熟知的隱士。


中國古代有不少隱士,而為世人熟知的隱士,並不多。至於,今天的隱士,應該更為稀少。在終南山上,可能有些佛寺道觀,住著和尚道士,至於這些人是否是隱士呢?那就見仁見智,要自己判斷了。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0會員
389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家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某日下午4點多,和女兒出門。我想找個地方坐坐,整理手機裡的資料。 附近很多地方都已經去坐過,不想重複去。想一想,想到離家約10多分鐘,有家路易莎咖啡店。這家路易莎咖啡店只有一樓,不必爬上二樓,可以輕鬆一點。 到了這家店門口,大約4點20分。一看門口告示,竟然5點關門。
說到抓米卦,我經驗豐富。 我沒宗教信仰,是無神論者,當然不會去抓米卦,也不會去廟裡拜拜。 可是老婆從小在南投中寮山裡長大,鄉下地方總是信鬼神,要拜拜,要算命的。 結婚後,老婆要去做這個、做那個,我只好陪著去。所以,我也抓了不少次米卦,聽師姐算了不少次命,也進了不少廟,拜了不少神。
某個星期六下午,在家無聊。 女兒和同學去台北,參加炎亞綸的一日店長活動。她從小就是炎亞綸粉絲。 兒子從成功嶺放假回家,重感冒,在家休息。 老婆前幾天腳扭傷,不能出門。 我只好自己騎機車去屯區藝文中心。 我去屯區藝文中心,通常是到二樓,看雜誌、看書。
最近,看了2部視頻。一是YouTuber、網紅慕芝到東海大學玩;一是外籍華人夫妻到東海大學玩。 他們當然去看了路思義教堂。這教堂是東海大學特色之一,是學校象徵。由台灣建築師陳其寬(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系主任)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合作設計,1962年11月1日開始興建,1963年11月2日落成。
本文探討耳鳴的成因、治療方式與現況,說明目前醫學技術無法治癒耳鳴,只能與之和平共處,並期盼未來仿生科技的發展能帶來新的治療方法。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強調坊間許多治療耳鳴的廣告皆不可信。
我年輕時,身體健康,很少看醫生,很少吃藥。 中年時,有了退化性關節炎、痛風 ,開始看醫生、吃藥。50歲後,陸續左耳耳鳴、椎間盤突出、糖尿病。60多歲,白內障開刀後,眼睛有了飛蚊症(原來就有乾眼症)。 為了治這些病,我看了不少西醫、中醫,也吃了些西藥、中藥。
某日下午4點多,和女兒出門。我想找個地方坐坐,整理手機裡的資料。 附近很多地方都已經去坐過,不想重複去。想一想,想到離家約10多分鐘,有家路易莎咖啡店。這家路易莎咖啡店只有一樓,不必爬上二樓,可以輕鬆一點。 到了這家店門口,大約4點20分。一看門口告示,竟然5點關門。
說到抓米卦,我經驗豐富。 我沒宗教信仰,是無神論者,當然不會去抓米卦,也不會去廟裡拜拜。 可是老婆從小在南投中寮山裡長大,鄉下地方總是信鬼神,要拜拜,要算命的。 結婚後,老婆要去做這個、做那個,我只好陪著去。所以,我也抓了不少次米卦,聽師姐算了不少次命,也進了不少廟,拜了不少神。
某個星期六下午,在家無聊。 女兒和同學去台北,參加炎亞綸的一日店長活動。她從小就是炎亞綸粉絲。 兒子從成功嶺放假回家,重感冒,在家休息。 老婆前幾天腳扭傷,不能出門。 我只好自己騎機車去屯區藝文中心。 我去屯區藝文中心,通常是到二樓,看雜誌、看書。
最近,看了2部視頻。一是YouTuber、網紅慕芝到東海大學玩;一是外籍華人夫妻到東海大學玩。 他們當然去看了路思義教堂。這教堂是東海大學特色之一,是學校象徵。由台灣建築師陳其寬(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系主任)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合作設計,1962年11月1日開始興建,1963年11月2日落成。
本文探討耳鳴的成因、治療方式與現況,說明目前醫學技術無法治癒耳鳴,只能與之和平共處,並期盼未來仿生科技的發展能帶來新的治療方法。文章以自身經驗出發,強調坊間許多治療耳鳴的廣告皆不可信。
我年輕時,身體健康,很少看醫生,很少吃藥。 中年時,有了退化性關節炎、痛風 ,開始看醫生、吃藥。50歲後,陸續左耳耳鳴、椎間盤突出、糖尿病。60多歲,白內障開刀後,眼睛有了飛蚊症(原來就有乾眼症)。 為了治這些病,我看了不少西醫、中醫,也吃了些西藥、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