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的起源與發展(2)—釋迦牟尼本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下篇文章:佛學的起源與發展(3)—佛陀的傳法


前一篇文章提到,佛陀這個稱號及它背後的意義(佛學的起源與發展(1)—佛陀本人)。佛陀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Śākyamuni)的意思是「釋迦族的聖者」,這是因為佛陀出生自釋迦族–一個大約在現今的尼泊爾境內,但已不復存在的民族。因此「釋迦牟尼」並不是佛陀的名字,它只是一個尊稱他為「釋迦族聖者」的稱號。就像本文作者有一個稱號叫「銘傳金城武」,這並不是他的名字,只是表示他在銘傳大學工作而且長得像金城武而已(誤)。

佛陀的真正名字是喬達摩·悉達多(Gautama Siddhārtha)。喬達摩(गौतम)是他的族姓,是當時的一個貴族分支。而悉達多(सिद्धार्थ)的意思則是,「能成就一切願望的人」。如果以台灣名字來說,應該就是類似「順成」這樣的名字。所以佛陀可以說是喬達摩·順成。(註1)

一般人取名字可能是討個吉祥,但是佛陀的俗名悉達多:「能成就一切願望的人」,卻不只是討個吉祥;他是一出生就自帶「能成就一切願望」的能力,因為他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的王室,而且是理論上將來可以繼承王位的太子。

佛陀貴為太子,而後卻走上求道之路,這件事相當特別。相對於耶穌出生於木匠之家、穆罕默德是孤兒,這兩位宗教創始人都是在貧困中長大;佛陀從小就過著不知人間疾苦、極其優渥的生活,這樣的人最後放棄了萬乘之尊,走向刻苦的求道之路,的確是相當令人意外。(註2)

一般來說,宗教創始人的出生、成長,都有許多傳說,佛陀也不例外。關於佛陀為何放棄王位轉而求道,這是佛教中有名的「四門遊觀」故事。大意是說悉達多王子有次出遊,分別在四個城門看見了:老人、病人、死人(老、病、死),以及最後看到了一個修行者。這使他感受到人間的苦、生命的無常,促使他想去找到解脫之道。

但是關於類似上述的傳說,本文作者認為都帶有後人杜㯢,想要神化宗教領袖的目的;畢竟小時候也讀過蔣中正看著魚逆著水往上游的故事,知道這類故事不一定是真的。要放棄王位、去過著甚至比一般百姓更為刻苦的生活,這麼重大的決定恐怕不是逛四個城門就能決定的。想必在成長過程中,佛陀基於某些因素對生命有很多困惑。(註3)

總之,最後佛陀放棄了太子的身份,走上了求道之路。

基於某些社會文化因素,當時在印度追求修行解脫這件事非常盛行,因此關於如何才能解脫有很多宗派。從佛教的角度來看,當時有所謂「六師外道」。我們現在會說邪魔「外道」,「外道」這個詞似乎帶有貶意,但是這是從佛教徒的觀點來看。事實上更正確的來說,「六師外道」比較像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它們不是什麼邪魔外道,只是對於解脫修行各自有自己的哲學思想和實踐方式。

當時佛陀才開始邁向修行之路,他就像初出江湖的郭靖,曾經跟江南七怪學一些入門功夫,也跟丐幫幫主洪七公學過降龍十八掌,又從周伯通那邊學了九陰真經。總之,他曾拜在一些人的門下去學習修行。但是佛陀終究覺得那些教法並非究極的真理。據傳後來佛陀在極端苦行中,差點死去;是牧羊女蘇耶塔(Sujātā)以乳糜加以餵食,他才死裡逃生;這讓我不禁好奇,如果佛陀當時真的沒活過來,閻王敢收嗎?

最後,據傳佛陀在菩提樹下禪坐,發願「若不成正覺,終不起此座。」禪坐時又歷經了許多試煉(如魔王波旬以美色誘之、以風雷威嚇之等等)。而佛陀通過試煉,最終悟出了關於解脫的究竟真理,一個影響深遠的宗教就此誕生。

上面我用了好幾個「據傳」。如同之前講的,我個人認為佛陀求道、悟道的過程應該有很多後人為了神化宗教創始者而添加的故事,所以不必過度採信宣揚。無論有沒有上述這些神奇的故事,其實都無損於這位宗師的不凡。佛陀的悟道過程大致可以理解為:(1)佛陀因為某些緣故而放棄榮華富貴(而且不是一般的榮華富貴,是王位),這的確是常人所不能的超凡之舉。(2)他生在解脫風氣盛行、修行宗派林立的古印度;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他藉著遊歷多派的學習,綜整出了他自己獨特的觀點。(3)從萬人之上、養尊處優走向刻苦修行的過程中,想必有許多試煉。而他超凡的意志力使他通過了這些試煉。最終成為影響深遠的宗教創始人。這是佛學的起點。

(待續)


註1:佛陀的族姓「喬達摩」,有時在佛經中被譯作「瞿 ( ㄑㄩˊ ) 曇 ( ㄊㄢˊ )」,所以如果你在佛經看到「沙門瞿曇」時,千萬不要以為他是哪裡來的和尚;那個就是佛陀。

註2:耶穌、穆罕默德出身貧困,佛陀則是出生極其富貴,這種背景的差異或許也使得他們所創立的宗教在某些特性上有所不同。基督教和回教相對上更「外求」(信神),而佛教更強調「內修」;基督教和回教更走「信」的路線,而原始佛教更走「思」的路線。

註3:佛陀貴為王子,卻走向求道,這和西方哲學根源於希臘雅典有些類似。由於古雅典人太會打仗,隨著戰勝而有了一堆奴隸,這些奴隸負責了雅典城的多數勞作,因此雅典人衣食無虞,不需為生活煩惱;在不需要工作的日子裡,雅典人空下了許多時間,讓他們更容易去東想西想,於是人們開始思考宇宙和人生的問題。佛陀可能也是如此。當貴為王子,人生所有的欲望都能輕易滿足時,可能反而帶來一種無意義感,於是轉而開始尋找生命意義的終極答案。不過話雖如此,佛陀放棄王位走上求道之路畢竟是非常超越常人的不凡之舉。雖然迦毗羅衛國只是一個小國,但是王位就是王位,常人不太可能捨棄。以本文作者來說,別說是當國王,如果有機會當台北市長,藉由世俗的權位來獲得成就感,基本上可能也不會對佛學產生興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凡人也能懂的佛學筆記#by顏志龍#
25會員
6內容數
這是顏志龍讀佛學後的心得筆記,希望儘量避免一些艱澀難懂的詞彙,寫成人人都能懂的佛學知識。
2025/03/05
讀佛經有時有一個讓人困擾的地方是,你不太確定哪些是真的佛陀所親說,哪些是後人杜撰。也就是很多現代佛學的觀點可能並非佛陀原初的想法,而是後人增修的結果。(註1) 這和佛學思想的文字化過程有關。佛陀在世時並沒有將他的思想寫成文字,這和很多早期的哲學思想傳承過程很類似;例如蘇格拉底、孔子都未將他們的思想
2025/03/05
讀佛經有時有一個讓人困擾的地方是,你不太確定哪些是真的佛陀所親說,哪些是後人杜撰。也就是很多現代佛學的觀點可能並非佛陀原初的想法,而是後人增修的結果。(註1) 這和佛學思想的文字化過程有關。佛陀在世時並沒有將他的思想寫成文字,這和很多早期的哲學思想傳承過程很類似;例如蘇格拉底、孔子都未將他們的思想
2025/02/26
佛陀的成道時間 關於佛陀出家修行一直到成道的年齡,有些不同的說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他29歲出家、35歲成道。也就是只花了六年的時間。但這是指這一世。佛陀在《阿含經》曾經說過關於他在其它世修行的一些事跡,因此他的修行並非畢其功於「一世」,而是經過了很多「劫」才大功告成。這邊這個「劫」在
2025/02/26
佛陀的成道時間 關於佛陀出家修行一直到成道的年齡,有些不同的說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他29歲出家、35歲成道。也就是只花了六年的時間。但這是指這一世。佛陀在《阿含經》曾經說過關於他在其它世修行的一些事跡,因此他的修行並非畢其功於「一世」,而是經過了很多「劫」才大功告成。這邊這個「劫」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佛陀轉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這五個人簡介一下:第一個叫做「阿濕婆」,中國翻過來叫「馬勝」。很多佛教故事講到「馬勝比丘」,後來祂出家了叫馬勝;第二叫「跋提」,這裡翻譯「小賢」;第三叫「拘利」或「名摩訶男」。這三個人,是佛陀父親那邊的親戚。
Thumbnail
「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佛陀轉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這五個人簡介一下:第一個叫做「阿濕婆」,中國翻過來叫「馬勝」。很多佛教故事講到「馬勝比丘」,後來祂出家了叫馬勝;第二叫「跋提」,這裡翻譯「小賢」;第三叫「拘利」或「名摩訶男」。這三個人,是佛陀父親那邊的親戚。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臺灣薩迦寺住持──尊貴 確吉蔣稱金剛上師(龍德上師)率建造八大佛塔的工作團隊與專業設計、裝臟等人員,經過不下數十次的開會研討,無論是從典籍研究、考證,塔身材質的要求、裝臟的如法性等,完完全全地依經典及密續所強調的解脫功德而起造。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佛菩薩示現做饒益眾生事,不會提到自己是什麼佛、什麼樣的菩薩,純然一心地饒益有情,迴向有情。所以,當佛菩薩暴露了自己身分以後示寂,歷史上典故很多。為什麼世間上很多佛教宗派的人,會稱他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是什麼化身?有很多原因。
Thumbnail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佛教釋迦牟尼佛的佛誕日.佛陀修行的目的是想著人該如何脫離生老病死這樣的苦.透過動畫故事與書籍來認識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今天是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佛教釋迦牟尼佛的佛誕日.佛陀修行的目的是想著人該如何脫離生老病死這樣的苦.透過動畫故事與書籍來認識釋迦牟尼佛.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Thumbnail
義雲高大師被各大教派聖德們認證為多杰羌佛第三世,許多人想了解認證是怎麼回事?是誰有資格認證佛陀?他們為甚麼不在別的時間認證,而在這個時候 認證?那凡夫怎麼知道被認證的佛陀是不是真的佛陀?這些問題在《多杰羌佛第三世》書中介紹多杰羌佛的成就類中第一大類的認證祝賀類的簡介中就已經回答的非常清楚了。
Thumbnail
義雲高大師被各大教派聖德們認證為多杰羌佛第三世,許多人想了解認證是怎麼回事?是誰有資格認證佛陀?他們為甚麼不在別的時間認證,而在這個時候 認證?那凡夫怎麼知道被認證的佛陀是不是真的佛陀?這些問題在《多杰羌佛第三世》書中介紹多杰羌佛的成就類中第一大類的認證祝賀類的簡介中就已經回答的非常清楚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