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這本書結合了商界與其他領域成功人士的案例,以及生物學的觀察,幫助讀者理解其核心思想——我們的社會運行方式並未真正改變,而是遵循著相同的本質規則。這不僅僅是一本老調重彈的書,更是一本試圖說服你接受現實、重新調整策略的指南。你會焦慮不是不夠聰明、不夠勇敢,你只是沒放對心態。
我們都以爲熱愛,或是夢想這種崇高且美好的東西才是我們前進的動力。但事實是,嫉妒,才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人們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也渴望擁有,這種心理機制才驅動了經濟增長、科技發展(如軍備競賽)。
你可以看到有人懷念1950-60 年代常被人懷念,因為戰後的社會更加均質,貧窮是普遍的,大家都處於類似的處境。許多相信戰爭能解決問題的人,實際上只是因為無法接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來源:推文)
成功與瘋狂往往只有一線之隔。那些能堅持、樂觀、不屈不撓且充滿自信的人,通常也是冒險者,他們願意接受風險,才能獲得報酬。
現實是,沒有人能夠只取某人的優點而忽略其缺點,也無法期待在極度舒適的環境中誕生創新。人生本質上就是機率管理——我們透過決策來消除懷疑,而成功與否其實是個機率問題。
企業或個人的競爭優勢不會永久存在,其衰退的原因包括:
幾乎沒有企業能在不進步的情況下維持優勢,即便是可口可樂,也不斷調整商業模式、與新品牌合作。我們無法停滯不前,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學習與適應是生存的關鍵。
長期思維並不只是比誰堅持得久,更重要的是:
第二點與第三點息息相關,應該不用多作解釋(?)
過期資訊影響決策心理原因來自於我們一向不喜歡過於簡單的事物,就像是情侶之間永遠不滿足於簡單的一句「我愛你」,而是要用鮮花與禮物、美酒與肉體,這些身外之物來證明我有多愛我的伴侶。(此為舉例不包含作者立場,請額外參考愛之語測驗)。
而過期資訊好比是我「如何證明」我愛你,這會隨著流行、習慣而改變,所以你需要根據你的伴侶而調整,不是僅靠一招走遍天下(但乞討應該算全球通用吧)。
世界的競爭從未停止,每個世代都是從零開始的「新賽季」,就像電競選手一樣需要再一年又一年的賽季中證明自己的價值。唯一不變的是持續進步與挑戰、還有未知的風險,成功者只是那些願意面對風險並採取行動的人。(向老鬼李哥看齊)
那麼,世界和平是否只是夢想?人性是否註定充滿惡意?或許,最好的做法是承認人性的缺陷,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同時用最大的善意行動,幫助值得幫助的人。
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心心並追蹤我!❤️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