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sonX 帶動 AI 成長,IBM 股價迎來新高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公司介紹

公司概覽

  • 公司名稱: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
  • 成立時間:1911年(最初名為 CTR,1924 年更名為 IBM)
  • 總部:美國紐約州阿蒙克(Armonk, New York, USA)
  • 執行長:Arvind Krishna(截至 2025 年)
  • 股票代碼:NYSE: IBM
  • 主要業務
    • 企業級 IT 解決方案
    • 雲端運算(IBM Cloud)
    • 人工智慧(IBM Watson)
    • 量子計算(IBM Quantum)
    • 資安(IBM Security)
    • 軟體與 IT 服務

核心業務與發展

1. 雲端運算(IBM Cloud)

IBM 提供企業級的混合雲解決方案,整合公有雲、私有雲及本地 IT 環境。IBM 收購 Red Hat 後,進一步加強混合雲技術佈局,並推出 IBM Cloud Pak 產品,幫助企業現代化 IT 架構。

2. 人工智慧(AI & IBM Watson)

IBM Watson 是 IBM 旗艦 AI 平台,專注於 NLP(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自動化,應用於醫療、金融、客服等領域,例如 AI 驅動的醫療診斷和客服自動化解決方案。

3. 量子計算(IBM Quantum)

IBM 是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導者之一,推出「IBM Quantum」計畫,為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雲端量子運算服務。IBM Quantum System One 是首款商業化量子計算機。

4. 資安與區塊鏈技術

IBM Security 提供企業級的資安解決方案,涵蓋端點安全、雲端安全和威脅情報分析。此外,IBM Hyperledger Blockchain 平台廣泛應用於供應鏈金融、數位身份驗證和智慧合約。

5. 企業 IT 服務

IBM 提供 IT 諮詢、企業轉型及自動化解決方案,包括企業 AI、自動化軟體(RPA)、企業級 DevOps 和數據分析工具,助企業提升營運效率。


產品與技術創新

  • IBM Cloud Pak(基於 Kubernetes 的雲端應用管理平台)
  • IBM Watson X(AI 增強企業運營能力)
  • IBM Z 系列(主機級伺服器,支持高效能運算)
  • Red Hat OpenShift(混合雲平台,IBM 於 2019 年收購 Red Hat)
  • IBM Quantum System One(商用量子計算機)

最新發展(截至 2025 年)

  • 持續擴展 AI 和混合雲業務:IBM 近年加強 AI、自動化、混合雲技術整合,助力企業數位轉型。
  • 量子計算應用進展:推動 1000 量子位元(qubit)級別的計算機,與多家企業合作開發商業應用。
  • 資安投資增加:強化 IBM Security 產品組合,應對全球資安威脅。
  • 生成式 AI 領域佈局:2023 年推出 Watson X,支援企業應用生成式 AI,與 OpenAI、Google、Anthropic 等競爭。
  • 收購與合作: IBM 計劃收購 Oracle 諮詢公司 Applications Software Technology LLC,以加強在公共部門的 Oracle 解決方案能力,預計該交易將於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此外,IBM 與 Telefónica Tech 合作,利用量子安全技術增強其網路安全服務,以應對量子計算帶來的新興威脅。
  • 關閉中國研發部門: IBM 於 2024 年 8 月宣布關閉中國研發部門,受影響員工超過 1000 人。此舉被視為 IBM 在中國市場策略的重要轉折,顯示其全球業務重心正在調整。

財務與市場表現

IBM 近年業務重心轉向高利潤的軟體、雲端與 AI 服務,並降低對傳統 IT 基礎設施的依賴。2023-2024 年 IBM 營收約在 600 億美元 左右,毛利率持續改善。


2024年第四季財報


財報亮點

  • 軟體部門營收同比增長 10.4%,顯示 IBM 在雲端與 AI 領域的業務擴張持續獲得動能。
  • WatsonX 生成式 AI 相關營收達 20 億美元,市場對 IBM AI 轉型的進展表示樂觀,提振投資者信心。
  • 財報發布後,IBM 股價上漲約 8%,顯示投資者對公司在 AI 領域的增長感到樂觀。

以下是各業務部門對總營收的貢獻比例:

  • 軟體部門:營收為 75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約 42.6%。
  • 諮詢部門:營收為 50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約 28.7%。
  • 基礎設施部門:營收為 46 億美元,佔總營收的約 26.4%。


全年財務表現

raw-image



淨利潤減少原因?

一次性退休金結算費用:IBM 將部分美國固定收益退休金計劃義務轉移給第三方保險公司,導致約 27 億美元 的一次性非現金退休金結算費用,這對淨利潤產生了重大影響。


淨利潤下降, 但EPS增加

退休金結算費用屬於一次性非現金支出,不影響公司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投資者與分析師通常更關注 "調整後 EPS"(Adjusted EPS),而非 GAAP 記錄的總體淨利潤,因此 IBM 仍能報告 EPS 增長。

根據 IBM 公布的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公司的 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每股收益(EPS)3.11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3.54 美元 下降了 12%。然而,非 GAAP(調整後)EPS3.92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3.88 美元 增長了 1%


IBM 軟體部門的主要業務領域

1. 混合雲與 Red Hat

IBM 透過 Red Hat OpenShiftIBM Cloud Pak 提供混合雲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在多雲環境中部署應用程式,無縫管理公有雲、私有雲和本地 IT 環境。

🔹 主要產品

  • Red Hat OpenShift(全球領先的 Kubernetes 平台)
  • IBM Cloud Pak(一組企業級 AI 及混合雲解決方案)

2. 人工智慧(AI & Watson)

IBM 在 AI 領域擁有 WatsonX 平台,專注於 企業級 AI 和生成式 AI。WatsonX 主要用於 商業智能、自然語言處理(NLP)、數據分析、企業自動化 等應用場景。

🔹 主要產品

  • WatsonX.ai(生成式 AI 服務)
  • WatsonX.data(企業級 AI 數據管理平台)
  • Watson Assistant(AI 客服與語音助理)

3. 資訊安全(IBM Security)

IBM 提供全球領先的 資安解決方案,包括 威脅情報、身份管理、資料保護零信任架構,協助企業應對不斷增長的網路安全威脅。

🔹 主要產品

  • QRadar XDR(端點安全與威脅檢測)
  • Guardium(資料保護與合規管理)
  • Verify(企業級身份驗證)

4. 數據與自動化

IBM 軟體部門專注於 數據管理、自動化與分析工具,幫助企業提升運營效率和決策能力。

🔹 主要產品

  • IBM Db2(企業級資料庫)
  • IBM Instana(應用監控與 AIOps)
  • IBM Turbonomic(雲端資源管理)

近期發展

  • 2024 年,IBM 透過 WatsonX 平台進一步擴展 生成式 AI 應用,並與多家企業合作開發 AI 解決方案。
  • IBM Security 強化 AI 資安技術,整合 WatsonX AI 以提升威脅偵測能力。
  • Red Hat OpenShift 繼續擴展,在全球企業市場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Red Hat 主要業務與產品

Red Hat 以 開源技術 為基礎,提供企業級 IT 解決方案,涵蓋 Linux 作業系統、Kubernetes 容器管理、雲端運算、企業 IT 自動化 等領域。

1.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

  • 全球最受企業信任的 Linux 作業系統,適用於 伺服器、雲端、數據中心
  • 主要用於 企業 IT 基礎架構,支援 金融、醫療、電信、政府 等關鍵應用。
  • 具備 高穩定性、安全性與長期支援(LTS)

2. Red Hat OpenShift(Kubernetes 平台)

  • 企業級 Kubernetes 容器管理平台,允許企業在 公有雲、私有雲與本地環境 部署應用程式。
  • 幫助企業加速 微服務架構DevOps 發展,提升 IT 營運效率。
  • 主要競爭對手:VMware Tanzu、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AWS EKS

3. Red Hat Ansible Automation(企業 IT 自動化)

  • 提供 IT 運維自動化,簡化 伺服器管理、網路管理與 DevOps 流程
  • 允許企業自動執行 軟體安裝、配置管理、安全補丁更新 等任務。
  • 競爭對手:Puppet、Chef、Terraform

4. Red Hat OpenStack Platform(雲端基礎設施)

  • 基於 OpenStack 技術,幫助企業打造 私有雲與混合雲環境
  • 適用於 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企業雲端運算架構
  • 提供 高彈性、可擴展的雲端解決方案

Red Hat 在 IBM 的戰略地位

  • 核心角色:作為 IBM 混合雲戰略的關鍵驅動力,Red Hat 技術被整合進 IBM Cloud Pak,幫助企業打造 多雲與 AI 解決方案
  • 市場影響力:Red Hat OpenShift 目前是 全球最受企業採用的 Kubernetes 平台之一,支援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主要雲端供應商。
  • 開源領導者:持續推動 Linux、Kubernetes、開源 DevOps 工具 的發展,在全球開發者社群中擁有龐大影響力。

近期發展

  • 2024 年,Red Hat 加強 OpenShift AI 功能,使企業更容易整合 生成式 AI 與機器學習(ML) 應用。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在雲端市場增長迅速,企業逐步將關鍵 IT 應用遷移至混合雲環境。
  • Red Hat 與 NVIDIA 合作,將 AI 工作負載整合至 OpenShift,加強 AI 模型的部署與運行能力。


WatsonX

根據 IBM 於 2025 年 1 月 29 日發布的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公司的生成式 AI 業務(包括 WatsonX)自推出以來,總營收已超過 50 億美元,其中 第四季度較第三季度增長了近 20 億美元

WatsonX2023 年 5 月 9 日IBM Think 2023 大會 上正式發布。這是一個 企業級 AI 和數據平台,專為 生成式 AI、機器學習(ML)和大規模數據處理 設計,幫助企業加速 AI 應用部署。

WatsonX 主要包含以下三大核心產品:

  1. WatsonX.ai – 企業級 AI 開發與訓練平台,支持大語言模型(LLM)與機器學習應用。
  2. WatsonX.data – 針對 AI 優化的數據存儲與管理平台,可處理大規模數據分析需求。
  3. WatsonX.governance – AI 模型治理工具,幫助企業管理 AI 風險、監控 AI 運行。


總結

IBM 透過 AI、混合雲與自動化技術 持續推動企業數位轉型,並將 WatsonX 與 Red Hat 置於核心增長引擎。儘管 2024 年因 一次性退休金支出導致淨利潤下降,但 軟體與 AI 相關業務的增長 以及 調整後 EPS 提升 提振市場信心,使 IBM 股價上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12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投資小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記憶體大廠受益AI需求帶動全年收入倍增,全球手機用戶對AI工具的付費使用倍增,仍有望帶動資料增加,將持續符合之前Google提及的成本效率的改善,並帶動記憶體需求增長。市場下降至中性偏強,震盪調節並有修正。主要以巨型股帶動的指數表現,AI軟體、晶片、雲端、核電主要表現。
Thumbnail
記憶體大廠受益AI需求帶動全年收入倍增,全球手機用戶對AI工具的付費使用倍增,仍有望帶動資料增加,將持續符合之前Google提及的成本效率的改善,並帶動記憶體需求增長。市場下降至中性偏強,震盪調節並有修正。主要以巨型股帶動的指數表現,AI軟體、晶片、雲端、核電主要表現。
Thumbnail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股投資熱潮持續,相關企業市值大增。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大幅增加資本支出,投資集中於雲端運算及生成式AI服務。然而,AI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短期應用場景有限,部分公司市值面臨壓力。本文分析雲端運算、半導體、ETF及資本支出導向產業的投資機會與風險,並提供相關公司與股票代號。
Thumbnail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股投資熱潮持續,相關企業市值大增。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大幅增加資本支出,投資集中於雲端運算及生成式AI服務。然而,AI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短期應用場景有限,部分公司市值面臨壓力。本文分析雲端運算、半導體、ETF及資本支出導向產業的投資機會與風險,並提供相關公司與股票代號。
Thumbnail
Microsoft 2024 年在 Azure 雲計算、人工智能創新和多元化業務的推動下穩步增長。UBS 將股價目標提升至 525 美元,充分顯示其長期潛力與市場信心。本文將深入解析其競爭優勢、財務表現及投資價值,帶您了解科技巨頭的最新動態與未來趨勢!
Thumbnail
Microsoft 2024 年在 Azure 雲計算、人工智能創新和多元化業務的推動下穩步增長。UBS 將股價目標提升至 525 美元,充分顯示其長期潛力與市場信心。本文將深入解析其競爭優勢、財務表現及投資價值,帶您了解科技巨頭的最新動態與未來趨勢!
Thumbnail
Microsoft 在 2024 年憑藉 Azure 雲計算、人工智能創新和多元化業務穩步增長。UBS 將其股價目標提升至 525 美元,本文將全面解析 Microsoft 的核心增長動力及投資潛力,幫助您掌握未來市場趨勢。
Thumbnail
Microsoft 在 2024 年憑藉 Azure 雲計算、人工智能創新和多元化業務穩步增長。UBS 將其股價目標提升至 525 美元,本文將全面解析 Microsoft 的核心增長動力及投資潛力,幫助您掌握未來市場趨勢。
Thumbnail
結論:雖然微軟提升CAPEX及展望增加對 AI 的投入,營運狀況好,但展望不佳,盤後下跌3.6%。 微軟本季度業績穩健,主要增長動力來自 Microsoft Cloud 和 AI 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 AI 基礎設施,儘管短期內對毛利率造成一定壓力,但長期將鞏固其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結論:雖然微軟提升CAPEX及展望增加對 AI 的投入,營運狀況好,但展望不佳,盤後下跌3.6%。 微軟本季度業績穩健,主要增長動力來自 Microsoft Cloud 和 AI 業務的快速發展。公司積極投資 AI 基礎設施,儘管短期內對毛利率造成一定壓力,但長期將鞏固其在 AI 領域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6.高科技股該如何布局? 建立新功能和工具並將其商業化的人工智慧競賽已經開始增加跨產業的技術投資和資本支出。 瑞銀認為人工智慧的採用將釋放多個領域的價值,也認為最近科技股的反彈也將持續,並上調了美國評級IT 為首選。這反映了UBS對優質股票的偏好。該行業提供了強勁的回報、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獲
Thumbnail
6.高科技股該如何布局? 建立新功能和工具並將其商業化的人工智慧競賽已經開始增加跨產業的技術投資和資本支出。 瑞銀認為人工智慧的採用將釋放多個領域的價值,也認為最近科技股的反彈也將持續,並上調了美國評級IT 為首選。這反映了UBS對優質股票的偏好。該行業提供了強勁的回報、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