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 2024 財報解析:醫療設備領域的增長與股息穩定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bbott Laboratories(雅培公司)介紹

公司概覽

  • 公司名稱:Abbott Laboratories(雅培)
  • 成立時間:1888 年
  • 總部:美國伊利諾州阿伯特帕克(Abbott Park, Illinois, USA)
  • 股票代碼:NYSE: ABT
  • 業務領域
    • 醫療器械(Medical Devices)
    • 體外診斷(Diagnostics)
    • 營養品(Nutrition)
    • 醫藥(Pharmaceuticals)

業務概況

Abbott Laboratories 是全球領先的醫療保健公司之一,專注於創新技術與產品,涵蓋診斷、醫療設備、營養品和藥品。其業務遍及 160 多個國家,並擁有超過 110,000 名員工。

主要部門營收佔比

  • 醫療設備45%(189.86 億美元)
  • 診斷業務22%(93.41 億美元)
  • 營養品20%(84.13 億美元)
  • 學名藥13%(51.94 億美元)


核心產品與業務

  1. 醫療器械(Medical Devices)
    • 糖尿病護理(Diabetes Care):FreeStyle Libre 系列(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
    • 心血管與神經調節設備:Mitral Clip(二尖瓣修復裝置)Confirm Rx(植入式心律監測器)Xience(藥物塗層支架)
    • 神經調控:Infinity DBS(深腦刺激裝置)Proclaim XR(脊髓刺激裝置)
  2. 診斷(Diagnostics)
    • 體外診斷設備,如 Alinity 系列,涵蓋免疫分析、血液學、分子診斷等領域
    • COVID-19 測試產品,如 BinaxNOW 快速檢測
  3. 營養品(Nutrition)
    • 主要針對嬰兒、兒童和成人市場:Similac(嬰兒配方奶粉)Pedialyte(兒童電解質補充)Ensure(成人營養補充)
  4. 製藥(Pharmaceuticals)
    • 學名藥為主
    • 主要聚焦於發展中國家的藥品市場
    • 產品類別包括心血管、胃腸道、神經系統和女性健康藥品


2024年財報分析

雅培 (Abbott) 2024 年 vs. 2023 年主要財務數據

raw-image
  • 醫療設備部門成長最快 (+12.4%),主要來自 FreeStyle Libre結構性心臟病產品
  • 診斷業務下滑 (-6.5%),因 COVID-19 測試需求下降。
  • 股息 (Dividends) 增長:2024 年 季度股息為 $0.59,並連續 53 年增長


FreeStyle Libre 簡介與競爭者比較

FreeStyle Libre 是雅培 (Abbott) 旗下的 連續血糖監測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 產品系列,專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即時血糖監測,避免傳統指尖採血方式的不便。


1. FreeStyle Libre 產品特點

(1) 主要版本

raw-image


(2) 主要優勢

非侵入性 & 低痛感:傳感器黏貼皮膚,無需頻繁指尖採血

長時間監測:每支傳感器可持續使用 14 天

成本較低:與競爭者相比,Libre 系列價格較親民

即時數據 & APP 支援:透過 FreeStyle LibreLink APP 或 第三方數據整合,用戶可即時查看血糖變化

體積最小:FreeStyle Libre 3 為 全球最小 CGM 感測器(約硬幣大小)


2. 競爭者比較

目前 CGM 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為 Dexcom (德康) 和 Medtronic (美敦力)。

(1) 主要 CGM 產品比較

raw-image
  • 雅培 FreeStyle Libre 3 在體積、使用時間及價格上具優勢,並且擁有更親民的價格,適合大眾市場。
  • Dexcom G7 則提供 更高精準度 & 數據整合性,更適合對血糖數據精準度有高要求的患者。
  • Medtronic Guardian 4 主要搭配胰島素泵 (Insulin Pump),適合高依賴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 Eversense E3長期使用型 (180 天),但需要醫生植入,較不方便。


3. 市場定位與未來展望

  • 市場佔有率:雅培 FreeStyle Libre 系列目前為 全球市佔率最高的 CGM 系統,佔據約 40% 以上 的市場份額。
  • 2025 年發展
    • AI 整合分析:Libre 4 預計加入 AI 偵測高低血糖模式。
    • 價格競爭優勢:Libre 系列價格仍低於 Dexcom,吸引更多用戶。
    • 與胰島素泵整合:未來可能與 Omnipod、Tandem 進行更深度整合。


股息連續53年增長

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能夠連續 53 年 持續增長股息,這一成就源自其穩健的業務模式和財務策略。以下是關鍵因素的總結:

  1. 多元化業務組合:雅培的業務涵蓋醫療器械、診斷、營養品和藥品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元化降低了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確保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2. 穩定的財務表現:公司持續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股息的持續增長。
  3. 創新與研發投入:雅培積極投資於新產品的開發和現有產品的改進,這種創新驅動了公司的長期增長,進而支持股息的穩定提升。
  4. 股東回報承諾:作為「股息之王」,雅培展示了對股東回報的強烈承諾,這種持續提高股息的政策吸引了長期投資者,並增強了市場信心。
avatar-img
3會員
104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小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阿里巴巴涵蓋電商、雲計算與金融科技,2024 年 Q2 營收 2,365 億元,淨利潤增長 58%。核心電商穩定,國際業務與雲計算成長迅速。面對拼多多、京東競爭,阿里強化 AI、直播電商與全球布局,聚焦技術創新與國際擴張。
WatsonX 推動 AI 業務增長,帶動 IBM 軟體部門營收上升 10.4%。雖然一次性退休金支出影響淨利潤,但調整後 EPS 仍增長 1%,提振市場信心,股價上漲 8%。隨著 AI 和混合雲發展,IBM 是否能持續推動股價創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Accenture 是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與 IT 服務公司,2024 年營收 648.96 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長 8.9%。公司專注於 AI、雲端運算、數位雙胞胎技術與外包服務,並透過併購與技術創新擴展市場,與 IBM、Infosys、Cognizant 等競爭,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成長。
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專注於混合動力、氫燃料與電動車技術,致力於2030年前實現全面電氣化與永續發展。面對日本市場需求疲軟、北美利潤下滑等挑戰,豐田透過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及市場策略調整,穩固歐洲與亞洲市場增長,並加速新能源車布局,以保持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金融巨頭,核心業務涵蓋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達51.1億美元,非利息收入增長12%,但淨利息收入受存款成本上升及貸款餘額下降影響而下滑。面對資產上限限制及監管壓力,富國銀行聚焦數位轉型,穩固市場地位。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IHC) 是阿聯酋阿布達比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國控股公司,業務涵蓋房地產、健康醫療、科技、食品及海洋物流。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顯著增長,重點投資Modon Properties、ADNEC與MIZA,專注國際擴展、可持續發展及技術創新。
阿里巴巴涵蓋電商、雲計算與金融科技,2024 年 Q2 營收 2,365 億元,淨利潤增長 58%。核心電商穩定,國際業務與雲計算成長迅速。面對拼多多、京東競爭,阿里強化 AI、直播電商與全球布局,聚焦技術創新與國際擴張。
WatsonX 推動 AI 業務增長,帶動 IBM 軟體部門營收上升 10.4%。雖然一次性退休金支出影響淨利潤,但調整後 EPS 仍增長 1%,提振市場信心,股價上漲 8%。隨著 AI 和混合雲發展,IBM 是否能持續推動股價創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Accenture 是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與 IT 服務公司,2024 年營收 648.96 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長 8.9%。公司專注於 AI、雲端運算、數位雙胞胎技術與外包服務,並透過併購與技術創新擴展市場,與 IBM、Infosys、Cognizant 等競爭,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成長。
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專注於混合動力、氫燃料與電動車技術,致力於2030年前實現全面電氣化與永續發展。面對日本市場需求疲軟、北美利潤下滑等挑戰,豐田透過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及市場策略調整,穩固歐洲與亞洲市場增長,並加速新能源車布局,以保持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金融巨頭,核心業務涵蓋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達51.1億美元,非利息收入增長12%,但淨利息收入受存款成本上升及貸款餘額下降影響而下滑。面對資產上限限制及監管壓力,富國銀行聚焦數位轉型,穩固市場地位。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IHC) 是阿聯酋阿布達比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國控股公司,業務涵蓋房地產、健康醫療、科技、食品及海洋物流。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顯著增長,重點投資Modon Properties、ADNEC與MIZA,專注國際擴展、可持續發展及技術創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在AI風潮席捲下,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多次訪臺,市場傳出他即將出售60萬股自家股票,初估價值7.35億美元,該公司的未平倉空頭押注高達340億美元。臺灣生技醫療卓越的能力受到國際廣泛的認同及讚賞。多所領先同行的生醫企業,共通點都是旅外汲取經驗而成,輝景醫藥集團ABVC就是一前瞻案例。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ABVC集團成功執行罕病新藥、高階醫材臨床試驗並獲得近5億美元合約。子公司AiBtl藥業加速執行納斯達克上市作業,預計2024年掛牌。集團邁向癌檢市場,團隊著手mRNA癌症檢測技術研發,透過股權交易擴充版圖,佈局大健康養生圈。臺灣優質醫療環境結合觀光醫療,成為新轉型道路,適合投資考量。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大會主題「亞洲綜觀全球生技商機」置入四大核心專區「高階新藥醫材、AI精準檢測、CDMO、再生醫療」,輝景醫藥(ABVC.US)近一年的成長,集團之姿更趨穩健踏實,授權旗下子公司的業務項目均順利步上正軌,且都是現況產業中熱點,與生技展專區的主打重點不謀而合
Thumbnail
企業轉投資事業及成立子公司是最為常見進可攻、退可守的營運模式,AiBtl藥業在2023年開始嶄露頭角,是母集團輝景醫藥ABVC主力培植的全資子公司,同時效習母集團的經營策略,執行併購及同業結盟,成為集團中的集團
Thumbnail
在AI風潮席捲下,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多次訪臺,市場傳出他即將出售60萬股自家股票,初估價值7.35億美元,該公司的未平倉空頭押注高達340億美元。臺灣生技醫療卓越的能力受到國際廣泛的認同及讚賞。多所領先同行的生醫企業,共通點都是旅外汲取經驗而成,輝景醫藥集團ABVC就是一前瞻案例。
Thumbnail
美國生技醫療產業在2021年首次公開募股(IPO)盛況,呼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資本市場的改變。臺灣企業輝景醫藥(ABVC.US)率先赴美掛牌,並計畫旗下AiBtl藥業於納斯達克主板上市。AiBtl藥業專注新藥研發,預期能在全球焦慮症和憂鬱症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吸引投資人的廣泛關注。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近年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技術快速發展,醫療設備數量呈現明顯增長趨勢。本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臺(ICTRP)的臨床試驗數據進行全面分析,瞭解AI/ML SaMD的發展趨勢及地理分佈特徵,並強調了國際合作臨床試驗的必要性。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ABVC集團成功執行罕病新藥、高階醫材臨床試驗並獲得近5億美元合約。子公司AiBtl藥業加速執行納斯達克上市作業,預計2024年掛牌。集團邁向癌檢市場,團隊著手mRNA癌症檢測技術研發,透過股權交易擴充版圖,佈局大健康養生圈。臺灣優質醫療環境結合觀光醫療,成為新轉型道路,適合投資考量。
Thumbnail
有人問生技股每年都很難抉擇操作的比例跟題材 我之前在2020年第一季有說過,生技產業已經跟過去不同了 台灣生技產業過去都沒有集中題材 都是個別的炒作 也都是新藥解盲為主 經歷過2013~2016的基亞跟浩鼎就懂了 而現在生技醫療已經變成趨勢產業,當然每年題材都會有不同,這跟資金有關
Thumbnail
今年生技產業動作頻頻,鋪墊明年的大躍進,在美國股匯市場,許多企業高層都以行動支持自家公司,大買股份增加持股,標普生技ETF(XBI.US)今年以來漲幅5.5%,離標普500指數漲幅的23.8%,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