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催眠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一、催眠治療是什麼

提及催眠,許多人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位神秘的催眠師,手持懷錶在受術者眼前來回擺動,口中念念有詞,受術者的眼神逐漸迷離,最終完全聽從催眠師的指令,做出一些平日里難以想像的舉動。 在電影和電視劇中,催眠常常被描繪成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讓人瞬間失去意識,或者被他人操控心智,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 然而,真實的催眠治療卻與這些誇張的演繹大相徑庭。

實際上,催眠治療是一種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它通過引導個體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幫助人們探索內心深處的情感、記憶和信念,從而實現心理和行為的改變。 在催眠狀態下,個體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識範圍縮小,對暗示的反應能力增強,但他們仍然保持著自我意識和自主決策的能力,並不會失去控制,也不會做出違背自己價值觀和道德底線的行為。

raw-image


二、揭開催眠狀態的神秘面紗


(一)催眠狀態與日常狀態的區別

催眠狀態是一種獨特的意識狀態,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清醒狀態和睡眠狀態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在清醒狀態下,我們的大腦處於活躍狀態,腦電波主要呈現為 β 波,頻率較高,約為 13-30 赫茲。 此時,我們能夠清晰地感知周圍的環境,思維敏捷,邏輯清晰,意識完全處於主導地位,潛意識則相對隱藏在幕後。 例如,當我們在工作中專注於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時,大腦高速運轉,不斷分析和處理各種資訊,這就是典型的清醒狀態。

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大腦活動逐漸減緩,腦電波也隨之發生變化。 在淺睡階段,腦電波主要是 θ 波,頻率為 4-7 赫茲; 進入深度睡眠后,腦電波則轉變為 δ 波,頻率更低,為0.5-3 赫茲。 在睡眠過程中,我們的意識幾乎完全關閉,對外界的感知變得遲鈍,身體處於放鬆和休息的狀態,潛意識開始活躍,但這種活躍往往是無序和碎片化的,表現為夢境的出現。

而催眠狀態則介於清醒和睡眠之間,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改變狀態。 在催眠狀態下,人的腦電波主要呈現為 α 波和 θ 波 ,α 波的頻率為 8-13 赫茲,θ 波的頻率為 4-7 赫茲。 此時,我們的意識範圍縮小,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催眠師的引導或某個特定的意象上,對外界的其他刺激則忽略不計。 同時,潛意識的大門被打開,變得更加容易接近和溝通。 與清醒狀態相比,催眠狀態下的思維更加靈活,想像力更加豐富,對暗示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與睡眠狀態相比,催眠狀態下的人仍然保持著一定的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並非完全無意識。

(二)催眠狀態下的身心反應

在催眠狀態下,身體會出現一系列明顯的放鬆反應。 肌肉逐漸鬆弛,緊張感消失,彷彿全身的力氣都被抽離,整個人變得軟綿綿的,非常舒適。 呼吸也會變得緩慢而深沉,節奏平穩,彷彿時間都慢了下來。 這種深度的放鬆狀態,比我們平時單純的休息更加徹底,能夠有效地緩解身體的疲勞,讓身體得到充分的恢復。

思維也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邏輯思維的活躍度降低,不再像清醒時那樣對事物進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斷。 取而代之的是,形象思維和想像力變得異常活躍,腦海中會浮現出各種生動的畫面和場景,就像在看一場精彩的電影。 這些畫面和場景往往與催眠師的引導或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記憶相關,通過對這些意象的探索和體驗,人們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

感官體驗也會變得與平時不同。 有些人在催眠狀態下會出現時間扭曲感,感覺時間過得非常緩慢,仿彿一瞬間被拉長成了永恆; 而另一些人則可能感覺時間過得飛快,眨眼間就過去了很長時間。 此外,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的敏感度也可能發生變化,對某些特定的刺激變得更加敏感,而對其他刺激則相對遲鈍。 比如,在催眠師的引導下,被催眠者可能會清晰地聽到一些平時難以察覺的細微聲音,或者看到一些不存在的光影和色彩。

三、潛意識:催眠治療的核心


(一)潛意識的奧秘

潛意識,猶如一座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神秘寶庫,自被提出以來,就吸引著無數心理學家和研究者的目光。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德(Sigmund Freud)將心靈結構精妙地比作一座冰山,意識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而潛意識則是隱藏在水下的巨大山體,佔據了人類整個心理活動的絕大部分(Freud, 1900)。 潛意識中儲存著大量我們無法直接察覺的心理內容,包括被壓抑的慾望、情感、衝動、童年經歷等 。 這些潛意識內容雖然平時隱匿在我們的意識深處,但它們卻對我們的行為、情感和思維有著潛在的、深刻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潛意識會以各種奇妙的方式悄然浮現。 比如,我們常常會出現口誤的情況,原本想說的話卻突然說錯了,這背後很可能是潛意識中的真實想法在不經意間 「溜」 了出來。 像一位男士原本想對同事說 “我今天早上吃了麵包”,卻不小心說成了 “我今天早上吃了老婆”,這種明顯的口誤或許反映出他潛意識裡對妻子的關注,或者在生活中與妻子之間存在著某些未被察覺的情感衝突。

直覺也是潛意識的一種表現形式。 當我們面臨某些複雜的情況或需要做出重要決策時,有時會突然產生一種強烈的直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 這種直覺並非憑空而來,而是潛意識在幕後發揮著作用。 它可能是基於我們以往的經驗、知識和記憶,在瞬間對當前的情況進行了快速的分析和判斷,然後將結果以直覺的形式傳遞給我們。 例如,一位投資者在面對眾多投資專案時,經過一番研究和思考後,仍然猶豫不決。 但當他看到某個專案時,心中突然湧起一種強烈的感覺,覺得這個專案值得投資。 這種直覺很可能是他潛意識中對該專案的各種潛在因素進行了綜合評估,從而給出的一個 「信號」。。


(二)催眠如何開啟潛意識之門

催眠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夠巧妙地繞過意識的審查,輕輕開啟潛意識的大門,讓那些隱藏在深處的資訊得以浮現。 在正常狀態下,意識就像一位嚴格的守門人,對進入我們思維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過濾,許多潛意識的內容由於不符合意識的 “標準”,被阻擋在了門外。 然而,在催眠狀態下,意識的控制作用會逐漸減弱,思維變得更加開放和靈活,對暗示的接受程度也大大提高(Barber, 1969)。

催眠師會通過一系列專業的引導技巧,説明被催眠者放鬆身心,進入一種深度專注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中,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催眠師的聲音或某個特定的意象上,對外界的其他干擾逐漸忽略不計。 隨著放鬆程度的加深,意識的防線逐漸鬆動,潛意識的信息開始有機會浮現出來。 例如,催眠師可能會引導被催眠者想像自己置身於一個寧靜的花園中,陽光溫暖地灑在身上,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周圍瀰漫著花朵的芬芳。 在這樣的引導下,被催眠者的身心會逐漸放鬆,意識逐漸模糊,潛意識開始活躍起來。 此時,催眠師可以進一步引導被催眠者回憶過去的經歷、感受和情感,或者探索內心深處的恐懼、慾望和信念。 在潛意識的層面上,被催眠者能夠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那些被壓抑的情感、被遺忘的記憶以及深層的心理衝突都有可能被揭示出來。


四、催眠治療的廣泛應用


(一)情緒病的緩解之道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抑鬱症和焦慮症如同陰霾,籠罩著越來越多人的心靈。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全球約有 3.5 億人患有抑鬱症,而焦慮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這些情緒病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還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催眠治療為深陷情緒病泥潭的患者帶來了希望的曙光。 它就像一位溫柔的心靈導師,通過引導患者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幫助他們平復內心的波瀾,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 在催眠狀態下,患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挖掘那些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負面思維模式和情感創傷。 例如,一位長期被焦慮症困擾的患者,在催眠治療中回憶起童年時期一次被同學嘲笑的經歷。 當時的他感到極度的羞恥和無助,這種負面情緒一直被壓抑在潛意識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了成年後的焦慮症。 通過催眠治療,患者重新面對了這段痛苦的回憶,在催眠師的引導下,他學會了接納過去的自己,放下了內心的負擔,從而有效地緩解了焦慮癥狀。

催眠治療還能夠説明患者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增強自信和自尊。 它就像一面神奇的鏡子,讓患者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潛力,從而激發他們內心的力量,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許多抑鬱症患者在接受催眠治療后,逐漸改變了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開始積極地看待生活,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樂趣和信心(Spiegel, 1994)。

(二)身心痛症的應對之法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的身心痛症,它常常讓患者飽受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癥狀的折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據統計,全球約有 10%-20% 的人受到 IBS 的困擾(Ford, 2014)。 這種疾病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帶來痛苦,還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導致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的出現。

催眠治療在應對 IBS 等身心痛症方面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 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夠打開患者身體與心靈之間的溝通通道,調節腸道的活動,減輕疼痛的感知。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胃腸病學與肝臟病學》雜誌上的研究(Flik, 2018)表明,接受催眠治療的 IBS 患者,無論是個人還是以群體為基礎,在治療后都經歷了較為滿意的癥狀緩解程度,且這些益處能夠持續長達 9 個月。 在催眠過程中,催眠師會引導患者運用積極的可視化技術,想像自己的腸道正在恢復健康,消化功能變得正常。 同時,催眠師還會給予患者關於疼痛和不適管理的建議,幫助他們改變對疼痛的認知和感受。 例如,一位患有 IBS 多年的患者,在嘗試了各種藥物治療和飲食調整后,癥狀仍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在接受催眠治療后,他按照催眠師的指導,每天進行自我催眠練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他的腹痛和腹瀉癥狀明顯減輕,生活品質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提升效能的神奇助力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無論是運動員追求卓越的運動表現,還是演講者渴望在舞臺上展現自信與風采,都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效能。 而催眠治療,就像是一位神秘的魔法導師,為他們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對於運動員來說,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他們突破心理障礙,提升運動表現。 在體育比賽中,心理因素往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許多運動員在關鍵時刻會因為緊張、焦慮等情緒而發揮失常。 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他們放鬆身心,消除緊張情緒,增強自信心和專注力。 例如,著名游泳運動員菲爾普斯,就曾藉助催眠治療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提高比賽表現。 在催眠師的引導下,他通過想像自己在比賽中完美發揮的場景,不斷強化自己的自信心和競技狀態。 這種心理訓練方法説明他在奧運會等重大賽事中屢獲佳績,成為了游泳界的傳奇人物(Mauriello, 2009)。

對於演講者來說,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他們克服緊張情緒,提升演說能力。 許多人在面對公眾演講時,會感到緊張、恐懼,甚至出現忘詞、口吃等情況。 催眠治療可以幫助他們放鬆身心,調整呼吸,讓思維更加清晰流暢。 同時,催眠師還會通過暗示和引導,説明演講者樹立自信,改善表達能力。 比如,一位職場新人在準備重要的項目彙報時,因為過度緊張而無法正常發揮。 在接受催眠治療后,他學會了如何放鬆自己,調整心態,在彙報時表現得自信從容,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四)精神疾患的輔助之光

人格分裂症,又稱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患。 患者的體內彷彿居住著多個不同的 「人格」,這些人格在不同的時間交替出現,控制著患者的行為和思維,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痛苦。

催眠治療在人格分裂症的治療中可以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 它就像一座橋樑,連接著患者不同的人格,幫助他們實現溝通與整合。 在催眠狀態下,患者更容易進入潛意識層面,那些被隱藏的人格和記憶可能會浮現出來。 催眠師可以引導不同的人格進行對話,讓他們相互瞭解、相互接納,從而促進人格的整合。 例如,在電影《三面夏娃》中,女主角夏娃就患有多重人格障礙。 在催眠治療師的説明下,她逐漸認識到自己體內不同人格的存在,並通過催眠治療,讓這些人格之間實現了溝通和融合,最終恢復了健康。 雖然電影情節有一定的藝術加工成分,但它也反映了催眠治療在人格分裂症治療中的潛在價值。 在實際臨床治療中,催眠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等其他方法相結合,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療方案(Putnam, 1989)。

(五)戒除陋習的有效途徑

在生活中,成癮問題如吸煙、酗酒等,就像一個個無形的枷鎖,束縛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 據統計,全球約有13億吸煙者,每年因吸煙導致的死亡人數高達數百萬(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而酗酒不僅會對肝臟、心臟等器官造成損害,還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催眠治療為那些深受成癮問題困擾的人們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戒除途徑。 它就像一位堅定的引路人,幫助人們打破成癮的惡性循環,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催眠治療通過引導患者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直接作用於潛意識,改變他們對成癮物質或行為的認知和態度。 例如,對於吸煙者來說,催眠師會引導他們想像吸煙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如肺部變黑、呼吸急促等,同時暗示他們對香煙的渴望逐漸消失。 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吸煙者從內心深處產生戒煙的意願,並增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從而更容易戒除煙癮。 研究表明,催眠治療在戒煙、戒酒等成癮問題的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成功率,且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具有無藥物副作用、成本較低等優勢(Elkins, 2019)。

(六)個人自信的提升之源

自信,是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它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從容地面對各種挑戰。 然而,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如童年的挫折經歷、長期的負面評價等,導致自信心不足,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發展。

催眠治療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能夠幫助人們喚醒內心深處的自信,重塑積極的自我形象。 在催眠狀態下,催眠師會通過積極的暗示和引導,説明患者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潛力。 例如,一位因工作表現不佳而缺乏自信的員工,在催眠治療中,催眠師引導他回憶過去成功完成任務的經歷,讓他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 同時,催眠師還給予他積極的心理暗示,如 “你是一個有能力、有價值的人,你可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等。 經過幾次催眠治療后,這位員工逐漸改變了對自己的看法,自信心得到了顯著提升,在工作中也表現得更加出色。 許多研究和實踐都證明瞭催眠治療在提升個人自信方面的有效性,它能夠幫助人們打破自我設限的牢籠,展現出更加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Baker, 2018)。

五、邁出探索催眠治療的第一步


(一)專業培訓課程介紹

如果你對催眠治療充滿好奇,渴望深入瞭解並掌握這門神奇的技術,那麼專業的培訓課程將是你開啟這扇神秘大門的鑰匙。 合適的課程一般都會由業內資深的催眠治療專家設計和授課,他們需要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更具備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才能夠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實用的技能傳授給學員。在選擇課程時必須避免未有系統化學習心理學或者並未有相關學術背景的人士。

一般課程內容涵蓋了催眠治療的各個方面,從基礎的催眠理論、催眠狀態的誘導與深化技巧,到潛意識的探索與應用、各種心理問題的催眠治療方法,再到催眠治療的倫理規範和實踐注意事項等,都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講解。 在培訓過程中,理論講解、案例分析、現場演示、小組練習和一對一指導等都是必須的,以確保每位學員都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並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

(二)開啟自我成長的旅程

學習催眠治療,不僅僅是掌握一門專業技能,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成長和心靈探索之旅。 通過學習催眠治療,你將有機會深入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現那些隱藏在潛意識深處的情感、信念和行為模式,從而實現自我認知的突破和提升。 同時,你還將擁有説明他人的能力,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那些在心理困境中掙扎的人們帶去希望和溫暖,讓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無論你是心理學專業的從業者,希望拓寬自己的治療手段和方法; 還是對心理學充滿熱愛的愛好者,渴望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秘; 亦或是正在經歷心理困擾,希望通過學習催眠治療來説明自己走出困境,催眠治療師培訓課程都將是值得考慮的。 邁出探索催眠治療的第一步,開啟一段充滿驚喜和成長的旅程吧!


參考文獻

Barber, T. X. (1969). Hypnosis: A scientific approach. Van Nostrand Reinhold.

Elkins, G. R., Marcus, J. M., & Stearns, V. (2019). Hypnosis for addictions: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67(3), 308-324.

Ford, A. C. (2014). Global prevalenc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9(9), 152-161.

Freud, S. (1900).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Basic Books.

Flik, E., Samsom, M., & van Tilburg, M. A. (2018). Hypnotherapy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3(10), 771-782.

Mauriello, M. (2009). The use of hypnosis in sport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nosis, 57(4), 420-437.

Putnam, F. W. (1989).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Press.

Spiegel, D. (1994). Hypn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Hypnosis, 37(2), 99-10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Depression and othe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Global health estimat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Tobacco: Fact sheet.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分享各類自我成長及心理治療小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冰山之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尋解導向催眠治療(SFH)是什麽? 尋解導向催眠治療尋解導向催眠治療(Solution - Focused Hypnotherapy,簡稱SFH),是一種融合了尋解導向短期治療(Solution -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和催眠治療的心理療法。
尋解導向催眠治療(SFH)是什麽? 尋解導向催眠治療尋解導向催眠治療(Solution - Focused Hypnotherapy,簡稱SFH),是一種融合了尋解導向短期治療(Solution -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和催眠治療的心理療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近日與朋友聚會剛好聊到催眠話題,今天我們也來聊一下吧。  「催眠」透過催眠師的引導來放鬆表意識,進入潛意識甚至是到第八識阿賴耶識靈魂的黑盒子(不一定每個人都可到這層),探究潛意識如何影響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當然,催眠其中項目最讓人好奇則是前世今生的回溯。   透過資深有經驗的催眠師來操作是比較安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情慾催眠指令除了催眠效果外,還有一個更重要,卻往往被忽視的元素……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對催眠的印象都是來自電視劇,總覺得被催眠後,就會沒有意識,然後被人控制,覺得很可怕。 第一次體驗催眠,是Ruowen Huang在台灣的實體課程,對這未知的事物感到很恐懼,但我還是抱著好奇心參加。 那天的課程是要了解自己害怕的事,一開始版主要大家放鬆,專注於呼吸,感受到白光與溫暖,之後走到了一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因為常常有人在預約或諮詢時,都有提一些感到疑惑的問題,所以這邊是我執業到現在的一些心得與回應。 然後問題有點多,我也許要慢慢整理、更新得很慢,這邊就先回答幾個問題,包括量子催眠能幫助你解決什麼問題、是否會在催眠中說出不想說的事情、以及有可能會看到前世的畫面等。
Thumbnail
QHHT量子催眠心得分享 催眠是很需要放鬆與信任的一種服務,在每次提供催眠服務時,除了是透過介紹,事先可能知道初步原因理由之外,我總會問「為什麼想做催眠?」及「怎麼找到我的?」…對彼此陌生的兩人,是蠻好的一個破冰方式。這又是一個外星靈魂。 個案年紀:35+ 性別: 女 居住地:台中市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近日與朋友聚會剛好聊到催眠話題,今天我們也來聊一下吧。  「催眠」透過催眠師的引導來放鬆表意識,進入潛意識甚至是到第八識阿賴耶識靈魂的黑盒子(不一定每個人都可到這層),探究潛意識如何影響自己的信念與行為,當然,催眠其中項目最讓人好奇則是前世今生的回溯。   透過資深有經驗的催眠師來操作是比較安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情慾催眠指令除了催眠效果外,還有一個更重要,卻往往被忽視的元素……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對催眠的印象都是來自電視劇,總覺得被催眠後,就會沒有意識,然後被人控制,覺得很可怕。 第一次體驗催眠,是Ruowen Huang在台灣的實體課程,對這未知的事物感到很恐懼,但我還是抱著好奇心參加。 那天的課程是要了解自己害怕的事,一開始版主要大家放鬆,專注於呼吸,感受到白光與溫暖,之後走到了一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因為常常有人在預約或諮詢時,都有提一些感到疑惑的問題,所以這邊是我執業到現在的一些心得與回應。 然後問題有點多,我也許要慢慢整理、更新得很慢,這邊就先回答幾個問題,包括量子催眠能幫助你解決什麼問題、是否會在催眠中說出不想說的事情、以及有可能會看到前世的畫面等。
Thumbnail
QHHT量子催眠心得分享 催眠是很需要放鬆與信任的一種服務,在每次提供催眠服務時,除了是透過介紹,事先可能知道初步原因理由之外,我總會問「為什麼想做催眠?」及「怎麼找到我的?」…對彼此陌生的兩人,是蠻好的一個破冰方式。這又是一個外星靈魂。 個案年紀:35+ 性別: 女 居住地: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