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

含有「韌性」共 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十年前。 那時候我們還在討論,是不是要讓孩子在學校開始學 coding;還在擔心他們是不是該更加專注理科,好讓將來成為工程師。 然而,2022 年 11 月 30 號,ChatGPT 橫空出世,摧枯拉朽地把一切都重序了。 時間來到今天,我們討論的重點反而變了: 在談論下一代之前
Thumbnail
Alfreda-avatar-img
5 天前
要要要,啤酒當然要冰鎮啊!!! 但我得暫時戒酒了 XXD 最近喝太兇 我很喜歡蘇格拉底對於學問那個敞開的態度與想法 兒子問功課時,我很常把問題丟回去給孩子 但不想太用力思考是人性,我們總因此爭執;可是爭執過後,孩子總能想出屬於自己的答案——雖然花時間也消耗情緒,但很值得 如果兩者比較,我傾向蘇格拉底的多問,只是在「問」的時候,不是只把問題拋出來,而是自己要思考過這個問題想得到什麼?又或是問前,自己心中是不是已經有一點答案? 對內是問題的展開,對外是討論 至於取代孔子的,我希望是尊重
花生配啤酒-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Alfreda 同意,尤其是自小接受東亞教育的我,更能夠明白那種可以自由提問和討論的珍貴。這也是我在文章裡私心加入『孔子以後沒有思想家』的原因和吐槽
本文分享自身減脂經驗,對此帶來了什麼體驗,以及對後續生命的影響:包含對身處的世界的了解、以及日常裡優先順序的改變。這樣的轉變難以量化,希望可以透過文字,將這樣的經驗傳遞下去。若能鼓舞正在朝目標努力的夥伴們,絕對是一開始決定減脂時,所難以想像的發展。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5/25
韌性還任性 🤣
地球體驗營 (咻)-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6
宇牛 韌性拉😂 先任性再韌性😂😂
當代變化快速,光靠努力已不足以應對挑戰。本篇分享《韌性》一書中的「韌性飛輪」概念,透過三片風扇葉片——察覺、意義、連結,建立內在穩定力。搭配「小贏紀錄表」與「ABC焦慮拆解表」,幫助我們釐清焦慮來源、找回掌控感,避免落入過度自責與焦慮的死胡同。在自由工作與生活拉扯中,這是一套實用且溫柔的自我支持工具
0/5《韌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
2022 鏡之孤城 有時心裡的傷,真的很難說出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條件相信或支持你的父母和老師。在沒有目標地渡過的時光,不想去面對將來的日子,請給予自己足夠的溫柔和耐心。
5/5鏡之孤城
你是否曾經在經歷創傷後,看著身邊的人好像「恢復得很快」,而對自己的慢慢復原感到自責或焦慮?或許你也曾經被說過「不要再想了」「怎麼還沒走出來?」但其實,心理的復原力就像身體的柔軟度一樣——每個人天生不同,卻都可以透過練習與支持慢慢變得更有彈性。 心理學觀點:創傷與復原力的差異性 創傷(trauma
Thumbnail
以前的我是一個容易過度緊張、焦慮的人。 開會時,我腦中常浮現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與誰的對話內容,甚至隔天的代辦事項。結果,我總是無法專注在當下。 此外,忙碌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也讓我身心亮起紅燈,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好多年。 直到 2018 年,一位職場前輩在聊天中提到「正念」,我才第一次聽到這個
Thumbnail
學會擁抱失敗,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弱項;學會看見挫敗後的晴天,才能向著陽光持續奔跑!
Thumbnail
「Resilience: Hard-Won Wisdom for Living a Better Life」是美國退役海軍海豹部隊(Navy SEAL)指揮官Eric Greitens所著。本書源自他寫給一位身陷困境、經歷創傷與失業的戰友的私人信件,逐步發展成一系列關於人生韌性的深刻對話。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