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W1周報+0207盤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總經周報


  • 美國關稅政策
    •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加拿大、墨西哥徵收25%進口關稅,對能源產品加徵10%關稅。
    • 加拿大反擊,對美國商品徵收25%關稅,影響美國汽車及製造業就業。
  • 美國經濟數據
    • 1月ISM製造業指數回升至50.9,顯示製造業擴張。
    • 1月CPI與PPI數據將影響市場對聯準會降息預期。
  • 中國經濟表現
    • 1月出口年增10.7%,貿易順差創新高。
    • 人民銀行維持寬鬆政策,支持市場流動性。


02W1週報


近期台股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川普推進關稅戰,導致道瓊與標普500指數在高檔震盪,而費城半導體與那斯達克則偏弱。市場憂慮DeepSeek技術將降低AI硬體需求,然而該技術的成本降低將擴大應用市場,預期長期仍利好硬體股。此外,DeepSeek帶動的邊緣運算需求提升,將有助於AI手機與AI PC銷售成長,聯發科(2454)、華碩(2357)、微星(2377)等將受惠。

台股盤面顯示,AI運算成本下降帶動邊緣運算需求,刺激AI PC與AI手機市場,華碩、僑威(3078)等成焦點。此外,低成本AI運算將推動軟體與資安需求,艾訊(3088)、研華(2395)、立端(6245)值得關注。同時,任天堂將於4月公布Switch 2細節,帶動原相(3227)、創惟(6104)、偉詮電(2436)等股價波動。

市場籌碼變化顯示,近五日法人動向偏多,外資回補買超,投信與自營商亦有加碼。選股方面,重點關注AI邊緣運算、工業電腦、機器人與生技類股,尤其流感題材股可望受惠疫苗需求提


加權指數

raw-image

加權指數,跟禮拜四想法一樣來到壓力區間。聯發科法說結束看起來是蠻樂觀看待今年25年NEW PROJECT WITH CSP以及NV的AI PC GPU拭目以待。

櫃買指數

raw-image


櫃買一樣想法還是強於加權。這邊不求一次突破但希望站上年線,持股可以朝櫃買多多一點





選擇權籌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個股觀察


早安!2/7 外電綜合整理



- 2059川湖: 元月營收靚

元月營收月增1成、年增88%,美系大行認為優於預期,並認為1Q營收季增幅有望雙位數成長。動能來自ASIC及GPU客戶都有。券商預估25-26年EPS:$63.5/$71.3, 以今年30xPE評價,評等正向。


- 2360致茂: 元月營收靚

元月營收年增59%,表現優於美系券商預估。券商認為SLT延續去年底的強勁動能,主要來自AI GPU 客戶。券商維持正面評價不變,預估25-26年EPS: $15.3/17.4。


國泰證期研究部

聯發科(2454 TT)

Call memo

20250207


4Q24營運結果

1. 營業收入 138.04bn (QoQ +4.7%, YoY +6.5%)受惠天璣9400需求強勁

2. 毛利率 48.5% (QoQ -0.3pts, YoY +0.2pts)

3. 營益率 15.5% (QoQ -2.6pts, YoY -3.6pts)

4. 淨利率 17.3% (QoQ -2.1pts, YoY -2.5pts)

5. EPS 14.95

6. NTD/USD 32.34


2024營運結果

7. 營業收入 530.58bn (YoY +22.4%)

8. 毛利率 49.6% (YoY +1.8pts)

9. 營益率 19.3% (YoY +2.7pts)

10. 淨利率 20.2% (YoY +2.4pts)

11. EPS 66.92

12. NTD/USD 32.11


4Q24營運概況

13. smartphone 59% (QoQ +14%, YoY -1%)、Smart Edge Platform 35% (QoQ -7%, YoY +24%)、Power IC 6% (QoQ -1%, YoY +1%)


14. 24年旗艦 SoC 的營收翻倍,達到約20億美元;車用晶片平台與Power IC disgin-win多家中國/歐洲


15. 與 Nvidia 合作之GB10預計今年5月上市

與 Nvidia 共同設計的高階車用 SoC預計 25 年量產

部分Edge AI SoC新專案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進入量產


16. 預計AI ASIC 業務將從 2026 年每年將貢獻可觀營收


17. 除了在複雜 SoC 和 Chiplet 架構方面的卓越設計能力外,與一級供應商合作夥伴關係,能夠提供 N2和 N3製程與CoWoS 2.5D / 3D 封裝


- Smartphone

18. 預計 2025 年將推出更多天璣 9400 和 9300 系列相關型號旗艦機種


19. 展望 2025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預期將以與 2024 年相似的速度增長,5G 滲透率將從mid-60s 提升至High-60s


20. 1Q25營收預計溫和增長,受惠ASP於市場向更高端、具備 AI 功能的型號轉型的趨勢與中國智能手機刺激消費政策將使需求有所改善



- Smart Edge Platform

21. 4Q24營收年增受惠於持續gain share與產品組合優化,季減主因季節性因素影響


22. 預估25 年連接技術升級和計算設備中更高 AI 採用率的趨勢將延續,將持續優化公司產品組合與提升ASP


23. 預計在 2025 年Wi-Fi 7 的滲透率將加速,公司Wi-Fi 7 營收將實現超過兩倍的增長


24. 預計車用領域營收1Q25將支撐營收,且2025 全年將逐季增長



- Power IC

25. Data center成長強勁,消費性營收維持平穩


26. 25 年將拓展至車用和資料中心領域,預估1Q25營收將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而呈現季減


1Q25 guidance

27. 營業收入140.8-151.8bn(QoQ +2%~10%, YoY +6%~14%)

28. 毛利率 47% ± 1.5%

29. 營業費用率 29% ± 2%

30. NTD/USD exchange rate 32.5

31. 營收(US$)全年財測有望超越+mid-teens% YoY,實現毛利率(不含NRE)介於46-48%

32. 在中國刺激政策推動與關稅不確定性因素推動電視、Wi-Fi、平板電腦和 Chromebook 等產品客戶提前拉貨


Q&A

33. 先前提及ASIC市場規模可能達到 450 億美元,是否相關細節可以更新?

隨著近期DeepSeek推出,對於AI市場變得更加樂觀,AI將加速普及至用戶端,並且將繼續推動datacenter算力需求

目前TAM維持仍約保持450億美元


34. 雲端相關專案進展細節?相比期兩季是否在雲端業務上投入更多RD費用?

確實有積極增加投入相關資源,主要是透過大規模聘請關鍵技術和業務的高級經理及高層主管部分幾乎全部集中在美國,並且確實將內部資源更多地轉向 ASIC 預算


35. 雲端業務是否涵蓋HBM營收?

目前 HBM 的情況是根據具體專案來決定,但大部分情況HBM 尚未被計入營收中,但展望未來,基於 HBM 的新機會可能會出現,例如與晶片設計相關的 ASIC 部分


36. 如果HBM開始貢獻營收,對於OPM影響?

將對OPM產生正面影響


37. 對於智慧型手機和智慧設備業務25年全年或未來幾年營收展望?

觀察到中國的刺激政策,智慧型手機整體需求良好,此外公司擴大旗艦市場的佔有率,對於25年營收持健穩健增長態度


38. TSMC 可能想要提高晶圓成本價格與ARM 可能提高IP授權費用,成本的增加是否會影響COGS或GPM?

今年GPM目標仍維持47% 正負1.5%範圍


39. 4Q24銷售費用/研發費用都有所增加,能否分享相關細節是否與AI專案有關?與OPEX展望?

RD費用為專案進度和年終結算結合的成果,預計 2025 年的營業費用率大約介於30%,將與24年全年水準相似


40.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會呈現一個前高後低情況?還是中國市場有機會復甦?對季節看法,以及補貼政策帶來了多少新增需求?

隨著刺激政策的推動、在中國市場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的增加,以及我們自有 SoC(系統單晶片)的應用,我們對智慧型手機業務仍然保持相當積極的態度


41. 對於25年全年旗艦機型營收展望?

再觀察一季狀況,後續會給全年旗艦機型市占展望


42. 25年營收展望?是否1Q25實現強勁成長,2Q25的展望?

全年展望仍保持樂觀,但總經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再給出細節

對於2Q25目前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採取更加謹慎和保守的態度


43. CES Jensen 提到 MediaTek 現在擁有這項NVlink 技術,是否已經開始將這項技術應用於自己的產品,例如雲端 ASIC?

GP 10 的成果顯而易見,公司不僅擁有SoC,現在也有能力做桌上型AI相關應用

44. 未來營收持續成長的因素?

市場需求的變化仍是最重要的


45. 26年初ASIC開始貢獻營收此展望是否符合預期?

預計1Q26-2Q26開始貢獻營收,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


46. DeepSeek對於公司的影響?

天璣9400 完全有能力支援 70 億到 130 億參數的模型,借助 Deep Seek 的蒸餾能力,我認為這將使能力提升大約五倍左右,以 GB10為例,它已經可以通過 DeepSeek 技術處理 2000 億參數的模型,大型模型也可以在GB10 驅動的工作站上本地處理


**僅供本公司內部同仁參考使用,非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同意,禁止轉發或轉載第三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強勢族群留意




工業電腦:2395/6245/6414/3416




資安:3029/6689/6752/6112/6214




網通:3596/3558/5388/6285


次族群


電供:3078/6203/6412




AIPC:5236/2458/6679/2377/2357/2353




機器人:2049/2233/2464/4571/4576/4583






外資買賣超

raw-image
raw-image



投信買賣超


raw-image
raw-image






自我檢討



祝大家明天順利開盤愉快。



















source:華南證券、華南期貨、華南投顧、富邦投顧、富邦證券、富邦期貨、moneyDJ、凱基投顧、凱基期貨、凱基證券、永豐金證券、永豐金投顧、








**本文章並無推勸買賣股票之事宜,僅由個人觀察分享。投資者審慎投資並自負盈虧**


avatar-img
28會員
23內容數
僅提供資訊分享,不構成買賣建議。投資人下單前,請考量自身風險以及評估自身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c的個股觀察研究 的其他內容
加權指數 指數來到了壓力區,靜待聯發科法說。這邊可以減碼或者不再加倉會相對舒服一點 櫃買指數 希望櫃買在這邊盤整向上突破表態。這波可以發現外資回補櫃買。加權反而沒那麼多資金湧入。值得留意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6 外電綜合整理 - 23
加權指數 加權回神全線起飛。這邊一樣區間看法不變。看啥時會有催化劑突破,目前留意2/7發哥法說。 櫃買指數 櫃買看法一樣不變1/13低點不破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5 外電整理 - 2395研華: 亞系升評升目標 亞系券商上修25-26年EPS至
加權指數 加權區間震盪,留意聯發科後續 櫃買指數 櫃買看1/13低點不破,有機會反攻如果跌破就考慮減碼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4 外電綜合整理 - 2395研華: 亞系升目標 亞系券商上修25-26年EPS至$13.5/$17.2,以明年28.8xPE評
加權指數來到相對支撐區,櫃買指數需留意1/13低點。外資賣超,但盤勢穩定後可能回補。個股觀察重點包括臺積電潛在關稅議題、創意4Q財報、聯亞光4Q表現、緯穎目標價上調、聯發科及聯詠正面評價。強勢族群留意防疫概念股及AIPC,次族群尚未明確。外資主要賣超晶片股。
靜待1/29 fomc 會議。99.5%維持利率,0.5%降息1碼。 台幣強升值來到32.7。 加權指數 很開心加權順利突破下降趨勢線來到了多次的壓力區。這裡我會請向傾向於減碼持股,突破後再來做多。三次都撞不過去,目前也無新的利多可以發酵撞過去。過年前謹慎調節部位 櫃買指數
01W3 這周開了CPI以及台積法說,市場迎來谷底大反彈。本來要破底的一瞬間又來到中軌附近了,要過年了成交量持續縮。資金漸漸抽出市場大戶也去過年了。川普下禮拜要上任了台股要放假了。大家留意手上持股,成本拉開的可以不緊張。成本區附近的可以考慮減碼。 祝大家新年快樂,蛇蛇發抖。 ---
加權指數 指數來到了壓力區,靜待聯發科法說。這邊可以減碼或者不再加倉會相對舒服一點 櫃買指數 希望櫃買在這邊盤整向上突破表態。這波可以發現外資回補櫃買。加權反而沒那麼多資金湧入。值得留意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6 外電綜合整理 - 23
加權指數 加權回神全線起飛。這邊一樣區間看法不變。看啥時會有催化劑突破,目前留意2/7發哥法說。 櫃買指數 櫃買看法一樣不變1/13低點不破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5 外電整理 - 2395研華: 亞系升評升目標 亞系券商上修25-26年EPS至
加權指數 加權區間震盪,留意聯發科後續 櫃買指數 櫃買看1/13低點不破,有機會反攻如果跌破就考慮減碼 選擇權籌碼 個股觀察 早安!2/4 外電綜合整理 - 2395研華: 亞系升目標 亞系券商上修25-26年EPS至$13.5/$17.2,以明年28.8xPE評
加權指數來到相對支撐區,櫃買指數需留意1/13低點。外資賣超,但盤勢穩定後可能回補。個股觀察重點包括臺積電潛在關稅議題、創意4Q財報、聯亞光4Q表現、緯穎目標價上調、聯發科及聯詠正面評價。強勢族群留意防疫概念股及AIPC,次族群尚未明確。外資主要賣超晶片股。
靜待1/29 fomc 會議。99.5%維持利率,0.5%降息1碼。 台幣強升值來到32.7。 加權指數 很開心加權順利突破下降趨勢線來到了多次的壓力區。這裡我會請向傾向於減碼持股,突破後再來做多。三次都撞不過去,目前也無新的利多可以發酵撞過去。過年前謹慎調節部位 櫃買指數
01W3 這周開了CPI以及台積法說,市場迎來谷底大反彈。本來要破底的一瞬間又來到中軌附近了,要過年了成交量持續縮。資金漸漸抽出市場大戶也去過年了。川普下禮拜要上任了台股要放假了。大家留意手上持股,成本拉開的可以不緊張。成本區附近的可以考慮減碼。 祝大家新年快樂,蛇蛇發抖。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周四公布的美國經濟增長數據,將為投資者提供最新線索,因為目前市場已經篤定,美聯儲將在9月開始,將利率從目前的23年高點下調,結束近期歷史上最激進的政策收緊週期之一。 市場預期,美國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將增長2%,明顯高於上一季度的1.4%,但總體形勢仍較去年底的快速增長有所放緩。第二季度核
美國重要經濟數據第一季(1-3月)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終值僅有1.4%高於前值1.3%,5月美國資本財新訂單意外下滑,而核心耐久財訂單也月減0.1%,美國經濟趨緩呈現在數據表現上,也讓市場對今年降息兩次充滿信心,今晚的PCE數據仍是左右FED下半年利率政策的關鍵,......
【重點前瞻】週四重點關注美國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初值顯示第一季度實際GDP意外爆冷,增速大幅不及預期放緩至1.6%,顯示聯儲局加息進一步對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同時也強化9月降息的預期,但留意最新的數據是否向上修正再次給市場帶來波動。
美國勞工部統計局14日公布的4月PPI月增0.5%,高經濟學家預估值0.3%,以年增率來看,4月總體PPI上升2.2%,創一年以來新高,核心PPI年增率也達2.4%,創2023年8月以來最大年增幅,但FED主席鮑威爾在聽證會中表示接下來升息的機率極其低,沖淡市場對於通膨數據上揚的疑慮,激勵美股收漲
Thumbnail
先看下列兩則最新美國總經新聞: <經濟日報> Fed 決策/利率連六凍 放慢縮表速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商務部24日公佈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僅增長1.6%遠低於市場預期。加上26 日 公佈數據顯示,3 月個人消費支出 (PCE ) 物價指數年增 2.7%,高於市場預期的 2.6% 與前值 2.5%;按月來看成長 0.3%,符合市場預期且與前值持平。這兩個
Thumbnail
美國商務部25日公布第一季GDP YOY僅達1.6%,較2023年Q4的3.4%、2023年Q3的4.9%顯著趨緩,今晚即將公布PCE數據,市場擔憂僵固性通膨已經侵蝕到美國的經濟發展,而FED最在意PCE的發展是否出現下將趨勢,也是攸關接下來的利率政策方向,....
Thumbnail
美國公布3月製造業數據50.3,客戶庫存續降、大範圍訂單續增,進出口需求保持強勁,支撐原材料、油價,西德州原油近一週漲餘2.22%,美元指數強勁持穩於104並進一步走揚,中長期債券在利率政策框架已符合預期下維持中性,並在需求支撐物價下化學、材料、核能與石油需求支撐相關類股表現。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周四公布的美國經濟增長數據,將為投資者提供最新線索,因為目前市場已經篤定,美聯儲將在9月開始,將利率從目前的23年高點下調,結束近期歷史上最激進的政策收緊週期之一。 市場預期,美國第二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將增長2%,明顯高於上一季度的1.4%,但總體形勢仍較去年底的快速增長有所放緩。第二季度核
美國重要經濟數據第一季(1-3月)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終值僅有1.4%高於前值1.3%,5月美國資本財新訂單意外下滑,而核心耐久財訂單也月減0.1%,美國經濟趨緩呈現在數據表現上,也讓市場對今年降息兩次充滿信心,今晚的PCE數據仍是左右FED下半年利率政策的關鍵,......
【重點前瞻】週四重點關注美國第一季度GDP修正值,初值顯示第一季度實際GDP意外爆冷,增速大幅不及預期放緩至1.6%,顯示聯儲局加息進一步對經濟起到降溫的作用,同時也強化9月降息的預期,但留意最新的數據是否向上修正再次給市場帶來波動。
美國勞工部統計局14日公布的4月PPI月增0.5%,高經濟學家預估值0.3%,以年增率來看,4月總體PPI上升2.2%,創一年以來新高,核心PPI年增率也達2.4%,創2023年8月以來最大年增幅,但FED主席鮑威爾在聽證會中表示接下來升息的機率極其低,沖淡市場對於通膨數據上揚的疑慮,激勵美股收漲
Thumbnail
先看下列兩則最新美國總經新聞: <經濟日報> Fed 決策/利率連六凍 放慢縮表速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商務部24日公佈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僅增長1.6%遠低於市場預期。加上26 日 公佈數據顯示,3 月個人消費支出 (PCE ) 物價指數年增 2.7%,高於市場預期的 2.6% 與前值 2.5%;按月來看成長 0.3%,符合市場預期且與前值持平。這兩個
Thumbnail
美國商務部25日公布第一季GDP YOY僅達1.6%,較2023年Q4的3.4%、2023年Q3的4.9%顯著趨緩,今晚即將公布PCE數據,市場擔憂僵固性通膨已經侵蝕到美國的經濟發展,而FED最在意PCE的發展是否出現下將趨勢,也是攸關接下來的利率政策方向,....
Thumbnail
美國公布3月製造業數據50.3,客戶庫存續降、大範圍訂單續增,進出口需求保持強勁,支撐原材料、油價,西德州原油近一週漲餘2.22%,美元指數強勁持穩於104並進一步走揚,中長期債券在利率政策框架已符合預期下維持中性,並在需求支撐物價下化學、材料、核能與石油需求支撐相關類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