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全球科學服務領導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公司基本介紹

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科學服務企業,總部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公司於2006年由Thermo Electron與Fisher Scientific合併而成,致力於提供創新技術和綜合解決方案,以促進科學研究和提升實驗室生產力。

主要業務領域

  1. 生命科學解決方案 提供生物學和醫學研究所需的試劑、儀器和耗材,支持新藥和疫苗的開發,以及疾病診斷。
  2. 分析儀器 提供高端分析儀器、軟體、服務和耗材,幫助客戶解決分析領域的複雜問題。
  3. 專業診斷 提供高品質的診斷試劑、儀器和耗材,幫助臨床實驗室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4. 實驗室產品與生物製藥服務 提供各類實驗室所需產品,提升客戶實驗室效率與生產力,並為製藥和生物技術產業提供藥物開發、臨床研究和生產服務。



產業趨勢分析

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所處的科學服務行業,涵蓋生命科學研究、分析儀器、專業診斷以及實驗室產品與生物製藥服務等領域。該行業正經歷多項關鍵趨勢,為企業帶來機遇與挑戰。

1. 生命科學研究投入持續增長

全球對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資金投入持續增加,特別是在生物醫藥研發方面。以中國為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資金從2017年的597億元增至2023年的141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5.5%。這推動了對科研儀器、試劑和耗材的需求,為科學服務企業帶來市場機會。

2. 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的融合

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數位化和自動化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數據科學平台服務市場預計將以23.0%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從2023年的48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02億美元。科學服務企業需積極採用數位化解決方案,以提升產品和服務的效率與精確性。

3. 全球化與市場競爭加劇

生命科學行業的全球化進程加快,特別是在亞太地區,如中國、印度和韓國,在生物製藥研發與生產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為科學服務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同時也帶來更多競爭。企業需制定全球化策略,以保持競爭優勢。

4. 創新療法與診斷技術的興起

創新療法(如基因和細胞療法)和先進診斷技術的發展,對科學服務企業提出了新的需求。企業需開發和提供支持這些新興領域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

5. 政策與成本控制的影響

各國政策和成本控制措施可能影響生命科學行業的發展。例如,重磅藥物專利到期和政策變化可能對行業收入產生負面影響。科學服務企業需關注政策動態,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


財報分析

在 2024 年,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的營收分布如下:

  • 實驗室產品與生物製藥服務(Laboratory Products & Biopharma Services):占 59.4 億美元,年增 4%
  • 生命科學解決方案(Life Sciences Solutions):占 26.6 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 分析儀器(Analytical Instruments):占 20.6 億美元,年增 9%
  • 專業診斷(Specialty Diagnostics):占 15.1 億美元,與去年持平。


raw-image


實驗室產品與生物製藥服務(Laboratory Products & Biopharma Services)

該部門是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最大的收入來源,2024 年營收達 59.4 億美元,年增長 4%。該部門涵蓋 實驗室耗材、生物製藥研發與製造服務,主要為生技、製藥、醫療、學術機構和政府機構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1. 實驗室產品(Laboratory Products)

提供各類 實驗室所需耗材與設備,提升研究與檢測效率:

  • 細胞培養耗材:培養瓶、培養皿、移液管等。
  • 實驗室儀器與設備:離心機、孵育器、混合器等。
  • 試劑與化學品:緩衝液、抗體、核酸純化試劑等。
  • 樣品存儲與運輸解決方案:超低溫冰箱、液態氮存儲設備。

2. 生物製藥服務(Biopharma Services)

提供 從藥物研發到生產 的完整支援,涵蓋:

  • 臨床試驗供應鏈管理:提供試驗藥物包裝、標籤、配送等服務。
  • 藥品開發與分析服務:幫助藥企進行藥物分析與驗證,確保合規。
  • 細胞與基因治療 CDMO 服務:為基因與細胞療法提供 端到端 製造解決方案。
  • 生物製劑與疫苗生產支援:提供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純化設備等。

3. 2024 年成長動能

  • 製藥與生技業需求穩定成長,推動實驗室產品與生物製藥服務的需求。
  • CDMO(委託開發與生產)業務擴張,使該部門維持穩定增長。
  • 供應鏈優化與自動化技術提升,提升生產效率並縮短藥物開發時程。

該部門的增長顯示 Thermo Fisher 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並持續透過創新與戰略合作擴展市場份額。


分析儀器部門營收增長

2024 年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分析儀器(Analytical Instruments) 部門營收增長 9%,達到 20.6 億美元。其主要增長原因如下:

  1. 藥物開發需求提升 該部門的產品廣泛應用於 藥物研發和臨床試驗。隨著生物製藥領域的持續發展,對高精度分析儀器的需求增加,推動了該部門的營收增長。
  2. 市場投資環境改善 近期的利率下調改善了生物技術公司的融資環境,這些公司加大了對 研究與開發 的投入,進一步推動了對分析儀器的需求。
  3. 產品創新與市場擴展 Thermo Fisher 持續投資於 新產品的開發與現有產品的升級,以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這也促進了該部門的營收增長。


分析儀器部門介紹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分析儀器(Analytical Instruments) 部門提供多種高性能儀器,廣泛應用於各種科學研究和工業領域。以下是該部門的一些重要產品和服務:

1. 分子光譜儀器

  •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T-IR):用於材料鑑定和化合物分析,適用於污染物檢測和夾雜物分析。
  • 近紅外光譜儀(NIR):可用於在線監測製程,如擠壓過程,提供實時反饋。
  • 拉曼光譜儀:適用於無損分析,特別是在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

2. 分立式分析儀

  • Gallery 分立式分析儀:全自動、多參數分析儀,配備自動液體處理、孵育和測量功能,每小時可執行多達 350 次光度測試,適用於食品與飲料、環境和工業用水等領域的分析。

3. 自動濕化學分析

  • 自動滴定儀:用於精確測定樣品中的特定成分含量。
  • 分光光度計:用於測量樣品的光吸收特性,適用於各種化學分析。

這些產品和服務在科學研究、品質控制和製程監控中發揮關鍵作用,滿足不同行業對精確分析的需求。


股票回購增加原因

2024 年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顯著增加了股票回購規模,這一舉措背後有多重原因:

  1. 強勁的財務表現:公司在 2024 年第四季度實現了 5% 的營收增長,達到 114 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EPS)增長 8%,達到 6.10 美元。這些積極的財務結果為擴大回購計劃提供了資金支持。
  2. 資本配置策略:公司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回購了 30 億美元的股票,並將股息提高了 11%,這些舉措顯示了公司在資本配置上的積極性,旨在提升股東價值。
  3. 股東價值提升:透過增加股票回購,公司減少了市場上的流通股數量,從而提高了每股收益,這有助於提升股東價值,並向市場傳達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近期的併購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近期進行了多項併購,旨在擴展其在生命科學和診斷領域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值得關注的交易:

1. 收購 Olink Holding AB

  • 時間:2024 年 7 月
  • 交易金額:約 31 億美元
  • 概述:Olink 是一家瑞典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次世代蛋白質組學解決方案。此次收購旨在加強 Thermo Fisher 在蛋白質研究領域的實力,特別是在精準醫療方面。

2. 收購 The Binding Site Group

  • 時間:2023 年 1 月
  • 交易金額:約 26 億美元
  • 概述:The Binding Site Group 是一家專業診斷公司,以其在多發性骨髓瘤檢測和監測方面的領先地位而聞名。此交易旨在擴大 Thermo Fisher 在專業診斷領域的業務,特別是在血液腫瘤和免疫系統疾病的診斷和管理方面。

3. 收購 CorEvitas, LLC

  • 時間:2023 年 8 月
  • 交易金額:約 9.125 億美元
  • 概述:CorEvitas 是一家提供已批准醫療療法的真實世界證據的領先供應商。此次收購旨在擴展 Thermo Fisher 在臨床研究領域的能力,特別是在真實世界證據解決方案方面,以加速藥物開發並提高決策效率。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收購 Olink 的背景及影響

收購背景:

  • 交易概述: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於 2023 年 10 月 宣布以 31 億美元 收購 Olink Holding AB,這筆交易於 2024 年完成。
  • Olink 簡介:Olink 成立於 2004 年,專注於 蛋白質組學 技術,開發出 鄰近延伸分析(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 PEA) 技術,能夠利用極少量生物樣本進行高通量、多重蛋白質分析。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標誌物發現、精準醫療和疾病研究,並在全球科學界獲得廣泛認可。
  • 收購動機:Thermo Fisher 希望透過此次收購 加強在蛋白質組學領域的佈局,與現有的 質譜、生命科學試劑、NGS(次世代定序) 及 qPCR(定量反轉錄 PCR) 產品線形成互補,為精準醫療和生命科學研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

收購影響

  1. 市場地位提升 透過此次收購,Thermo Fisher 強化了 高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成為 蛋白質生物標誌物研究的領導者,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2. 技術整合與創新 Olink 的 PEA 技術可與 Thermo Fisher 現有的 質譜分析、基因組學 及 臨床診斷 技術結合,提供更高效的研究工具,推動 生物標誌物發現、藥物研發與個人化醫療 進步。
  3. 財務與業務增長 2024 年 Olink 預計將帶來超過 2 億美元 的收入,未來幾年有望實現 15% 的有機增長,對 Thermo Fisher 的 生命科學與診斷業務 帶來長期增值。
  4. 加速精準醫療發展 Olink 的蛋白質組學技術可協助開發 新型疾病標誌物,提升疾病診斷準確性,並支持新藥開發,使 精準醫療與個人化治療 更具可行性。

The Binding Site Group 的收購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世爾科技)於 2023 年 1 月完成對 The Binding Site Group 的收購,交易金額約為 28 億美元

收購背景:

  • The Binding Site Group 在被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收購前的年度營收約為 1.9 億英鎊(約合 2.2 億美元),且每年增長約 10%
  • The Binding Site Group:總部位於英國伯明翰,專注於開發和製造用於檢測血液癌症(如多發性骨髓瘤)和免疫系統疾病的專業診斷測定和儀器。其核心產品 Freelite® 被主要臨床指南廣泛推薦,用於多發性骨髓瘤各階段的診斷和監測。
  • 收購動機:此次收購旨在擴展 Thermo Fisher 在專業診斷領域的產品組合,特別是在血液腫瘤學檢測方面。透過結合 The Binding Site 的創新診斷解決方案,Thermo Fisher 希望加強其在快速增長的診斷市場中的地位,為患者提供更大的臨床價值。

收購影響:

  1. 產品組合擴展:此次收購使 Thermo Fisher 的專業診斷產品組合得到強化,特別是在血液腫瘤和免疫系統疾病的診斷和管理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2. 市場地位提升:透過整合 The Binding Site 的專業知識和產品,Thermo Fisher 在快速增長的專業診斷市場中鞏固了其領導地位,特別是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診斷和監測領域。
  3. 財務增值:預計此次收購將在 2023 年為 Thermo Fisher 的調整後每股收益增加約 0.07 美元,為股東帶來增值。


競爭者分析

以下是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包括 市值業務領域優勢與劣勢

raw-image
  • Thermo Fisher:產品線最完整,從 生命科學到生物製藥服務(CDMO) 均有佈局,成為市場綜合性領導者。
  • Danaher:專注於高成長領域,併購策略靈活,競爭力強,但業務線較集中。
  • Agilent:分析儀器技術領先,但業務範圍較窄,無法與 Thermo Fisher 競爭 CDMO 服務。
  • Illumina:基因測序領域的領導者,但產品較為單一,無法涵蓋更廣泛的生物醫學市場。
  • Bruker:高端科研市場專家,但受限於市場規模,難以與大型綜合型企業競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小白的沙龍
13會員
119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投資小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31
PepsiCo 是全球食品與飲料產業的領導者,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與穩定現金流。即便面對 Quaker 回收事件與北美需求疲軟,公司仍展現出營運韌性。估值面目前接近合理,雖不具明顯安全邊際,但對長線投資人仍具吸引力。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4
L’Oréal 擁有全球最大美妝品牌組合與穩定現金流,2024 年營收與自由現金流皆創新高,顯示商業模式具可預測性與成長潛力。管理層持續併購與推動美妝科技創新,資本配置穩健。雖當前本益比略高,但依多項估值模型顯示仍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特別適合在市場修正時逢低布局。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2025/03/21
GE HealthCare 自 2023 年自 GE 集團分拆獨立後,轉型為專注醫療科技的上市公司,具備自主決策與資本配置能力。分拆後聚焦於影像設備、藥物影像劑、病患監護與 AI 平台,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財務表現穩健,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並積極布局高毛利與數位化業務,展現長期成長潛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資策會致力於推動技術與標準合規認證服務,提供數位轉型諮詢、前瞻產業智庫與專業人才培育,以填補產業標準規範、資安服務需求及技術諮詢不足等痛點。資策會近期除了以第三方能量穩步推動製造業、資服業、半導體業建立完善的數位創新生態系,也持續在內部進行組織體質再造。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6 月 20, 2024 【臨床試驗成果是影響生技產品上市的關鍵,在AI數據技術快速進展下,市場面臨著產品上市的競爭壓力。(圖/橙灝生技顧問提供)】 (記者孟倩玉報導 )    近年來AI數據科學的快速進展,各大藥廠得以加速藥物開發進程,生技市場面臨著產品快速上市的競爭壓力,其中臨床試驗是影響
Thumbnail
世芯-KY是一家專注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和系統單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公司,擁有豐富的技術歷程和多重成長動能。本篇文章詳細分析了2024年的營運展望和資產負債變化,包括營收增長、毛利率提升、季度營收變化、不同製程和應用領域的營收結構分析,以及指標分析如研發費用率、存貨周轉天數、ROE和合約負債等。
Thumbnail
世芯-KY是一家專注於特殊應用積體電路和系統單晶片設計和製造的公司,擁有豐富的技術歷程和多重成長動能。本篇文章詳細分析了2024年的營運展望和資產負債變化,包括營收增長、毛利率提升、季度營收變化、不同製程和應用領域的營收結構分析,以及指標分析如研發費用率、存貨周轉天數、ROE和合約負債等。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政府的政策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有所深化。股市和生物技術企業的營運情況是非常重要的,要瞭解是否擁有集團式的經營擘劃。本篇文章介紹了生技投資的機會和挑戰,提到了一些建議的投資標的,如臺灣的晟德集團、保瑞藥業、宏碁集團,以及國外的禮來、輝景醫藥、諾和諾德。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依照各機構去研究的醫療產業領域 規劃投資者幾乎都是往精準醫療或數位醫療相關 精準醫療、遠距醫療跟醫療檢測是比較可以合作的,因為這些可以運用到科技業的專業領域 達成1+1大於2的產業商機才是現在很多AI結合生技醫療的重點 近期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進軍生技的原因就是"多角化經營需求是占比最高
Thumbnail
1. 為什麼你需要認識Lam Research Lam Research(科林研發,美股代號LRCX)是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加州佛利蒙,向全球半導體產業提供晶圓製造設備和服務。目前市值約1,230億美元。 為全球半導體設備領導廠商,屬於半導體設備概念股。
Thumbnail
1. 為什麼你需要認識Lam Research Lam Research(科林研發,美股代號LRCX)是全球前三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加州佛利蒙,向全球半導體產業提供晶圓製造設備和服務。目前市值約1,230億美元。 為全球半導體設備領導廠商,屬於半導體設備概念股。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Thumbnail
摘要重點 1.2024 年會是成長的一年,在各產品線都有升級潮與產品組合優化。 2.聯發科在 AI 具備多種邊緣運算裝置的產品組合,且在雲端擁有 SerDes IP。 3.車用、ASIC 等下一波成長動能會在 2025 年底開始貢獻營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