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進行了宗倬章獎學金的面試,下午也幸運的收到錄取通知了,趕緊把心得記錄下來。
資格:
宗倬章獎學金為期兩年,每個月950EUR(可能每年調整),對象是
申請截止日期:2023/5/31(之前送達才算)
因為交件需要紙本,建議提早準備送件。需注意的是,申請本獎學金並不要求已經被德國大學錄取,因此可以在大學放榜或申請之前就先行申請。如果住在北部可以直接去DAAD送件(100 台北市和平西路一段 20號 11樓),在師大附近,跟Goethe Institut同一棟大樓。但要注意DAAD開門時間只有禮拜一跟四。
準備材料:
可以選擇用德文或英文書寫,我是履歷德文,讀書計畫英文。內容上可以針對獎學金的性質來加強,我是特別強調完成學業後的對於台灣或德國可能的貢獻。除了學校的部分,也可以著重在在德國的生活或者計畫如何連結德國與台灣等。
面試:
我因為在德國交換,面試採用線上面試。原本是單獨面試,但當天早上登入聊天室後通知改成團體面試(3人),不確定是不是時間原因。
面試官是三個人,其中一位是清華的教授,可能負責理工專業的部分。回答可以選擇英文或德文。一開始會是輪流自我介紹+來德國的動機,再來會由各三位面試官提問,每人一個問題。這部分比較靈活,每個人的問題都不太一樣。但通常不會深入到專業,反而比較多例如:
你覺得德國生活如何?
你為何選擇XXX大學?
你覺得台灣和德國在XX方面如何不同?
而回答也不需要非常嚴肅,可以參雜一點輕鬆的部分。例如部分選擇慕尼黑的原因是因為它離阿爾卑斯很近,可以每天去wandern。
要注意的是,面試官似乎對於履歷的真實性非常關注。上述的清華教授就有對於我為何可以已經在台大畢業,卻又以交換生的身分待在德國提出疑問。這部分我是解釋因為台灣和德國學期結束時間的差距,因此六月底台灣學期就結束並辦理了畢業,而德國學期要到八月才結束。
我有在履歷上也提到德文有C1程度,但我還是比較擅長英文,因此我全程幾乎都用英文回答,而其中一位面試官在最後就請我用德文回答,為何你會選擇TUM。我認為應該也是要驗證我履歷寫的德文C1是否屬實。但也無需太緊張而不敢寫會說德文,我回答過程中也有幾次動詞放錯位置或者動詞變化錯,但盡量把想講的提到,從結果上來看不會要求德文需要超級流利。
到德國後:
如果是第一次到德國而還沒有德國銀行帳戶的同學,要注意DAAD要求接收這個獎學金的銀行必須是實體的德國銀行(其他歐盟國家的銀行不行),因此留學生之間很流行的N26/Revolut等網路銀行是不能用來接收獎學金的。另外獎學金是每三個月入帳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