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力西卜(Beelzebub 或 Beel-Zebub),又譯為別西卜、巴爾札布,天主教譯為貝耳則步,意思為「蒼蠅王」,非利士人的神,新約聖經中稱別西卜為「魔王」,後人認為其對應聖經中七大罪的暴食。惡魔學裡認為他是地獄的最高統帥,約翰·米爾頓將其描繪成似外貌威嚴的智者,是最強大的墮天使。
別西卜在天地創世前不久誕生,是最古老的天使之一。據說別西卜屬於路西法旗下的天使,這意味著他也是熾天使的一份子。除了與兄弟姊妹的關係外,他和薩麥爾都是路西法會友好交談的天使之一。別西卜能夠追趕路西法,這讓路西法對他的性格印象深刻,並對他產生了極大的信任。 在天堂之戰之前的某個時候,別西卜在紅海邊找到了夏娃的妹妹納瑪並與她交往,娜瑪是莉莉絲離開後亞當創造的妻子的潛在候選人之一。納瑪(Naamah)和別西卜(Beelzebub)的性交導致了阿比澤布 (Abezethibou)的出生。阿比澤布迅速成長並加入了父親的陣營,但納瑪卻因此被驅逐出了神界。
最終,當天堂內戰一觸即發時,路西法選擇別西卜作為他叛亂天使軍隊的副指揮官。路西法在前線率先發動攻擊,而比爾澤布則在距離前線一步之遙的地方率領支援火力,為前線提供了足夠的攻擊機會。當路西法面對加百列時,別西卜在天使長攻擊晨星之前用衣服勒住了他,兩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路西法則逃往至高天,最後,別西卜還是被大天使打敗了。
sin七大罪 暴食 巴力西卜
別西卜是因犯罪而被逐出天堂的三分之一叛逆天使之一,他墜落的地方「是晝夜測量空間的九倍」,最終落入深淵。別西卜是繼薩麥爾之後第二個甦醒的魔神,看到他們仍然保留的力量,從永恆的囚禁中甦醒過來,他們被加冕為與路西法並列的最高君主。 他與原來的地獄王子一起征服了地獄,並將其變為自己的領地。自從征服地獄以來,他不僅統治墮落天使,也統治深淵本土的惡魔,他還創立了蒼蠅教團,其中有許多精英和皇室惡魔,建立這個教團也是為了讓別西卜能夠熟練地推斷出在重要事務上他應該信任誰以及他認為誰無能。
儘管別西卜是地獄的共同最高君主,但他還是成為了路西法的顧問,在冥河議會中其他墮落天使的混亂言論中,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幾乎總是得到這些墮落天使的認可。事實上,正是別西卜建議路西法先對上帝發動攻擊,攻擊的是上帝所喜愛的創造物:人類。他和他的兩位同伴統治者體現了扭曲的理性,他們能言善辯、理性十足,但卻將自己的才能用於完全腐敗的目的。
「Beelzebub」一詞來自《列王紀下》,希伯來聖經原文作「Ba'al Zəbûb」,是非利士人崇拜的神。一般的說法是「Ba'al Zəbûb」直譯即「蒼蠅王」,這可能與非利士人崇拜蒼蠅的習俗有關。烏加里特人也認為別西卜(烏加里特語:Baal)會驅使蒼蠅、使人得病。 「Beelzebul」一詞則來自《所羅門之約》,這裡它作為魔王(Prince of Demons)和原天使統領出現,這可能是路西法的另一種稱呼。
「別西卜和跟隨他的人」出自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1678年)
此外,別西卜還也見於聖經的其他章節中,如《馬太福音》第十二章25~28《路加福音》第十一章17~20:
耶穌知道他們的意念,就對他們說:凡一國自相紛爭,就成為荒場;一城一家自相紛爭,必站立不住; 若撒但趕逐撒但,就是自相紛爭,他的國怎能站得住呢? 我若靠著別西卜趕鬼,你們的子弟趕鬼又靠著誰呢?這樣,他們就要斷定你們的是非。 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地獄字典中的巴力西卜
巴力西卜這個稱號是烏加里特語和迦南語,與特定神的描述性名稱一起使用。對於該名字的含義人們持有不同看法。一種理解是,Baʿal zəvuv 的字面意思翻譯為「蒼蠅之王」。很久以前,就有觀點認為,非利士人的神和希臘世界中出現的蒼蠅崇拜(指將蒼蠅視為害蟲,以糞便為食)之間存在某種關係,例如宙斯·阿波米奧斯(Zeus Apomyios)和米亞格羅斯(Myiagros)。烏加里特文獻描述了巴力驅逐蒼蠅的情景,證實了這一點,而蒼蠅是讓人生病的根源。 根據弗朗西斯科·薩拉奇諾(Francesco Saracino,1982)的觀點,這一系列要素作為證據可能尚無定論,但事實是,就 Baʿal zəvuv 而言,這兩個組成詞是相互聯繫的,並通過地中海世界某些神靈所特有的功能(ndy)結合在一起,這強有力地證明了以革倫之神名字的真實性,以及他可能進行的治療活動,這些活動隱含在列王紀下 1:2-3 等經文中。 或者,該神的真名可能是Baʿal zəvul,意為「天上居所之主」,而 Baʿal zəvuv 可能是以色列人使用的貶義雙關語。 七十士譯本將這個名字譯為Baalzebub ( Βααλζεβούβ ) 和Baal muian ( Βααλ μυῗαν,即「蒼蠅之巴力」)。然而,當西馬庫斯將其翻譯為Beelzeboul時,可能反映了其具有攻擊性的古老名字的傳統。
在《所羅門之約》中,別西卜(不是 Beelzebub)以魔鬼王子的形像出現,並說他曾是一位天使長,與恆星Hesperus(金星,Aphrodite ,Αφροδíτη)的希臘正式名稱,意為昏星有關。表面上看,這裡的別西卜(Beelzebul)就是路西法(Lucifer)的同義詞。別西卜聲稱要透過暴君造成毀滅,使人們崇拜惡魔,激起牧師的情慾,引起城市中的嫉妒和謀殺,並引發戰爭。《所羅門之鑰》是一部舊約偽經,據稱是由所羅門王撰寫,其中作者主要描述了他為幫助建造所羅門聖殿而奴役的特定惡魔,其中插入了大量基督教的內容。
男子受到魔鬼的攻擊
人們普遍認為,別西卜在地獄中地位很高。根據16世紀神秘學家約翰·魏爾的故事,別西卜領導了一場反抗魔鬼的起義,他是地獄之王路西法的首席副官,並主持蒼蠅教團。同樣,17世紀驅魔人塞巴斯蒂安·米迦勒在其著作《令人欽佩的歷史》(1612年)中,也將別西卜列為三大墮落天使之一,另外兩個是路西法和利維坦。約翰·彌爾頓在其於1667年首次出版的史詩《失樂園》中,提出了一個由別西卜、路西法和亞斯她錄組成的邪惡三位一體,而別西卜在眾多墮落天使中位居第二。彌爾頓這樣描述別西卜:「除了撒旦,沒有誰比他更高貴。」別西卜也是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中的一個角色,該書於1678年首次出版。
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中的地獄之王,撒旦和別西卜
1409–1410年,《光之燈籠》(一本匿名的英國羅拉德派小冊子,通常被認為由約翰·威克利夫撰寫)根據七宗罪對地獄王子進行了分類,並將別西卜與嫉妒這種致命罪行聯繫在一起。然而,塞巴斯蒂安·米凱利斯將別西卜與七宗罪中的其他七宗罪之一的傲慢致命罪聯繫在一起,而根據彼得·賓斯菲爾德1589年撰寫的《論作惡者和女巫的懺悔》一書的說法,別西卜是暴食的惡魔,而弗朗西斯·巴雷特則聲稱別西卜是偶像崇拜的王子。 法利賽人不僅輕蔑地指責耶穌使用別西卜的惡魔力量來治病(路加福音 11:14-26),其他人也被貼上被附身的標籤,因為他們做出了極端的行為。縱觀歷史,別西卜被認為是許多魔鬼附身案例的罪魁禍首,例如1611年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發生的瑪德琳修女的附身事件,修女與神父的不正常關係,導致她遭到審判官的嚴酷審問,最終導致該修女遭受極端懲戒和酷刑。人們也認為別西卜正在馬薩諸塞州塞勒姆散播他的影響力;他的名字在塞勒姆審巫案中多次出現,這是北美或歐洲最後一次大規模公開自稱名號的惡魔,他會藉由附身在女巫身上發表言論,之後,牧師科頓·馬瑟寫了一本名為《論比爾澤布和他的陰謀》的小冊子。
sin七大罪 暴食 巴力西卜
拉比文學評論將埃克倫的 Baʿal-zəvuv 等同於「蒼蠅」之王。拉比文獻中的Baʿal-zəvuv一詞是對巴力崇拜的嘲諷,古希伯來人認為巴力崇拜是偶像崇拜。 猶太學者將「蠅王」這個頭銜解讀為希伯來文中將巴力稱為一堆糞便,並將巴力的追隨者比喻為蒼蠅。
在《失樂園》中記載,別西卜墮落前,是一位純善的天使,並且還是在天使中等級最高的六翼熾天使,它不光擁有高貴無暇的六翼,還直接服侍於上帝,屬於熾天使聖歌隊的一員。但是卻在接觸指引人類的過程中,悄然發生了轉變,不知道是因為發現了秘密還是感受到了人類的不合理之處,別西卜竟變得失去了理智,開始質疑起上帝的旨意和人類存在的意義,而當路西法率領著天國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時,身為智者的別西卜,明明知道上帝不可戰勝,卻仍然參加了這種必敗無疑的戰爭,並且當路西法敗下陣時,別西卜便第一個帶領著其他的墮天使們舉劍而上,拉開了戰爭的帷幕。而也正因為如此,在墮天使們被戰敗時,別西卜的下場便極為慘烈,它不僅被上帝活生生撕扯下了一對羽翼,變為了四翼,還被從天國之中拋下,與路西法一同,在混沌之中墜落了九個昏晨,才落到了地獄深處,就連原本潔白無瑕的羽翼,也被地獄的火焰和濃煙,薰染的漆黑醜陋。別西卜墮落後,成為了撒旦級中的魔王,並在七宗罪中代表暴食,同時在地獄中擁有統領眾鬼的權力,所以被稱為鬼王,而蒼蠅王的形態亦是很有名的。
《蠅王》(Lord of the Flies)是威廉·戈爾丁發表於1954年的寓言體長篇小說。書名暗指這種「惡魔」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當中。書中賽門也曾指出孩子們所害怕的「怪獸」其實就藏在孩子們內心當中。戈爾丁以此命名是為了獸性戰勝人性的道德主題,故事中的孩子害怕莫須有的怪物,但其實怪物就在人心,是人把樂園變成了屠場。內容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如何建立起一個脆弱的文明體系。最終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導致這個文明體系無可避免地被野蠻與暴力所代替。主題是備受爭議的人性、個體權益與集體利益的衝突,是當代英文小說中的經典。威廉·戈爾丁也為此獲得1983年諾貝爾文學獎。
sin七大罪 暴食 巴力西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