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一種可擴展的懸浮培養方法,用於大量生產人類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來源的巨噬細胞(iPSC-Mac)。此方法利用 在攪拌槽生物反應器(STBR)中培養的骨髓細胞形成複合物(MCFC)中間體,實現了巨噬細胞的連續生產。與傳統的二維貼壁培養方式相比,這種三維懸浮培養技術顯著提高了細胞產量,並且能夠實時監控生物量、pH值、溶氧和營養水平等關鍵製程參數,為系統化的製程開發、優化和線性放大提供了便利。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應用於實驗室規模,也能夠應用於工業規模的細胞生產。
該研究詳細描述了從 iPSC 到 MCFC 的分化過程,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細胞激素組合誘導 iPSC 聚集體分化為 MCFC 中間體。MCFC 中間體可以在懸浮培養中長期穩定維持,並持續產生功能性且高度純化的 iPSC-Mac。文中還提及,通過改變添加的細胞激素組合,該平台不僅能產生巨噬細胞,還可以產生其他骨髓免疫細胞,例如顆粒細胞。此方法在組織培養板或 STBR 系統中均可操作,培養規模從 3 毫升到 150 毫升不等,並且產生的 iPSC-Mac 具有特定的表面標記特徵 (CD45+/CD11b+/CD14+/CD163+/TRA-1-60-) 和重要的體內外功能。
此種巨噬細胞生產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包括發展基於細胞的治療方法,研究巨噬細胞發育和生物學,以及探索它們在多種疾病中的作用。此外,iPSC-Mac 還可以用於藥物開發和篩選。儘管該方案仍需進一步優化,例如採用完全不含異種物質的培養條件,以及建立更精確的監控和控制迴路,以確保細胞產品質量和穩定性,但這種可擴展、連續生產 iPSC-Mac 的方法,無疑為再生醫學、免疫學和工業應用開闢了新的道路。
註:本文僅為科學期刊討論,並無醫學治療的建議。
參考文獻:Continuous human iPSC-macrophage mass production by suspension culture in stirred tank bioreactors. Ackermann M, Rafiei Hashtchin A, Manstein F, Carvalho Oliveira M, Kempf H, Zweigerdt R, Lachmann N. Nat Protoc. 2022 Feb;17(2):5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