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先生拿著《禪者偶思》感嘆:「我和這本書的緣份有點薄,幾經波折才回到我手上。」不知緣深緣淺如何計算,但此書是我鼓起勇氣,向借閱者開口才要回來的。

我不大借書給別人。偶爾將書借出,就當作丟了,不然自己再去買一本。罕見(有些書難再得)或不想「丟了」,便直言不借,寧願被人埋怨小氣,也不願在心底遺留一隻小蟲,三天兩頭啃上一口:「啊,我曾有某書。」即使不借書,惟我無意耽誤別人求知,多半提醒對方至某圖書館借閱,若果真需要,這一點點麻煩不算什麼。我借出之書,未必全都肉包子打狗,但還是當作丟了比較好。書借出,總不好下次見面就索討,三拖四拖,幾年過去,「我幾年前曾借你某書」越發說不出口。何況,對方大概搔頭弄耳:「有這回事嗎?」我對自家之書耿耿於懷是敝帚自珍,然而人到中年,大家都為柴米油鹽、諸多瑣事忙得團團轉,期待別人記得我那一本書,未免強人所難。

先生臉皮薄,無法不顧情面拒絕借書,但借出後反而魂牽夢縈,書借出更存在。我聽過不少往事,某人幾年前、幾十年前向他借去某書等等,聽多了有點煩。日前先生不知第幾次提起《禪者偶思》,不捨他難遣對此書相思,這本借出不到十年的書,我就要要看吧。雖自告奮勇去要書,我卻忍不住嘀嘀咕咕,硬著臉皮的尷尬事,怎麼又落在我身上?

算算借書已六七年,先生查核時間、地點、與會人等,試圖還原那場餐會,期待對方因而想起《禪者偶思》。儘管電子郵件無須面對面,我寫著寫著……心底仍惴惴不安,幾年後索討一本書,確實不夠意思,但我們並非小題大作,只是捨不得。幸而很快收到客氣回應,對方表示幫我們找找,隔天告知《禪者偶思》目前在友人手上。

得知下落,我們鬆了一口氣。兩人相約至友人住處喝茶,閒聊兼還書。誰知當場另一人非常有興趣,希望借去影印。那幾天先生略為不安,還好這次隨即歸還,《禪者偶思》總算安安穩穩回到先生手上。

《禪者偶思》是李元松作品。李元松為現代禪創辦人,先生對宗教有興趣,留學台灣時與現代禪接觸,亦曾幾次親炙李元松,獲益良多,返馬後仍偶爾閱讀其著作。如今,李元松已逝,《禪者偶思》絕版多時,不知去那找書。再說我們人在馬來西亞,與其麻煩台灣書友代覓,倒不如斗膽向借閱者要書。

序言說明《禪者偶思》原是現代禪內部流通的小冊子,語錄體易讀,惟吸收多少就看個人造化。學習了什麼,就該在生活中實踐。或許好好過日子便是修行,但,處在紛擾世間,多少人能清楚分辨什麼叫「好好過日子」?實在太難了。

avatar-img
21會員
33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四百多頁的小說,主要內容是兩人互動較勁,且毫無浪漫繾綣的遐想,這書似乎無聊乏味到了極點。然而史蒂芬.金用《戰慄遊戲》向讀者擔保,放心,絕對扣人心弦、心驚膽跳,沒看是讀者的損失。 《戰慄遊戲》主題是書迷與作家之間的糾纏。相較於寵物死而復生、外星人或不可解的神秘事件,種種詭異又迷離的情節,將讀者的注
本書不只是一位週刊總編輯的工作總結,可說是作者新谷學二十八年媒體工作的心得,他從記者、編輯,終於當上週刊總編輯,職業生涯順利成功。全書淺顯易讀,即使不熟悉日本時事,不知《週刊文春》威名,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作者多次提及他曾連續兩期《週刊文春》全數賣完,得意之情躍然紙上。《週刊文春》是日本長年暢銷
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弱水:原指傳說中的河流;亦為額濟納河這條內陸河的別名。 我對弱水一詞的印象源於紅樓夢。賈府儘管繁華盛極,惜因子孫不肖,由主要人物的言行已知敗象。而賈府正統繼承人賈寶玉,由於肩負振興家業的重責大任,其婚配對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賈寶玉與林黛玉自從兩心相照,二人不再動輒鬧彆扭,彼
日前去修鞋,我不耐等候,和先生至附近的大眾書局逛一逛,我習慣先至特價專櫃尋寶。先生突然說:「這本好像很不錯。」原來是奈及利亞作家班.歐克里的《飢餓之路》,一本磚頭似的大書。我一向不喜歡他間接的表達方式,想買就明說,何必遮遮掩掩?然而先生老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 「湊到三本就買,可以嗎?」大眾書局的
之前獲贈遠渡重洋的鳳梨酥。很高興,和木村拓哉吃同一味呢。久居外國的書友,回馬探親訪友想必忙碌,我們有幸受邀一敘,承情之至。 書友提及本想買綠豆椪,可是綠豆椪保存期限短,送人還是鳳梨酥方便。書友與我曾於社交媒體聊過綠豆椪,我不吃,但家人卻因沒吃過而有點遺憾。綠豆椪易碎,不適合長途攜帶,想吃就去台
生沉靜內斂,心事總往肚子裡吞。我擔心他累積太多情緒,對身體不好,常常要求他多說幾句話。喜歡文藝的他,偶爾寫寫新詩,我一直鼓勵他多寫一點,多一個抒發的管道,並不奢求先生寫出曠世巨作或名利雙收。 我不懂新詩。然而,或許是偏心,先生的詩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很好,只在自家欣賞未免可惜,於是興起向報章投稿的
四百多頁的小說,主要內容是兩人互動較勁,且毫無浪漫繾綣的遐想,這書似乎無聊乏味到了極點。然而史蒂芬.金用《戰慄遊戲》向讀者擔保,放心,絕對扣人心弦、心驚膽跳,沒看是讀者的損失。 《戰慄遊戲》主題是書迷與作家之間的糾纏。相較於寵物死而復生、外星人或不可解的神秘事件,種種詭異又迷離的情節,將讀者的注
本書不只是一位週刊總編輯的工作總結,可說是作者新谷學二十八年媒體工作的心得,他從記者、編輯,終於當上週刊總編輯,職業生涯順利成功。全書淺顯易讀,即使不熟悉日本時事,不知《週刊文春》威名,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作者多次提及他曾連續兩期《週刊文春》全數賣完,得意之情躍然紙上。《週刊文春》是日本長年暢銷
教育部國語辭典如是說,弱水:原指傳說中的河流;亦為額濟納河這條內陸河的別名。 我對弱水一詞的印象源於紅樓夢。賈府儘管繁華盛極,惜因子孫不肖,由主要人物的言行已知敗象。而賈府正統繼承人賈寶玉,由於肩負振興家業的重責大任,其婚配對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賈寶玉與林黛玉自從兩心相照,二人不再動輒鬧彆扭,彼
日前去修鞋,我不耐等候,和先生至附近的大眾書局逛一逛,我習慣先至特價專櫃尋寶。先生突然說:「這本好像很不錯。」原來是奈及利亞作家班.歐克里的《飢餓之路》,一本磚頭似的大書。我一向不喜歡他間接的表達方式,想買就明說,何必遮遮掩掩?然而先生老是改不掉這個壞習慣。 「湊到三本就買,可以嗎?」大眾書局的
之前獲贈遠渡重洋的鳳梨酥。很高興,和木村拓哉吃同一味呢。久居外國的書友,回馬探親訪友想必忙碌,我們有幸受邀一敘,承情之至。 書友提及本想買綠豆椪,可是綠豆椪保存期限短,送人還是鳳梨酥方便。書友與我曾於社交媒體聊過綠豆椪,我不吃,但家人卻因沒吃過而有點遺憾。綠豆椪易碎,不適合長途攜帶,想吃就去台
生沉靜內斂,心事總往肚子裡吞。我擔心他累積太多情緒,對身體不好,常常要求他多說幾句話。喜歡文藝的他,偶爾寫寫新詩,我一直鼓勵他多寫一點,多一個抒發的管道,並不奢求先生寫出曠世巨作或名利雙收。 我不懂新詩。然而,或許是偏心,先生的詩我左看右看都覺得很好,只在自家欣賞未免可惜,於是興起向報章投稿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如果可以把這場夢稍稍截成幾個段落,有好幾個墊高自己的閱讀時光,一直是給自己很大的布施。 過去這修行十五餘年的路,一直都是用考研究所一樣的心態在學習著, 這條路砸了上百萬後的年月,累積整面的身心靈書牆清了又清只剩幾本陪伴,
先生熱愛閱讀,沒吃沒喝待在書店幾個小時不成問題。我老是取笑先生,書店明明不大,他一進去卻迷路了,總要花很多久才會找到門離開。逛書店難免買上幾本,日積月累書多成災,荷包與空間逐漸不堪負荷。我只得和先生溝通,書店多逛少買才是長久之計,好在他也認同。尤其這幾年我們盡量去圖書館借書,先生確實已較少買書。
整理了四本書 放到讀冊二手出售 謝謝這些書陪伴我一段時光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由於某些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是每月清零,不借白不借,以前習慣每月月底在圖書館盡情地借書,看不了那麼多文字書便借漫畫和繪本,後來因為有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服務不再設限,我便不再強行在月底大借特借。 然而,習慣畢竟是習慣,昨天還是不自覺地在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什麼想看的書,發現之前追開的兩套漫畫也有新書可借,
Thumbnail
空手離開書店。我與家人確認,你今天真的沒打算買書嗎?他表示,儘管因大促銷,書價尚稱便宜,其中幾本書稍稍吸引他,但也不至於非買不可,還是算了吧。我有點欣慰,他終於放下對買書的執念。 以往家公寬容,家人想要什麼書,家公不過問一律付帳,讓他養成愛買就買、不留意書價的習慣。後來由於阮囊羞澀,我忍不住勸說買
Thumbnail
最近很喜歡看書,也很喜歡把書中有感的句點把它記錄下來,也很喜歡把閱讀過程中的頓感分享。因為看書是輸入,而分享是輸出的。把它融入到生活當中文字就會成為您生活當中的活寶貝。 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別人開心滿足然而會忽略了自己的真正感受。 看著別人的生活以為那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迷失了自己。 這些年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編輯來信邀約檔期,我看著書名非常眼熟。(跟今天要推薦的書沒關係喔~) 原來是多年前我很喜歡的書,當時我還寫了心得,就放在專欄裡面。這件事情更讓我覺得,平時真的要多讀書,我說我喜歡,幾年後它就自己上門來找我了。翻譯別人譯過的書,確實有一點壓力。不過最近我都跟自己說,反正現在也沒幾個人會看書
Thumbnail
如果可以把這場夢稍稍截成幾個段落,有好幾個墊高自己的閱讀時光,一直是給自己很大的布施。 過去這修行十五餘年的路,一直都是用考研究所一樣的心態在學習著, 這條路砸了上百萬後的年月,累積整面的身心靈書牆清了又清只剩幾本陪伴,
先生熱愛閱讀,沒吃沒喝待在書店幾個小時不成問題。我老是取笑先生,書店明明不大,他一進去卻迷路了,總要花很多久才會找到門離開。逛書店難免買上幾本,日積月累書多成災,荷包與空間逐漸不堪負荷。我只得和先生溝通,書店多逛少買才是長久之計,好在他也認同。尤其這幾年我們盡量去圖書館借書,先生確實已較少買書。
整理了四本書 放到讀冊二手出售 謝謝這些書陪伴我一段時光
Thumbnail
文學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影子,每當人生中有困惑時,總是會有那一本書在架上等你去發掘,像個朋友一樣等待著你。它會說出它的故事甚至是你經歷的種種,而閱讀後像是被脫去一層層的保護網般赤裸,有時候卻又平易近人到你幾乎認為他是世俗流行的書籍般普通卻輕鬆。
Thumbnail
由於某些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是每月清零,不借白不借,以前習慣每月月底在圖書館盡情地借書,看不了那麼多文字書便借漫畫和繪本,後來因為有圖書館的計次借閱服務不再設限,我便不再強行在月底大借特借。 然而,習慣畢竟是習慣,昨天還是不自覺地在圖書館看看有沒有什麼想看的書,發現之前追開的兩套漫畫也有新書可借,
Thumbnail
空手離開書店。我與家人確認,你今天真的沒打算買書嗎?他表示,儘管因大促銷,書價尚稱便宜,其中幾本書稍稍吸引他,但也不至於非買不可,還是算了吧。我有點欣慰,他終於放下對買書的執念。 以往家公寬容,家人想要什麼書,家公不過問一律付帳,讓他養成愛買就買、不留意書價的習慣。後來由於阮囊羞澀,我忍不住勸說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