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者效應真正想表達的是:「用強者的韌性表達對失敗者的悼念,我們還是要前進繼續進化變得更強大。 如果戰勝而活著的這些經歷(傷疤),沒有包含對失敗者的祈福與禱告,我們只會掉入弱肉強食的低維世界裡,也就是說,「倖存」兩個字已涵蓋對自我的拯救,以及對代替自己承受著不堪而逝去的生命感到不捨,因為如果平等存在,那麼那些比自己更偉大的生命存在,就不應該不倖存,如果平等不存在,那麼我們比自己活得還要更加地不理想。」,當用著以上的邏輯去活出倖存者效應時,死亡的詛咒就會轉化成生命的祝福,就好像自己的生命裡還有著不倖存者活著,但由於極度得想活出自己,證明能為現實帶來理想後,這些在體內活著、在現實逝去的生命,就會一起來協助自己。
有別於用極致的同理共情,來讓古人活在現代縱向持續地帶來理想,倖存者效應的支撐,是以現代橫向永恆地無限延展,來與縱向的連結建立出具體的里程碑,也就是在縱向與橫向的交織之中,通往天梯的墊腳石所形成的道路,將會讓自己活出理想的超越而不再是自己,但自己卻始終明白自己只是僥倖而能成功的自己。(生命的縱橫永恆)
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