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生物】捨棄太陽的「幽靈」植物 —— 水晶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臺灣森林深處,有一種打破常識的植物 —— 不需要陽光,反而在陰冷潮濕的落葉堆生存。

這些白色幽靈從腐土裡抽芽,蒼白的身影令人聯想到死後世界。

它們叫「水晶蘭Monotropa uniflora)」,完全「背叛」植物界生存法則 —— 光合作用,反而發展出寄生網路,巧妙憑藉真菌存活。


引用自 Nicole Gilbo

引用自 Nicole Gilbo


水晶蘭是怎麼做到的?又為什麼發展出這個機制?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認識這種「幽靈之花」吧!


▋ :大標題,可點目錄跳轉
→ :小標題,可點目錄跳轉






▋ 水晶蘭小檔案


  • 俗名:水晶蘭
  • 學名:Monotropa uniflora
  • 分類:真雙子葉類、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水晶蘭屬
  • 別名:單花錫杖花、臺灣錫杖花、銀龍草、冥界之花、幽靈煙斗(ghost pipe)、印地安煙斗(Indian pipe)


  • 相似物種:球果假水晶蘭(Cheilotheca humilis)、阿里山水晶蘭(Cheilotheca macrocarpa)等

雖然俗稱也有「水晶蘭」三字,但這兩種植物分別被歸類於水晶蘭亞科下的假水晶蘭屬、擬水晶蘭屬。它們都是不同物種喔!




→ 分布


水晶蘭原生於亞洲、北美和南美北部的溫帶地區,分布不連續,基因上也有差異。

在臺灣,它們偏好生長於 1500~3300 公尺的中高海拔地區,三月到七月開花,在陰冷、潮濕的紅檜及冷杉林下、箭竹叢邊,都有機會發現。



→ 外觀


水晶蘭很容易被誤認為真菌 —— 沒有半點綠色,而是白中帶粉。不過,它也不是蘭花,而是一種雙子葉的菊類植物。

它們通常一叢長好幾株,全株 10~30 公分,但露在地表的更少。

雖然有葉子,不過已退化成麟片狀,貼著花莖就像條銀色的龍。頂生的鐘形白花下垂,成熟後會變黑,並向上直立。




從這些特徵可以看出,水晶蘭確實是特立獨行的「植物叛徒」。

但是,你有發現哪裡怪怪的嗎?

不利用陽光能量的植物,竟然不會死掉?






▋ 不行光合作用,水晶蘭怎麼活?


其實,水晶蘭全靠共生菌物生存,也就是「絕對菌異營植物」。

因此,它們的根系和「紅菇科(Russulaceae)」真菌的菌絲體緊密連結,並透過這些蕈類,從其他植物身上獲取養分。


這種「小偷植物」,藉由地下的「菌根網路(mycorrhizal network,木聯網)」,和紅菇科互利共生的對象 —— 樹木,形成三方共生的「三角關係」:


三方共生關係圖,RS 自行繪製

三方共生關係圖,RS 自行繪製


  • 樹木:提供光合作用產物給真菌
  • 真菌:協助樹木吸收水分、礦物質
  • 水晶蘭:利用真菌的菌根網路,間接獲取樹木的營養



所以,有機物傳遞路徑是:

樹木→真菌→被水晶蘭「偷走」。


其中,紅菇科的菌類會形成「真菌釘(fungal pegs)」,像支打入表皮細胞壁的釘子,在水晶蘭體內生長。

雖然還沒被證明,但它可能和營養交換有關。

不過,真菌怎麼會容許水晶蘭單方面吸收營養呢?


學者推測:水晶蘭可能會釋放某些物質,調節周遭環境,以利三者共存。

然而這還只是假設,即使水晶蘭真有作用,也微小到難以察覺。






▋ 水晶蘭是怎麼變「幽靈」的?


如果水晶蘭沒有任何綠色,是不是代表也沒有葉綠體呢?

不是。它有葉綠體


雖然有葉綠體,但水晶蘭沒有葉綠素,並已失去光合作用機能。

這是因為:它們生長在缺乏陽光的森林底層,光合作用的效率低,即使不做,也不會像高度仰賴陽光的植物那樣 —— 只要無法利用光,就會缺乏營養,被天擇淘汰。


對依靠真菌生存的水晶蘭來說,拋棄這組機制,甚至可能降低生存成本,因為它們不需額外耗能維持光合作用系統。

所以,它就逐漸在演化中失效了。


引用自 Michael J Stanley

引用自 Michael J Stanley


研究已經發現:水晶蘭葉綠體的基因組有大幅縮減、重構,所以丟失了光合作用的關鍵基因(如光系統、電子傳遞鏈、卡爾文循環等)。

然而,其依然保有調控細胞代謝、合成蛋白質的功能,並不是完全作廢!


雖然對真菌宿主的高度專一性,讓水晶蘭環境適應力較低、較脆弱;但正因不需倚賴陽光,它們得以佔據競爭較少的生態區位。

而如此特殊的生存方式,自然引起各種浪漫聯想,當然,也少不了人們最關心的 —— 藥用和食用。






▋ 世人眼中的「幽靈之花」


→ 生命和死亡的象徵


19 世紀美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的多首詩作,都以水晶蘭為題,傳達生命哲理、虛無與美感。

她寫給作家梅布爾·盧米斯·托德(Mabel Loomis Todd)的感謝信裡,就曾提到:


你竟毫無預期地送我生命中最珍愛的花,這真是超自然 ⋯⋯ 我仍珍惜當年作為好奇的孩童,緊握雙手將它從地上拔起的情景,及那超凡脫俗的珍寶,而隨年歲漸長,這份神秘感有增無減。
“That without suspecting it you should send me the preferred flower of life, seems almost supernatural… I still cherish the clutch with which I bore it from the ground when a wondering child, and unearthly booty, and maturity only enhances the mystery, never decreases it.”


從這段文字,足見艾米莉對水晶蘭的重視。

這種植物也出現在她第一本遺作的封面,和協助出版的梅布爾墓碑上。


艾米莉·狄金森的詩集封面,繪有水晶蘭

艾米莉·狄金森的詩集封面,繪有水晶蘭



→ 爭吵與和解的見證


北美原住民切羅基人有個傳說 ——


一群酋長爭吵不休,同時不斷傳遞著一個菸斗。他們最後被大神靈變成水晶蘭,因為他們應該在達成共識之後,一起抽這支神聖的煙斗才對。


據稱,水晶蘭會生長在朋友爭執的地方,象徵衝突解決。

這也是別名「印地安菸斗(Indian pipe)」的由來。



→ 「小幽靈」的醫療用途


水晶蘭西醫應用較少,但主張「以同類治療同類」的順勢療法,和自然療法都聲稱:它可以緩解神經緊張、癲癇、舞蹈症等,也被認為可以治療眼科炎症。

同時,水晶蘭還有止痛、抗焦慮和抗失眠功效,因此它被懷疑含有「木藜蘆毒素(grayanotoxin, GTX,也稱梫木毒素)」。


不過既然能藥用,這種植物也能吃嗎?

這點還有待商榷。



→ 口感像蘆筍?小心有毒!


水晶蘭已知的唯一食用報告,是 19~20 世紀的探勘者華爾特·亨利·普雷斯特(Walter Henry Prest)所寫。

他表示:經過汆燙再烤或煮熟,吃起來就像蘆筍。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晶蘭毒性至今尚不明確。

1889 年的來源指出,水晶蘭可能含有神經毒素;它也被認為具有木藜蘆毒素,但缺乏文獻證實;雖然已發現含少量醣苷(glycoside),然而毒性並不明顯。

一項 2023 的研究顯示:水晶蘭萃取物中,鉛含量是飲用水標準的 120 倍。這可能是因為共生真菌會吸收重金屬。



由於相關研究還沒得出統一結論,在有安全疑慮的情況下,提醒大家:

如果幸運看到這些「小幽靈」,只要默默欣賞水晶蘭的美就好,絕不要隨意採摘、食用,或在沒有專業協助下藥用!


這樣一來,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能協助維持生態。

儘管我們不確知水晶蘭在共生關係中的關鍵功能,但只有透過「觀察」而非「破壞」,能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深入了解這種神秘植物。






▋ 總結:背棄陽光的優雅「作弊者」


水晶蘭Monotropa uniflora)的種種特徵,都恰能呼應其別名 ——「冥界之花」。

有著蒼白、柔弱的外表,生長在陰濕樹林底部,又無法憑藉植物普遍利用的「陽光」存活。


但事實上,這是它們的特殊生存策略:

  • 透過真菌,間接獲取樹木養分
  • 捨棄光合作用,節省代謝成本
  • 因為不需陽光,所以能長在競爭少的暗處


除反常的生物特性外,水晶蘭也是死亡及爭吵和解的象徵。

在自然療法中,它被認為有神經與眼疾治療作用。

然而,它的具體毒物與風險還不確定,所以不建議食用。


讀到這裡,你對水晶蘭有什麼新的認識?

  • 你有看過水晶蘭嗎?是在臺灣還是其他地方看到的?
  • 第一眼看到時,你認為它是植物還是真菌呢?
  • 你覺得水晶蘭到底會貢獻什麼,讓樹木和真菌心甘情願被它「竊取」營養?


歡迎留言和我說說你的想法!

如果文章內容有誤或願意補充說明,也請不吝指正。


你還對哪些神奇生物感興趣呢?

我打算把這發展成系列,每篇介紹一個有趣的物種,你的提議會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下次再見!






▋ 後記

我用中文俗名(水晶蘭)查下去,發現介紹都大同小異,反觀英文(ghost pipe)、日文(銀竜草),資料就豐富很多。

當然,最多、最可靠的還是學名(Monotropa uniflora)和論文。

在尋找配圖過程中,我發現好幾張水晶蘭影像都被標上 "mushroom" 標籤,蠻有趣的。也許是上傳者誤會了?

本文於 2025/04/14 入選即時精選,感謝平台肯定!

▋ 延伸閱讀


▋ 關於「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RS/隨機人類 是個興趣廣泛、好奇且樂於探索和思考的人,文章主題涵蓋自然、科技、個人成長等,每週一更。期待與你在各種主題中相遇!


  • 點我,去逛逛「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的沙龍
  • 點我,去看看「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的方格子帳號
  • 點我,從自我介紹認識 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2/14
好豐富的內容! 水晶蘭的花竟然有白色外的其他顏色!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 莊小昕 我原本也以為是純白,但查到的照片也有粉紅色很深的!
Rodrigo-avatar-img
2025/02/14
哇!這篇水晶蘭寫得真不錯😍,剛好今天也寫一篇寄生植物的貼文,不過不是水晶蘭😆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4
Rodrigo 謝謝!心有靈犀XD
avatar-img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22會員
17內容數
從科普到個人省思——這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一個隨機人類的簡單文字,會不會意外帶給你什麼?
2025/04/18
不起眼的鼻孔,其實可以左右輪班、鼻塞備用,還幫基因省事!?本文帶你了解鼻孔為什麼要有「兩個」,並帶你一起思考身體被這麼設計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4/18
不起眼的鼻孔,其實可以左右輪班、鼻塞備用,還幫基因省事!?本文帶你了解鼻孔為什麼要有「兩個」,並帶你一起思考身體被這麼設計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1
你以為孩子是爸媽「各出一半」?事實是,媽媽出得更多!除了基因對半分以外,受精卵的粒線體、營養、細胞環境和體積 ⋯⋯ 都是媽媽給的。本文帶你了解卵子和精子對受精卵貢獻的差異、母親在受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思考雙方對孩子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3/21
你以為孩子是爸媽「各出一半」?事實是,媽媽出得更多!除了基因對半分以外,受精卵的粒線體、營養、細胞環境和體積 ⋯⋯ 都是媽媽給的。本文帶你了解卵子和精子對受精卵貢獻的差異、母親在受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思考雙方對孩子的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3/01
日落蛾的習性、外觀都「蝶模蝶樣」,卻是種不折不扣的「蛾」!蝶和蛾,到底怎麼分? 被接頭偽造的標本誤導學者幾十年,究其淵源,原來連牠的顏色都是假的。 本文將介紹這種神奇蛾類的特徵、習性、分類爭議,並帶著你思考「正確分類」與「真實呈現」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3/01
日落蛾的習性、外觀都「蝶模蝶樣」,卻是種不折不扣的「蛾」!蝶和蛾,到底怎麼分? 被接頭偽造的標本誤導學者幾十年,究其淵源,原來連牠的顏色都是假的。 本文將介紹這種神奇蛾類的特徵、習性、分類爭議,並帶著你思考「正確分類」與「真實呈現」的必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水晶蘭既不是真菌,也不是蘭花,而是「不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為什麼它不靠光合作用也能存活呢? 本文將說明這種「養分小偷」與真菌、樹木的共生關係,及其習性、外觀、文化、應用等知識。
Thumbnail
水晶蘭既不是真菌,也不是蘭花,而是「不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為什麼它不靠光合作用也能存活呢? 本文將說明這種「養分小偷」與真菌、樹木的共生關係,及其習性、外觀、文化、應用等知識。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它有著細長優美的外形,紫紅色的花朵為小聚繖花序組合成一支大穗狀。那些清香的花朵,在微風細雨後挺立著頎長的身姿,輕輕搖裡著,就像水邊的紫色精靈,在逆境中保持優雅,在平凡中綻放光彩。
Thumbnail
它有著細長優美的外形,紫紅色的花朵為小聚繖花序組合成一支大穗狀。那些清香的花朵,在微風細雨後挺立著頎長的身姿,輕輕搖裡著,就像水邊的紫色精靈,在逆境中保持優雅,在平凡中綻放光彩。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菌寄生植物」,這類的植物靠著真菌吃穿喝,很特別喔! 在「菌寄生植物」中,有些是完全寄生,也就是說,它們完全不進行光合作用。 但是,這樣的植物,竟然還有葉綠體!為什麼呢?
Thumbnail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菌寄生植物」,這類的植物靠著真菌吃穿喝,很特別喔! 在「菌寄生植物」中,有些是完全寄生,也就是說,它們完全不進行光合作用。 但是,這樣的植物,竟然還有葉綠體!為什麼呢?
Thumbnail
這東西看樣子像是什麼什麼文具筆,其實不是的,而是一種野生植物!如果你到過鄉郊游歷,運氣好的話,有可能撞上了這株寶貝。偷偷告訴你,這東西現在可是市面上難尋的稀罕物,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你知道是甚麼嗎?
Thumbnail
這東西看樣子像是什麼什麼文具筆,其實不是的,而是一種野生植物!如果你到過鄉郊游歷,運氣好的話,有可能撞上了這株寶貝。偷偷告訴你,這東西現在可是市面上難尋的稀罕物,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你知道是甚麼嗎?
Thumbnail
這裡並不是要講一個植物與吸血鬼的故事! 過去知道光線對植物的影響大抵都是關於光的亮度、光的多少、光波的組成以及光週期。 這個研究發現暮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
Thumbnail
這裡並不是要講一個植物與吸血鬼的故事! 過去知道光線對植物的影響大抵都是關於光的亮度、光的多少、光波的組成以及光週期。 這個研究發現暮光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也很重要!
Thumbnail
「蘆莖樹蘭」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適合亞熱帶的台灣生長,陽台這棵樹蘭二年前來自深坑老街,今年是它第一次開花,很紅、很美令人喜歡!
Thumbnail
「蘆莖樹蘭」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適合亞熱帶的台灣生長,陽台這棵樹蘭二年前來自深坑老街,今年是它第一次開花,很紅、很美令人喜歡!
Thumbnail
陸上動物綣卷軀體,或是改變身形與顏色以沒入環境,是求生的隱藏方式。但是,葉片上的綠色蟲蟲可以躲避鳥兒,卻因為遮蔽光線躲不過站在樹葉下的我。
Thumbnail
陸上動物綣卷軀體,或是改變身形與顏色以沒入環境,是求生的隱藏方式。但是,葉片上的綠色蟲蟲可以躲避鳥兒,卻因為遮蔽光線躲不過站在樹葉下的我。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
Thumbnail
陽台上不知名,卻常見的小草,如果在以前,肯定被當成雜草拔除,不但不需要照顧,拔除之後還會一直長,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類型。而有些嬌弱的植物,即使細心呵護,也不知為何總是水土不服,無法存活太久。 果然,我的陽台是適者生存的試煉埸(笑)。 今天佇足陽台,想拍點什麼植物,在植物尚未甦醒的,我
Thumbnail
炙熱火烤般的陽光令人畏懼,減少在火熱陽光下移動。 不得不在外行走時,會發現因強烈光線加持,花兒開得特別美麗。 像向日葵。 煙火樹。 蒜香花。 紫薇花。 這...像花又像植物。 落地生根(學名:Kalanchoe pinnata)又稱葉生根、天燈籠、古仔燈、 大還魂
Thumbnail
炙熱火烤般的陽光令人畏懼,減少在火熱陽光下移動。 不得不在外行走時,會發現因強烈光線加持,花兒開得特別美麗。 像向日葵。 煙火樹。 蒜香花。 紫薇花。 這...像花又像植物。 落地生根(學名:Kalanchoe pinnata)又稱葉生根、天燈籠、古仔燈、 大還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